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供應鏈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2.78W

供應鏈管理可以分為功能內的協調、功能間的協調和組織間的協調三個維度。採購在供應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編下面為大家整理關於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歡迎閲讀參考: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

  一、供應鏈管理的過程

供應鏈管理是企業間重要程序的整合與管理,包含了從上游供應商至下游客户間實體原料、服務和信息的管理,以增加客户的價值為目的,整個程序包括:原物料的獲得與採購、生產排程、訂單處理、存貨管理、配送、倉儲及顧客服務等。

供應鏈管理可以分成三個維度:功能內的協調,是指企業內部對作業及程序的成本控制,以達到較佳的生產效率;功能間的協調指企業內各個部門間亦需要有良好的整合,以降低可能的目標衝突,諸如後勤與財務部門或後勤與生產部門等的協調;組織間的協調指從整體供應鏈來看,組織與其它組織間通過某種機制來達到成本更低、效率更好的生產,如根據銷售狀況實施的自動補貨系統或及時生產等。在全球環境不斷變化及客户需求多變的情況下,講求“快速”是企業創造優勢來源之一,在供應鏈管理的理念下,“時間”是另一個改變市場生態的重要因素之一,能立即反應市場而快速做出改變的企業才能真正享有成功的成果,因此,“時基”(time-based)競爭是企業必然會面對的,Just-In-Time是整合的並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目的是改善質量、提高生產力並減少不必要的浪費,JIT提供了一種成本有效的生產並且在正確的質量、正確的時間及地點配送正確的需求量給客户,多運用在及時地提供原物料、生產製造及配送的過程上,JIT是供應鏈管理中講求時基競爭下極為重要的一種策略,例如廠商與供應商採用JIT的配送,有效地控制廠商的存貨量並降低不必要的貨品積壓,更進一步地甚至可以達到零庫存的有效管理等。

  二、採購在供應鏈中的`重要作用

採購、生產以及配送是傳統供應鏈當中三個主要的階段,不論是製造商對其生產原料與零件的採購或下游廠商對商品的購買,原物料採購對每個在供應鏈內的廠商而言,是不可避免的一項作業,因此,企業的“採購”是企業一種功能性的活動,諸如購買原料、半成品(如零件)和成品(如機器設備),與日常的物料管理及信息管理有關,企業對供應商的採購關係着自身的成本及產品質量,有高質量的原物料才能生產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產品,進而創造更高的顧客價值。對大部分的廠商而言,自行生產所有制造過程中所需的原料或組件是很困難的,甚至是某項生產技術,為了降低自行開發的風險,廠商傾向專注在核心能力上,並從其它外部供應商獲得所需的其它資源。因此,採購最基本的目的是在保證組織能有稱職的供應商在合理的成本下,持續不斷地提供所需的原料,它扮演着支持生產及作業程序的角色,所以,組織的採購策略必須和生產策略一致,以使得組織在公司層級的策略能有效運行;對內,採購應當和企業的生產及公司層級策略相互溝通,對外,則與供應商互動。

  三、採購價值鏈(Sourcing Value Chain)

採購價值鏈可以充分説明策略性的購買在供應鏈組織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它是組織成本控制及獲利的主要原因,如圖1。

1.制定年度計劃:主要指組織制定整體目標及未來在採購上的相關細節。

2.定義需求:定義需求是依據組織內部在未來的生產程序或其它相關企業活動所需的原料或組件等,定義出所需要的原物料清單。

3.擬定採購策略:此階段對組織來説是一個做或買(make/buy)的決策選擇,組織依本身的能力來衡量是否由自己來開發生產所需的原料或向外尋找供貨商。

4.評估並選擇供貨商:在決定向外採購原物料時,組織必需在多個符合要求的供貨商間選擇欲合作的對象,包含了對供貨商過去經驗及能力等的評估。

5.取得原料:組織在此階段的重點是如何降低交易時的成本,可通過電子商務或網絡來達到這一目標。

6.管理與供貨商的關係:對供應鏈內的廠商而言,與供貨商的關係是一種資產,並不僅是交易而已,除了採購原物料外,廠商與供貨商間更可有技術及知識上的相互支持,長期來看,是一種競爭優勢。

從採購的價值鏈中可看出廠商與供貨商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企業為了有效地在市場上競爭,必需擁有稱職的供應商,而供應商亦必須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提供高質量且價格合理的原物料,因為廠商所生產的產品質量最終決定在其供應商的能力上,採購策略的功用之一即是為企業與有能力的供應商間建立聯繫,包含了尋找新的供應商及改善原有供應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