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赴港學結

2015年7月20---8月18日,我應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邀請,在雲南省外事服務中心、雲南民族大學對外交流合作處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因公出差到香港中文大學學習參訪。這次時間近一個月,又能親耳聆聽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老師們的課程,特別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精心安排我們參訪香港各大宗教特別是基-督教場所與著名景點場所,故而有時間與機會深入接觸認識香港社會、文化、教育與宗教等各個領域的發展。時值暑期,雖然天氣炎熱,但此次暑期班學習,與老師和同班同學們一起相處,其樂融融,感動與感觸頗多,收穫也頗豐。

赴港學結

三個感動:

1、服務意識。總體而言,香港人由於多年市場化與國際化的薰陶,服務意識較好。無論是餐廳、課堂還是地鐵、商場,體現出的高效、熱情、大方、自信都值得開放才30多年的內地學習與借鑑。除了極少數地方與人由於特殊原因或個別地方與此不符,但總體給人印象甚好。與此相關的規則意識、效率意識、環保意識皆體現出來。

2、開放意識。香港從100年前被英國殖民起就確立國際自由港地位,因此百年來培養了香港人一種嚮往自由追求開放冒險創新的意識。勇於開拓、善於學習借鑑別的國家與地區,成為港人的明顯特徵。這也是內地認識香港需要多加關注的。

3、敬業精神。無論是我們接觸的大學教員、保潔員還是商場銷售員,總體感覺香港的敬業精神可嘉。做一行,就幹好一行,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感觸:通過一個月的學習與體驗,對以下幾點有關學術研究方面的感觸頗多頗深。

1、資料收集。

香港的基-督宗教研究起步早,開放早、比較與國際接軌。如香港中大、道風山基-督教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建道神學院高校或學術研究機構等皆早於大陸開展基-督教的研究,且相比大陸,香港基-督教教會發展與積極主動參與香港乃至內地社會建設、服務緊密相連。

這次我們有機會去了香港浸會大學,這裏有關中國基-督教的資料很多,感受很深,這裏50年前至今就注重收集資料。50年能夠堅持如一日做下來,這在內地的高校是比較少的。

做學術研究,首先最重要的還是積累資料,沒有一定的必需資料的積累,何談學術研究與創造。這是第一個深刻的感觸。

2、外語與開放。由於百年來國際自由港的開發開放,香港學術界很早就與國際學術界接軌而聯繫緊密,這首先體現在其英語的普及化。在學術研究取向上,也是緊跟國際前沿,特別是在基-督宗教的研究中。這可以從多數教授的歐美學術背景、學習經歷與成果上,看出來。

此外,探討的問題也皆具有開放性。如邢福增作為政教關係的專家,開放的談中國內地政教關係而不避諱。温偉耀等教授作為有基-督教背景的學者,而開放的研究中國哲學文化乃至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內地學者所少見的。

3、創新與綜合。作為中國人,又作為很早就開放的香港人,百年來就已經在向全球學習,並自覺的把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相融匯,從而創造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各個領域的香港多元包容開放文化與香港製造。這也是作為內地人應該向香港學習的。

當然,參訪學習期間,也耳聞與親見部分媒體與人士鼓譟香港“佔中”等不和諧音符。過度的商業化、市場化與自由化,也先天的帶給香港一種世俗、短視與功利的特徵。香港與內地的和諧相處與攜手發展,需要兩地人民共同珍惜與創造。

一個月的學習研討,雖然短暫,但卻留下了一生的美好記憶。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給於的資助與機會,感謝雲南省外事服務中心、我所在工作的單位雲南民族大學對外交流合作處等相關部門領導與老師的支持,特別是刀老師周到熱情細緻的服務,使我感動。香港的經驗與教訓、成就與不足,值得我們作為邊疆後發省份的雲南大力借鑑。

赴港學結 [篇2]

到香港協青社學習青少年服務,我期待已久,七天安排緊密的課程讓我們有些筋疲力盡,但同時也讓我們感到欣慰。在培訓中能夠從多層面接觸香港社工,他們專業服務經驗和態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協青社這所機構也是很成熟的機構,對青少年的服務一直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對我影響很深的活動:

課堂教學,老師講課時最大的亮點是不斷提問,令我們的思維跟着他走,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阿豪老師講的“小組領導技巧”時,有兩次角色演繹,將戲劇和遊戲貫穿到課堂上讓人耳目一新,同學們都被這種新鮮的教授方式吸引。楊卓華老師講的“關係建立及試探性行為處理”的“初步接觸”一課時,當他提問到假如青少年提出有一個很刁鑽的問題你會怎樣答?於是我們答了許多的答案,老師否定後再給我們一點啟發,課堂上又再次活躍起來,一個個生動而有趣的答案最終令老師滿意,那堂課讓我難忘。

深宵外展是我的一個實習項目,主動出擊是協青社外展隊的主要任務,晚上11點至凌晨6點,外展隊跑遍香港的公園、7-11便利店、屋屯等的每一個角落,主動尋找通宵流連在外、無家可歸或離家出走的“夜青”,把他們帶回危機介入中心作進一步協助。在七天的課程當中,深宵外展是最累的,但也是經歷最多,學習東西最多的。週日晚上,我跟着外展隊四處奔走,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在公園的每一個角落尋找着“夜青”的身影,在我的眼中他們對工作從沒半點馬虎。當社工發現“夜青”時首先跟他們熱情打呼、閒聊、時不時還運用起身體語言,不一會的功夫就和“夜青”們像朋友一樣熟了。看上去很簡單談話過程,但其實包含着社工的許多專業知識與溝通技巧的充分運用上。用得最多的是優勢視角,我們真誠地去表揚他們,讚許他們能幫助自己得到信任。

蒲吧,雖然我沒有去過,但是路過浦吧的時候能感覺到蒲吧足夠吸引年輕人。藍球、街舞、桌球、塗鴉、音樂室、排球、滑板、遊戲機等甚至都吸引我了,24小進開放,提供一站式娛樂設施及社工輔導服務,為“邊青”“夜青”提供一個安全的聚腳點,同時亦為社工創造了機會及空間去接觸他們、瞭解他們,並提供協助。在我們實習期間這裏舉行了一次街舞大賽,看到了很多熱情、技術嫻熟的舞者。協青社提供這樣一個場所讓青少年發揮自己的潛能,彰顯自己的個性,也是對青少年成長的需要的迴應。

歷奇訓練是着重個人參與以及團隊合作,通過訓練導師的指導獲得訓練過程中的樂趣和對他人的信任。我們的訓練導師叫“阿樂”,指導起來很熟練:鼓勵沉默的組員表達自己,在任務提前完成後以談論香港文化避免冷場。城市之峯挑戰時,阿樂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讓組員之間相互鼓勵,相互指導,在小組後期自己的領導者角色淡化。

男危機中心專門收容一些因為家庭關係問題長期不願意回家的青少年。和這些青少年的接觸我發現危機中心是一個很好的保護所,這裏有男青年會喜歡的網絡和電視遊戲,紙牌,桌遊,棋類甚至還有鋼琴,在男青年處理好和家人的關係之前在這裏生活會有像在家裏一樣的温馨。協青社的社工有負責日常生活的有負責但同時我也發現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12歲的國小生和高中生住在一起,高中生會教他們一些這個年紀還不應該接觸的知識。

我的收穫:

對優勢視角的理解更深一步。優勢視角是對傳統社會工作理念的衝擊,傳統社會工作認為來求助的案主是有瑕疵,有病理,有問題的人。面對這些朋克風、夜青、紋身,我們很容易認為他們是有問題的人。在協青社的幾天,我們發現每一個社工都不會這樣輕易地給青少年貼上“有問題”的標籤。協青社對邊緣少年的看法和社會上大多數人不同,看到青少年非常誇張的朋克髮型,大多數人就會認為,這是街上的混混,協青社只會覺得這些青少年誇張的行為只是想得到更多的關注,得到更多的`愛或者喜歡這種文化。優勢視角不僅要求不能把案主當做有問題的人,對輔導關係也有要求,社工和案主的關係由專家關係轉變為陪伴關係。社工不應該是權威, “你不能……不要…….你應該……”説這些話的可以是案主的父母、老師,但絕對不是社工,社工是和案主同行的人,讓案主知道自己會陪伴他,會鼓勵他會和案主一起面對困擾。

社工不是救世主。社工也得承認自己的能力會有不足,當“邊緣青年”不理睬我們時,不要鬱悶“我是不是不夠好”。社工更不能代替受助者去解決問題。社工一定要相信,受助者解決問題的力量一定是受助者本身,不要把自己當救世主,我們只是陪伴者,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受助者發揮他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相信受助者的力量。

以服務對象為本。通過觀察服務對象的特徵,找到服務對象感興趣的話題,社工做一個傾聽者就已經能讓受助者釋放內心的焦慮。不僅要找到服務對象感興趣的話題,還要關注服務對象的需要。協青社完善的服務設施就是很好的證明,唱歌,跳舞,籃球,全都有,如果想有個地方自習,這裏也有自習室。

真誠。從這一次學習,我知道了“你真棒”真的很蒼白,這樣的鼓勵,很空洞,受助者不會因為這樣一句不痛不癢的讚美而保持好的改變。真誠的讚美和千篇一律、沒有內容的讚美是不同的。我們聽到“你真棒!”和聽到“難度很大耶,你是怎麼做到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承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我們不敢承認自己虛榮,不敢承認自己很貪吃,不敢承認自己做了錯事,不僅社工要通過自我剖析瞭解自己,看到自己的短板,還要協助迴避問題的受助者認識到有問題。

通過今次的學習,我更堅定了將來要堅持從事社工這項助人助己的事業,我會將所學到的知識根據實際情況來服務社會。

標籤:港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