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公開課

《荊軻刺秦王》公開課教案

公開課2.69W

《荊軻刺秦王》選自《戰國策·燕策三》,記述了戰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反抗暴秦、勇於犧牲的精神。

《荊軻刺秦王》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的文言詞句並進行歸類整理。

2、分析鑑賞荊軻形象。

【教學重點】

1、積累“顧”、“就”、“發”等文言詞語用法。

2、學習本文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難點】

如何評價荊軻刺秦這一行為的意義。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入課

屏幕展示對聯: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對聯寫的都是那些歷史人物?

①剛正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

幽而發憤,著成信史照人寰

②盛唐詩酒無雙士

青蓮方苑第一家

③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④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

⑤兵甲富於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憂樂關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蘇台

前五聯分別是司馬遷、李白、蒲松齡、諸葛亮、范仲淹,那麼,同學們請看,

⑥身入狼邦,壯志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國,蕭寒易水古今流——寫的是歷史上的那個人物呢?對,是咸陽荊軻墓聯。今天我們就走進那段塵封的歲月,去感受那步步驚心的往事。(板書課題)

  二、識人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四大刺客之一(要離、專諸、聶政、荊軻)本是齊國人,後遷居衞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後,改稱荊軻,喜好讀書擊劍,善交名人勇士。

  三、入境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全國的大勢已定,弱小的燕國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自己在秦國做人質的“見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如不成,則刺殺秦王嬴政,使其國內大亂,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託,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保守祕密而自殺。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事敗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2年滅燕。

  四、解題

《戰國策》是西漢學者劉向所整理、校訂的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彙編,是一部國別體的史書。該書記載了戰國時期二百三四十年間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動,着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語言流暢,記人、記事形象生動。全書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説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暴、勇於鬥爭的行為。《戰國策》在記敍歷史事件時,過分誇張渲染謀臣策士的作用,有時為了突出縱橫遊説之士在歷史事件中的決定作用,甚至編造一些情節,不免違背歷史的真實。長於議論和敍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五、整體感知:

1、放配樂朗誦,疏通字詞、句讀方面的問題。

淬(cuì)憐(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創(chuāng)揕(zhèn)樊於(wū)期 夏無且(jū)

2、學生複述文章的故事情節並理順《荊軻刺秦王》的結構:

第一部分——開端(1——2段):存亡困境

第二部分——發展(3——9段):解脱困境

第三部分——高潮(10——17段):孤注一擲

第四部分——結局(最後一段):突圍失敗

3、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仔細閲讀課文,瞭解課文詳細內容。

  六、佈置作業

課後思考:

1、荊軻和太子丹是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2、荊軻刺秦王為什麼失敗了?

3、你是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情的?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文言知識梳理

1、通假字。

秦王必説見臣 説,通“悦”,yuè,高興。

使工以藥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燒刃使紅,漬於水中。

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陵,通“凌”,侮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請辭決矣 決,通“訣”,訣別。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懾。

設九賓 賓,通“儐”,儐相 (bīnxiàng),迎賓贊禮的人。儐,舊讀bìn。

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

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ù,倉促,突然。

2、一詞多義

【之】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它(們)” 使工以藥淬之/願大王少假借之

②結構助詞,“的”/不譯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而】

①連詞,錶轉折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