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

校園2.08W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1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翻譯/譯文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豔,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註釋

⑴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⑵驚:吃驚,害怕。

賞析/鑑賞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着。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裏,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捨上詩人可以説是能夠做到遊刃有餘。是什麼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一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裏盡情的開放,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後,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裏面。

鳥兒不驚,不知青春已盡,歲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着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於一種安靜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着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後的能夠寄託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恆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於虛幻。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2

  畫鴨 元朝

揭傒斯

春草細還生,春雛養漸成。

茸茸毛色起,應解自呼名。

  《畫鴨》註釋

細:這裏指剛出土的小草細嫩、細小。

春雛(chú):這裏指春天剛孵出不久的小鴨。 雛:雞、鴨及禽類的幼子。

茸茸 (róng róng):柔軟纖細的絨毛。這裏指小鴨子還沒長出翎毛前的細小茸毛。

應:應該,應當。這裏含有推測、猜想的意思。解:懂得。 自呼名:呼喚自己的名字。

  《畫鴨》簡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畫面上畫着小鴨、嫩草等等景物。畫儘管畫得栩栩如生,但它是靜的,無聲。把靜的畫面用詩的形式寫出它的動來,把無聲之物賦予它以應有的聲音,這就要看題畫者的藝術才能了。這首詩就是根據詩人的觀察、體會和想象,把畫題活了。詩的大意説:春草雖然細嫩,卻還正在生長,春天剛孵出的小鴨,餵養得漸漸成長起來。滿身細密的絨毛已經能辨別出不同的顏色,它們不停地“鴨鴨”地叫着,大概是懂得呼喚自己的名字了。

這首詩寫得富有兒童情趣。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3

寒菊/畫菊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翻譯

菊花盛開在秋天,從不與百花為伍,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情操意趣並未衰窮。

寧可在枝頭凋謝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於凜冽北風之中!

註釋

不併:不合、不靠在一起。並,一起。

疏籬:稀疏的籬笆。

未窮:未盡,無窮無盡。

抱香死:菊花凋謝後不落,仍系枝頭而枯萎,所以説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風:寒風,此處語意雙關,亦指元朝的殘暴勢力。

賞析

這首詠物詩,以寒菊象徵忠於故國決不向新朝俯首的凜然氣節。詩中句句扣緊寒菊的自然物性來寫,妙在這些自然物性又處處關合、暗示出詩人的情懷。“抱香”,喻指自己高潔的民族情操,“北風”,雙關語,暗示北方來的蒙古統治者。全詩寫得壯烈激昂,擲地有聲。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時節盛開,獨有菊花挺立在凌厲的風霜之中,不與百花爭妍鬥豔。鄭接着,詩人又寫百花已經凋零,只有菊花立於疏籬旁,意趣無窮。這裏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風拒霜、獨放光華的自然之趣,也是畫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潔堅貞、真淳自得的主觀之趣。詩句融入了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範村菊譜序》裏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説法,雲:歲華晼晚,草木變衰,乃獨曄然秀髮,傲睨風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與鄭思肖詩句的題旨是相同的,範文可以幫助我們領悟鄭思肖詩歌意象的深刻內藴。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兩句詩意深轉一層。菊花盛開後,在枝頭逐漸枯萎,花瓣並不凋謝落地,故云“枝頭抱香死”。北風在南宋文學家的筆下象喻來自北方的貴族統治集團的侵擾。“枝頭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為痛切悲壯,且語氣磅礴誓無反顧。“何曾吹落北風中”和“不隨黃葉舞秋風”相較,前者質詢,語氣堅定;後者陳述,一個“舞”字帶來了些許佻達的情調,與主題略顯遊離。更重要的是,前者點出“北風”,分明指向起於北方的蒙古汗國,反抗之情,躍然紙上。詩句用隱喻手法,是説寧可為堅持氣節而死去,不願屈服於蒙元統治集團,表現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凜然正氣,真誠地剖白了詩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氣節。

這首詩的重點是託物言志,不在於發揮畫理,因此具有詠物詩的特徵。全詩寫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現菊花自然屬性的同時,攄寫了鄭思肖的愛國情操,既表現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畫的繪畫美,又表現了畫家兼詩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與社會性得到和諧的統一,這首題畫詩也便有了崇高的審美體驗和深睿的哲理含藴,使讀者從中獲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啟迪。

創作背景

鄭思肖是南宋末年的愛國詩人,南宋滅亡以後,作者便一直隱居在蘇州一個和尚廟裏,終身不仕,連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這首詩是作者在南宋滅亡以後所寫。

賞析二

鄭思肖的這首畫菊詩,與一般讚頌菊花不俗不豔不媚不屈的詩歌不同,託物言志,深深隱含了詩人的人生遭際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內涵的菊花詩。

鄭思肖,南宋末為太學上舍,曾應試博學宏詞科。元兵南下,鄭思肖憂國憂民,上疏直諫,痛陳抗敵之策,被拒不納。鄭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隱居蘇州,終身未娶。宋亡後,他改字憶翁,號所南,以示不忘故國。他還將自己的居室題為“本穴世界”,拆字組合,將“本”字之“十”置於“穴”中,隱寓“大宋”二字。他善畫墨蘭,宋亡後畫蘭都不畫土,人問其故,答曰:“地為人奪去,汝猶不知耶?”鄭思肖自勵節操,憂憤堅貞,令人淚下!他頌菊以自喻,這首《畫菊》傾注了他的血淚和生命!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這兩句詠菊詩,是人們對菊花的共識。菊花不與百花同時開放,它是不隨俗不媚時的高士。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兩句進一步寫菊花寧願枯死枝頭,也決不被北風吹落的高潔之志,描繪了傲骨凌霜,孤傲絕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這是鄭思肖獨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於故國的誓言。

宋代詩人對菊花枯死枝頭的詠歎,已成不解的情結,這當然與南宋偏安的隱痛有關。陸游在《枯菊》中有“空餘殘蕊抱枝幹”的詩句,朱淑貞在《黃花》中有“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詩句。從形象審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來看,都略遜鄭思肖的這兩句詩。

“枝頭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為痛切悲壯,且語氣磅礴誓無反顧。“何曾吹落北風中”和“不隨黃葉舞秋風”相較,前者質詢,語氣堅定;後者陳述,一個“舞”字帶來了些許佻達的情調,與主題略顯遊離。更重要的是,前者點出“北風”,分明指向起於北方的蒙古汗國,反抗之情,躍然紙上。

當然,陸游、朱淑貞的詩都是好詩,但三詩並立,鄭思肖這兩句詩的憂憤,則更為深廣。

這首詩句用於表達“民族氣節、忠貞愛國”時顯得分外貼切。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4

  寒菊 / 畫菊 宋朝

鄭思肖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寒菊 / 畫菊》譯文

菊花盛開在秋天,從不與百花為伍,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情操意趣並未衰窮。

寧可在枝頭凋謝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於凜冽北風之中!

  《寒菊 / 畫菊》註釋

不併:不合、不靠在一起。並,一起。

疏籬:稀疏的籬笆。

未窮:未盡,無窮無盡。

抱香死:菊花凋謝後不落,仍系枝頭而枯萎,所以説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風:寒風,此處語意雙關,亦指元朝的殘暴勢力。

  《寒菊 / 畫菊》賞析

這首詠物詩,以寒菊象徵忠於故國決不向遊朝俯首遊凜然氣節。詩中句句扣緊寒菊遊自然物性來寫,妙在這些自然物性又處處關合、暗示出詩人遊情懷。“抱香詩,喻指自己高潔遊民族情操,“北風詩,雙關語,暗示北凋來遊蒙古統治者。全詩寫得壯烈激昂,擲地有聲。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詩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遊時節盛開,獨有菊花挺立在凌厲遊風霜之中,不與百花爭妍鬥豔。鄭接着,詩人又寫百花已經凋零,只有菊花立於疏籬旁,意趣無窮。這裏遊“趣詩,既指菊花遊傲風拒霜、獨放光華遊自然之趣,也是畫家融入菊花形象中游高潔堅貞、真淳自得遊主觀之趣。詩句融入了陶淵明遊“採菊東籬下詩、 “此中有真意詩遊意趣。范成大在《範村菊譜序》裏提到“以菊比君子詩遊説法,雲: 歲華晼晚,草木變衰,乃獨曄然秀髮,傲睨風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詩范成大序文與鄭思肖詩句遊題旨是相同遊,範文可以幫助我們領悟鄭思肖詩歌意象遊深刻內藴。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詩這兩句詩意深轉一層。菊花盛開後,在枝頭逐漸枯萎,花瓣並不凋謝落地,故云“枝頭抱香死詩。北風在南宋文學家遊筆下象喻來自北凋遊貴族統治集團遊侵擾。“枝頭抱香死詩比“抱香枝上老詩更為痛切悲壯,且語氣磅礴誓無反顧。“何曾吹落北風中詩和“不隨黃葉舞秋風詩相較,前者質詢,語氣堅定;後者陳述,一個“舞詩字帶來了些許佻達遊情調,與主題略顯遊離。更重要遊是,前者點出“北風詩,分明指向起於北凋遊蒙古汗國,反抗之情,躍然紙上。詩句用隱喻手法,是説寧可為堅持氣節而死去,不願屈服於蒙元統治集團,表現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詩遊凜然正氣,真誠地剖白了詩人自己遊至死不渝遊崇高民族氣節。

這首詩遊重點是託物言志,不在於發揮畫理,因此具有詠物詩遊特徵。全詩寫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現菊花自然屬性遊同時,攄寫了鄭思肖遊愛國情操,既表現出菊花遊自然美,菊畫遊繪畫美,又表現了畫家兼詩人遊人格美,使菊花形象遊自然性與社會性得到和諧遊統一,這首題畫詩也便有了崇高遊審美體驗和深睿遊哲理含藴,使讀者從中獲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啟迪。

  《寒菊 / 畫菊》賞析二

鄭思肖的這首畫菊詩,與一般讚頌菊花不俗不豔不媚不屈的詩歌不同,託物言志,深深隱含了詩人的人生遭際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內涵的菊花詩。

鄭思肖,南宋末為太學上舍,曾應試博學宏詞科。元兵南下,鄭思肖憂國憂民,上疏直諫,痛陳抗敵之策,被拒不納。鄭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隱居蘇州,終身未娶。宋亡後,他改字憶翁,號所南,以示不忘故國。他還將自己的居室題為“本穴世界”,拆字組合,將“本”字之“十”置於“穴”中,隱寓“大宋”二字。他善畫墨蘭,宋亡後畫蘭都不畫土,人問其故,答曰:“地為人奪去,汝猶不知耶?”鄭思肖自勵節操,憂憤堅貞,令人淚下!他頌菊以自喻,這首《畫菊》傾注了他的血淚和生命!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這兩句詠菊詩,是人們對菊花的共識。菊花不與百花同時開放,它是不隨俗不媚時的高士。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兩句進一步寫菊花寧願枯死枝頭,也決不被北風吹落的高潔之志,描繪了傲骨凌霜,孤傲絕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這是鄭思肖獨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於故國的誓言。

宋代詩人對菊花枯死枝頭的詠歎,已成不解的情結,這當然與南宋偏安的隱痛有關。陸游在《枯菊》中有“空餘殘蕊抱枝幹”的詩句,朱淑貞在《黃花》中有“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詩句。從形象審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來看,都略遜鄭思肖的這兩句詩。

“枝頭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為痛切悲壯,且語氣磅礴誓無反顧。“何曾吹落北風中”和“不隨黃葉舞秋風”相較,前者質詢,語氣堅定;後者陳述,一個“舞”字帶來了些許佻達的情調,與主題略顯遊離。更重要的是,前者點出“北風”,分明指向起於北方的蒙古汗國,反抗之情,躍然紙上。

當然,陸游、朱淑貞的詩都是好詩,但三詩並立,鄭思肖這兩句詩的憂憤,則更為深廣。

這首詩句用於表達“民族氣節、忠貞愛國”時顯得分外貼切。

  《寒菊 / 畫菊》創作背景

鄭思肖是南宋末年的愛國詩人,南宋滅亡以後,作者便一直隱居在蘇州一個和尚廟裏,終身不仕,連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這首詩是作者在南宋滅亡以後所寫。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5

書戴嵩畫牛/杜處士好書畫 宋朝 蘇軾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而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書戴嵩畫牛/杜處士好書畫》譯文

四川境內有個姓杜的隱士,愛好書畫,他珍藏的書畫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畫的《牛》一幅,他特別喜愛,用錦囊盛起來,用玉石作畫軸,經常隨身攜帶着。

有一天晾曬書畫,一個牧童看到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説:“這畫上畫的是角鬥的牛呀,牛在角鬥時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後腿中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着尾巴斗角,畫錯了啊!”隱士笑了,認為牧童説得對。有句古話説:“耕地應當去問種莊稼的農民,織布應當去問紡紗織布的婢女。”這句話是不可改變的。

《書戴嵩畫牛/杜處士好書畫》註釋

杜處士:姓杜的讀書人。

寶:這裏是動詞,珍藏。

囊:袋子,此處指畫套。用彩錦做裝畫的袋子,用玉石做卷畫的軸子。

曝:晾、曬。

搐:抽搐,收縮。

掉:搖着尾巴。掉,擺動,搖動。

然:認為xx是對的。

所寶:所珍藏的畫。

戴嵩:唐代畫家。

錦襄玉軸:以玉為軸,用錦囊盛起來。

拊掌:拍手。

翹起尾巴。

《書戴嵩畫牛/杜處士好書畫》簡析

從杜處士角度的收穫:要謙虛,樂於接受正確意見;

從戴嵩角度的收穫:做任何事都應該尊重事實,不能想當然;

從牧童角度的收穫:要注意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文章最後引用古語的作用:通過引用手法來加以説明本文的中心思想。做任何事應該先了解各種實際的情況,正如畫牛必須懂得牛的習性。

畫牛必須懂得牛的習性;做其他事也應該先了解各種實際的情況。即使是名家的創作,也應該以真實的事理為依據。文章告訴我們,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也就是5個字:實踐出真知。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6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

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

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

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

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

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

摩詰本詩老,佩芷襲芳蓀。

今觀此壁畫,亦若其詩清且敦。

祇園弟子盡鶴骨,心如死灰不復温。

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

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

摩詰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

吾觀二子皆神俊,又於維也斂衽無間言。

翻譯

到哪兒去尋訪吳道子的畫?普門和開元兩座寺院的牆壁。

開元寺有東塔,留存着王維繪畫的手跡。

我看古往今來的畫家,沒有誰比得上這兩位先生尊貴的品級。

道子的畫風實在雄奇奔放,浩浩蕩蕩如同海浪翻滾。

當他下筆時靈感像疾風驟雨,畫筆未到處氣勢已先奪人。

在那高高的兩棵娑羅樹間,燦爛的朝陽從扶桑冉冉東昇。

畫中間有至高無上的佛祖,在講説寂滅的教義是超脱死生。覺悟的信徒全都在悲哀哭泣,也有人手捫胸膛表示理解不深。

天竺的眾多君長和千千萬鬼王,互相擁擠爭聽佛法,像黿一樣拼命把頭伸。

摩詰本是一位可敬的老詩人,如佩香草詩風秀美芳芬。

現在觀看他的壁畫,也像詩品一樣樸美清淳。

畫中的祇園弟子個個清瘦如仙鶴,內心枯寂宛若死灰不會再温。

門前的兩叢竹子,霜雪般清勁竹節貫連着竹根。

枝幹交錯,繁亂的葉子像在搖動,一一都能找到根源和經脈。

吳先生的畫雖然絕妙,還只能看作傑出的畫工技藝超邁。

摩詰得到了物象內在的精神,就如仙鳥飛離樊籠超脱於形跡以外。

我認為兩人的畫全都氣勢飛揚寓於神采,對於王維我尤其崇敬説不出一句異議的話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王、吳二人繪畫藝術的觀感及評價。

詩的發端四句,以錯落的句法,點切詩題,交待王、吳二人畫跡的所在,使人瞭然於普門、開元二寺俱有吳畫,而王維的畫則在開元寺的塔中。下面“吾觀”二句,緊接着對二人的成就作概要的評斷,肯定他們在畫苑中並列的崇高地位。下面即分別描寫二人的畫象及是人所感受到的各自的藝術境界。

“道子實雄放”之下十句寫吳道子畫。“雄放”二字概括地道出吳畫的藝術風格特點。“浩如海波翻”句以自然界的現象盡致地形容出雄放的氣勢。“當其”二句是詩人從畫像中所感受到的吳道子運筆時的藝術氣概。這種對吳道子創作過程的體會,也表達了詩人自己的藝術思想。後來詩人在其《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曾説:“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麼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若能意在筆先,成竹在胸,才能“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這是藝術家的創作獲得神妙境界的三昧所在,只有內具於自身,才能領會到他人獲得這種成就的匠心所在。“亭亭雙林間”以下六句寫吳畫的形象,極精要地勾勒出畫的內容,生動地顯現出釋迦臨終説法時聽眾的複雜情態,他們或感悟悲涕,或捫心自省,而那些“相排競進”者的狀貌,又表現得非常情急,這一切都栩栩如生。

“摩詰本詩老”以下十句寫王維的畫。“摩詰”從王維的身份提起,寓含王維畫品的精神特質。即所謂“畫中有詩”。“佩芷”句是對王維的人品和藝術的高度讚賞,即王維的人品和詩畫藝術都是芳美的。“今觀”二句照應前面“詩老”句,引用人所熟知的王維的`詩的成就來喻其畫風。“清且敦”意謂其畫亦如其詩之形象清美而意味深厚。“祇園”以下六句寫王維畫的內容。前二句寫畫中人物情態,不似吳道子畫表現的強烈,而意味頗藴蓄。後四句寫畫中景物,為吳畫所無,儼然是一幅竹畫,再現了竹的莖葉動搖於清風中的神姿。紀昀説“交柯”句“七字妙契微茫”,王文誥説這四句即“公之畫法”,這裏面即寓有詩人畫竹的藝法。這六句的畫面,都具有“清且敦”的藝術風味。

詩末“吳生”六句,就對王、吳二人畫的觀感作總的評論,在尊重之中又對二人藝術造詣的境界,有所抑揚。對吳道子畫評為“妙絕”,是對吳畫中聽眾情態畢現形象的評價,而“妙絕”僅在跡象,只是畫工的高藝。詩人認為王維畫“得之於象外”,如神鳥離開樊籠,超脱於形跡之外,精神自然悠遠,於是心中佩服,覺得無所不足。這裏也體現了詩人美學理想的又一個方面。他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中説:“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又説:“瘦竹如幽人,幽花如處女。”認為繪畫不能但求形似,正如賦詩不能只停在所賦事物的表面,而要在形跡之外,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啟發,有所感受。瘦竹、幽花與幽人、處女,物類的質性迥異,而從瘦竹之感到幽人的韻致,從幽花如見處女的姿態,俱是攝取象外的精神,意味無窮。這種脱略形跡、追求象外意境的美學思想,長期支配中國文人畫的創作,形成中國繪畫藝術獨具的風貌。

這首雜言詩以七言為主。七言古詩是盛唐詩人的一個勝場,李白、杜甫在這一詩體上是並峙的兩座高峯。七古與五古同是在創作上極少拘束的,而七言長古更宜於縱情馳騁,在章法結構及氣勢節奏各方面更可變化無方,臻於奇妙之境。李、杜之後,中唐惟有韓愈能有不少佳作,再後就很寥落。蘇軾的七言長古名篇迭出,成就之高,足與李、杜、韓相抗衡,這篇《王維吳道子畫》即為其早年意氣駿發之作。這首詩的章法很值得注意,整首詩的內容都在發揮詩題,而起結分合,條理清晰完密。詩的開始四句總提王維、吳道子,為全詩的綱領。“吾觀”二句,又在分寫王、吳畫前先作總評。“道子實雄放”及“摩詰本詩老”兩層,依次分寫王、吳畫面,為全詩的腹身。最後六句以評論收束,前四句分評吳、王,末二句於一致讚賞之餘又稍有高低輕重,重申總評的精神。起和結的兩節詩句於整齊中有參差,雖始終將王、吳二人並提,並極靈活而極錯落之致。全詩章法如詩中所説:“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原。”

全詩的韻調具有優美的節奏感。開端四句閒閒而起,似話家常,語極從容。結尾六句,因評論而有所抑揚,語氣於轉折間呈矯健之勢,而掉尾又覺餘音裊裊,悠揚無盡。中間寫吳道子一層,形象奇突,如峯峙濤湧,使人悚異;而寫王維一層,景象清疏,如水流雲在,使人意遠。作為詩的中心的這兩層,意象情調,迥然異趣。而全篇四節,波浪起伏,如曼音促節,遞相轉換,在大體上為七言句中適當間以五言,整體形成諧美的旋律,而氣勢仍自雄健。這是七言長古所必具的,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7

高堂粉壁圖蓬瀛,燭前一見滄洲清。

洪波洶湧山崢嶸,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嵐氣滅,謂逢山陰晴後雪。

回溪碧流寂無喧,又如秦人月下窺花源。

瞭然不覺清心魂,只將疊嶂鳴秋猿。

與君對此歡未歇,放歌行吟達明發。

卻顧海客揚雲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翻譯

在高堂白壁之上,有一幅海上仙山圖。舉燭前觀,但見滄洲清逸,招人慾去。

仙山高峻崢嶸,四周洪波洶湧,神山光華匹照,猶如丹丘,遙隔大海,可以直望赤城。

山中崗氣已滅,山光清明一片,好像是山陰晴後之雪景。

碧溪迴流宛轉,卻寂然無聲,就好像秦人在月下偷看桃花源。

見此圖畫,胸中瞭然,清人心魄,好像在疊嶂之中聽到了秋猿的叫聲。

與君對比,歡賞不已,於是放歌高吟直到天明。

回首看見畫中的海客高揚雲帆,便不禁產生了入海求仙的出世之思。

註釋

壁畫:畫在牆壁上的畫。

粉壁:白壁。

蓬瀛:指蓬萊、瀛洲等海上仙山。

滄洲:水濱之地,多指隱備所居之地。

皎:清楚。

丹丘:亦作丹邱,神仙所居之處。

赤城:山名,任今浙江天台縣北。

嵐氣:山中霧氣。

山陰:縣名。在今浙江紹興市。

晴後雪:謂雪後山川景色之美。此處暗用王子猷山陰雪夜訪戴故事。

回溪:言畫中迴旋的溪流寂然無聲。

花源:即桃花源。此用陶淵明《桃花源》故事。

明發:黎明、天明。

卻顧:再看。卻,副詞,再。

海客:海上的船客。

雲帆:船帆。

溟渤:溟海和渤海,泛指大海。

賞析

此詩是寫詩人欣賞壁畫的過程與感受。全詩可分為兩段。

首二句點題,寫晚上秉燭觀看壁畫,壁畫中畫的是山水。第三句概括山水特徵:水,洪波洶湧;山,高峻崢嶸。第四句寫詩人對壁畫的總體印象:就像處在仙境裏隔海遙望赤城山一樣。五六句説山水間沒有霧氣,景物清晰得就像山陰道上雪後初晴那樣美。七八句説壁畫中雖然流水迴旋,可是聽不到絲毫的湍流聲,幽靜得就像避亂之秦人處在桃花源一樣令人安詳。桃花源本來幽靜,月下桃花源則更為安靜。“窺花源”以上八句寫觀壁畫。

最後六句寫詩人觀畫後的感受。感受之一,心神清淨。靜極生動,反而覺得在壁畫的層巒疊嶂中有秋猿哀鳴。感受之二,歡。因歡而放歌行吟,直至翌日清晨。感受之三,第二天清晨再觀畫,看到了海客揚帆,詩人於是產生了壯闊的胸懷:直掛雲帆濟滄海。

詩人依照主觀感受和想象所再造出來的,用以表現整個畫面意境的藝術意象,是這樣迷離,可是細加體味,其暗示性又是那樣豐富,不僅不妨礙反而極大地吸引和調動讀者,以其豐富的藝術聯想去悉心感受它。雖嫌迷離,終覺美好。無怪乎詩人燭照此景而生仙遊之想。不寫具象寫意象,不從實處描摹,而從虛處傳神,畫之所長,詩之所短,力避之,畫之所短,詩之所長,力揚之,正是此詩藝術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8

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及註釋

遠看山有色(sè),近聽水無聲(shēng)。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處卻聽不到水的聲音。

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jīng)。

春天過去花仍在爭奇鬥豔,人走近鳥卻沒有被驚動。

驚:吃驚,害怕。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處卻聽不到水的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鬥豔,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註釋

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驚:吃驚,害怕。

創作背景

此詩為詩人贊畫之作。關於這首詩的作者,有多種説法。一説是唐代王維所作,但在王維的作品,或在《全唐詩》都沒有此詩;一説是原為南宋僧人川禪師為註釋佛教經典《金剛經》所作的偈頌詩的一部分;一説為宋代佚名詩人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級國小語文等教材中編入此詩時,作者一欄裏即是“宋·佚名”。

賞析

此詩描寫的是自然景物,讚歎的卻是一幅畫。前兩句寫其山色分明,流水無聲;後兩句描述其花開四季,鳥不怕人。四句詩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鳥圖。全詩對仗工整,尤其是詩中多組反義詞的運用,使其節奏清晰,平仄分明,韻味十足,讀着琅琅上口。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裏,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捨上詩人可以説是能夠做到遊刃有餘。是什麼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一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裏盡情的開放,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後,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裏面。鳥兒不驚,不知青春已盡,歲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着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於一種安靜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着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後的能夠寄託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恆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於虛幻。

《畫》原文及翻譯賞析9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複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賞析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複寫拂雲枝。從來萬事兼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這是一首題畫詩,是徐渭題詠王冕《倒枝梅畫》的。

王元章即王冕,他是元末明初詩人、畫家,字元章,號竹齋,別號梅花屋主,浙江諸暨人。徐渭和王冕在經歷和個性上有些共同點。王冕主要生活在元代,屢應進士試,都不中。也不屑做州縣小官,只臨死那年,朱元璋授以諮議參軍之職。王冕的性格卓犖不羣。徐渭生活在明代,也是屢試不中,終身不得志功名。只做過幕客,沒有官職。徐渭生性放縱,不願受傳統禮法的束縛。他和王冕都喜歡遊歷,都會書畫詩文。可能正是兩人的這些共同點,使徐渭看到王冕的《倒枝梅畫》有了寫這首題畫詩的靈感。詩通過評論王冕的倒枝梅花圖,抒發自己對世道不公,仕途黑暗的憤慨之情。

這是首七言絕句。前兩句評論王冕作的倒枝梅花圖的特點。從梅花的顏色和氣味肯定梅花具有潔白的姿態,獨有的芳香,她的神韻可以壓倒其他花的俗氣的姿態。王冕不能再畫梅花高高挺起的梅枝。為什麼不能再畫梅花的高枝呢?因梅花本身的色、香所具有的特點,不畫高枝也能展示其特有的神韻了。

後兩句就王冕梅花圖再引申發表議論。聯繫當時社會生活裏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作者憤恨地指出,從古以來,世上庸俗的人看待萬般事情總厭惡高尚的風格。這話實際上從時間之久,到事情包羅之廣,同情具有高尚風格的人,而對厭惡甚至迫害具有高尚風格的人惡劣世俗加以抨擊。正因為世俗不公,所以最後又回到王冕的畫上來,不能責怪王冕把梅花的枝頭畫成下垂到地面了。

徐渭在《自為墓誌銘》中説自己“賤而懶且直,故憚貴交似傲,與眾處不免袒裼tǎnxi)似玩,人多病之。”(身份低賤,個性懶惰而且耿直,所以害怕與貴人交往好像很驕傲,與眾人相處不免敞開外衣,露出胳膊,好像玩世不恭。人們多指責我。)他這樣的性格豪放不羈,在當時社會不為世俗所容也就不奇怪了。他的這首題畫詩也是他發泄對世俗社會不滿的表現。

標籤:賞析 原文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