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集合十篇

校園8.44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集合十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興趣的基礎,如果每個教師都把自己全部的愛給了學生,用自己的真情趣感染學生,我認為這比任何一種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都有效,因為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深深的吸引。老師處處為學生着想,照顧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要用真情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每天以親切的面孔面對每個孩子,要認可每個學生,不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喜優厭差,對學困生要多些關愛,教學中注意多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課堂提問、作業、檢測都要根據他們的實際制定評價標準,做對了,及時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做錯了,也不指責,耐心講解,不讓他們產生氣餒情緒,鼓勵他們奮發向上。只有我們老師真正做到:瞭解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並努力地將他貫徹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學實踐中,建立起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讓他們喜歡上數學課。

二、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

從兒童已有的經驗和興趣出發,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學習活動,使之趣味化,可以使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狀態,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新教材很多內容的呈現都注意體現兒童已有的經驗和興趣,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如一年級下冊找規律這節課中,一位教師先用切合實際的語言引起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和元旦慶祝會,各班都會把教室佈置得很漂亮舉行大聯歡。大家看,這是一(5)班的教室,這個教室佈置得有什麼規律呢?老師邊説邊把教學立體圖掛在黑板上,經過短暫時間的`觀察,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這個説:燈籠是按藍、紫的順序排列的。那個説:花是紅、綠順序排列的。小旗是黃、紅順序排列的。片刻,教室佈置的規律找了個清清楚楚。課本上的練習一般是圓形片、三角形片、方形片交替出現,而有位老師在設計練習時很有創意,結合兒童的特點讓學生拍手、擺頭來找規律。又設計了學兩聲貓叫、學一聲狗叫,讓學生在活動中找規律。這樣的活動很實在也很有趣味,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感知知識,體驗到趣味數學的魅力。

三、提倡合作交流,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好的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給學生提供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説,學生怎樣投入與數學學習,甚至比學習何種數學知識更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教學實踐證明,合作學習能增強課堂互動的有效性。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不僅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並作出適當的評價。合作學習還有利於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也有利於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

四、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國小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經驗的積累,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道之前儘早感受,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數數前,由於學生剛入學,互相之間還比較陌生,就設計了自我介紹的活動,介紹內容必須包括家裏有幾口人這樣,就把學習的數數的知識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學高矮時,前一天,這位教師對學生説:明天數學課上,同學們要告訴全班同學,是爸爸高些,還是媽媽高些?學生回家後就認真觀察比較,無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識滲透在生活實際中了。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數學教案-三角形面積。

教學目的:(一)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通過學生動手拼擺,滲透旋轉、平移的數學思想,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公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用紙皮剪好的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提問: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誰能説説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你知道它是通過什麼方法推導出來的?

二、導入新課:

你們看,(屏幕出示三個三角形)這些是什麼圖形?那誰來説説看,哪個三角大?哪個三角小?(到底哪個大,哪個小呢?)要比較它們的大小,必須要知道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那可以用什麼方法知道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呢?

三、新課:

(一)好,我們就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求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同樣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釐米。

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給你們的方格紙,請你數出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看誰數的又對又快。

小結:通過數方格,我們得到了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12平方釐米,因此,它們的面積是相等的。

那你們覺得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方便嗎?既不方便,又不精確。

像一塊大的三角形土地,你能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它們的面積嗎?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把三角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計算面積)你真聰明

師:這才是最科學的方法。今天,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研究三角形的面積,國小數學教案《數學教案-三角形面積》。板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師:在研究之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張老師把這一張長方形紙這樣對摺,對摺出來的是什麼圖形?那麼,折出的其中一個直角三角形是不是這張長方形紙的一半呢?(老師把它剪開,重疊)我們會發現這2個直角三角形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其中一個直角三角形就是這張長方形紙的一半。

(二)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拿出給你們準備的2個直角三角形 、2個鈍角三角形,請分別把它們疊起來,發現什麼?(重合)説明了什麼?(2個直角三角形完全一樣的,2個……)

那就請同學們想一想:用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已學過的圖形?

1、先用2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拼看?

(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的面積我們會計算嗎?我們只會計算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我們就請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同學來演示,説説你是怎樣拼的?(同學演示)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電腦是怎樣清楚地操作的?

2、看清楚了嗎?好,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想一想,能把2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嗎?開始操作,同桌可互相説説我是怎樣拼的?分別請2個同學上台演示。(能嗎?)説得真好

3、小結: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把2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什麼圖形?(平行四邊形)誰能把這句話再概括一下,也就是,只要是(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齊讀 回答真好

4、接下來,老師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用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一個平行四邊形。

想一想:1、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2、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開始觀察,觀察好,同桌互相交流,後回答,屏幕演示。

反饋提問:“為什麼要除以2?”

5、翻書P76,填充,齊讀,同樣我們也可以用字母面積公式

板書:

等底等高

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表示什麼意思

=底×高÷2

s=ah÷2

(三)要求三角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幾個條件?然後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 2)計算,注意千萬不能忘記÷2,下面就利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1、出示“想一想”:學生讀要求,個別回答,校正,一樣的舉手,不一樣的舉手。

2、同樣我們還可以利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物體表面是三角形的面積。

出示例:求的是什麼?我們應根據什麼?請同學們做在自備本上。

3、同學們做得真認真,下面老師就要考考同學們有沒有掌握今天所學的知識。

請看第1個題目:

1、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釐米,求出塗黃色部分的面積。

2、判斷,説明理由:(請用手勢表示)

2個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底是6cm,高是3cm,面積是18cm。

三角形底是8分米,高是40cm,面積是16平方分米。

三角形底是9米,高是4米,面積是18米。

從以上練習,你認為我們在計算三角形面積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1、÷2

2、單位統一

3、面積單位

3、選擇:

下列哪個三角形是4×3÷2=6平方cm。

單位:釐米

3 3

4 4

小結:我們在做求三角形面積時一定要注意……

一個三角形的底是20釐米,高是2.5分米,它的面積是( )

1、20×2.5÷2 2、20×2.5 3、20×25÷2

小結:你認為在做作業時注意( )

4、求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底是4.2米,高是2米。

底是3分米,高是20釐米。

高是6米,高比底短2米。

底是12米,高是底的一半。

四、總結:今天,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誰來説説看,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我們在計算它的面積時一定要注意別忘了÷2。

你們知道嗎,大約在2000年前,我國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就論述了“圭田術日,半廣的乘正從”我們的祖先老早就研究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你們説,他們是不是很了不起呀。

三角形的土地 一半 底 高

學了這些知識,有沒有不懂的問題問老師了?或有什麼想法問老師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第一課時:同級運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 複習舊知:説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細觀察,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圖書閲覽室裏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閲覽室裏下午有多少人?

問題:1. 同學們做什麼呢?2.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和讀書有關的信息啊? 3. 要求“閲覽室裏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二)反饋交流,總結加減運算的順序

分步算式 綜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問題: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能説説你是按怎樣的

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嗎?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 右的順序計算。

(三)學習脱式計算格式

53-24+38=29+38=67

問題:1. 這道題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説明:(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可以脱式進行計算,呈現出運算的順序和每次計算的結果。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把等號上下對齊。

問題:2. 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3. 誰能完整地説説這道題我們是怎麼算的啊?

(四)鞏固脱式計算格式,體會同級運算的順序

48-8+17= 15÷3×5=

問題:1. 你能把這兩道題寫成脱式計算的格式嗎? 2. 這個算式(15÷3×5)先算什麼?再算什麼?3. 這樣的題我們是按

什麼順序計算的?

問題:想一想,説一説,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二)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

問題:1. 誰讀懂題目的意思了?

2. 第2題哪錯了?

3. 第3題哪錯了?

4. 這些綜合算式按什麼順序進行計算啊?

四、課堂作業作業: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第2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第一學段已經教學了萬以內的數,本單元繼續教學更大的整數。全單元的內容隨認數範圍逐步擴大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億以內數的認、讀、寫;第二部分是整億的數以及把整億、整萬的數改寫成用億或萬作單位的數;第三部分是幾個億和幾個萬組成的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認、讀、寫數着重教學與十進制計數法有關的基礎知識,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的學習突出實際應用的需要。

十進制計數法是本單元內容的核心,無論是認識較大的數還是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都離不開十進制計數原理。學生對十進制計數法的理解,是在認數與數的改寫這些內容的教學中逐漸實現的,他們在學習萬以內數時已經有了初步的體會,在本單元的認數中會有更清楚的理解。

1、認數教學以理解數的意義為重點。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教材注意了以下三點:

(1)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認數。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鮮有接觸大數的機會,因此,缺乏對大數的感性認識是他們學習大數往往感到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彌補這點不足,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聯繫現實情境學習較大的數。

首先是在現實情境中引出較大的數,引發學習這些數的內在動機。第86頁例題以我國20xx年茶葉、甘蔗、甜菜三種農產品的總產量引出億以內的數;第91頁例題以我國20xx年水泥、原煤、布三種工業產品的總產量引出整億的數;第94頁例題又以我國20xx年糧食和鋼材的'總產量引出幾億幾千萬的數。例題引出新的數以後,教材都引導學生質疑:這些數有多大?怎麼寫呢?正是這些疑問,引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

其次是在現實的情境中一邊進行讀、寫數的練習,一邊體會大數的意義。想想做做裏的一些讀數和寫數練習,都結合現實背景進行,如聯繫天安門廣場的面積與頤和園的佔地面積讀整萬數;聯繫南京長江二橋和上海輕軌線的長度讀非整萬數;聯繫地球的年齡讀整億數。又如結合恐龍滅絕時間和昆蟲的種數寫整萬數;結合江蘇省20xx年大、中、國小學生人數寫非整萬的數;結合人的腦細胞和毛細血管的長度寫整億數在現實情境中進行讀、寫數的練習,既增加了數學學科外的知識,更能讓學生體會較大的數在描述、表達自然現象、社會生活、生產發展、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隨着數概念的形成和實際應用數的經驗的積累,數感逐漸得到發展。

(2)讓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十進制計數法是整數的計數方法,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對理解整數的意義有重要的作用。十進制計數法的主要內容有兩點:一是計數單位間的關係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二是計數法的位值原則哪一個數位上的數是幾,就表示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教材通過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數,逐步建立新的計數單位。學生在學習萬以內數的時候,已經知道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百是一千、10個千是一萬,即10個單位就是一個相鄰的較大單位。本單元教材第86頁例題繼續讓學生照這樣去數,一邊數一邊接受10個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百萬是一千萬,從而引出了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和千萬。第91頁例題仍然讓學生一千萬一千萬、一億一億、十億十億地數,教學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和千億。在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數的活動中,學生充分體會每數滿10個單位就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感受了兩個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第二,及時整理數位順序表。在教學萬以內數的時候,初步出現了數位順序表。本單元分兩次擴展數位順序表。第86頁例題先把十萬、百萬、千萬這三個計數單位引上計數器,瞭解個、十、百千萬在計數時的排列順序。然後讓學生在數位順序表裏填寫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通過填寫知道從個位到千萬位的數位順序,初步把這些數位分成個級和萬級。第91頁例題再次擴展數位順序表,表裏的內容也豐富了,有數級、數位、計數單位。教材把億級及相關的數位、計數單位都留給學生填寫,讓他們知道數級、數位和計數單位間的對應聯繫。在整理了數位順序表後,教材還通過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概括地講述了十進制計數法。

第三,讓學生體會計數法的位值原則。第95頁想想做做第4題裏有四個多位數,每個數裏都有一個9,通過用線連一連,使學生感受9在不同數位上有不同的含義。同樣,第90頁第5題中千萬位、萬位和千位上的2,意義是不同的。

體會位值原則,有助於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有利於學生理解數的意義並掌握讀數、寫數的方法。

(3)把讀數與寫數的教學同理解數的意義緊密結合起來。

讀數與寫數不是單純的方法與技能的教學,而是繼續理解數的意義的教學。讀、寫多位數歷來是教學難點,特別是中間有0的數的讀、寫更為突出,本單元教材改變了多位數讀法與寫法的教學。

首先是作了合理的安排,先讀、寫整萬的數,再教學若干個萬與若干個一組成的數;先讀、寫整億的數,再教學幾個億與幾個萬合成的數。先教學的內容是後續教學的基礎,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地安排,既利於教,也便於學。

其次是突出分級讀寫,逐級讀寫的方法。教材設計了一些比一比、讀一讀,比一比、寫一寫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各個數級上的數的讀寫方法。如第87頁想想做做第3題裏有六組數,通過同組的兩個數的讀法比較,學生能體會到個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一,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萬,它們的讀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從而在能讀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會讀整萬數。又如第92頁第2題,分別寫出五十、五十萬和五十億,學生能體會到這三個數的單位不同,50在數裏的位置就不同,從而在會寫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會寫整萬、整億的數。讀、寫較複雜的多位數的教學,選用了適宜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第88頁例題中要讀三個多位數,其中第一個數在對照着計數器上的珠寫出52395239後,教材告訴學生這個數是5239個萬和5239個一合起來的數,並示範了讀法。通過講解和示範,學生感受多位數的讀法。例題裏的另兩個多位數都留給學生自己讀,教材只在數的組成上給予一些點撥。由於突出了先分級再從高往低逐級讀的方法,數中間0的難點也被化解了。第89頁想想做做第2題把寫多位數留給學生自己學習,教材為他們提供一張簡易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先分級、後寫數,從高往低逐級寫。

教材沒有用文字形式總結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這並不是不重視讀數與寫數的基本方法,而是為教學留出空間,由教師組織學生體驗方法、交流方法。學生總結的方法是自己真實的體會和經驗,是主動獲得知識的表現。

2、教學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便於在生活中應用多位數。

在認、讀、寫多位數之後,教材中還有把整萬數、整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以及求多位數的近似數這兩個內容。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能更方便地在生活中應用多位數。

(1)在數的改寫活動中體會簡便寫法。

第92頁例題要求學生寫出九百六十萬和十三億這兩個數,前一個是整萬數,後一個是整億數。有些學生會分別寫出9600000和1300000000,也有些學生會寫作960萬和13億。教材裏出現的兩個等式都含有三層意思,一是9600000和960萬都是九百六十萬,1300000000和13億都是十三億,是同一個數的兩種寫法。二是比較各個等式的左右兩邊,寫成960萬和13億明顯簡便得多。三是示範了把整萬數、整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書寫格式。教材讓學生在交流和比較中理解新學的知識。

(2)結合實際應用體會近似數。

第96頁例題教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教材分三步安排。第一步是在比較中體會近似數,通過對我國公共圖書館2709個和圖書館藏書約43776萬冊這兩個數的體會,弄清楚前一個數準確地講了公共圖書館的個數,後一個數是圖書館藏書的大約數。又通過自然保護區1999個和麪積14398萬公頃這兩個數,繼續體會什麼是精確數,什麼不是精確數。在這些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教材告訴學生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數是近似數。學生從中初步知道什麼是近似數,為什麼使用近似數。第二步教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從484204比較接近48萬和486685比較接近49萬引導學生思考,還示範了求近似數的書寫格式。教材設計的這種教法,培養了學生的數感,避免了機械接受的教學方式。教材還突出這兩個數的千位上分別是4和6,隱含了四捨五入的方法。然後在第96頁底注中講述了四捨五入法,學生憑藉在例題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結合閲讀底注的這段話,就理解了四捨五入法。第三步是第97頁的試一試,在求多位數的近似數時,如果結合應用萬或億為單位的知識,能更方便。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求多位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想想做做裏設計了相應的練習。第2題省略各數最高位後面的尾數寫出近似數,這些數都是萬以內的數。設計這道題有兩個意圖,一是讓學生知道較小的數也有近似數,也可以求近似數。二是認識尾數以及按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進行四捨五入,為接着練習第3、4題打好基礎。第5題是開放性的題,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四捨五入取近似數的方法。

另外,本單元中還有兩道推算題。第90頁第6題從100張紙大約厚1釐米推算一百萬張紙大約厚多少米。第93頁第5題從100萬枚1元硬幣大約重6噸推算1億枚1元硬幣大約重多少噸。這兩題運用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以及在一個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數就乘10這兩個知識,讓學生從較小的數量推算較大的數量,既發展推理能力,又發展數感。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課題:

6,7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編口訣的過程,能找出6,7乘法口訣的規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發現能力。

2、能記住6,7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讓學生初步體驗6,7乘法口訣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會用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正確求積。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背誦1~5的乘法口訣。

2、摘蘋果遊戲(利用電子白板畫蘋果樹和乘法題)

二、激趣引入

(課件演示,紅紅到書店買枱曆,並與售貨員對話)

售貨員:每本台歷6元。

師:你看到了什麼數學信息?你想提什麼數學問題?怎樣解決?

學生的回答適時解決,當學生出現66時

師問:這個有口訣計算嗎?(沒有)該怎麼計算呢?

(1)想加法6+6+6+6+6+6

(2)想:56+6

問:用什麼方法計算更快呢?(乘法口訣)

師:我們發現有口訣計算起來真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編出6,7的乘法口訣吧!

揭示課題並板書:6,7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6的乘法口訣

教師:一本台歷6元,要求4本台歷多少元,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會列乘法算式嗎?

學生:64=24

教師:能根據乘法算式編一句口訣嗎?

學生:四六二十四。

教師:5本台歷多少元?算式怎樣列?口訣怎樣編?6本呢?

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裏。

61=6 一六得六

66=36 六六三十六

62=12 二六十二

67=42 六七四十二

63=18 三六十八

68=48 六八四十八

64=24 四六二十四

69=54 六九五十四

65=30 五六三十

做完以後同桌互相檢查,再請學生在全班展示,集體訂正。

教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編出了6的乘法口訣。那麼每句口訣的意思你都知道嗎?

學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個6得數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

2、教學7的乘法口訣

教師:你又看到什麼數學信息?想提什麼數學問題?

仿照6的乘法口訣編寫方法編出7的`乘法口訣。

教師:小朋友,你們能自己編出7的乘法口訣嗎? 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裏。同桌互相檢查,互相幫助,集體訂正。

教師:你是怎樣想出77的得數的?

學生:剛才我們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已經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加7就是77的得數。

教師:你是怎樣編出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的? 讀一讀,背一背。翻開書31頁,將7的口訣補充完整。

三、加深理解

1、遊戲:對口令(課堂活動第1題)

(1)老師對全班

(2)同桌對

(3)師説全班搶答

2、擺小棒(課堂活動第2題)

教師在展台上用6根小棒擺1個六邊形?,告訴學生這個圖形叫六邊形。

教師:擺1個六邊形用幾根小棒?(6根)

教師:那麼擺兩個六邊形要幾根?擺3個呢?擺擺看。

學生擺後彙報。

教師:如果不用擺,那你知道擺7個六邊形要幾根小棒嗎?

學生:我知道,要42根。因為1個六邊形要6根小棒,擺7個六邊形就是7個6,六七四十二。

教師:怎樣列式?用哪句口訣計算的?

學生口述,教師板書。67=4276=42口訣:六七四十二

四、運用拓展

1、練習九第1題口算

2、看口訣寫算式

五、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嗎?

引導學生小結,回答略。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1、82頁練習十五第6-11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並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按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並能根據運算律和運算性質進行一些分數的簡便運算。

2、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根據整數的運算律和運算性質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措施:

設計相應的'計算題和實際問題,關注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情況。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及補充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練習十五第6題。

學生先回憶等式的性質,指名説一説。

觀察每個方程,説説方程的特點。

提示:都要把方程的左邊進行化簡,再應用等式的性質求方程的解。

學生獨立解每個方程,指名板演,進行講評,提醒學生自覺進行檢驗。

2、計算下列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

(7/8-2/3)×(7/10+1/5) (2/5+1/3)÷4/5+3/4

3/10÷[1/2×(2/5+4/5)] 7/16÷1/10-7/16÷1/9

(1-1/6÷5/12)×7/6 (4/25×99+4/25)÷1/8

學生獨立計算,每人任選三題,同時指名學生板演。

教師結合學生板演情況進行講評並及時總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練習十五第8題。

(1)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你會計算梯形的面積嗎?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任選一題。

4、練習十五第9-11題。

(1)分析第9題,學生先讀題並列出算式,然後請學生説説解題思路。

(2)分析第10題,先説説數量關係再列算式,要讓學生明白要求兩個小隊平均每人採集樹種多少千克,先要算這兩個小隊一共採集樹種的千克數和這兩個小隊的總人數。

(3)分析第11題,解決每一問時鼓勵學生説數量關係並注意第2小題與第3小題之間的聯繫。

二、拓展練習

解決實際問題:

1、一個食堂,星期一用去煤氣7/4立方米,星期二用去煤氣3/2立方米,兩天用的煤氣量佔本週計劃用氣量的3/8。這一週計劃用多少立方米煤氣?

2、工程隊運來黃沙9/2噸,運來的水泥比黃沙重量的2/3少1/5噸。黃沙和水泥一共運來多少噸?

3、小華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前3天看了總頁數的3/4,後2天準備按1:2看完剩下的頁數,最後一天要看多少頁?

三、全課總結

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不僅要注意運算順序,還要注意分數加、減法與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的不同,必須看清什麼時候需要通分,什麼時候需要先約分再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要認真讀題,分析數量關係再列式解答。

四、佈置作業

練習十五第7、9、10、11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學生對除數十位上的數較小,個位上的數又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溝通。

1.讓學生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

2.在下面的裏填上<或>。

256 160 159 120

3.筆算下面各題。

33)2 8 0 38)1 8 0

獨立試做,反思做法,達到靈活運用

讓學生觀察複習3得兩道題是用什麼方法試商的?各有什麼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4。

(1)出示例4:學校禮堂每排有26個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滿幾排?還剩幾人?

(2)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4026=

(3)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試商方法進行試商。完成後説説有什麼感覺?

(4)小組討論有沒有別的試商方法。然後進行小組彙報交流。

(5)教師把學生説的`幾種情況板書,讓他們比較那種方法簡便一些,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選擇合適你自己的試商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哪一種方法簡便些?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中除數有什麼特點?這類題目用什麼方法試商簡便些?

使學生認識到:遇到除數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幾,這樣試商比較簡便。

三、練習

練習十五第512題

第5題,全班共同練習,訂正時,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

第6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做完後,請學生説一説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引導討論兩題之間有什麼聯繫?

第7~11題,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了計算的方法又體會了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第12題,是開放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條件,獨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總結。(略)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材類型:蘇教版所屬學科: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4.增長學生的自然知識,產生熱愛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具準備:

温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放在課前)

1.遊戲:我們來玩個遊戲輕鬆一下,遊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遊戲規則:老師説一句話,請你説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後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2.談話:李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遊,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遊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温,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教學例1

1.認識温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⑴(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温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温。這裏有個温度計。

那我們先來認識温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問:好,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

學生交流:是0℃。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那裏有個0,表示0攝式度)。

沒錯。(結合圖説)這是零刻度線,表示0℃。(教師板書0)。

誰來温度計上表示出0℃。

⑵我們再來看上海的氣温。(課件:點擊上海出現温度計和上海的圖片)

上海的.最低氣温是多少攝式度呢?(學生回答4攝式度後,教師板書4)在温度計上撥一撥。問: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温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教師結合圖,突出上海的氣温在零刻度線以上)。

⑶接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温。(課件點擊北京的圖片和温度計)

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

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係嗎?(對,北京的氣温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

你能在温度計上撥出來嗎?

⑷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温。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温,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對,上海的氣温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説的4℃也就是+4℃。(板書)

北京的氣温比0℃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⑸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温度的瞭解,我們知道,記錄温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温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試一試:學生看温度計,寫出各地的温度。並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師: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其他幾個城市的最低氣温,注意觀察温度計,把這些温度記錄在卡片上,並讀一讀。準備好了嗎?

香港:(19℃或+19℃)。寫好了請舉起你們的卡片。提問:你是怎麼想到用+19℃來表示的?這位同學是用19℃來表示的?行嗎?為什麼?(對,正號可以省略不寫)。

哈爾濱:(-10℃)。老師寫了10℃後舉起來:“和老師的記錄一樣的請舉牌。為什麼沒人和我的一樣啊?(對,零下10攝式度,我們用-10℃來表示,10攝式度是表示零上10攝式度的)。

西寧:你們記錄好了,同桌互相校對一下再來交流。問:為什麼這樣用這個數來表示?

⒊我們再來聽一段中央台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記錄下來。

播放中央台播音員播報的天氣預報(天津 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銀川)

指名一位學生上前交流。師:你們覺得他記錄怎樣?這位同學的前面的正號沒寫,可以嗎?老師把-1的負號去掉,你們同意嗎?

誰能在温度計上撥出11℃?誰來撥-1℃?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式度為界線,零上温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温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自主學習珠峯、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一)教師提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幾何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談話引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個新的幾何圖形.

二、教學新課

(一)圓的形成過程

1.教師敍述:體育課上,教師和明明做遊戲,老師固定在操場中間不動,為了保持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不變,明明拉緊一條繩子開始走動,形成這樣一個圖形,這是什麼圖形?

2.教師提問

(1)明明拉着繩子圍着教師走動,他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但是有一點是沒有變的,你知道嗎?(明明和教師的距離沒有變化)

(2)老師的位置在哪裏?(引出圓心)

(二)聯繫實際

生活中的`圓形物體處處可見,你能舉一些例子嗎?

(三)畫圓

1.介紹圓規的歷史.

2.教師介紹畫圓步驟

(1)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

(2)把有針尖的一隻腳定在一點上;這個點就是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

(3)把裝有鉛筆尖的一隻腳旋轉一週.

3.教師強調

(1)圓規兩腳距離不能變;

(2)重心放在針尖一腳上;

(3)起點和終點要重合.

4.學生練習

(1)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畫圓

(2)學生自己練習畫圓

(3)學生按要求畫圓(兩腳間距離為3釐米)

(四)認識半徑、直徑和兩者間的關係.

1.認識半徑:教師在圓內畫一條線段,線段的一個端點在圓心,另一個端點在圓上.

(1)教師説明:這樣的線段叫圓的半徑,用字母r表示

(2)比賽:我給同學們10秒鐘時間,請你們在自己的圓中畫半徑,看誰畫的多?同時還要説明半徑的長度.

(3)學生反饋:你畫了幾條?長度呢?如果還有時間你還能畫多少條?

(4)教師小結並板書: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教師追問:你圓中的半徑和老師黑板上畫的圓的半徑為什麼不相等呢?

(5)補充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2.認識直徑:教師示範畫直徑

(1)觀察:什麼叫直徑?直徑有多少條?長度呢?

(2)教師小結並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直徑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出示圖片:練習)

4.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師提問:在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有什麼關係?

國小數學教案 篇10

設計説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人民幣,所以對人民幣並不陌生。在教學時,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讓學生嘗試把人民幣進行分類,在這一過程中明確人民幣可以分為紙幣和硬幣兩種,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然後根據教材提供的關係圖,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的兑換。

2.在教學時,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新課,讓學生初步意識到人民幣的作用,並進行愛護人民幣就是愛護我們國家的教育,讓學生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從小養成存款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幣(教材使用)

學生準備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幣若干(教材使用)

教學過程

⊙出示情境,導入新課

1.鋪墊。

課件出示教材52頁4幅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幅圖,説説小朋友們都在幹什麼。(購買文具、買票、買報紙和存零錢)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都用到了什麼?(人民幣)

師:同學們説得很對,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都要用到人民幣。人民幣是我們國家的象徵,愛護人民幣也就是愛護我們的國家。同時我們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幣,養成存錢的好習慣。

2.導入。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主題圖,列舉出使用人民幣的實例,讓學生初步瞭解人民幣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對學生進行理財教育,讓學生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

⊙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小面值的人民幣。

(課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人民幣,你們能認出幾種?是怎樣識別的?

學生説出這些人民幣的名稱和識別的依據。

(根據人民幣上的數字、漢字、顏色、圖案等可以識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對人民幣進行分類,深化認識。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幾種面值的人民幣,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能否對它們進行分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分類,彙報交流。

預設

生1:按質地分,可以分為硬幣和紙幣兩種。

生2:元的是一類,角的是一類,分的是一類。

生3:還可以按上面寫的年份分類。

……

學生彙報完畢後教師小結:用紙張做的錢幣叫做紙幣,用金屬做的錢幣叫做硬幣。(板書:紙幣、硬幣)按照人民幣的單位分類可以把錢幣分為三類,即分別以元、角、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板書:元、角、分)同一種面值的紙幣和硬幣是等值的,如1元紙幣和1元硬幣是等值的',1角和5角的紙幣和硬幣也是如此。

3.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1)認識元和角之間的進率。

師: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在老師要和同學們做一個“換錢”的遊戲。

師(出示一張5角紙幣):如果你用1角紙幣來換老師的5角紙幣,你應該用幾張?(5張)

師(出示一張1元紙幣):如果你用1角硬幣來換老師的1元紙幣,你應該給老師幾枚1角硬幣?(板書:1元=10角)

師:還是換老師的1元紙幣,請你選任意麪值的人民幣來換,並分別擺一擺,看用幾張紙幣或幾枚硬幣。

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擺出幾種情況之後,教師小結:不管用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來換,所換的人民幣的總數都是10角,也就是1元。(出示教材例2中的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