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華】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校園2.5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拔蘿蔔——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3單元《加與減(一)》中的內容。 本課時的內容是在整十數加減法、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蘿蔔的情境,從中引出問題:“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並説出計算過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種計算方法(並非讓學生全部掌握,學生還可以有別的方法)。在學了加法計算之後,讓學生試着計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個蘿蔔?”以促使學生從加法計算遷移到減法計算上去。這是新教材與舊教材的不同。

教學目標:

(1)自己探索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2)從加法計算方法遷移得出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

發展應用意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學生學會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二、説教學法

學生已有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知識作為基礎,有一小部分學生在上學前已對豎式有簡單的瞭解。對於看圖編故事和從圖中提出問題,前面的學習中已有過練習。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 在本節課中,力圖體現出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變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想辦法解決,並能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幅畫,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二)討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教研組材料 公開課説課稿 20xx.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師: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我想知道,兩隻兔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個?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個? (教師將生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三)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提出了好多問題,有的`咱們已經解決了,這兒還有三個問題(指黑板),咱們來解決“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的問題。怎樣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學生已報出結果。) 師:算出結果的同學想一想自己是怎麼算出來的,其他同學自己想辦法計算 36 +23 的結果,可以用小棒、算盤、練習本等。 (學生動手探究,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引導、幫助。) 學生彙報自己的計算方法: 生A: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我在左邊擺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邊擺2捆零3根,就是23。然後數一數,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撥計數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撥了3個珠子,在個位撥6個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在個位上撥3個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豎式計算的(邊列豎式邊説),先寫一個加數36,再寫第二個加數23,並把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的左邊,寫好後在下面畫一條橫線,再計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師:很好。在列豎式時一定要注意,兩個加數中個位的兩個數上下要對齊,十位上的兩個數也要對齊。然後再計算:個位上6+3=9,把9也寫在個位上,和上面對齊,十位上3個10加2個10是5個10,5寫在十位上,和上面對齊。 師:以上四種方法:擺小棒、撥計數器、口算、列豎式,你認為哪種最簡單? 生A:我認為列豎式簡單。 生B:我認為口算簡單。

(四)探究類推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一個問題,後面還有兩個問題,同學們可以以小組

教研組材料 公開課説課稿 20xx.3.30 3 為單位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四個人共同去解決。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並討論解決問題。 小組長彙報: 組A:我們解決第一個問題,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個蘿蔔,我們的算式是36-23=13。 師:你們是怎樣計算36-23的? 組A:我們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組B:我們列豎式(邊寫邊説),先寫第一個數36,再寫第二個數23,6-3=3,3-2=1。 師:是3-2=1嗎? 生:是3個10減2個10等於1個10。 組3:我們解決第二個問題,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總結

師:在這節課中,你們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 生A:我認為自己表現得很好。 師:哪一點表現得很好? 生A:老師提的問題我認真思考,還積極發言了,而且我講的故事很好。 生B:我認為自己表現得還可以,我也積極發言了。 生C:我認為自己表現得不好,我把36+23算錯了。 師:同學們也可以評價一下別人。 學生踴躍發言,都很注意發現其他學生的長處。 師:在這節課中,有好多同學都表現得好,他們認真思考,積極發言,而且把小組活動組織得很好。大部分同學也都能好好地去學習,個別同學沒積極思考,老師希望你下一節課有所進步。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認識形體

長方體、正方體的面、稜、頂點,結構與特徵。(例 1、例2)

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例3)

表面積

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例4)

表面積的實際應用(例5)

體積

體積的意義、容積的意義(例6、例7)

常用的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例8)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例9、例10)

體積單位的進率及簡單換算(例11)

整理與練習實踐活動

第一, 有一條合理的編排線索。先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再教學它們的表面積,然後教學體積,是一條符合知識間的發展關係,有利於學生認知的線索。把形體的特徵安排為第一塊內容,能為後面的表面積、體積的教學打下紮實的基礎。如果不理解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形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如果不建立長方體的長、寬、高的概念,體積公式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把表面積安排在體積之前教學,是因為學生已經有了面積的概念,掌握了常用的面積單位,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表面積的條件比體積充分。而且通過表面積的教學,更深一層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對教學體積是有益的。在體積這部分知識裏,先教學體積的意義和常用單位,這些都是重要的基礎知識。建立了體積概念和體積單位概念,才能探索體積計算公式。把體積單位的進率安排在體積公式之後教學,就能通過計算獲得進率。這樣,體積單位的進率就是意義建構的,而不是機械接受的。

第二,加強了空間觀念。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歷來都很重視發展空間觀念。本單元不僅在傳統的基礎知識的教學時加強培養,還充實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展開的內容。過去教材裏講長方體的表面展開是為了教學它的表面積及計算,現在教學表面的展開,更是為了發展空間的觀念。《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把幾何體與其展開圖之間的轉化作為空間觀念的一個內容,把能進行這些轉化作為空間觀念的一種表現。教材一方面把正方體、長方體紙盒展開,在展開圖裏找到原來形體的每個面;另一方面又提供一些圖形,把它們摺疊圍成立體,感受圖形的各部分在立體上的位置,讓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這些活動中實實在在地獲得發展。另外,設計的五道思考題和實踐活動《表面積的變化》,加大了空間想像的力度,都以發展空間觀念為主要目的。

第三,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本單元教學的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繫。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能發現和認識數學知識,習得的概念和方法能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教材盡力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解釋問題,引導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技能解決問題,處處能看到數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如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以後,收集這樣的實物並量出長、寬、高或稜長;在做紙盒和魚缸的實際問題中教學表面積的計算和應用;用初步建立的體積(容積)概念比較物體的大小;用學到的體積單位計量常見物體的體積、常見容器的容量;靈活應用體積公式計算沙坑裏沙的厚度、塑膠跑道的用料問題

一、 觀察、整理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例1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把主要精力放在長方體上。這是由於長方體比正方體複雜,發現長方體的特徵需要開展許多活動。而且,研究長方體的學習活動經驗可以遷移到認識正方體中去。例題呈現一些圖片,如長方體或正方體包裝盒、家用電器等,在圖片的啟發下説説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在現實的情境中引出本單元的研究對象。

觀察實物,整理特點是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主要教學活動。例1的教學過程安排成三步。

1. 觀察物體,理解直觀圖,認識面、稜和頂點。

三年級(上冊)通過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知道在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個數不同。有時只能看到一個面,有時能同時看到兩個面,最多能同時看到三個面。例題以這些經驗為教學起點,在觀察物體的基礎上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直觀圖,認識它們的面、稜和頂點。

把立體的樣子畫在紙上,從長方體、正方體實物到它們的直觀圖,是空間觀念的一次發展。在實物上只能看到一部分面,在直觀圖上實線圍出了能看到的面,用虛線勾畫不能直接看到的面。把立體與其直觀圖有機聯繫,感受直觀圖真實表達了立體的形狀,並在看到直觀圖時,能想到相應的立體,這是空間觀念的表現。直觀圖是教學難點,從有利於學生理解出發,可以分兩步出現。先畫出能夠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面、稜和頂點是長方體、正方體結構的要素,是三個最基本的概念,還是研究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出發點。按面稜頂點的次序教學,有利於建構它們的意義。物體有面是已有認識,只要在立體上摸摸面,在直觀圖上指出面,就體會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面,不必作過多的解釋。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稜,是對稜的數學解釋。要通過觀察和在實物上的演示,直觀感受兩個面相交的含義,清楚地看到相交處是線。要強調這條線不能叫做長方體、正方體的邊,應稱作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要通過在實物上摸一摸、在直觀圖上指一指等活動,看到每一個頂點都是三條稜的交點,這是認識頂點的關鍵。

2. 觀察物體,由量到質認識長方體的特徵。

第11頁認識長方體的特徵,鼓勵主動探索,重視合作交流,遵循逐漸認識的規律。首先數出長方體、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稜和幾個頂點,並把結果填在教材預設的表格裏,從量的角度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填表能起三個作用:一是及時記錄獲得的信息,防止流失,有利於特徵的整體性;二是通過寫出有關的數量,加深印象,有利於記憶;三是顯示出長方體、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稜和8個頂點,有利於感受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聯繫。接着深入研究長方體的特徵,教材提示了可進行的活動是看、量、比;研究的對象是長方體面的形狀與大小,稜的長度與相互關係;研究的目的是發現長方體的特徵。在學生充分活動的基礎上組織交流,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徵。教學時要注意四點:① 學生對長方體特徵的認識很難一步到位,總是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發展的。認識長方體的特徵既讓學生自主探索,又要教師引導點撥。如發現6個面都是長方形比較容易,而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往往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關注、去比較。至於長方體的3組稜及每組4條稜長度相等,可能更需要教師給予點撥。再如學生的發現往往是局部的、點滴的,表達往往是不嚴密的,這就需要教師彙集生成的資源,提升語言水平,幫助抽象概括。② 例題裏觀察的是一般的長方體,目的是緊扣長方體的本質特徵教學。把較特殊的長方體安排在練習三第1、2題裏出現,學生不會因為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對它是長方體產生懷疑。這樣安排也符合正方體從屬於長方體的關係。③ 學生間的學習方式總是多樣的,部分學生喜歡探索發現,也有部分學生需要有意義的接受,合作交流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要讓獨立探索有困難的學生共享成果,在聽懂同伴發言的基礎上,給他們親自驗證、親身感受的機會。④ 教學長、寬、高是繼續認識長方體,要在頂點與稜的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必須清楚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分別是長方體三組稜中的一條,把它們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不但要在立體上指出,還要在直觀圖上看出。如果適量地把長方體橫放、豎放、側放,根據不同的擺放位置,讓學生説説它的長、寬、高,可以防止死記硬背,發展空間觀念。

3. 觀察物體,獨立發現正方體的特徵。

由於正方體比長方體簡單,又有認識長方體特徵的經驗,所以正方體特徵的教學會比較輕鬆。教材先提出正方體的面和稜各有什麼特徵這個研究課題,讓學生在獨立探索以後,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儘管正方體的特徵比較簡單、容易得出,教學也不能過於倉促。仍要讓學生指指相對的面、相對的稜,説説得出結論的過程與方法,想想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與12條稜長度相等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繫使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以及數學活動的能力都得到發展。

二、 展、折,想像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第12頁教學正方體、長方體的展開圖,這部分內容的教育價值和教學要求,在前面介紹本單元教材編排特點時已經闡述,不再重複。這裏主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學建議。

1. 初步知道展開圖的含義,加強對正方體的認識。

例3先教學正方體的展開圖,原因仍然是正方體的特徵比較簡單。例題詳細展示了把正方體紙盒展開的步驟,用紅線標出每步剪開的稜,最後還把剪開後的紙盒攤平。引導學生首次經歷立體到展開圖的轉化過程,從中明白展開圖是平面圖形,清楚地看到展開圖由6個相同的正方形組成。教學這道例題要注意反思,即得到正方體展開圖以後,要回憶是怎樣展開的,思考為什麼展開圖裏有6個同樣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與正方體的稜有什麼聯繫通過反思,既加強對展開圖的認識,又加強對正方體特徵的認識,更通過立體與展開圖關係的思辨發展空間觀念。

除了依照例題設計的剪法展開,還可以沿其他的稜剪。大象卡通提出的要求,是讓學生再次進行展開正方體的活動,體會沿着不同位置的稜剪,得到的展開圖形狀不同。但是,展開圖由6個相同的正方形組成,每個正方形的邊都是正方體的稜是相同的。從而理解正方體展開圖既有多樣性,又有確定性。多樣性是剪法不同的結果,確定性是正方體的特點決定的。

2. 自主研究長方體的展開圖,加強對長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的展開圖安排在試一試裏讓學生剪紙盒得到,學習正方體展開圖的經驗和體會能支持他們主動地操作、交流。沿着哪幾條稜剪?在教材裏沒有規定,可以自主選擇。因此,得到的展開圖也是多樣的,在每個展開圖裏都可以看到6個長方形,從而體驗了長方體展開圖形狀的多樣性和組成的確定性。卡通提出的從展開圖中找到3組相對的面是富有思維含量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細緻地研究展開圖,並把展開圖與立體聯繫起來思考。要鼓勵學生進行展開圖長方體展開圖長方體的折、展活動,反覆地看展開圖裏的每一個長方形,想它在長方體的位置;看長方體的面,想它在展開圖裏的位置。在體驗立體與展開圖相互轉化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另外,在展開圖上想長方體的長、寬、高,並把長、寬、高轉換成展開圖中各個長方形的長與寬,也有益於空間觀念的發展,還能為表面積的教學作鋪墊。

3. 判斷哪些圖形摺疊後能圍成正方體或長方體,加強對體的認識。

第12頁練一練第2題提供的每個圖形都由6個相同的正方形組成,判斷這些圖形中哪些摺疊後能圍成正方體。第14頁第5題的每個圖形都由6個長方形組成,判斷哪幾個圖形能摺疊後圍成長方體。其中部分圖形圍不成正方體或長方體的原因是,摺疊的時候部分正方形或長方形重疊,構不成有6個面的立體。因此,這兩道題一方面加強了展開圖與立體的轉化,另一方面加強了對長方體、正方體都有6個面的認識。

學生進行這些判斷會有困難,為此提出兩點教學建議: 第一,在例3和試一試裏要把沿不同的稜剪紙盒得到的各個展開圖充分進行展示和交流。先認識圖中所示的標準狀態的展開圖,再體會展開圖還有其他形狀,並在各個展開圖上指出立體的相對的面。第二,允許學生靈活地先想後圍或者先圍後想。如果看到的圖形是標準的或接近標準狀態的,可以先判斷它能否圍成立體,想想圍成的立體是什麼樣子,然後摺疊驗證判斷和想像。如果看到的圖形不是標準狀態的,能不能圍成立體難以判斷,可以先動手操作,從中體會為什麼能圍成或圍不成立體。

三、 分解,組合有意義地建構表面積的知識。

教學表面積知識編排的兩道例題都是關於長方體的,正方體的表面積通過試一試在練習中教學,這是因為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能遷移到正方體上去。表面積的教學分兩步進行,先是例4與試一試,把表面積的意義和算法結合在一起。然後是例5,着重於表面積知識的應用,靈活地解決與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

1. 聯繫已有知識經驗,探索表面積的知識。

例4的問題情境是做一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紙板,在掌握長方體特徵的基礎上,學生會想到這個問題與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有關,並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猴子卡通和兔子卡通的算法是比較典型的兩種方法,它們有相同的思路:求出紙盒各個面面積的總和,但算法不同: 把3組相對的面的面積相加,把每組相對面中各個面的面積和乘2。前一種算法得益於第13頁第3題的鋪墊,後一種算法受到了(長+寬)2=長方形面積的啟發。兩種算法都是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較好方法,相同的思路和乘法分配律溝通了兩種算法的內在聯繫,教材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

學生求至少要用多少硬紙板所想到的各種算法,都應用了分解組合的思想方法,即先把一個較複雜的新穎問題分解成若干個簡單問題,再把這些簡單問題組合起來。反思並體驗這種思想方法,就能很好地理解表面積的意義,也不需要機械地記憶表面積的算法。學生對正方體有完全相同的6個正方形已經有深刻的認識,試一試求做正方體紙盒至少用多少硬紙板,一般都會把一面的面積乘6。得出的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既形成了表面積的概念,也總結了計算表面積的方法。

2. 聯繫生活經驗,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例5製作上面沒有玻璃的魚缸,利用長方體表面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實物圖幫助理解這個實際問題的特點,讓學生明白所用玻璃的面積是長方體5個面的面積和,從而主動想出算法。小鳥卡通和兔子卡通仍然應用了分解組合的思想方法,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求前、後、左、右和下面5個面的面積和的數學問題,或者抽象成從表面積(6個面的總面積)裏去掉一個面的面積的數學問題。兩條思路各有特點,前一條突出的是空間想像,要找準並正確計算有關的各個面的面積。後一條的思路負荷輕、思考難度小,能減少錯誤的發生。還有其他方法嗎主要反映在按小鳥卡通的思路,可以列出5個面的面積連加的式子,也可以列出前、後兩個面的面積加左、右兩個面的面積,再加下面面積的式子。要注意的是,這道例題鼓勵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多樣,並不要求學生能夠一題多解。教材仍然讓學生選擇一種算法。

練一練和練習四里還有隻計算長方體的前、後、左、右4個面面積和的實際問題,缺少左側面的長方體的問題等。教材為部分習題配了示意圖,便於學生直觀感受實際問題是求哪些面的面積之和。部分習題沒有配置實物圖,可以在現實的生活空間裏思考。如粉刷平頂教室的頂面和四周牆壁,只要看看自己的教室,就能把題目裏的長、寬、高落到實處。又如台階的問題,可以找個台階看看,理解什麼是它的佔地面積以及地磚鋪在哪些面上。計算長方體火柴盒的內盒和外盒所有的材料,綜合應用了長方體特徵和表面積知識,再次體驗實際問題是多變的,要靈活應用知識才能正確解答。

四、 實驗、領悟初步建立體積概念。

例6和例7分別教學體積的意義和容積的意義,容積的意義要建立在體積概念上,因而例6是這部分教材的重點。學生形成體積概念也是教學的難點,這兩道例題的教學只能初步感受體積的含義,在後面教學常用的體積單位,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還要通過測量和描述,進一步理解體積的意義。

1. 在有限的空間裏領悟體積。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體積。空間物體佔有空間所佔空間的大小都是體積概念的內涵,是建立體積概念必須解決的子概念。例6利用杯子的空間,把感悟體積的過程設計成三步。第一步是初步體會空間和物體佔空間。兩個同樣的玻璃杯,左邊的盛滿水,右邊的放一個桃,把左邊杯裏的水倒向右杯,會剩下一些水。杯中有一部分空間被桃佔去了這句話解釋了現象、回答了原因,引出了空間這個詞,讓學生在現實的背景下感知空間的含義。這一步要把生活常識引向數學認識,看着放了桃的杯子,仔細領悟杯中有一部分空間被桃佔去了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活動。若有需要,還可以在一隻透明空杯的上口放一本書,讓學生看着杯子的裏面體會杯子的空間。再把桃放入杯裏,仍然用書蓋住上口,看着杯裏的桃,體會它佔有杯子的一部分空間。第二步是感受不同的物體佔的空間有大、有小。兩個同樣的杯子,一個杯裏放1個桃,另一個杯裏放1個荔枝,桃比荔枝大,分別往兩個杯裏倒水,顯然前一個杯裏可以倒入的水比後一個杯少。讓學生回答為什麼,不能簡單地用桃大荔枝小來解釋。要像兔子卡通那樣想和説,用桃佔的空間大,荔枝佔的空間小來回答問題。理解桃大是指它佔的空間大,荔枝小是指它佔的空間小,從而獲得不同物體佔的空間大小不同的體驗。第三步繼續體會每個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觀察圖片裏的番茄、荔枝和桃,先思考哪一個佔的空間大,再想想這三個水果分別放在三個杯裏,往杯中倒水,哪個杯裏水佔的空間大。這是兩個連續的關於物體佔有空間的問題,可從前一問題的答案推理得出後一問題的答案。由於蘋果佔的空間大,杯子盛水的空間就小;番茄佔的空間小,杯子盛水的空間就大,這就感受了每個物體都佔有一定大小的空間,由此得出體積的意義: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舉例比比兩個物體體積的大小是為了鞏固體積概念,應該對學生提出兩點要求:一是用好體積這個詞,二是聯繫實物解釋什麼是它的體積。如電冰箱的體積是它佔有空間的大小,電冰箱的體積比電視機的體積大。

練習五第1、3題進一步領悟體積的意義。把同樣的盒裝餅乾堆成3堆,各堆的形狀不同、體積相同。理解體積是物體佔有空間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用小正方體擺出較大的正方體或長方體,理解體積大的物體佔的空間大,體積相等的物體佔的空間大小相等。

2. 從體積引出容積,初步建立容積概念。

容積與體積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教學容積能進一步理解體積。

例7教學容積的意義,以體積概念為生長點。圖畫裏有兩盒書,一盒是《四大名著》,另一盒是《成語故事》。先在直觀情境裏比較哪盒書的體積大些,再從左邊盒子裏書的體積大引出左邊盒子的容積大。書的體積是舊知,盒的容積是新知,教學既要以舊引新,也要體現容積與體積的不同意義。教材中比較書的體積,是看着兩盒書進行的。而容積是指着兩個書盒子講的,從而凸現容積的屬性,以及它與體積的區別。

為了有利於建立容積概念,教學時應該補充一些實例,讓學生懂得容器,體會每個容器能容納的體積是有限的、確定的。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得出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這個容器的容積。

試一試的教學要注意兩點: 一是讓學生解釋玻璃杯容積的含義,理解每個杯的容積是指它能容納多少水;二是通過實驗比出哪個杯的容積大。如在一個杯裏裝滿水,再往另一個杯裏倒,看能不能裝滿另一個杯子,會不會有剩下的水。學生應該是實驗設計、操作和結論得出的主體。

練一練第2題兩個盒子裏裝的杯子的數量不同,練習五第4題兩個盒子外面同樣大,裏面裝的儀器數量不等,這些直觀情境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容積的意義,體會容器的體積與容積是不同的概念。

五、 認識,應用初步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

本單元教學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有了體積單位,就能測量、表達物體的體積,也能進一步體會體積的意義。

1. 認識體積單位包括兩方面內容。

例8教學常用的體積單位,首先是測量、計量體積需要體積單位,然後是各個體積單位的具體含義。

觀察圖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很難直接判斷哪一個體積大。把它們切成同樣大的正方體,就能比出體積的大小。這段教材讓學生明白,有了體積單位就能準確計量物體的體積。圖中的長方體是9個小正方體那麼大,大正方體是8個小正方體那麼大,長方體的體積比正方體大。還要讓學生感受用於測量物體體積的單位,應該是確定的小正方體,由此導出常用的三個體積單位。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切成同樣的小正方體,最好是學生自主想到的方法。如果有困難,也可以看書或由教師告訴他們。但是,必須理解這個方法,體會其合理性,激發學習體積單位的願望。

教學體積單位的具體含義,要準確地表達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是多大的正方體。教材在文字描述這些體積單位的意義的同時,還選擇一些輔助方法,讓學生體會體積單位。稜長1釐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教材裏畫出了1立方厘米的示意圖,配合語言描述,讓學生了解1立方厘米。受版面限制,教材裏畫出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觀圖有困難。因此,在1立方分米的示意圖的旁邊,畫一個體積接近1立方分米的粉筆盒,利用熟悉的物體,感知1立方分米是多大。用3根1米長的木條,在牆角搭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在現實情境中體會1立方米。

尋找體積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體,是帶着體積單位的初步表象觀察周圍的事物,進一步體驗這些單位。教材舉的手指頭的體積大約1立方厘米這個實例,能引起觀察手指頭的興趣,加強1立方厘米的表象,再通過自主尋找實例,對1立方厘米的認識就深刻了。

2. 掌握體積單位有兩方面的要求。

掌握體積單位,要能應用體積單位計量物體的體積。在這部分教材裏,一是説出由1立方厘米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體積,二是為常見的物體選擇合適的體積單位。

第21頁説出用4個或6個稜長1釐米的正方體擺成的長方體的體積,第一次量化描述物體的體積。兩個長方體的結構都很直觀,分別説出它們的體積非常容易。教學不能滿足於答案,要讓學生説出怎樣想的,進一步理解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的用途。第24頁第6題裏的三個物體都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成的,其中兩個物體的結構不是很直觀。説出它們的體積,要數出各是幾個正方體擺成的,尤其是想到那些不能直接看到的正方體,能發展空間觀念。第8題根據三視圖擺出物體,説出體積。擺出物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發展空間觀念的機會。這個物體不復雜,多數學生能夠擺出來。教學時不必補充這樣的練習,更不要增加擺出物體的難度。

第24頁第7題為物體選擇合適的體積單位。能不能填出合適的單位,一般決定於三個因素:一是對物體的熟悉程度,二是具有體積單位的表象,三是能開展正確而有效的思考。如學生都熟悉西瓜,知道1個西瓜大致是多大,如果體積是8立方厘米或8立方米,顯然都不符合實際。反之,為不熟悉的物體選擇體積單位,只能是脱離實際地亂猜,這是毫無意義的。教材裏的橡皮、集裝箱、水桶等都是多數學生比較熟悉的物體。教學時如果補充類似的練習,一定要注意這點。

3. 進一步教學升與毫升。

四年級(下冊)曾經教學升與毫升,初步知道它們都是計量液體的單位,也是容器的容量單位。對1升、1毫升液體是多少有了初步的認識。現在教學升和毫升,主要有兩個內容: 第一,升和毫升都是體積單位,用於計量液體的體積,也用於計量容器的容積。把升與毫升納入體積單位的範疇,建立新的知識結構,是已有認識的深化和提高。第二,1升等於1立方分米,1毫升等於1立方厘米,利用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理解1升與1毫升的實際大小,使原有認識更清晰、更牢固。

六、 操作,發現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例9和例10教學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並推導出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在初步掌握兩個體積公式以後,還把它們統一起來。

1. 讓學生探索求積公式。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教育價值,不能侷限於知道公式和應用公式。況且,記憶和照公式列式計算的思維含量較低。得出體積公式能加強對體積意義、體積單位的理解;能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於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因此,教材十分重視探索體積公式的過程,設計、安排了認知線索和主要的探索活動。

例9和例10是兩個層次的活動,不僅操作內容、要求有區別,而且思維程度有差異。例9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從已有的知識和能力開始教學新知識。沒有規定長方體的大小,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去擺,既調動積極性,又為合作學習營造了氛圍。在教材預設的表格裏填寫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所用正方體個數以及體積,可以獲得兩點感受:一是沿着長、寬、高各擺幾個正方體,長方體的長、寬、高就分別是幾釐米;二是長方體裏有多少個正方體,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體積應該與長、寬、高有關。這兩點感受能使學生明白:探索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要研究體積與長、寬、高的關係。教學例9不要急於得出體積公式,而要在擺長方體與填表的基礎上,着力引導學生獲得上述兩點感受,形成繼續研究的心向。即使有學生從例9已經看出了體積公式,也要引導他們通過例10進一步驗證公式,理解體積與長、寬、高之間的必然聯繫,感受數學的嚴謹及結論的確定性。

例10根據圖示的長、寬、高,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三個長方體。活動的本質是用體積單位測量物體的體積。對學習的要求是先想怎樣擺、需要幾個正方體,再按想法擺,驗證想的是否可行、是否正確。三個長方體是精心設計的。左起第一個長方體的寬與高都是1釐米,只要把4個正方體擺成一行,能夠體會長方體長的數量與沿着長擺的體積單位個數之間有必然聯繫。第二個長方體的高1釐米,只要把正方體擺成一層。體會長方體寬的數量是幾,沿着寬應該擺出幾行體積單位。而長與寬的乘積,就是一層裏體積單位的個數。第三個長方體高2釐米,要把正方體擺成2層,體會長方體高的數量與擺的體積單位的層數是一致的。教材在各個長方體裏預設的教學內涵,規劃了各次實物操作時的思維重點,有助於學生逐漸建構數學認識。擺各個長方體獲得的體會,就是對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關係的理解。教材讓學生説説在兩道例題中的發現,是引導他們回顧、反思例題的學習,進一步清楚這些體會,並把這些體會有條理地組織起來,得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抓住正方體12條稜長度相等的特點,能從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教材要求學生主動經歷推導過程,在獨立思考之後小組交流。推導的思維方法是多樣的,從正方體具有長方體的所有特徵出發,演繹推理能完成推導,從再現測量體積活動出發,

類比推理能完成推導: 用體積單位測量正方體的體積,每行擺的個數、擺的行數、擺的層數都與正方體的稜長相等。因此,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寫正方體體積的字母公式時,根據字母表示數的書寫規則,如果把乘號簡寫為,那麼V=aaa;如果乘號省去不寫,要寫成V=a3。一般採用後一種寫法,a3以及它表示的意思都是新知識。第26頁練一練第2題,算幾個整數或小數的立方的得數,鞏固對立方的認識。解決正方體體積的實際問題,經常會列出和計算這樣的算式。其中13、103和0.13要提醒學生特別注意,防止算錯。

2. 深入理解體積公式。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除了有一般與特殊的關係(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長方體體積公式的特例),還有相同的內容。認識它們的相同,能簡化知識結構。第27頁教學這個內容,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教材在長方體、正方體的直觀圖上,用塗顏色和文字標註等辦法呈現它們的底面,讓學生看到底面一般指長方體、正方體的下面(認識長方體時曾指過上、下、前、後、左、右三組相對的面)。第二步認識底面積。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底面,都是表面的一部分。教材指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它們的底面積,幫助學生建立底面積的概念,要求學生研究計算底面積的方法,聯繫求表面積的經驗,得出長方體的底面積=長寬,正方體的底面積=稜長稜長,進一步加強對底面的認識。第三步演變原來的體積公式。在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裏,如果把長寬看成先算底面積,那麼體積公式可以演變成底面積高。在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裏,如果把稜長稜長看作先算底面積,那麼體積公式也演變成底面積高。由於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都能演變成底面積高,因而獲得了統一。

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統一成底面積高,有兩點教學意義: 第一是深入理解原有的兩個體積公式。長、寬、高或稜長都是立體的稜的長度,決定立體的大小。長寬或稜長稜長得到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底面積,底面積高得到的是體積。這裏面藴含了長度、面積、體積之間的聯繫。第二是重組知識結構。把兩個體積公式合併成一個公式,其本身是一次認知簡化。而且,底面積高還是計算所有直柱體體積的方法。無論底面是直線圖形的柱體,還是曲線圖形的柱體,體積公式都是V=Sh。前一點意義,在現在的教學中就能實現;後一點意義,在以後的教學中會逐漸體現出來。

練習六第5題已知一根長方體木料的長與橫截面的邊長,橫截面是第一次出現的概念,教材利用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橫截面的含義。先算出橫截面的面積,再算木料的體積,有兩點意圖:一是通過計算橫截面的面積,進一步認識這個面;二是體會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還能演變成長橫截面面積、橫截面面積稜長,從而對體積公式有更充實、更豐富的體驗。

七、 計算,遷移理解體積單位的進率。

在初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以後,教學體積單位的進率,採用讓學生經過計算髮現和理解的教學方法。教材第30~32頁,先教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再教學簡單的換算。

1. 求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的體積,發現和理解進率。

例11的圖裏有兩個正方體,一個稜長1分米,另一個稜長10釐米。從1分米=10釐米,知道兩個正方體的稜長相等,進而判斷它們的體積相等。這兩個正方體的體積分別是1立方分米與1000立方厘米,從它們體積相等,推理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這就是立方分米與立方厘米的進率。

用同樣的方法,通過稜長1米和稜長10分米的正方體,可以得到立方米和立方分米間的進率。

在教學進率的過程中,作出兩個正方體體積相等的判斷是關鍵。因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首先表達的是兩個稜長相等的正方體的體積相等,然後才本質地表達出相鄰兩個體積單位的進率。後者是這部分教材的重點所在。

練習七第1題的表格裏已經填了米、分米、釐米三個長度單位以及一個面積單位與一個體積單位,要求學生繼續寫出其他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還要寫出表格裏相鄰的長度、面積、體積單位的進率。這道題對長度、面積、體積三類計量單位從名稱和進率兩個方面進行初步的整理。填表能引起學生對這些單位概念的回憶,如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稜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從而體驗米、平方米、立方米是不同的概念,也是有對應關係的單位。有了這些體驗,在測量或計量長度、面積、體積時,就能正確應用單位名稱。通過填表能發現規律,如米、分米、釐米這三個長度單位,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10;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這三個面積單位,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100(1010);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這三個體積單位,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101010)。理解這些規律,有助於記憶進率。

2. 應用進率進行簡單的換算。

對使用不同單位的體積進行換算,是應用進率的活動。本單元裏的單位換算是比較簡單的,只在兩個相鄰單位間進行,而且都是單名數的換算。

練一練是體積單位的換算,先把較大單位的數量換算成較小單位的數量,再把較小單位的數量換算成較大單位的數量。類似的這些換算在長度單位、面積單位、質量單位裏都進行過,學生有換算的經驗,知道可以利用小數點向右或向左移動位置的辦法解決。完成這裏的練一練,可以把已有經驗遷移過來,着重思考把小數點向哪邊移動幾位,並對這樣做的原因作出解釋。

練習七第2題把面積單位的換算與體積單位的換算對比着進行,目的是體會它們在換算時的相同與不同。無論哪類計量單位,只要是較大單位的數量換算成較小單位,都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只要是較小單位的數量換算成較大單位,都把小數點向左移動,這是規律,是共性。而小數點移動的位數是由進率決定的,進率分別是10、100、1000,小數點分別移動一位、兩位、三位。獲得這些體會的價值,已經遠遠超出知識與技能的範疇,更是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方面的發展。第4題裏升與毫升的換算,四年級(下冊)教材裏曾經進行過。現在進行這些換算,不限於整數範圍內實施,對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的理解也比過去深刻。把升為單位的數量改寫成立方分米為單位,把毫升為單位的數量改寫成立方厘米為單位,能加強1升等於1立方分米、1毫升等於1立方厘米的認識,更好地把體積單位組織起來,便於記憶和應用。

八、 拼拼,想想體驗表面積的變化。

實踐活動《表面積的變化》專題研究幾個相同的正方體(或長方體)拼起來,得到的立體與原來幾個正方體(長方體)表面積之和的關係,發現並理解其中的變化規律,發展空間觀念。

拼拼算算這個欄目,先研究用正方體拼的情況,再研究用長方體拼的情況,後一類情況比前一類複雜。研究正方體拼成長方體,從兩個正方體開始。選用體積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面積都是1平方釐米,有利於體會到表面積的變化。

用兩個相同的正方體拼出長方體,可以上、下兩個面拼,也可以左、右兩個面拼,還可以前、後兩個面拼。從現象看,似乎拼法不同。其實,各種拼法沒有實質性的差別。首先是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是2個正方體體積的和,每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長方體的體積是2立方厘米。其次是每種拼法都減少原來的2個面,這是正方體拼成長方體時發生的變化,也是這次實踐活動的研究內容。在兩個正方體拼成長方體的圖示中,可以體會減少的2個面分別在兩個正方體上。拼的時候,這兩個面相重疊。

用3個、4個甚至更多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一行,拼成長方體,表面積比原來減少幾個正方形面的面積?教材讓學生邊操作、邊觀察,邊思考、邊填表。發現的規律要幫助學生分兩個層次歸納和交流:一是關於拼的步驟。2個正方體一步就能拼成長方體,3個正方體要分兩步拼,4個正方體要分三步拼二是關於減少的面積。2個正方體拼,比原來減少2個(一對)正方形面的面積;3個正方體拼,比原來減少4個(兩對)正方形面的面積;4個正方體拼,比原來減少6個(三對)正方形面的面積

用兩個相同的長方體拼,情況比較複雜。由於長方體三組面的形狀、大小不同,只有把完全相同的兩個面重疊,才能拼出較大的長方體。因此,一般有三種不同的拼法。教材讓學生通過操作,瞭解三種拼法。再看着各種拼法的示意圖,思考每種拼法減少的面積。在體會三種拼法減少的面積不同之後,找出拼成的大長方體中,哪個表面積最大,哪個最小。

第37頁的示意圖中,左邊拼法的兩個長方體把54的面重疊,拼成的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減少兩個54;中間拼法的兩個長方體把53的面重疊,表面積減少2個53;右邊拼法的表面積減少2個43。這些都是學生在操作與看圖中能夠理解的,也是交流的主要內容。指出表面積最大和最小的大長方體,要進行這樣的推理:拼的時候減少的面積最少,拼成的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最大。反之,減少的面積最多,拼成的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最小。只要教師稍加引領或點撥,學生都能像這樣想。而且計算三個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減少多少,都有捷徑可走。

拼拼説説欄目裏變化了拼法,不但把正方體拼成一行,還拼成兩行。仔細地體會拼的活動和研究教材裏的示意圖,左圖可看作有7次正方體的兩兩相拼(如圖),每次減少面積2平方釐米,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減少7個2平方釐米。右圖中可看作有5次正方體的兩兩相拼(如圖),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減少5個2平方釐米。所以,右邊的長方體表面積比左邊長方體大4平方釐米。

為10盒火柴設計一個最節省的包裝方案,是應用前面拼正方體或長方體的經驗: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減少越多;兩兩相拼的次數多,減少的面積也多。這兩條經驗要靈活地、綜合地應用,才能得到理想的方案。這對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是很好的鍛鍊。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面積的含義,體會面積單位的大小,能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

2、能正確地應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面積的含義,鞏固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授

1、選適當的單位填空。

(1)一根跳繩長約2()。

(2)一間卧室的面積約為22()。

(3)一張報紙的面積約為44()。

(4)教室的門高約為2()。

2、填空:

7平方米=()平方分米600平方釐米=()平方分米500公頃=()平方千米

3公頃=()平方米4米=()釐米15平方米2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3、邊長為12釐米的正方形紙,可以剪成面積是4釐米的小正方形多少個?

4、一根鐵絲正好能圍成邊廠為4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這根鐵絲圍成長方形,它的面積有多大?

5、調查我國的陸地土地面積約多少平方千米。你能從地圖上知道我國哪個省或自治區的面積最大嗎?

6、右圖是鋪了正方形地磚的客廳地面。

(1)這個客廳共鋪了多少塊地磚?

(2)如果每塊地磚的邊長5分米,這個客廳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7、(1)綠化面積是多少?

(2)每塊水泥磚是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鋪路共需多少塊水泥磚?

8、某足球場的長約是100米,寬約是50米,足球場的面積約是多少?

9、小調查

調查自己家房屋、院子或學校操場的面積,並在全班交流。

長㎝

寬㎝

面積㎝

10、數學遊戲

在下面的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6cm的圖形,你能畫出幾

種?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複習了面積與周長的含義;能夠畫出多種形狀不同的圖形,充分發揮想象力;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的周長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的數學事實。)

三、小結

教學後記:學生基本能正確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正)方形的面積,但對一些稍微有變化的題目,就感覺措手不及,説明空間觀念比較差。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能正確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2.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和檢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我們解答過許多應用題,有一步計算的、也有兩步計算的.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答較複雜的應用題,並歸納出解答應用題的步驟和檢驗的方法.

教師板書:應用題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1

例1.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1.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題

(1)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意?如何分析數量關係?

(3)怎樣分步列式?怎樣列綜合算式?

(4)怎樣驗證是否正確?

2.彙報討論結果

(1)課件演示:一般應用題1(出示摘錄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及線段圖)

(2)提問: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要先求出什麼?後3天做了多少套怎麼求呢?已經做的套數怎麼求?

(3)學生列式

分步:755=375(套)

660-375=285(套)

2853=95(套)

綜合:(660-755)3

=(660-375)3

= 2853

= 95(套)

(4)教師小結檢驗過程.

方法一:按照原來的題意,依次檢驗每一步列式和計算是不是對.

方法二:把最後結果當做已知數,按照題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計算,看結果是不是符合原來的一個已知條件.

3.規納概括

(1)課件演示:一般應用題2

(2)教師提問:這四步你感覺你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步上?哪一步最重要?

(3)小結:解答應用題時,我們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題意上,因為解題思路是根據題意確定的.第二步是最重要的`,它決定着思路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一)四年級和五年級要給500棵樹澆水,四年級每天澆50棵,澆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級來澆,澆了5天.五年級每天澆多少棵?

(二)李小勝拿3.2元錢買文具,買了4支鉛筆,每支0.6元.剩下的錢買圖畫紙,每張0.2元,可以買幾張?

(三)新豐農具廠趕製540件農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32件,餘下的要在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四)一個裝訂小組要裝訂2640本書,3小時裝訂了240本.照這樣計算,剩下的書還需要多少小時能裝訂完?

1.學生獨立完成.

2.教師出示不同算法,請同學討論是否正確.

四、質疑調節

1.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審題除了以上方法外,還有什麼方法檢驗呢?解答應用題為什麼要檢驗?(討論)

五、課後作業

(一)學校買來280千克大米,計劃吃7天,實際每天比計劃少吃5千克,這批大米實際吃了多少天?

(二)甲乙兩地相距300千米,一輛大車從甲地到乙地計劃行6小時,實際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行10千米,實際幾小時到達?

(三)裝訂小組計劃裝訂一批書,每小時裝訂180本,10小時可以裝訂完.如果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裝訂20本,幾小時可以裝訂完?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一、情境鋪墊,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猜個謎好嗎?

生(齊):好。

師:有一種球,它不用手玩,用腳踢,能猜出它是什麼球嗎?

生(齊):足球。

師: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看一場足球比賽。(出示掛圖)

(簡評:以小朋友感興趣的猜謎活動導入新課,即消除了學生的緊張心理,把學生的心由激烈的課前玩耍狀態收回到課堂,又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即將開始的新的認知活動之中。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被提了起來,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教學開端。)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課

(讓生仔細觀察掛圖)

師:小朋友們,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麼?

生:小朋友在踢球。

師: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齊):10人。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我是一個一個數出來的。

生2:掛圖左邊有6人,右邊有4人,合起來是10人。

生3:穿橙色衣服的有6人,綠色衣服的有4人,合起來是10人。

師:你們可以根據我們以前學過的8、9的解題規律寫出關於10的四道算式嗎?

生:6+4=10 , 4+6=10 ,10-4=6,10-6=4。

(簡評:充分利用學生的有意注意,直觀入手,藉助形象的掛圖使學生投入到積極思維之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用以前所學的8、9的加、減算理很順利地得出關於10的加、減的四道算式,更進一步感受加、減算式間的聯繫,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審美情趣。)

師:除了這個問題,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1:一個戴帽子,9個沒戴帽子,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得到:1+9=10,9+1=10。

生2:有10個小朋友, 6個小朋友在左邊,有多少個小朋友在右邊?得到:10-6=4。

生3:10個小朋友,有4個小朋友穿綠色衣服,其餘小朋友穿橙色衣服,穿橙色衣服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簡評:由淺入深,憑藉掛圖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教學內容、開放的教學空間,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自由的教學環境,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索,和學生一起觀察,一起討論,教學相長,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自由度,引導學生髮現新問題[着裝異同、是否戴帽]、提出新問題,並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探索新知意識,讓每個學生的創造個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從踢足球上我們就可以解決這麼多問題,那你能幫書上這個小女孩嗎?

生(齊):能。

2、教學試一試。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P55面,桌子上是這個小女孩拋花片得到的結果,你能根據她拋的結果(7個正面帶花的,3個反面),列出4道算式嗎?

生:3+7=10,10-3=7,7+3=10,10-7=3。

師:真棒!表揚他。(生齊鼓掌)(師獎勵星圖片)

師:既然小朋友能幫助書上小女孩解決好這一題,老師想你們自己動手拋也會做的很好,是不是?(讓學生拋花片,寫四道算式,在組內互相交流)

師:有誰來説一説你拋花片的情況,你列的算式是怎樣的?

生1:帶花的一面有8個,不帶花一面有2個。算式是:

2+8=10,8+2=10,10-2=8,10-8=2。

生2:帶花的一面有7個,不帶花一面有3個。算式是:

3+7=10,7+3=10,10-3=7,10-7=3。

生n:帶花的一面有5個,不帶花一面也有5個。算式是:

5+5=10,10-5=5。

師:你為什麼只寫出兩道算式呢?

生n:(沉默)

師:哪位同學能夠幫他回答這個問題呢?

生:因為兩個加數都是5,調換它們的位置,還是一樣,所以只能寫出兩道算式。

師:其他小朋友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齊):同意。

師:老師也同意他的看法。

(簡評:程老師根據活潑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這一心理特點,讓小朋友用看得見、摸得着、直觀性強、感興趣的拋花片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啟迪他們的求知慾。依據拋花片的結果列算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根據同學們拋的`不同結果,列出不同的算式,有助於新授知識的伸展和學生思維發展。提問時注意了學生有條理地一組一組地説,篩選出特殊情況5和5、10和0,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現新課程標準中教師始終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教育理念。)

三、鞏固練習

師: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

生(齊):好。

師:我出1。(拍手2次)

生:我出9,1和9合成10。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兩個小客人,它們就是小老鼠和大象(出現戴頭飾的小朋友),它們也來做數學題,(老鼠出8,大象出2,説出兩道和是10的加法算式,2+8=10,8+2=10。)老師想請同桌的小朋友和老鼠、大象比一比,你們還可以出哪兩張數字卡片使它們合起來等於10呢?(同桌互相出卡片,説得數是10的算式)

(簡評:當戴着老鼠和大象頭飾的小朋友出現時,同學們學習的熱情更加高漲。程老師讓同學們合作出卡片,合成10,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問題的意識,感知和是10的算式的五彩繽紛。從課堂熱烈的場面,能發現同學們的學習是快樂的、有成效的。)

2、幫小白兔順利回家

師:現在小白兔遇到了一個難題,它不能順利回家了,(出示掛圖),你能幫幫小白兔,讓它順利回家嗎?

(師説算式,生口算得數)

(簡評:本來很枯燥的計算變成了幫小白兔回家,小朋友們都變成了樂於助人的小公民,這樣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國小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

3、P56第3題

師:既然小朋友能這麼快幫小白兔回到家,相信下面的題目也不會難倒你。(師以卡片形式出示口算題,一張接一張出現,生按坐的位置不同,開火車口答。)

4、師:下面老師想請小朋友也來幫幫小蜜蜂,它找不到它們要採的花蜜了。記住這裏每隻小蜜蜂都有它要採的花朵,老師相信聰明細心的你,一定能很快地幫助每隻小蜜蜂完成任務的。(用線連一連)

(簡評:這兩題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使學生由初步掌握列式計算提升到熟練口算,體現知識掌握的循序漸進性特點。從學生那自信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活力和產生的成功感。利用開火車這種遊戲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從答對讓別的同學點頭,答錯遙頭也體現了程老師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5、師:小朋友們的表現的真棒!很快幫助小蜜蜂找到了要採的花蜜。現在小松鼠和小猴也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它們也給小朋友們出了數學題,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投影出示題目)

師:數一數它們各有多少?誰能用算式來比較它們的多少呢?

生:小松鼠有8只,小猴有6只,小松鼠比小猴多2只,小猴比小松鼠少2只。算式:8-6=2。

師:我們一起來説一遍,好不好?(生齊答)

師:那小雞和小鴨怎麼比較呢?

(讓生獨立完成。)

(簡評:使學生初步感知多幾、少幾的含義,引導學生理解每次是誰和誰比,初步理解結果的不同,對結果的表達也不同,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教育理念,也為以後學習比多、比少應用題埋下了伏筆。)

6、師:下面還有一道難度稍大的題目,你們怕不怕?

生(齊):(不怕!)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生:好。

師:你能説出一些和是10的加法算式和一些10減幾的減法算式嗎?

生:

(簡評:注重養成學生獨立思考、多思善想的個性品質,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發展空間理念。既和前面的踢足球、拋花片、幫小白兔回家相呼應,又由形象到抽象地總結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四、小結。

五、佈置作業:課本P56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