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七個習慣概論讀後感

校園3.14W

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個半鐘頭,看了前面的序言,習慣概論,還有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給自己觸發蠻大,邊用記錄的方式來整理自己的思維。

七個習慣概論讀後感

為認真讀它之前,以為又是一本講述速成論的書,後來導師Kevin説此書對他影響頗大,並贈書一本與我,便對內容有了期待。看來自己對待事物的判斷力,很大程度上會依賴於跟自己關係良好的朋友師長。帶着他人給你的信心去讀一本書,態度真的是要認真很多倍。

回到正題。

思維模式。因為自身的背景,環境,決定了個體看待這個世界的一種較為固定的方式。以為世界就如自己所理解的一樣。它被作者比喻為地圖。文中提到一個精闢的例子,“如果你想去華盛頓,但手裏卻拿着底特律的地圖,這怎麼行呢?”改變-態度和行為都是可以立即執行的,但是思維模式改變起來卻很困難。所以即使我們行動更敏捷,態度更端正,依然可能無法到達目的地。而原因卻是,我們拿的地圖是錯的。這樣看來,思維模式的轉換就顯得十分重要呢。 那麼,要如何有正確的思維模式呢?

“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思維”

關於習慣,其實是“知識”(做什麼,為什麼做)“技巧”(如何做)和“意願”(想要做)相互交織的結果。而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必須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者稱之為依賴(dependence)--獨立( independence)--互賴(interdependence)三個階段。我們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才可以實現互賴。

積極主動,便是從依賴期過渡到獨立期所需要培養的第一個習慣。通常的,我們對於外界的`刺激,都會作出迴應。一些是本能性的,一些是習慣性的。而這樣的迴應其實是被動而機械的。重複這樣的迴應,我們漸漸地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變得消極,麻木,失去對事態的掌控力量。積極主動,便是要意識到,在刺激和迴應之間,我們還擁有"選擇的自由"。比如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能做的是選擇自己看待它的方式,而不同的看待方式,直接決定了我們的迴應方式及這種方式會產生的後果。

不由想到自己的一個例子。在深夜時聽到宿舍外面有鑽機的聲音,持續且沒有減弱的趨勢。一向對聲音很敏感的我,睡眠肯定會因此受到影響。可當我告訴自己,可能是某個宿舍出了故障,在深夜施工是為了排除故障。自己竟然睡着了。我想,如果一直抱怨這噪音的話,結果會很不一樣。

接着前面的。要做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並非是忽略客觀,膽大妄為。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關注圈和(通常情況下)在關注圈之內的影響圈。在我們所關注的事物中,只有一部分是可以由我們施加影響的。因為人的注意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要實現高效能(注意,不是高效率),就必須有意識地讓自己着眼於那些我們能施加影響的事物。對於這樣的事物,我們常常能用”我可以,我打算,試試看“這樣的話來開始行動。培養積極主動的習慣,其實也是擴大影響圈的過程。

而更具體的關於積極主動的內容,便是要做出承諾和信守諾言。這也被作者稱為”培養高效能習慣的根本力量”。

(在《儘管去做》一書裏也同樣提到,我們失敗常常是因為撕毀了自己與自己或者他人定下的諾言。)

Plan(摘自原書)

用30天的時間,來實踐第一個原則

把全部精力放到影響圈內,從各種小事開始,許下承諾並予以兑現

學會做照亮他人的蠟燭,而不是評判對錯的法官

以身作則,而不是一心挑錯

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事端

Action(摘自原書)

想一想近期是否會發生一些按照以前的習慣你會消極對待的事情,它是否在你的影響圈之內?

你應如何以積極主動的原則應對?

在心裏演練積極的應對方式

提醒自己,刺激與迴應之間存在空間

想自己承諾,要抓住選擇迴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