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讀書的作文錦集6篇

作文9.63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讀書的作文錦集6篇

讀書的作文 篇1

“你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是來自《竊讀記》文章中的一句話。對此,我的體會特別深刻。書,是我的一個好夥伴,6歲那年我就認識他了。那時我還小,字認得也很少,卻抱着一本《父與子》在那看。

上國小一年級之後,我就開始讀帶拼音的《十萬個為什麼》,而且對書裏面的動畫很感興趣。記得一次我看到了一個關於鑰匙的動畫,就問爸爸:“鑰匙有什麼用啊?”於是,爸爸叫我打開那個上鎖的櫃子,我拿了好多工具卻都打不開。只見爸爸拿出了一個又圓又方的東西,用它一扭,鎖就被打開了。咦,這不是《十萬個為什麼》書上所説的鑰匙嗎?

現在,我已經可以看一些大人書了,而且對體育很感興趣,每週都會買一張《體壇週報》,那裏邊有許多關於體育的資料。

我希望以後讀的書更加深一點,這樣我的知識就會積累得更多一點。

讀書的作文 篇2

讀書為我帶來的好處有許多,光是讓我增長了知識這一點,説也説不完。我就拿其中一件事來説吧!!

那是四年級時,我的好朋友李序衡家裏剛買了幾隻安哥拉兔,邀請我和李玉潔去看看呢!

星期天時,我和李玉潔迫不及待的衝向了李序衡的家裏。因為我們都很喜歡小兔子,特別是安哥拉兔。我們早就想一飽眼福了!

哇!李序衡的安哥拉兔可真可愛啊!灰蓬蓬的毛,兩隻長長的大耳朵長在了它圓溜溜的腦袋上。它還有三瓣嘴,一動一動的。像球一樣的尾巴,非常的蓬鬆。

李玉潔非常疼惜的把安哥拉兔報到懷裏。誰知,安哥拉兔一點也不安分,馬上從李玉潔的懷裏溜到的草地上。“啊!”李序衡尖叫道,“我的安哥拉兔!”安哥拉兔的毛已經髒的不成樣子了。

李序衡不知所措:“怎麼辦啊?安哥拉兔的毛已經這麼髒了?怎麼辦呢?”李玉潔説:“有了,我們幫它洗個澡吧!”説完,便把安哥拉兔報到水龍頭那兒去了。

不好!我從書上看到過,安哥拉兔這種兔子是不能用冷水直接沖洗的!否則,安哥拉兔會拉肚子,最後會死亡!

我連忙阻止了她,李玉潔的李序衡疑惑的問我:“為什麼呢?”我饒有耐心的和她們解釋道:“像安哥拉兔這種兔子是不能用冷水直接沖洗的!否則,安哥拉兔會拉肚子,最後會死亡!”

李序衡醒悟了過來:“哦!原來是這樣!謝謝你!”

我不好意思的説:“沒……沒關係的……”

讀書為我帶來的知識,還不止這一點呢!讀書為我帶的,真是説也説不完。讀書為我帶來的,不僅幫了我自己,還幫助了別人!

讀書的作文 篇3

歌德説得好“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但如果連讀書的方法都不好,怎麼去體會書中的含義呢?下面,大家就請聽聽我的讀書經驗吧! 在讀書時,要想想每一段的意思,鍛鍊自己。在讀完一段後,回憶書中所寫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寫在本子上。慢慢的,越寫越多,寫得也就會越來越簡短,越來越好了。 在讀書時,記下書中的好詞好句,是個很好的習慣。讀完一段後,再返回去看一看,看到一個好詞,看到一句好句,就用筆畫出來,並記在本子上。書讀多了,好詞句也就積累了很多,在寫作的時候有很大用處。讀完一本書後,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後感,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在寫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記錄下來的一些內容來寫,這樣就方便多了。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一本書,讀多

了,就會有更深的體會。讀得多,就好對這個故事熟悉了,那它的意思也就自然地浮出水面。 光是有好的方法還不夠的,還要合理的安排時間。 有的同學説,沒時間讀書,怎麼會沒時間呢?時間是擠出來的,讀書也不例外。我一般利用吃飯前,午休時,寫完作業後,睡覺前和雙修日的時間來閲讀書籍。在沒有時間的時候,可以每天讀幾頁,每天擠出一點兒時間來閲讀,一個學期下來,準能讀完二十幾本書。 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吧!

讓我們在書的海洋裏自由翱翔,讓我們一起在快樂中學習吧!

讀書的作文 篇4

從古到今,讀過書的人總比沒讀過書的人過得好,讀書多的人總比讀書少的人有成就,讀好書的人總比那些讀不利於身心健康的人有品位。總之一句話:人類要進步,社會要發展,那就必須要學習,多讀好書。

記得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學者,小時候家境貧寒,無錢買書,酷愛讀書的他就到處借書,回來後自己常常把書抄在紙上。不管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他都堅持這樣做。據説,即使硯台裏的墨水已結成了冰,手指都凍僵了,他還是忘我地抄寫個不停。這種刻苦執著,借閲抄書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讀書嘛,當然是讀好書了,讀一本書,就似品一杯好茶,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細細體會,你就會發現一個深刻的道理;讀一本好書,又似喝一杯白酒,如《魯迅文集》,才思良久,你的熱血就會沸騰。讀文章,就要讀帶有真實感情的文章。

讀多了好書,當然切身體會到讀書的好處。“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多了,肚子裏的“墨水”也多了。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的確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在學習上,書教回了我如何學習文化知識;在生活中,書啟發了我如何獨立自主;在社會上,書促動我要用知識和力量來回報社會。難道書不是人生的樂趣嗎?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開拓視野的窗口,書是探索奧妙的金鑰匙,書是天才成長的搖籃,書成就了輝煌,書萌發了智慧。

我愛讀書,更愛讀好書。

讀書的作文 篇5

讀書——語文的力量

語文告訴我什麼是“堅持的力量”、語文告訴我什麼是“下筆如有神”、語文告訴我“要想強國,先要強自身”。

在生活中語文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可是你不吃飯會捱餓,你不睡覺會疲勞。而你不學習語文就像在黑夜裏沒有點燈,四周都是黑漆漆的,所以語文對我們來説是重要的。

在中國,語文就是國文,我們寫字、講話、傾聽,都離不開它,所以中國人並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這門課程上。而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也容易走神,提不起半點興趣。總覺得自己國家的語言是簡單的。考試前稍稍用心就可以了。熟不知中國的文化卻是上下五千年。

但是在我的記憶中,有一個老師,她用她的手舞足蹈告訴我語文是什麼,在什麼地方用語文,什麼時候用語文。而她教的,我都不會忘。有時候輕輕地閉眼,我都能想起。因為形象生動的東西在記憶中停留的時間都是很長,很長的。

那是多久的時候,我已經忘了。但是不忘的是同學們的精彩搶答,老師的辛苦備課。

噹噹噹~~上課的鈴聲響起來了。同學們依舊閒散着,也許是最後一節課的原因。同學們都已經累了。但是情況卻在這個時候逆轉了。語文老師宣佈這節課玩遊戲。這個消息就是“久旱逢甘霖”的驚喜啊。同學們一個個熱情高漲,躍躍欲試。為了保持課堂的紀律性,老師要求我們要按照輪流的答辯法,一組一組的來。儘管如此,青春的我們還是鬧哄哄的。似乎一停下來就會覺得我們都老了。於是我們繼續的鬧着,老師也一起笑着。

開始了,同學們不相上下,互相嘲笑,卻又互相幫忙,在抽取背古詩的時候,-----天生我材必有用。總有幾個調皮的同學會回答“秦時明月漢時關”來擾亂回答問題的同學的思緒。儘管我們一個個為了勝利“不擇手段”但我們還是秉着“友誼第一,比賽的二”的想法,所以我們才會對別人的成功感到開心。這次的競答賽還是很順利的結束了。

從這次的活動中,我們瞭解到一個團隊的重要性,也明白一個人的心態,要擺在哪一個正確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注重自己平時對語文的積累,語文是無處不在的。在你迷路時,語文就是你的方向標。在你飢餓時,語文就是你的糧食。在你受到傷害時,語文就是你的武器。

酒,你只有封存的越久,味道才會越濃烈。語文也恰如其分,靠時間來證明。慢慢的體現出一種只屬於語文的香味。然後,飄遠,飄遠,卻散不盡。

讀書的作文 篇6

龍應台曾給他兒子安德烈寫過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註定與讀書下了不解之緣。不管你願意與否,都與讀書撇不清關係。從呱呱墜地、牙牙學語、到上校的年紀。每個父母親在不同的階段對他們子女都寄予厚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都是他們內心深處渴望達到的理想狀態。但是由於種種緣由,有的通過讀書實現了鯉魚跳龍門,成龍成風,有的半龍半風,有的讀書雖然半途而廢,可在其它行業也是有聲有色。不是有句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嗎?”

拉開時光的記憶,我的讀書生涯是從村國小開始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個村子還有村級國小,村子規模大一點的一般是五年制村國小,村子規模小一點的一般是三年制村國小。我們村子的國小是一所三年制學校,國小位於村子最西邊,低矮的三間土坯房坐北向南,這便是我們整個村子裏一到三年級20多名孩子的求學課堂。一年級和二年級一間教室,一年級學生坐前面,三年級學生單獨一間教室。老師就兩位,一位老師教一年級到三年級的語文,一位老師教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數學。兩位老師都是村子裏的文化人,和每位同學不是沾親就是帶故。

據父母親講,村子的國小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村子大集體時修建的。沒有一磚一瓦,全部是由土坯一層層堆積而建。土坯是黃土、秸稈和水拌和而成。黃土是由村民們趕着牛車從村西土溝一鐵鍬一鐵鍬運回來的;秸稈是村民們自家義務捐贈的;水來自村子的老水井,由年輕的父親們挑着各式各樣的水桶挑來的。父母親常説,那時候村裏年輕的父母親多,自然孩子們也多。在村子裏能有一所國小讓適齡兒童不出村就能上校讀書,這對整個村子來説是天大的事情。儘管父母親那一輩他們讀書甚少,甚至還有的是文盲,可他們內心深知讀書的重要性。以至於村裏面不少父母親動不動就嘮叨:“我們這一輩就是睜眼瞎子,去了城市連個男女廁所都分不清楚”。

帶着希望與寄託,村民們幹起活來自然是精神頭十足。沒花多少錢,沒用多長時間就蓋起來三間土坯房教室。窗子是木頭製成的,特別小,窗上沒有玻璃,用白麻紙糊着,地上更不會有磚是土地面。儘管簡單,可這三座土坯房就成了村裏精神聖殿,知識的搖籃,村民們和村莊的希望所在之地。

孩子們讀書用的桌子是由大隊統一提供的,經過一代又一代學生的不斷使用,到了我們上學的時候,已經破亂不堪。桌面上的溝壑就像老人的皺紋深深淺淺,條形不一;桌腿子更是缺的缺、掉的掉,爬在桌子上寫字會左右搖晃。凳子是學生從家裏搬,都是自家父母製作的木頭凳子。凳子面上會綁一塊母親會給縫製的棉墊。棉墊大部分是用棉花做的',布料是父母親們打了無數補丁的舊衣服。剛一開始,棉墊是又軟又厚,可隨着學生們體重的增加和屁股日積月累的坐壓,最後棉墊子幹扁扁、硬邦邦的像一塊幹牛糞。父母親看到這使用了快一年的棉墊子,就又給自家的孩子重新縫製棉墊子。就這樣,一塊棉墊子被壓扁、父母親再縫一塊,孩子們度過了無數個寒冷的冬天。在哪些雪花飄飛的日子裏屁股下面也是熱乎乎的,沒有遭涼肚鼓,甚至屁股起瘻瘡。

教室的地面是土地面,經過一屆又一屆學生的踩踏,已經非常的結實堅硬,甚至還發亮。可有土的地方就會有灰塵,再堅硬的土地也會如此。每天掃地的時候我們會把凳子放在桌子上,女同學捂着鼻子,生怕飛起的塵土嗆着自己。可就是這樣,塵土還是無孔不入,在頭髮裏、臉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跡。為了讓地面少些塵土,掃完地以後則會把清水撒在地面上,效果確實不錯,塵土在水的面前一下子收斂了很多,不再那樣肆虐無度。

在冬天寒冷的季節,上課要生火爐取暖。生火爐自然是男孩子的營生,輪流生火。炭是學校統一買的,但每天生火爐用的點燃物從自己家裏拿,引燃物一般是棉花柴。一般生火是安排兩個男學生,生火的這天要格外起的早,天還矇矇亮,父母親就早早起來熬稀粥、餾饅頭準備好了早飯。狼吐虎嚥下肚之後,抓上棉花柴就向學校走去,路過和一起值日的同學家門口,大聲的喊一嗓子。這時候,這個同學早已經悄悄埋伏在不遠處的某一旮旯裏,躡手躡腳地出現在你身後,雙手捂住你的眼睛。辛虧你有所準備,不被這突然到來的情況所嚇倒。然後,便是清脆般的笑聲響徹在瓦亮瓦亮的夜色當中,也不知道是誰家的狗受到了驚嚇,汪汪的發出幾聲狗吠聲。邊走邊説,邊走邊笑,也不理會遠處的狗吠之聲,走到了學校。進到教室摸着黑,一個同學負責把棉花柴放到火爐裏,在棉花柴上面再發些零碎的木材;另外一個同學負責把炭打碎,放在零碎的木材上面。蓋爐蓋,火柴點燃廢紙,火光通紅通紅頓時照亮了整個屋子,教室一下子温暖了起來。

就是在這樣的鄉村國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清晨跳躍着奔向土屋課堂。學的科目很簡單,就是數學和語文,上午全部是數學課,下午是語文課。上課前,我們不起立也不喊老師好,就那樣直溜溜的坐在課桌前等待老師的到來;放學後,我們也不和老師説再見,沒等老師喊放學,就爭搶着跑出了教室之外,向家的方向跑去。學校也沒有專門的操場、就是一個大院,四面土牆,這就是我們下課後的樂園。我們在土操場上盡心的玩耍,大聲吼叫。那時候,也不評什麼什麼優秀或者是“三好學生”,在我們內心深處也不知道“三好學生”是什麼概念?但大家放學以後、或者是暑假、寒假的日子裏,都忙着爭着做家務事。在做完家務事之餘,我們春天打土坷垃仗、夏天下河洗澡、秋天爬房掏鳥窩、冬天生爐烤火。

在我們上了國中以後,村小就不復存在了,統一搬到了行政村所在地。再後來,行政村的學校該撤的撤,該搬的搬,都集中到了鄉里。村裏的國小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那些簡單的老師,那些幼年的同學,還有那簡陋的教室確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裏。因為那裏是我的故鄉、是我們的根。

如今好多農村沒有了學校,家庭條件好一點的都去了縣裏陪讀上學,家庭條件差一點的孩子上學得到幾裏外的鄉鎮上學。但是無論怎麼樣,家長都會竭盡所能讓他們上學,因為他們深知,上學雖然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更多機會。翻開那些有所成就的個人履歷,沒有一個人是在童年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了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

標籤:錦集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