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論語的作文

作文1.7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論語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論語的作文

關於論語的作文1

《論語》,是一篇家喻户曉的儒家經典著作,每個國中以上的學生能流利地背誦幾條。然而最近,社會上掀起了一陣陣的“傳統文化熱”。電視上出現了很多以“名人講解《論語》”、“領略千百年前的《論語》“等為題目講解《論語》的節目,同時熒幕上也多了許多以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有一部分人説:這是好事啊,普及傳播傳統文化。可是我不這麼認為。

其實,普及傳統文化,讓人們去重新回味已經遺忘好久的經典文化,固然很好,這是婦孺皆知的。然而,他們傳播的就一定是正確的嗎?我看未必。

舉一個我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實例吧。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講解名著的節目,當講論語時,竟然説:“《論語》雖然只是孔子説的一些話,卻句句引人深思——”天哪,這是犯了個多麼大的錯誤!我們做為初中學生都知道,《論語》記載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書,並非是孔子單單一人的言行。如今,那個節目早已找不到了,希望不要再有類似誤導世人的節目。其實,不單如此,還有許多錯誤的説法,弄得當時初學國學的我暈頭轉向。

再説説歷史電視劇的事。因為傳統文化熱,最近許多歷史電視劇開始熱播。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二十出頭的姐姐,正捧着手機,津津有味地在看着什麼。我見她如此入迷,便十分好奇,於是向前瞅了瞅。呀,這不是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嗎?一向喜歡歷史文化的我不禁有些興奮,便壯着膽子問:“姐姐,這個電視劇叫什麼名字啊?”她回答了我,眼睛卻不離開屏幕。我想,看來我遇到同樣喜歡歷史文化的人了!可沒想到,當我正想下車時,卻聽見她喃喃自語道:噢,男主長得多帥啊,真是看不夠!瞬間,我僵在原地。原來,她只是對男主角的相貌感興趣!一剎那,我彷彿看透了這類事件。原來,人們看歷史文化的電視劇,大多是追求緊張有趣的情節,或是喜歡主角們的英姿而已。而真正去欣賞古代文化的',我想十個裏不會超過三個吧?而那些劇組,也許追求的只是收視率。

其實,如果社會並沒有因為“傳統文化熱”而重拾古代文學,反而接受了錯誤的觀點的話,那麼這麼普及傳統文化並不是好事。我們不妨來看看:那些講解論語的“文人”們,是否能完整地背誦《論語》的文學常識呢?是否能“曉古通今”,是否能將“青鳥殷勤為探看”的“看”讀成四聲呢?——知道他們的答案後,也許你就知道這個“文人”,是真的歷史文化愛好者,還是錯誤知識的傳播者了。

不得不説,曾經的《論語》到了如今確實變了味。但這變了味的並不是《論語》本身,而是因為某些人的錯誤傳播。我多麼希望《論語》不再被錯誤傳播!願這錯誤的“傳統文化熱”能早日變為正確的“傳統文化熱”。

願人們都能正確傳播古典文學,讓《論語》給人以借鑑和啟迪,給人以感染和薰陶,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讓古典文學這顆中華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永遠耀眼!

關於論語的作文2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更是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理想對於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説的是一個人的志向決定了他一生的發展和努力方向。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理想呢?

北師大的于丹教授説:“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這説明現在重要的不是我們終究的理想有多麼高尚,多麼偉大,而在於眼前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往往我們並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乏在到達那志願之前的道路。

《論語》中有一篇關於理想的,非常有名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講的是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侍着孔子,孔子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理想。子路搶先答道:“如果讓我去治理一個既受到別國侵略又遭受饑荒的大國的話,不到三年,我就能讓百姓有勇氣抵抗外國侵略,而且知道為人的道理。”孔子只是笑了笑。冉有説:“給我一個小城,我也只用三年時間,可以讓百姓富足,至於讓他們懂得為人的道理,就讓比我有才能的人去幹吧。”公西華説:“我不敢説能勝任什麼職位,但我願意學習。在祭祀祖廟,或是諸侯會盟共同朝見天子的時候,穿着禮服,帶着禮帽,當個小司儀罷了。”當孔子問到曾皙時,彈奏琴瑟的聲音漸漸稀疏,然後放下瑟直起身子幽幽的説:“我和他們三人的觀點不太一樣。當春天到來萬物復甦的時候,我和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水裏洗澡,到舞雩台上吹風乘涼,然後一起唱着歌歸來。”夫子歎曰:“吾與點(曾皙)也。”我們看到,前面三人的理想看起來都比曾皙理想高尚,遠大。但孔子認為,子路説的話並不謙讓,無法用“禮”來治理國家。不符合孔子“為國以禮”的要求。冉有的話與子路沒有什麼區別。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司儀,不能做大事。而曾點設想的因實行仁政而出現的太平盛世的圖景,是孔子“為國以禮”的要求。所以得到了老師的認可。由此可以看出,曾點是一個從容不迫的人。他的理想符合了《論語》中提倡的“温,良,恭,儉,讓”的人生之道。這也就是孔子的理想之道了。順便一提,這篇文章也出現在高中一年級第一冊的語文課本上,但是,我在學校學習這篇文章時,老師只講解了課文表面的文字意思,並沒有告訴我們這篇文章教給我們的空子怎樣的理想之道。看來,我國所謂的“素質教育”與理想之中還有很大的差距。

于丹教授認為:“理想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在乎的東西,是一種心靈的寄託。”《陋室銘》的經典就在於它寫出了理想的最高境界。即是——大家在一起談論的是不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託。如果大家能在絲竹之間,在交流中有了心心相通在共同寄託的大事上,有共同的理想,那麼,誰還能注意到陋室之“陋”呢?所以孔子云:“何陋之有?”

于丹教授説:“什麼是真正的理想,理想之道是給我們一個起點,給我們儲備一點心靈快樂的資源。”所以,內心的感悟才是《論語》所倡導的理想之道。

關於論語的作文3

這個暑假,我仔細閲讀過了《論語》,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孔子是我國最早的、也是最有影響的思想家、教育家,幾千年來,他成為我國封建社會所謂的聖人,賢者。他的《論語》讓我知道了做人的真諦,也讓我明白了學習的奧祕。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是“禮”的根本內容,是道德倫理觀念的基礎。仁者,愛人也,為人處事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能以關愛他人的心態面對生活。《論語》中記載,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刃,則以學文。”只是孔子在教導學生們説:“同學們,任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平易近人,做事要謹慎。”其次,做人誠信十分重要。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説:一個人丟了誠信,他還有什麼值得可信的地方呢?人沒有了誠信,將寸步難行,所以,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樣,我們才將會成為一個有誠信的人。

“禮”是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周禮”是西周以來上層建築的集中體現,它是用來維護上下尊卑關係的。因此,孔子對春秋末期的“禮壞樂崩”抱着惋惜的態度,把破壞禮的行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所以“禮”就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禮”也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則,須順承。”意思是説:父母是我們的長輩,我們應尊敬她們,對她們的教育,我們應認真聆聽,保持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習慣。

“知”是孔子思想的精華,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從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了許多有意義,很有啟發性的教育思想和獲得知識的方法。他提出反覆學習可以使人們的認識更加深入,從而獲得新的知識,“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從中我也明白了,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要用於開闊出新的知識,使自己的學識更加豐富孔夫子的教育思想中還包括學習態度的問題。他認為學習的態度就應該是老老實實的,不懂就説不懂,努力學習,他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自己就是這樣,不恥下問,由於孔子抱着這樣的學習態度,他的知識在當時就比別人豐富。再有,孔子教學也比較注意“因材施教”。《論語·述而篇》記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説:不到他用心思考弄明白而不得其義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想説而口裏不想説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交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免、能由此推出其他三個方面,就讓它自己去想。孔子就是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去推動學生思考問題的。

從《論語》中,可以學到許多做人學習的道理。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應該傳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正直,謙遜,與人為善的人。《論語》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感悟,感悟孔子精深的大智慧。

標籤: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