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一道數學題作文彙總九篇

作文1.7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道數學題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道數學題作文彙總九篇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1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數學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三道複習題和一道能力提升題。

回家後我先寫完了語文和英語作業。該寫數學作業了,我翻看開作業本,開始寫數學作業。前兩道題,我輕輕鬆鬆地寫完了,到了第三道題,我有點被難住了,但後來我套用了數學書上的公式,還是寫完了這道題。可到了能力提升體題,我就完全沒有頭緒了。我翻了翻書,沒有相關的列題,我用了學過的知識也解不開,我又問媽媽,媽媽也不會。

過了一會兒,我爸爸回來了,我跟他講了這道題和我的解決方法,爸爸看了一會兒説:“孩子,你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能只想着書上的解決方法,應該也用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聽完後,試着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來做這道題,果然想出來了,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轉眼間,我從三年級升到了五年級,每當我遇到不會做的題時都會想起爸爸跟我説的話:"在做一件事時,不要只想着書上的方法,應該也用用自己的方法和看法。"是啊,解題是這樣,生活中處理其它問題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2

從剛進國小到現在,我做過了無數到奧數題,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道我想了大約2個多小時才想出來的,那道題是這一段:小花、小麗、和小霞三人都要從甲地到乙地。早上6時小華和小麗兩人一起從甲地出發,小華每小時走5千米,小麗每小時走4千米,而小霞上午8時才從甲地出發。傍晚6時小華和小霞同時到達乙地。問小霞是什麼時間追上小麗的?

當我想到第一步時我覺得這道題就比較簡單了。首先要先求出小霞的速度,然後用追及問題的思路求出小霞在什麼時候追上小麗的了。由小華和小霞同時到達乙地,就可求出小霞的速度。小華從甲地到乙地共用了18—6=6(千米/小時),甲、乙兩地間距離是5×12=60(千米),小霞每小時走60÷(18-8)=6(千米/小時)

當然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5×2÷(18-8)=1(千米/小時),求出小霞和小華的速度差,然後求出小霞的時速為:5+1=6(千米/小時)。再根據小麗先走的路程和求出小霞的速度,可以算出小霞追上小麗所需的時間。所以這道題目應該這樣寫:

5×2÷(18-8)+5=6(千米/小時)

4×2÷(6-4)=4(時)

8+4=12(時)

這時我們就知道了結果:小霞追上小麗的時間就是中午12時。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好棒!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3

早上,我做完暑假學伴,媽媽看了看,問我其中一道題目是怎麼做出來的?這一問,我心裏可樂啦,“事實證明,看課外書是有好處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道題我認識,它是一個斐波那契數列。我看過一本課外書,書中講到它有一個特性,要想得到下一個數,需要把前兩個數加起來。這是一個意大利的數學家列奧納多發現的,斐波那契是他的筆名,於是人們把他的這個發現稱作“斐波那契數列”。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斐波那契數列,比如,自然界中的一朵完整的雛菊花瓣,其花瓣個數就符合斐波那契數列,通常是13,21或者34,我們拿雛菊玩個遊戲,揪掉第一片雛菊時説“喜歡我”第二片説“不喜歡我”這樣交替下去,那麼有13或者21片花瓣的雛菊最後的結果是“喜歡我”。而如果是34片的大雛菊,我們最好先從“不喜歡我”數起,要不然,最後的結果是“不喜歡我”這肯定不是我們想要的,這種大雛菊通常生長在田野裏,花園裏不常看到;還有在松樹葉中,松針總是2個,3個或者5個為一小簇生長的,這些數字都是斐波那契數列中的數;當你切開水果,觀察一下它們的內部構造,很可能也能找到斐波那契數列。自然界真是好神奇呢!

認識了斐波那契數列,我輕鬆的做完了這道題,我跟媽媽説了這個斐波那契數列的故事後,媽媽表揚了我,真開心!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4

這幾天我們學到分數了。星期二的家庭作業是數學《課外作業》第34、35頁的練習五、六。當我做到練習六的判斷題時,爸爸過來了,看到“分母越大的分數,分數值反而越小”這道題我打了個“X”時,他想了一會,便對我説:“這道題是對的,你做錯了。”爸爸心平氣功和地對給我講道理。“這道題還有一個隱含的條件,那就是‘分子相同’。”並給我舉了個例子,“比如3/5和3/4,肯定是3/4大,所以這道題是對的。”而我卻不這麼認為,理直氣壯地爭辯道:“但題上沒有‘分子相同’這句話,是你理解錯了。按題意,那14/13和13/14哪個大?無法比較!”我擺出一副神氣十足的樣子問他。“爸爸,投降吧!”爸爸見理由不充足,就使出趙家祖傳祕方:大吼法---“是我讀的書多,還是你讀的書多?”爸爸滿臉怒氣。我感到十分委屈,但仍舊不改變信念:“那......那......那明天我去問老師,我對了,你要對我説三聲‘I’m sorry!,並且要帶着謙意。”“好,那如果我對了呢?”“我把我的零用錢和壓歲錢都給你!”我含着淚講。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個不改變信念的人。“雖然每次都是你對,但這次你一定錯了。”“你有膽量,那今天我就跟你賭上一賭,看看到底誰贏誰輸!”

第二天中午我一到家,就大聲喊道“爸爸,爸爸,快説......快説......”爸爸見我又蹦又跳,又唱又笑的樣子,心想:完了,肯定完了!但他還是不信自己真的錯了,直到看到我的作業時,才誠心誠意地説:“‘I’m sorry!‘I’m sorry!”

這次小小的爭論,雖然以我的勝利而告終,但我也要從中吸取教訓,那就是:不管做題不是做事,都要勤於動腦,善於分析,正確理解。這道數學題將使我終生難忘!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5

在生活中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可能會令人難以忘懷,因為它也許會給我們許多啟示。

事情就發生在昨天。那是下午第二節課,我們在教室安安靜靜的考試,我拿到卷子剛開始做時,覺得不難,就很放鬆,可後面發生的事,誰也沒有想到……

當我的卷子還剩下四分之一的時候,老師説:“快點啊!時間不多了。”我聽後頓時感到毛骨悚然,看到自己還有三道比較麻煩的題目是,更是不安。不過,還挺幸運,時間夠了,可我還是遇到了“攔路虎”。在我寫到倒數第二題時,心慌了,我有點做不到了,於是我絞盡腦汁,費了好大的功夫,終於列出了一個比較合邏輯的算式,但答案卻被我算成了分數,我心想:“怎麼可能是分數,難道別人還賣半袋不成!”想到這,我又把我辛辛苦苦想出的答案改了。這一改不要緊,可把我的正確給改掉了。

收卷後,我問周圍的同學答案是多少,他們異口同聲地説120.我怕不準確,就又問了一個我的“死黨”,她的答案一樣,120.我之後又追問算式,她充滿肯定的説:“1/(1/200+1/300 )”我微微的怔了一下,和我原先想了的答案一模一樣,我當時後悔及了,為什麼去我沒有再算一次,而是懷疑算式列錯了,真不應該呀……

從那件事以後,我明白了:面對一些事情時,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不要因為一些外界的語言和一個小小的“失誤”而放棄了自己本身正確的選擇,因為這個放棄可能會令你後悔莫及。

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不要懷疑從根源上的錯,需仔細判斷,慢慢分析,終會以完美落幕……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6

今天,我做了一道關於過河的數學題,可有趣了。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題目是這樣的:一位老爺爺帶着狼、羊和白菜要過河。只有一條小船,一次只能運一個。還要保證羊不被狼吃掉,白菜不被羊吃掉。請問,需要運幾趟?該怎麼運?

我看到這個題,覺得很簡單。就隨口答説:“先把白菜運過去,再運狼,最後運羊。”在看書的媽媽聽見了,笑着説:“你把白菜運過河了,那還沒過河的狼和羊會怎麼樣呢?”

“啊!羊會被狼吃掉的。”我説:“那我先運狼,不讓它吃掉羊。”我忽然想起來,不如做一做實驗吧!看看會怎麼樣。

媽媽説這是個好辦法!説做就做。我把布娃娃喜羊羊當做“羊”,把沙皮狗當做“狼”,把我的綠皮球當做“白菜”……我做了一次次的實驗,終於找到了正確答案。

一共需要運四趟。

第一趟:首先,把羊運過去,空船回來。

第二趟:然後,把白菜運過去,回來的時候再把羊捎回來。

第三趟:再把狼運過去,空船回來。

第四趟:最後,把羊運過去。就大功告成了!

終於找到了答案,我心裏高興極了。真是一道有趣的'數學題呀!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7

我揹着輕輕的書包,卻感到很沉重,因為心情很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一道數學題我做不出來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一路的破解方法。這道題好比《天龍八部》中的“玲瓏局”,好比燈謎,好比腦筋急轉彎。不 ! 現在這道題在我心中永遠重要過了它們。

“該怎麼做呢?怎麼做呢?”回到家,我的心情仍如曹字加個米 —— 一糟到底。反反覆覆,我認真地推敲題中的每一個字眼,卻毫無收穫。我實在太想把它給解答出來,只能乾瞪眼,無從下手。

“啪”,試卷上的難題翻了個跟頭掉在了地上。我氣呼呼的眉頭皺成了“川”字,可不一會兒,我還是情不自禁地將試卷撿了起了。咦?這個圖形倒了過來……呀!原來這道所謂的 “難題”玄機就在這兒:把圖形倒着看就能求出半圓的直徑。我馬上拿起筆,用底乘高再除以 2 就算出了三角形的面積,把三角形的面積乘以 2 除以長方形的長就算出了半圓的直徑,緊跟着就算出了半圓的面積,最後一減,“真相大白”啦!

“難題解出來了,難題解出來了!”我無比興奮,眉頭也一下子舒展開來了。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8

星期五晚上,解開一道小小的數學奧數題,讓我明白了一個大大的道理。有人可能會問,到底是啥回事?這還得從寫作業説起。

放學回到家後,我不一會兒就把作業寫得差不多了,最後就差一張數學試卷了,數學是我的強項,我心中暗自竊喜。

不一會兒,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最後一道題是把6933/25421化成最簡分數,這道題看似簡單,卻偏偏把我給卡住了,再怎麼想也想不出來。

無奈之下,只好求助爸爸了。爸爸看完題目之後,不假思索地説:“這個數字太大了,它們的因數可能有很多,你找找捷徑吧,先看分子、分母的尾數,把可能的因數找出來。”

根據爸爸的提示,我猜這個公式中分子6933的尾數是3,因數的尾數可能是1、3、7、9,而分母25421的尾數是1,因數的尾數可能是1、3、7,因此我判斷它們約數的尾數有可能是1或7。

於是,我就從7、17、27、37……我一個又一個地試算題目,可還是沒辦法解開這道題。爸爸卻是滿臉的自信,我只好繼續試試看。沒過多久,草稿紙就被我用掉兩張,我的心裏真有點着急,不知道這樣要算到猴年馬月啊!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還是找不出因數。我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原來他正用手機默默地計算着,個性張揚的爸爸只有在不耐煩的時候才會自己動手,好像他也意識到解題思路不對。

又過了一會兒,爸爸就對我説:“如果不行的話,就換一種思路吧,把分子、分母的因數一個一個地找出來。”我只好用這種方法,咦!這一招還真管用,沒想到6933這個數只有1、3、2311、6933四個因數,很快我就得出答案是3/11。破解了這道奧數題之後,我的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情緒特別激動。

有人説過:如果一條路走不通,那就換一條試試。同樣,做這道題目也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發,那就是“思路一轉天地寬”。

一道數學題作文 篇9

“大哥哥,這道數學題怎麼做?”自己想去,我沒好氣地拒絕了這位陌生的小妹妹。

過了一會兒,耳邊又傳來那個既陌生又熟悉的聲音,怯生生地再次問道我:“大哥哥,這道題怎麼做?”“問別人去,沒看見我正在忙嗎?”我又給這位小妹妹吃了個閉門羹。

“求求你了,大哥哥,我問了其他幾個大哥哥,大姐姐,他們一看都不會做,都讓我來問你,説你是有名的學霸,連語文老師都誇獎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難道今天這道題你也不會嗎?”“什麼?你説什麼?多大一點事兒啊,來,給我看看”。這位陌生小妹妹的激將法激活了我的好奇心和自尊心。

原來這是國小四年級“寒假生活”作業,難傻小妹妹的數學題如下:“10張A4打印紙的厚度是1mm,一億(100000000)張A4打印紙壘起來有多少米?珠穆朗瑪峯的精確高度是8844.43米,請問二者相差多少?”

嗨!有意思,難道這兩個數據有可比性嗎?一個是聞名世界的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一個是薄如蟬翼的A4打印紙,這是在開什麼玩笑?是不是看小孩子好欺負,專門拿他們玩腦筋急轉彎的遊戲?

正在當我的心思還在珠穆朗瑪峯上打轉兒的時候,耳邊又傳來這位小妹妹嬌嫩的聲音:“大哥哥,如果你也不會的話,我再去問別的師兄師姐們去?我不怨你,因為這個題太攪人了。”

“別急,這道題其實並不難,我是在想一種你好理解的算法,明白嗎?”我微笑着對她説道,用意是取得她的信任,讓她的小腦袋靜下來,便於接受我對這道攔路虎的降服。

“小妹妹,你看:10張A4紙的厚度是1mm,這是尺。現在一共有100000000張A4紙,這是核心,接下來的珠穆朗瑪峯高8844.43米這是在嚇唬你。最後問二者相差多少?”我耐心地做了一些比喻,是想抓住小妹妹的心,讓她逐漸進入難題的深度,自然不是吐魯番盆地的深度,因為新疆吐魯番盆地的最低點:艾丁湖是-154.31米(最新數據),而是太平洋馬裏亞納海溝的最深度:最大深度11034米(平均深度是3957米)。

好了,開個玩笑,走題了不是。話説回來,先把100000000張除以10(張),求出mm數據:

100000000÷10=10000000mm

接下來再想想1m=100cm=1000mm

10000000mm÷1000mm=10000m

10000-8844.43=1155.57m

哇哈,算出來了,一億張A4打印紙的厚度是10000米,比珠穆朗瑪峯還高1155.57米。是不是算錯了呢?這怎麼可能,要是算錯了的話,那該多丟人,小臉還往哪裏藏。

小妹妹看了看後,沒有説話,只是在一個勁兒的地搖頭,還自言自語的地説道:“不可能,不可能,一億張白紙怎麼會比珠穆朗瑪峯還高出那麼多呢?”

只見小妹妹失望地離開,兩條馬尾辮子在小腦袋後甩來甩去,好像是一直在搖頭晃腦,像完全徹底地否定我的驗算結果。我也想盡快訂正一番,若是真有問題,就趕緊去給小妹妹道歉,。但再次驗算的數據依然如此,我壓在嗓子眼的這顆心才逐漸地收回胸腔裏,繼續開始遨遊我的作業和題海。

快到中午的時候,那位小妹妹又笑盈盈地來到我的書桌前,畢恭畢敬地對我説:“大哥哥,你真神,你算得真對,那邊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反覆驗證了你的算法和答案,都給了你100分。”

簡單的試題,簡單的比較,讓人匪夷所思的就是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的至理名言,在今天的這道數學試題前得到了最好的佐證。我們學習知識也是這個道理,一天天,一本本書,一本本作業,在不知不覺間就堆成了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以至於專家教授,為我們偉大祖國貢獻力量。

作者:鄭傑元

學校:上海青浦實驗中學(東)八(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