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生產管理

生產管理改善

在生產管理中,時時刻刻,我們都在思考着改善的方法,那麼到目前為止,有着哪些改善的方法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生產管理改善

 一、回顧現有的一些方法

生產運作中,有兩個基本問題:數量和時間

處理數量,原理上已經相當完善了

BOM,用樹形結構表示複雜成品中所有零部件之間的隸屬和數量關係。加工路線,用來指明零件的加工需要經過那些加工點。加工路線和BOM在一起,配合客户訂單就可以確定生產多少和在哪裏生產哪些東西。“獨立需求”、“相關需求”的概念,則是處理需求性質不同的零部件,把他們混編在一起,以便在一條生產線上能同時生產。

處理時間,遠不如數量處理的明白

“能力平衡”方式,處理思路是能力與負荷平衡,在規定的時間(能力)裏完成確定的任務(負荷)。即逐個將任務“負荷”時間加起來,然後與機器規定的“能力”時間對照,再增減任務量等。在計劃裏,負荷用的是計劃工時。

可問題是,在離散生產中要過多道工序,上、下道工序之間的時間是生產週期(整個生產用時)。它包括了工藝時間(工時)以及等待、換產、檢驗、運輸等時間。而生產週期只有在完工後才知道。工時佔生產週期大約只有一成。生產週期的波動後果是:預定的任務沒到,機器只好先加工已到了的任務。而一個個計劃時間段之間沒有留下空隙。這樣,規定的時間裏完不成確定的任務時,計劃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塌。一般,用“在規定的時間裏完成確定的任務”原則編制出的生產計劃,能順利執行的少。

難點還在於:不確定性的時間問題處理。

生產計劃如果只能説清數量,説不清時間,只能算是瘸子。

  二、輸入、輸出平衡的思路

生產中,只要切實做到投入與產出平衡,上述問題就能得到有效抑制。

實際中平衡是暫時的、不平衡是永遠的。所以現實需要容忍缺陷和問題;避免逐個任務的去平衡,而關注不平衡的後果→在製品(在製品耗用時間);逐步改進,理論目標是永遠的努力方向。左圖是基本思路,下面簡單解釋,另文詳述。

若要平衡,先要知道投入與產出的情況,即測量。用流量圖可以直觀清晰看到生產過程的情況。綠線是投入,紅線是產出。折線的垂向線段對應了這天的投入或產出的負荷(小時)。見左下的兩個圖。流量圖包含了許多有用信息。比如可以直接在圖中測算出在製品量、任務順序交換情況、生產週期、提前期等等,可以清楚的瞭解在製品與生產週期的關係。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可供改進的空間還有多大。

生產平衡的內在關係仍然可以從流量圖中解讀出來,見右下圖。矩形代表生產任務,為簡單隻畫了一個。其高度代表計劃工時,長度代表生產週期。當輸入輸出為兩條平行直線時,生產任務的平均通過時間最短(可由排序理論證明)。表示產出的紅線,也是實際使用的能力。機器的能力有上限。只要不超過上限,能力供應可變,即紅線的角度C可以變動。同樣,生產週期長度也是波動的,而且工藝時間在生產週期中只佔很小一部分,所以能力供應線在擺動時很少會受到生產週期的限制。可以想象,生產中的問題雖然不斷,但因有這種內在的關係,問題只要不鬧出圈,生產就能走下去。這是以付出了效率、成本、交期等代價換來的。

代價的產生是因為生產運作出現了偏差。看左上圖,這是機加的實際情況,灰點線與綠點線夾的面積是投放過量的部分;一系列綠色三角是批量原因造成的,它使得任務平均通過時間加長,造成在製品滯留。等等。

從實際結果解讀出的信息有兩個用途,一是指導制定生產計劃;一是指導生產改進。他們是相輔相成的,並且離不開“生產-供應鏈”,即組織、計劃控制、產品及工藝、設備及佈置等。

打造“平衡、容忍缺陷的計劃運作環境”,以適應經常性的不平衡。容忍缺陷靠的是在計劃中建立負荷帳户,本期沒完的任務留在帳户裏,待下一階段繼續。而這部分任務不需要再參加下一階段的計劃。實際操作時,班組按照規定的順序領取已經到達的工單加工。這為插單、換序、停機等意外情況留出了迴旋餘地。對多工序加工,在每個負荷帳户中設定能力上限,計劃負荷超過上限,添加結束。任務是按照歷史的平均水平以一定的比例折算進負荷帳户。這就初步解決了生產週期的波動,在一定時間中達到總體平衡。

測量分析要分析工廠在各種各樣情況下的表現,比如不同設備、不同季節、不同產品的輪番生產等;平均生產週期及其變化,使負荷折算有據可依;交貨延期、在製品等情況,等。因為生產運作中有着內在的`嚴謹,這些數據有章可循,是為分析的基礎。我這裏有一個用EXCEL編的簡單演示程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EMAIL來索取。以前,工廠對這類平均、比例的情況很少關注。這些統計規律常常令管理者吃驚。

搭起運作方式的目的,是要逐步壓縮生產週期,畢竟工藝時間只佔生產週期的一成左右,有巨大的潛力可挖。進一步就要做改善的工作。把潛在的規律挖掘出來,給出改進指示。

左圖是簡單的物流矩陣,每個節點不僅攜帶了數量信息,也能攜帶着時間信息,並且包含了他們之間相互牽扯的聯繫。利用它,把流量圖表示出的各類偏差與運作過程問題聯繫起來。

壓縮生產週期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逐步使最早交貨時間和最晚交貨時間靠近(也就是抑制交貨誤期,過多的在製品)。這實際上採用了豐田生產方式,全面質量管理的路線。

  三、遠程諮詢

的確,潛在的8成生產效率損失、實現豐田生產方式,很有誘惑力。但是,還要解決在一、兩年的實施中,降低費用。

這是改進的兩個方面。一個是要做什麼,一個是能做什麼。

做什麼,就是要對生產結果進行計算分析,需要用專業技術和工具;判讀分析結果,給出改進指標。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識。這些工作工廠恐怕需要利用“外腦”。

能做什麼,對哪個問題下手、做什麼事情工廠的條件可以承受,企業自己最清楚。

這樣,主要靠從網上傳遞數據,分析後,再反饋給工廠。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樣也能兼顧正常生產秩序和生產改進。

標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