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校園2.36W

教學目標:

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1、學習本文的文言字詞。

2、培養學生複述,翻譯、朗讀的能力。

3、學習唐睢作為小國之臣卻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勇於鬥爭的精神。

4、探討唐睢不畏強權,為國赴難精神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的評析,瞭解人物的性格特徵。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瞭解戰國時期歷史背景,瞭解《戰國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宋代大文豪蘇軾有段名言:“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不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大詩人李白也有詩云:“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樣的一位英雄豪傑——唐睢。

二、整體感知:

1、生齊讀課文,教師聽音。

2、正音,範讀。檢查預習。再讀。

3、請同學結合註釋默讀課文,弄懂文意。請至少兩至三位同學説一説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注意不要求字字落實。

4、學生概括,歸納。師進而點出全文故事情節。

(文章寫了秦王贏政向安陵君挑釁。以換地為名企圖挑起戰爭。安陵君的大臣唐睢出使秦國,表示願意犧牲自己來刺殺秦王贏政,終於使秦王贏政屈服的事。

故事情節:開端(第一段)秦王設下騙局,唐睢臨危出使。

發展(第二段)秦王嚴厲指責,炫耀實力;唐睢重申立場,斷然拒絕。沉着應對。

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嚇,唐睢反擊。針鋒相對。

結局(第四段)秦王長跪而謝,唐睢不辱使命。前倨後恭。

三、分段再讀課文。串解文意。注意重點字詞。

穿插寫作的背景,《戰國策》。簡明扼要。書中的專諸,要離,聶政資料,可加以引用一點,以提高興趣。

四、問題探討。

根據課後習題一,全面理解內容。並會用原文回答。

四、品讀。注意語氣。

根據課後習題二,人物對話離不開語氣的表達,要把握住。

五、拓展延伸。

唐睢的不畏強權的精神,和敢於為國犧牲的精神,在我們的現代社會,還有沒有現實意義?聯繫實際談談。

六、教師小結,佈置作業。

這篇文章,寫了唐睢忠於使命,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英雄氣概,揭露了秦王的驕橫欺詐,外強中乾,色厲內荏的本質,雖不假修飾,卻十分鮮明生動,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附資料:

專諸,吳國堂邑人。伍子胥從魯國出逃至吳國,深知專諸的才幹。伍子胥謁見吳王僚,盡説伐楚之利。吳國公子光説:“他伍子胥父兄皆被楚所殺而説吳伐楚,這是為報私仇,非為吳國利益計。”吳王這才打消了攻楚的想法。伍子胥知公子光想殺吳王僚,便説:“公子光將有志於國內的事,不可説以攻伐之事。”於是便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原來,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大弟餘祭,二弟夷,三弟季子札。諸樊知道三弟季子札賢,故不立太子,把王位依次傳給三個弟弟,想最後把國家傳到季子札手裏。諸樊死後,傳餘祭。餘祭死,傳夷。夷死,當傳給季子札;季子札不肯受國,隱匿不知去向,吳王便立夷之子僚為吳王。公子光説:“假若以兄弟為次,則秦子當立為王;若以兒子為序,則我光當是繼承人,當立為王。”所以便偷偷的養謀臣勇士以伺機奪王位。

公子光自得專諸之後,待若上賓,九年,楚國平王死。次年春,吳王僚欲趁楚王初喪之機,使其二個弟的公子蓋餘、屬庸帥兵圍楚國的三;又讓延陵的季子出使晉國,以觀諸侯的反應。楚國發兵斷了蓋餘、屬庸的退路,使吳兵無法回師。於是公子光對專諸説:“此時機不可失也,若不去怎能得到?且我光是王位的真正繼承人,本當掌國,季子雖回來,也不會廢掉我的。”專諸説:“王僚可殺。現如今他母老子弱,且兩弟帥兵伐楚,被楚斷了後路。當下吳國外被楚困,而內無棟樑之臣,他們又有奈我何。”公子光忙起身叩頭説:“光的身,就是您的身啊!”

四月丙子,光埋伏甲兵於室內,備酒宴請王僚,王僚命人從自家門至光家門沿途佈滿兵卒,門窗台階左右皆是王僚的親戚。夾道而立的侍衞,皆手持長鈹。酒酣耳熱之時,公子光佯裝有足疾,退入內室,使專諸把匕首置在熟魚腹中進獻。在到王僚跟前的一霎那,專諸突然開魚腹,用匕首刺向王僚,王僚當場死去。左右侍衞也把專諸殺了,羣龍無首,王僚所帶人自相擾亂,公子光命埋伏的甲士攻擊王僚的侍從,盡數殺滅,於是公子光便自立為王,這就是闔閭。闔閭乃封專諸之子為上卿。

要離:

闔閭登王位後,得悉王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衞國。此人有萬夫莫當之勇,在吳國號稱第一勇士。現在衞國艾城招兵買馬,結連鄰邦,伺機報殺父之仇,便成為闔閭的心頭之患。

一日,闔閭與伍子胥計議,尋找勇土謀刺慶忌。子胥便推薦友人要離前往。傳説,要離家在今無錫鴻山之北,大河頭火叉浜口南岸,以打漁為業。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餘,腰圍一束,形容醜陋,但智術非凡,有萬人之勇,是當地有名的擊劍能手。今鴻山十八景之一,東嶺山上的“磨劍石”,相傳就是當年要離磨劍的石塊。

要離盡忠義之心,獻用苦肉之計。據民間傳説,一日在朝與闔閭鬥劍,先用竹劍刺傷公子光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衞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後,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修治舟艦,常在左右,同謀舉事。

三月之後,慶忌出征吳國,與要離同坐一條戰艦,順流而下,偶得勝利,便在太湖戰艦上慶功,要離乘慶忌坐在船頭上暢飲之機,便在月光下獨臂猛刺慶忌,透入心窩,穿出背外。慶忌則倒提要離,沉溺水中三次,然後將要離放在膝上,笑着説:“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於刺我!”左右衞兵舉刀朝欲殺要離,慶忌搖着手説:“這是天下勇士,怎麼可以一日殺兩個天下勇士呢?”又説:“還是放他回國,成全他吧!”

要離回到吳國,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不願受,説:“我殺慶忌,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説完便自刎於金殿。

吳王闔閭根據要離生前的遺願,便令伍子胥將要離葬在鴻山東嶺南麓楊梅塢專諸墓旁。但因年代久遠,兩墓已湮滅,無從辨識。

豫讓:

《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記載着這一段故事:

豫讓是春秋晉國人,公元前453年,當時晉國有六大家族爭奪政權,豫讓曾經在範氏、中行氏手下工作,並沒有受到重視;後來投靠智伯,智伯非常看重他。

趙襄子與智伯之間有極深的仇怨,趙襄子聯合韓、魏二家,消滅智伯,並將他的頭骨拿來當酒杯。豫讓認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應該為賞識自己的人,不惜犧牲性命,就好像一個女子,應該為喜歡她的人,做最美麗的裝扮」,下定決心為智伯復仇。

他先是改變姓名,冒充罪犯,混進宮廷,企圖藉整修廁所的方式,以匕首刺殺趙襄子。可是趙襄子在上廁所時,突然有所警覺,命令手下將豫讓搜捕出來。趙襄子的左右隨從原想殺他,趙襄子卻認為豫讓肯為故主報仇,是個有義之人,便將他釋放。

豫讓仍不死心,為了改變相貌、聲音,不惜在全身塗抹上油漆、口裏吞下煤炭,喬裝成乞丐,找機會報仇。他的朋友勸他:「以你的才能,假如肯假裝投靠趙襄子,趙襄子一定會重用、親近你,那你豈不就有機會報仇了嗎?何必要這樣虐待自己呢?」豫讓卻説:「如果我向趙襄子投誠,我就應該對他忠誠,絕不能夠虛情假意,用這種卑鄙的.手段。」豫讓還是要依照自己的方式完成復仇的使命。

有一次,機會來了,豫讓事先埋伏在一座橋下,準備在趙襄子過橋的時候刺殺他。趙襄子的馬卻突然驚跳起來,使得豫讓的計劃又再次失敗。捉了豫讓後,趙襄子責備他説:「你以前曾經在範氏和中行氏手下工作,智伯消滅了他們,你不但不為他們報仇,反而投靠了智伯;那麼,現在你也可以投靠我呀,為什麼一定要為智伯報仇呢?」豫讓説:「我在範氏、中行氏手下的時候,他們根本都不重視我,把我當成一般人;而智伯卻非常看重我,把我當成最優秀的人才,是我的知己,我非替他報仇不可!」

趙襄子聽了非常感慨,便説:「你對智伯,也算是仁至義盡了;而我,也放過你好幾次。這次,我不能再釋放你了,你好自為之吧!」

豫讓知道這一次是非死不可,於是就懇求趙襄子:「希望你能完成我最後一個心願,將你的衣服脱下來,讓我刺穿;這樣,我即使是死了,也不會有遺憾。」

趙襄子答應這樣的要求,豫讓拔劍,連刺了衣服三次,然後就自殺了。

豫讓身死的那一天,整個趙國的俠士,都為他痛哭流涕。

聶政:

嚴仲子本是韓國的大臣,和韓相國俠累有矛盾。俠累想殺了他,嚴仲子就逃亡了。當然這個仇是要報的。於是到處找殺手。

聶政是殺人避仇的,在齊國當屠夫。嚴仲子聽説聶政厲害就去拜訪,又送黃金,又拜老母。聶政就問他什麼事。嚴仲子説要殺個人。聶政拒絕了。因為他想奉養老母,不想替人辦事。嚴仲子不能説服他,不過還是很客氣的留下禮物走了。

後來聶政的老母去世了。於是聶政找到嚴仲子説:“我以前不肯答應,就因為母親還在。但你的心意我領了。現在老母去世了。我可以為你效力了。”嚴仲子説:“我要殺的是韓相俠累,他是韓王的叔叔。勢力龐大,衞士很多。我有錢,可以替你多僱一些殺手同去。”聶政説“殺的是這樣的人,人就不能多。人多容易泄密。如果被人知道,韓舉國和你為仇,你就危險了。”

於是聶政提了一把劍直接去了韓國。俠累正在府邸裏坐着,身邊衞士環繞。聶政直接衝進去,衝上台階把俠累給殺了。衞士大亂,聶政大呼而鬥,擊殺數十人。看看無法脱身。於是自己劈面決眼,剖腹自殺了。

俠累被刺,韓國人居然不知道是誰幹的(聶政已經自己毀容了)。氣急敗壞,於是把聶政暴屍街頭,懸賞千金問有否人認識刺客。有一段時間也沒人知道。後來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説了這事,覺得這個人應該是她弟弟(是啊,還有幾個人有那麼高的武功?)於是就到韓國,看衣服形貌果然是她弟弟。説“這是我弟弟,軹深井裏人聶政”。伏屍而哭。韓人奇怪,説“這人刺殺我們相國,現在懸賞千金查問他是誰。你居然敢哭他。”聶榮説“士為知己者死,聶政一直等到我出嫁了,母親去世了才來刺殺俠累。他自己毀容就是不願意牽連到我。我怎麼能怕死而讓弟弟的名字被埋沒呢。”聶榮終因悲傷過度,也死在聶政身邊。

聶政是刺客第一人,武功,膽識,心計均非他人能望其項背。尤其是武功,從衞士羣中昂然直入,刺殺目標。然後連砍幾十人。最後還能從容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