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英漢句子對比

Don'ttaketohearteverythingyouhear.Don'tspendallthatyouhave.Don'tsleepaslongasyouwant;—不要輕信你聽到的每件事,不要花光你的所有,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英漢句子對比

Iknowwhentostop.Iknowwhentoletthingsgo.Iknowwhentomoveon.But“Iknowisdifferentfrom“Ican”.我知道何時止步,何時放手,何時前行。但是,我“知道”不代表我“能夠”。

Nomatterwhenyoustart,itisimportantthatyoudonotstopafterstarting.Nomatterwhenyouend,itismoreimportantthatyoudonotregretafterended.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knowthatlifeisn’tafairytale,andI’mnotaskingforahappyending.AllI’maskingisarealimperfectlovestoryaboutYOUandME.——我知道,生活不是童話,所以我不求童話般的結局,只希望擁有一個不完美但卻真實的愛情故事。故事的主角:我和你

Manythingstothedevelopment,enjoyaovertheprocessofbeautiful,brushpast,weshouldlearntoforget,wailingsmileonce,boldcrya,lookedupandlookedat,apieceofthebrilliantsunshine,believethattimecanchangeeverything!Don'tletyourselffalltears!

很多事情的發展註定有個結束,好好享受美麗的過程,擦身而過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遺忘,放聲的笑一回,大膽的哭一場,抬頭望一望,一片燦爛的陽光,相信時間可以改變一切!不要輕易讓自己掉眼淚!

Youngwemustunderstandthat--thepastnolongercomeback,comebacknotperfect.Maybeyounowealth,butyouhaveknowledge;Maybeyoudidn'thonor,butyouhaveability;Maybeyouhavenoexperience,butyouownyouth;Maybeyouhavenobeauty,butyouhavehealthy,havelife;Everyone'slifeisaunique,otherscan'treplace!年輕的我們必須懂得——過去的不再回來,回來的不再完美。也許你沒有財富,但你擁有知識;也許你沒有榮譽,但你擁有能力;也許你沒有經驗,但你擁有青春;也許你沒有美貌,但你擁有健康、擁有生命;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別人無法替代!

二、英語句子結構常式分析

現代英語有五種基本句型, 即SVP、SV、SVO、SVoO、SVOC。這五種基本句型都可以分為三部分。

SVO是現代英語句子結構的典型代表。英語句子以動詞為中心, 前邊有施動者, 後邊有受動者, 沒有動詞就不能成為句子, 缺了主語、賓語就是語法錯誤。因為凡事件的發生必涉及動作、施動者和受動者, 施動者是句子的主語, 受動者是句子的賓語, SVO 是對整個事件的完整描述, 表示一個完整的意義。

SVoO中的o , 即間接賓語, 實際上是個狀語, 所以句子結構還是SVO 三分。

SVOC中的C 是O 的補語, OC不可分, 稱為複合賓語, 實際上也是三分結構SVO。

英語五種基本句型中, SVP 句型使用最多, 其頻率可能佔1/ 3 左右。這是語言受形式邏輯調控的典型例子之一。所謂形式邏輯, 其核心內容是概念和判斷。判斷有三部分: 主項、聯項和謂項, 對應於SVP 句型中的主語、聯繫動詞和表語。SVP 中的V 本不表示什麼動作,也沒有多少實在的意義, 但是因為英語句子以動詞為中心, 必有三個部分, 也就造成了SVP, 三部分缺一不可。

SV是兩個部分,是英語中唯一可以兩分的句子,但是這種句子在英語裏很少見。為了滿足三分的心理,人們常把不及物動詞轉換為動作名詞作賓語,如不説We walked而説We took a walk,不説He dreamed 而説He dreamed agood dream。此外, 不及物動詞後邊常常需要有狀語, 如We live in Zhengzhou,而變為SVA句型,還是三分。

英語句子結構的三分, 是英美人的語言心理。只要主、動、賓齊全了, 一個句子有了三部分, 語法上就是合格的句子。不僅句子如此, 段落也是三分, 即主題句、擴展句、結尾句。文章也是三分, 即引言、中間、結尾。組詞也是如此, 平行結構也往往是三個, 音節也是三個,如用ABC三個字母表示“基礎知識”, 而不用AB兩個字母, 也不用ABCD 四個字母。

三、漢語句子結構常式分析

漢語語言學界在談到漢語句子結構時, 有人認為是SVO型, 有人認為是SOV 型。其實漢語造句不關心這些, 也不大有詞類的概念, 只要符合陰陽對立模式就行了。如“我喜歡吃大米”是一個SVO 式的句子, 結構完整, 意思並不大完整。因為在漢語裏它不大會單獨出現,其前後總還得有點東西, 構成陰陽對立。如: “我喜歡吃大米, 不喜歡吃饅頭”“我喜歡吃大米, 他喜歡吃饅頭”,“我喜歡吃大米, 有沒有菜都行”、“你喜歡吃什麼? 我喜歡吃大米”等等。

漢語句子結構不像英語那樣三分, 它只有兩個部分:話題和説明。它的基礎不是形式邏輯, 而是陰陽辨證。中國的遠古先民們很早就對世界形成了陰陽對立的認識,傳説中的伏曦八卦是很久遠的了, 歷經夏易、商易、周易, 一脈相承。《易經》中的思想和語言文字都是陰陽對立的。到《詩經》已經比較系統了, 此後雖然經過了二三千年, 今天遣詞造句依然如此。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精華, 記錄了西周初期至春秋500 年間的文學創作。所記詩篇大多是四字一頓, 八字一句, 前邊的四個字是話題, 後邊的四個字是説明,如“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漢朝詩歌繼承了這一傳統,如曹操的“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到唐朝詩歌鼎盛時期, 發展為五言, 五字一頓, 十字一句, 如李白的“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或者七言, 七字一頓, 十四字一句, 如“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到宋朝的詞, 最長是九字一頓, 如“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詞中的句子如此, 散文中的句子也大抵如此。從甲骨文算起, 它是占卜算卦的記錄, 與《易經》內容相同, 其語句充滿了陰陽辨證思想。到春秋百家的文章,如孔子的《論語》: “子曰: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説乎?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一句話的結構大抵也是兩分的。漢語句子的陰陽對立, 不在語法, 而在語意, 其表意有其獨特之處。張今先生( 1997) 把漢語句子的表意類型歸納為七種:

語義相反型: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范仲淹)

語義相異型: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杜甫)

語義遞進型: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反義襯托型: 衣莫若新, 人莫若故。( 春秋·晏子)

同義襯托型: 有莠則鋤, 有疾則醫。( 宋·蘇軾)

正説反説型: 改過不吝, 從善如流。( 宋·蘇軾)

同義強調型: 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 周易·乾·文言)

張先生進一步指出, 詩詞、民歌的句子語義結構如此, 散文句子的語義結構也是如此。比如:

有理而無益於治者, 君子弗言; 有能而無益於事者,君子弗為。( 尹文子)

水濁,則無掉尾之魚;政苛,則無逸樂之士。( 鄧析子)

天地者, 萬物之逆旅也; 光陰者, 百代之過客也。( 李白)

隻影自憐, 命寄江湖之上; 驚魂未定, 夢遊縲紲之中。( 蘇軾)

夜光之珠, 不必出於孟津之河; 盈握之璧, 不必採於崑崙之山。( 劉義慶)

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 堆出於岸, 流必湍之; 行高於眾, 眾必非之。( 李康《運命論》)

蘭生幽谷, 不為莫服而不芳; 舟在江海, 不為莫乘而不浮; 君子行義, 不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

滿則慮兼, 平則慮險, 安則慮危。( 荀子)

思焉而得, 故其言深; 感焉而得, 故其言切; 觸焉而得, 故其言易。( 蘇洵)

不僅句子如此, 句羣也是這樣。兩個句子是一個句羣, 兩個陰陽就是一個四象。四象是最穩定的結構, 所以古詩、絕句都採取這種結構。兩個五絕相加就是五律,兩個七絕相加就是七律。陰陽結構的思維方式從組詞、造句到篇章, 一以貫之。一般説的文章結構是起、承、轉、合, 只是一個籠統的説法。修辭也遵循陰陽邏輯,排比結構往往是四個, 音節也是四個, 成語總要湊夠四個字, 如用“甲乙丙侗四個字而不説“甲乙丙”。

結論: 英漢語的句子區別是, 英語句子結構是語法的, 漢語句子結構是語義的。英語句子主要是受形式邏輯制約, 結構上可分為SVO 三部分。漢語句子主要是受陰陽邏輯的制約, 結構上可分為話題和説明兩部分。中國人説的“我插一句”、“我講三句話”, 這裏的“句”,都是完整的意思。所以漢語中的標點符號, 在很大程度上表示停頓, 仍然是古人所説的句讀。英語中的標點符號則表示句子結構是否完整。

四、英漢互譯的技巧

把英漢語句子結構常式看作三分和二分, 可以解釋許多問題, 比如英漢互譯、句法分析, 乃至閲讀理解、寫作教學等等。下邊將以英漢互譯為例作一説明。

1. 英譯漢

就句子結構而言, 英譯漢就是把英語句子的三分變為漢語的兩分。有些英語句子譯為漢語, 總感到不通順,實際上就是把原文句子結構直譯為三分的結果。如果改為兩分, 就通順了。下邊是一些英譯漢實例及我們的改譯和解説:

原文: The strong walls of the castle served as a gooddefense against the attackers.

原譯: 那城堡的.堅固城牆充當了抵禦進攻者的良好防禦物。

改譯: 那座城堡的城牆很堅固, 在敵人的進攻中起了很好的防禦作用。

解説:原文SVO 三分結構,原譯文直譯,顯得不通順。改譯是兩分,符合陰陽結構。原主語是偏正結構( adj. +n. ) ,譯文變為描寫句( 名詞+ 形容詞) ,後續評論句。

原文: That dirty old house is an offense to everyonewho lives in the street.

原譯: 那座骯髒的老房子使住在那條街上的人都討厭。

改譯: 那座老房子很髒, 住在那條街上的人都很討厭。

解説: 原文是SVO 三分結構, 原譯直譯, 句子較長,讀起來不上口。改譯是兩分, 節奏變短, 容易上口, 符合陰陽結構。原主語是偏正結構, 改譯為描寫句, 後續評論句。

原文: Her efforts gained her a reputation.

原譯: 她的努力為她贏得了聲譽。

改譯: 她很努力, 名聲很好。

解説: 原文SVO 三分結構, 原譯逐字直譯, 不合漢語表達習慣。改譯採用兩分結構。原主語是偏正詞組,改譯為描寫句, 後續評論。

原文: His skills qualify him for the job.

原譯: 他的技藝使他有資格擔任這一工作。

改譯: 他有技術, 能擔任這一工作。

解説: 原譯按原文SVO 三分結構譯為漢語, 改譯是兩分結構, 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原主語是偏正結構, 譯文改為句子。

原文: It is difficult to quantify the value of a good education.

原譯: 要用數量來測良好教育的價值是困難的。

改譯: 教育質量的好壞, 很難量化。

解説: 原文是SVP 結構, 由於翻譯的影響, 現代漢語裏這種句式也多了, 但仍有不通順的感覺。原文的主語是不定式, 原譯太拘泥於原文的字句。改譯分出前後兩部分, 比較通順上口。原文中good 不是“好”, 而是“好的程度”, 即“好壞”。原文有is , 原譯文裏也相應有個“是”, 漢語描寫句裏不需要。

原文: You ’re lucky enough to have a united family.

原譯: 你真幸運, 能有一個和睦的家庭。

改譯: 你家庭和睦, 真有福氣。

解説: 原文是SVP 結構, to have a united family 是個原因狀語, 漢語一般把因放在前邊, 果放在後邊。

原文: Unlike her mother who is dark, she has a fair complexion.

原譯: 和她那膚色棕黑的母親不一樣, 她的膚色白晰。

改譯: 她不像她母親, 她母親膚色黑, 她很白。

解説:原文是個SVO 結構, 前邊是狀語, 在句首表示它是話題,這與漢語句式是一樣的;需要改變的是,不要硬譯原文的定語從句,這在漢語裏很不順當。改譯把原定語從句譯為一句,與原主句並列,符合漢語表達習慣。

原文: You are getting too fat.

原譯: 你變得太胖了。

改譯: 你現在( 吃得) 太胖了。

解説: 原文是SVP 結構, 原譯直譯get 為“變”, 不如“吃”來得地道, 更道地的是直接用形容詞來描寫。

2. 漢譯英

漢譯英就是把漢語兩分句子的完整意義,變為英語三分句子的完整結構。其關鍵是在英語裏尋找主要動詞作謂語動詞,SVO 齊全了, 就是一個合格的句子。以下各例取自魯迅的《一件小事》,譯文是楊憲益和戴乃迭的。

原文: 我從鄉下跑到京城裏, 一轉眼已經六年了。

譯文: Six years have slipped by since I came from the country to the capital.

分析: 漢語第一音句是話題, 譯為狀語, 第二音句是説明, 譯為主句。英語整個句子有SVA 三部分, 是合格的句子。

原文: 以前的事姑且擱起, 這一大把銅元又是什麼意思?

譯文: Setting aside what had happened earlier , what had I meant by that handful of coppers ?

分析: 漢語第一音句是話題, 譯為狀語, 第二音句是説明, 譯為主句。SVO 齊全, 是合格的句子。

原文: 這事到了現在, 還是時時記起。

譯文: Even now, this remains fresh in my memory.

分析: 漢語第一音句是話題, 第二音句是評論, “這事”是“記起”的賓語, 但英語裏也可用“這事”作主語, SVP齊全, 是合格的句子。

原文: 巡警走近我説, “你自己僱車罷, 他不能拉你了。”

譯文: The policeman came up to me , and said,“ Get another richshaw. He can ’t pull you any more. ”

分析: 引號內前一音句是話題, 後一音句是説明,兩個音句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 可是英譯為兩句, 每句都是合格的句子。第一句是祈使句, 第二句是SVO 句。

原文: 這是民-國六年的冬天, 大風颳得正猛, 我因為生計關係, 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

譯文: It happened during the winter of 1917. A bitter north wind was blowing but , to make a living , I had to be up and out early.

分析: 原文四個音句正好是個四象格局, 或者説前兩個音句是陰, 後兩個音句是陽, 陰是背景, 陽是活動。一口氣敍述了故事發生的時間、背境、原因和行為本身。譯文把它分為兩句, 第一音句的“這”指文章所説的“一件小事” , 譯者把它拉出來譯為一句。接着是背景,“大風??”與“我因為??走”有轉讓關係,譯為一句。

標籤:英漢 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