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國學智慧

冬至的來歷和習俗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下面小編準備了關於冬至的來歷和習俗,歡迎大家參考!

冬至的來歷和習俗

  冬至的來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民間還用冬至日到來的早晚及天氣好壞來判斷來年的天氣,有:“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的説法,作為一個節氣,冬至在春秋時代已被觀測出來,但作為一個盛大的節日,冬至節又是怎樣誕生的呢?關於這個節日,又有着什麼傳説故事呢?事實上,冬至過節的風俗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説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傳説冬至吃餃子緣起於東漢醫聖張仲景,據説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七年級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七年級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時至今日,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冬至的習俗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個熱愛生活的民族,這從中國豐富多彩的飲食習俗中或可見一斑。中國的傳統節日幾乎都有着豐富有趣的飲食習俗,冬至自然也不例外。獨特的“冬至亞歲宴”就曾盛極一時。此外,冬至吃餛飩(餃子)的風俗流傳較廣,民間有“冬至餛飩(餃子)夏至面”。北方一些地區還有在東至吃狗肉羊肉的習慣,冬至來到,也就意味着人們要開始面對所謂的“數九寒天”。但人們相信,冬至到了,春天也就不遠了。數九的風俗也就由此誕生。數過九九八十一天,便是一片春光好。在關於數九的風俗中,九九歌和九九消寒圖都是比較有趣的。

標籤:冬至 來歷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