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道家思想與企業文化的文章

職場2.66W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甚至可以為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帶來一股和煦的春風。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道家思想與企業文化,希望對你有幫助。

道家思想與企業文化的文章
  道家思想在企業文化中的體現

《老子》説:“天大,地大,人亦大。”三才之中人居其一,強調的是人的作用,天地之間頂天立地的就是人,這就是以人為本的思想。企業文化管理的中心就是管人。企業其他管理更多的是關(管)事情,但是事情是人做的,如果我們做事情的每一個人,特別是具體操作的員工,都能把事情做好了,把工作質量到達到優質,我們就不用管事了,只要把人管好了就行了。管人是企業文化的管理中心,管事的工作有其他職能來做,企業文化關鍵是管人心、管人性、管人情。

《老子》還説了:“無為無不為,萬物將自化。”強調的是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如果人認同了一種文化,把它作為自己的信仰,就自覺地去實踐,不用別人動員督促、檢查監督,管理就不用像現在這樣投入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員工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好他覺得是一種很有面子的事。就不用天天盯着看了,發揮人自我管理的意識。“無為無不為”的另外一層意思是,用文化去管理。我們傳統管理,幾乎組織協調控制,管理是控制,用制度管、用人盯,在監理上有一個詞叫“旁站”,去看他幹不幹,幹得對不對,夠不夠。如果他認同了這種文化,就不用了,用文化代替了監理旁站的作用。

第三點,“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典型的水,就是大海,什麼水都往裏頭流,還沒挑剔過,沒有説過黃河沙子太多,不讓流!珠江污染太厲害,不讓流!不是,海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包容。包容完了之後,不是説你來的東西又污染我還讓它污染着,它有一個沉澱、消化、淨化的作用。企業文化不僅要有包容的胸懷。而且還有淨化過程中各種各樣物理、化學、生物的作用,才陰陽調和,酸的鹼的擱一塊就中和了,然後還有生物的作用在裏面。四面八方的人來到一個企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也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這個時候,不是互相挑剔,而是互補,把人擱到合適的位置,而且相互之間去互補,那麼我們的`企業一定會做到渾然一體。相互合作、渾然一體,共同把企業做好。

道家的第四個思想是返璞歸真,簡約務實。管理是把複雜的事情做簡單了,讓大夥容易懂、容易記、容易做、做得長,這叫管理,把簡單的事情弄得複雜,大夥最後記也記不住,作也做不到,那不叫管理,至少也是沒管好。這就是道家返璞歸真,簡約務實的原則。企業文化的理念也不宜特別多,特別花哨,大家看也看不懂,當然記也記不住了。每一句都很平實,每一句都有用處,就好。再有就是簡單易行,只有聽得懂、記得住、做得到,能堅持的理念才會有長期的效果和效益。簡單易行才會堅持長久,務實才會有效。我們企業文化的理念,貼到牆上有效嗎?多少有一點。講到嘴裏有用嗎?比貼在牆上大一點。真正起作用使企業理念到了每一個人的心裏,每一個具體操作人員、具體服務人員,都把理念體現在具體的工作中,企業的理念才會有效果。要把企業文化扎到每一個人的心裏,讓他認同,讓他不由自主地表現,變成自己的思想,最後改變他的行為,體改他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我們的文化就落到實處了。

  用道家思想建設企業文化

一、春秋戰國時期道家的“無為”思想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其藴含的智慧令後世取之不盡。“無為”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動盪的社會時局下提出的,對於“無為”的原因,老子解釋為:“不尙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即不特別推崇某一事物,人們比較容易獲得安定的生活;若特別標榜某一事物,則容易被投機分子所利用,為將來帶來無窮後患。所以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管理者只有修身正己,才不會給善鑽營者以可趁之機,有利於推動社會和諧與穩定。

因此,“無為”可説是一種政治原則,也是一種管理思維或理念,是告訴管理者要言行謹慎,不憑個人意願對事物發展橫加干涉,而是順應自然規律,避免強作妄為。同時,“無為”還是一種謀略方法,即通過不特別推崇某一事物而避免被投機者投其所好,背離了想推崇某一事物的初衷。總之,“無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看不見、摸不着,像行雲流水一樣居無定所,不容易被扭曲、被誤解,最終實現“無不為”的目的。

二、“無為”思想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啟示

企業文化建設反映了煙草行業對管理和發展的高層次追求,要確保企業文化建設取得實效,尤其是在能夠在基層單位落地生根,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無疑具有較大的啟發意義。

首先,從無為處行事,不急功近利。“無為”並非是無所作為。在建設煙草企業文化過程當中,管理人員如果什麼事都不做,那還怎麼推動企業文化向前發展呢?真正的“無為”應當是尋找規律、研究規律、並遵循規律去有所作為,切忌急功近利、強作妄為。舉個例子,員工要識記企業文化理念詞條,應當是在深刻理解並感同身受的基礎上熟記,如果管理人員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的強迫員工記憶,經常對記不住的員工給予批評甚至懲罰,整日搞得員工們緊張兮兮,如同驚弓之鳥,那麼建設企業文化的初衷就早已南轅北轍,與理想跟目標相去甚遠了。這時候,別説是建設新的企業文化了,恐怕原有的和諧也早已破壞殆盡了而不自知。所以,“為”,並不見得就是在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向前發展,有些“為”,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對企業文化建設有些促進作用,但細究起來,則完全是在阻礙企業文化的落地生根,使原本混亂的地方更加混亂,最後形成了惡性循環。那麼,如何從“無為”處行事呢?筆者認為,應當尊重規律,言行謹慎,持經達變。任何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尚有失誤之處,更何況是未經考證和研究而做出的決定和言行呢?可能更會為將來帶來無窮的後患,所以更要經常提醒自己再三小心。

其次,從無言處説教,要修正己身。要推動企業文化落地生根,説服教育、強行灌輸都不是最好的辦法。為什麼呢?因為語言有一定的侷限性,聽者的立場、修養不同,接收到的信息難免各不相同,只有從無言處説教,使“民不教而自教之”,才能得到員工的認同。假如,員工的直接上級珍惜時間、處事謹慎且仁愛愛人,下級員工就會照樣學樣,自覺提高工作效率、養成良好習慣且相互間團結友愛;上級部門在做決定時如果能夠體恤基層部門的實際情況,照顧基層員工的情感需求,真正以人為本,基層員工就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態,以企業為家,願意為企業付出自己的全部熱情和精力。良好的企業文化正是在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中所形成,可以看成是“無中生有”,而不是通過刻意教化,強迫員工去為之,這便是順應規律,也就是“道”。如果要求員工做到的,管理人員卻做不到,勢必會引起員工內心的不服和怨憤,這種不良情緒轉化為一種負能量,對於企業文化建設的破壞作用是可大可小的。人性似水,只能依據本性去疏通,而不能逆着它去堵截,所以,從無言處説教,管理人員自己先修身正己,是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基礎。

最後,從無私處立德,當成就員工。《老子》原文中説“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的這段關於“無私”的論述,正是從陰陽和合的角度分析“私”與“無私”,他認為,聖人能拓寬心量包容一切,把自己的利益拋在腦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大家則會因為受到他的恩惠而主動維護他的利益。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也是如此,管理人員要從無私的角度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開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才會受到員工的敬重,使員工因受到恩惠而自覺維護上級和企業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否則,怨聲載道,人心所背,談何企業文化建設?同樣的道理,企業成就員工,就是成就企業自己,因為員工在企業範圍內做事,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

對於企業管理而言,企業文化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規範員工行為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形成的,被企業成員廣泛認同並共同遵循的信念和認知,在企業管理中能夠發揮出一種內在的約束和指導作用,能夠對員工的行為進行規範,同時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通過企業文化,員工能夠體會到企業對於自身的實際要求,瞭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企業發展帶給自身的價值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員工會對企業產生相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主動遵循企業的相關規範和準則,使得企業能夠對員工的行為進行規範和約束,減少管理成本,促進企業內部管理環境的協調,保證企業戰略計劃的有效實施。一般來説,員工是企業文化的執行者和傳播者,而企業則是企業文化的收益者,因此,在企業管理中,應該充分發揮出企業文化的價值。

2、提升企業實力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想要得到穩定發展,就必須依靠企業文化,對自身的管理能力進行完善,對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進行提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企業必須及時轉變觀念,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完成從上到下的全面變革。而企業文化建設則是這個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精神支撐。當一個成員進入企業後,首先必須要了解企業文化,接受企業文化,然後遵循和支持企業文化,才能真正融入到企業的集體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逐漸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而只有綜合實力提升後,企業的長遠發展才能得到有效保證。

3、推動企業發展

企業文化能夠充分體現出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在社會不斷髮展的影響下,傳統企業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日益顯著。與傳統文化中的條幅宣傳以及內部慶祝不同,現代企業文化中,文化活動與企業的收益和社會影響是緊密相連的,可以向外界展示企業自身的特色和風貌,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文化在企業中佔據着越來越大的份額,其作用和影響也在不斷擴大,需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進行不斷創新。


標籤:道家 文章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