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數學教學的分析

校園1.29W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作為一名課改老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用新的理念,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數學教學的分析

[教學片斷]

一、創設情境,設疑引入

1、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一個性質,你還記得嗎?

學生紛紛舉手回答。(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

2、學生猜想:

(1)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

(2)你準備怎樣來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

二、操作探索,發現規律

1、操作探索:

(1)讓各小組的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天平,根據要求動手擺一擺。

(2)寫一個等式,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計算並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呢?然後討論思考: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所得結果都是等式嗎?

(3)引導發現: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2、發現規律:

(1)師設疑:如果我們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0”呢?

(2)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從不同角度驗證得出結論。(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時“0”除外)

(3)學生彙報驗證方法。

(4)小結:多種方法都能得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也是等式的一個性質。

3、想一想:剛才我們哪些猜想是正確的,已經得到驗證?

……

[教學反思]

等式的性質(關於乘除的),是在學生掌握了等式的性質(關於加減的.)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

本節課教學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探索、驗證,從而獲得新知,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表現、創造的機會,使他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培養學生自我探究和實踐能力。

一、猜想入手 ,激發學習興趣

猜想是學生感知事物作出初步的未經證實的判斷,它是學生獲取知識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這時學生就會躍躍欲試,從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學生一旦做出某種猜測,他就會把自己的思維與所學的知識連在一起,就會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於是就會主動參與,關心知識的進展,從而達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二、操作驗證, 培養探索能力

在探究等式的性質(關於乘除的)時,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首先讓學生把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然後思考討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引導學生髮現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然後再讓學生把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0”,結果怎麼樣?通過兩次實踐活動,學生親自參與了等式的性質發現過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維能力、空間感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鍛鍊和提高。

三、發散思維,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在學生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時,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説

促思,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對學生的五花八門的想法不急於評價,應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説一説,議一議,互相交流,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一理,歸納出等式的性質(關於乘除的)。通過“擺寫想説”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散,在活動中發展,學得主動、紮實,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求異思維、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本課教學中,也有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例如:讓學生運用“猜想——驗證”的方法探索規律,感悟等式的性質,這樣的學習方式,學困生更像一個旁觀者,教師該怎麼辦?

標籤:教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