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一道數學題作文3篇

作文3.05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道數學題作文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一道數學題作文3篇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1

最近我參加了體訓隊,每天早晨下午都要訓練,雖然很累,但從未聽到有人説放棄。我們盡情的揮灑汗水,在跑道上勇往直前。

看着同學們奔跑的身影,這讓我想起了一道曾經困擾着我的數學題:在300米的環形跑道上,甲、乙倆人同時同向並排起跑,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4米。兩人起跑後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線前多少米?正當這時,我看見長跑組的幾位同學正在跑1500米。最快的一個男生衝過起跑線,一步,兩步,三步……他超過了跑在最後的女生一圈。啊!我明白了!就像是一盞突然亮起的明燈,我瞬間發現了這道題的“奧祕”。

先拿300除以5減4.4的差等於500秒,算出來的500就是乙在兩人相遇時跑了多少秒;再拿500乘4.4等於2200米,2200就是乙跑到相遇時的總路程;最後拿2200除以300等於7圈餘100米,7就是乙在與甲相遇之前跑了多少圈,而100就是他們相遇時在起跑線前多少米。

可能是解出了一道困擾我很久了的數學題,我精神倍增,跑得越來越好。這就是數學的力量,有時不用在草稿本上不停地列算式,只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會有所收穫!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2

一天週二的下午,上完武術課,我飛奔回家,心中充滿了無數個“餓”字。

我放下書包,就聞到廚房裏的香味。我衝進廚房一看,媽媽正在準備做煎餅。我餓得直叫:“媽媽,能不能做快點,我撐不住了!”。媽媽微微一笑,指了指案板上的生煎餅説:“我們來一起做個有趣的數學題吧,題目就是'看誰第一個吃到香煎餅', 好不好?”正在我納悶的時候,媽媽開始講題目了,“這個鍋一次可以放兩塊煎餅,一塊煎餅的一面需要一分鐘煎熟,一塊餅一共需要兩分鐘,你來算一算,我們煎熟這11塊餅需要幾分鐘?”我心中開始盤算起來,兩塊2分鐘,兩塊2分鐘……最後一塊需要單獨煎好,也要2分鐘!“我知道了,一共需要12分鐘!”我大聲地報着我的答案。

不知道什麼時候,爸爸也回來了。他走過來,衝着我眨眨眼睛,得意洋洋得説:“小宇,我可以比你更快地吃到煎餅!”我撓着頭,看着爸爸。爸爸提示我:“你再想想,先煎一面是不是更快?”我順着爸爸的思路,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突然,我晃然大悟,拍手叫到:“先煎一面,煎最後一塊餅的時候開始煎第一塊餅的第二面。這樣5分鐘就煎好了10塊餅的第一個面,第6分鐘的時候煎第11塊餅的第一面和第一塊餅的第二面,之後再用5分鐘把剩下10塊餅的第二面煎好,這樣只需要11分鐘就將11塊餅全部煎好了!”説完,我興奮地跳了起來:媽媽,你就照我這個最快的方法做!”媽媽讚許地摸了摸我的頭,迅速地煎好了餅。

我吃着熱乎乎的餅説:“謝謝媽媽,你給我出了一道非常有趣的數學題!也謝謝爸爸,你讓我少等了一分鐘,吃上了香噴噴的煎餅!”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3

“我看大家都很聰明,就給你們出一道數學題吧”説完語文蒲老師從她的'包裏掏出一個小本子,看了一眼就在黑板上“刷刷”地寫着。“ 1=5 2=317 3=512 4=639 5= ?”有人一邊看一邊念起來。剛唸完,就聽見有人大聲喊“1---”,同學們聽見後也附和着“1”“就是1”蒲老師停頓了一下,又説:“有沒有不同意的?請舉手!”這下同學們一聽,以為不對,連忙拿出演算本在上面算了起來,教室又恢復了安靜。

不知道是誰説了句“應該是1呀”但是語氣就沒有剛才那樣堅決。“是 644”“不對!應該是 829”“5等於1”教室裏又開始熱鬧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議論着。有的還在拼命計算,有的在那裏東張西望,有的三三兩兩小聲議論着,有的乾脆等着老師公佈謎底(答案)。“快看,有人舉手了!”我頓時鬆了一口氣,這下有“救星”了!“我覺得應該是766.因為 639 – 512 = 127,639 + 127 = 766 .”他一本正經地説着。“不不!應該是829.因為512 + 317 = 829!”她連忙反駁。“no,應該把這四個數加起來等於一千四百七十三,然後用1473除以5就等於294還餘下3,最後294 + 3 = 297。所以5 = 297。”“錯啦錯啦,餘數不能加在商裏。”聰明的陳智山提出了意見。許多人反問蒲老師:“這道題的答案到底是多少呢?”但是蒲老師的話使他們失望了:“答案是______暫時保密!”“但可以和你們平時最好的朋友一起討論。”於是,同學們像箭一樣跑向朋友的座位。最後,他們還是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蒲老師終於説出了答案“5 = 1”“蒲老師騙人!”“抗議!”台下傳來了抗議聲。

她終於給我們看了本子-------原來上面什麼也沒有,這些動作全是她裝出來的。我這個時候才明白,這道題的裏面包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要像小澤征爾那樣相信自己。

標籤:數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