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國學智慧

國學智慧與企業管理的融合

隨着“國學”的興起,目前各行業對於國學與管理課程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但企業家質疑最多的問題卻是:國學能與管理相融合嗎?

國學智慧與企業管理的融合

  首先需解決4個問題

國學如何“融合”管理,是目前企業家十分關注的焦點之一。國學“融合”管理不僅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國哲學智慧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走向與其他學科交叉的需要。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將國學中藴含的哲學智慧與現代管理相結合,已成為當代中國人的強烈呼聲,並且在實踐上做出了各種形式的有益探討。

那麼,國學如何“融合”管理呢?必須從思想上解決4個理論問題:

1.從改造企業員工積澱已久的傳統心理舊習、培養現代理想人格的角度着眼,如何從國學中汲取其合理思想,為管理者和企業家構建“精神家園”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

2.從社會角度,如何將中國哲學所承襲並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轉換為超越西方“天人對立”的思維方式,為管理者和企業家建構起現代生態管理方式呢?

3.站在文化的高度,面對各種“文明衝突”和價值多元化,我們能從傳統國學中汲取諸如“和而不同”等文化資源,以整合、協調多元文化,怎樣為管理者創造一個“多元和諧”的企業環境提供理論根據呢?

4.從現在文化轉型、企業管理轉型能為企業管理者從國學中汲取什麼哲學智慧呢?國學中所藴含極其豐富的哲學智慧(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法,儒家的“中庸之道”等),需要深入地挖掘與學習。

  堅持會通中西

中西方對“什麼是管理”這一根本問題理解是不同的。西方人普遍認為“管理是通過對組織的資源(包括人、財、物、信息、技術、時間等)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協調和控制而快速地達到組織目標過程”。西方管理強調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標,偏重於從管理程序和職能來界定管理的本質。管理學主要是如何通過各種手段管理別人,而忽視在管理他人的同時如何有效地管好自己,這就勢必會在管理場中造成管理主體的“缺位”。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崇尚人文精神、倫理道德和中庸和諧的“價值理性”文化。中國人把管理的本質規定為一門大寫的“人學”。“人”是中國管理哲學的出發點,同時也是它的落腳點。

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盡管不同,但它們對管理的本質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即認為管理學是一門“以人為本”的“正己正人之學”,或者説是一門“以人為本”的“修己治人之學”。強調管理是始於“正己”(或“修己”)而終於“正人”(或“治人”)的過程。在《論語·顏淵》篇中,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率)以正,孰敢不正。’”這裏所謂“正”,即“正人”,包括“正己”與“正人。”所謂“正己”,即是修身之義,就是強調管理者必須通過道德修養,提高自己的內在道德素質,樹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實施成功的“形象管理”。

在管理場中,管理者是主體。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他人。“正己”是“正人”的前提和基礎。所謂“正人”,是指在“自我管理”的基礎上,如何提高對他人的管理水平與管理藝術,實施有效的成功管理。認為管理者身正而後家正,家正而九族之喪祭冠昏皆正,由是而百官以正,而萬民亦無不正矣。“正己”是“體”,“正人”是“用”,這是中國管理哲學的兩個不可分割的基本要素。

因此,國學對於管理有3點啟發:以人為先,教化管理者和員工的心智;以柔克剛,柔化具體的經營運作;以異避同,激發決策和預測中的直覺與靈感。

標籤:國學 管理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