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體育 > 太極拳

練好太極鬆功的六個步驟

太極拳2.05W

太極講究的是以柔克剛,剛中帶柔,柔中帶剛。“不鬆何以空,不鬆何以柔,不鬆何以滿,不鬆何以圓,不鬆何以活,不鬆何以靈。”由此可知,練太極拳能獲得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優化生命、開發智慧等功效,其奧妙就在一個“鬆”上。下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練好太極鬆功的六個步驟

太極拳界對鬆透身心有深刻認識,楊澄浦先生説:“一個鬆字,最為難能。”吳圖南在20世紀40年代,還曾專門寫過了一篇“鬆功論”的文章。當代太極拳明家王壯弘老師,則以“不”的否定語句來説明鬆的重要性:“不鬆何以空,不鬆何以柔,不鬆何以滿,不鬆何以圓,不鬆何以活,不鬆何以靈。”由此可知,練太極拳能獲得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優化生命、開發智慧等功效,其奧妙就在一個“鬆”上。

鬆的內容有兩個。其一,鬆身,就是鬆透周身上下內外,打開、暢通人體的所有關竅要道,使氣血運布周身“不稍滯”,老前輩稱之為通透周身、通透度好;其二,鬆心,就是調整內心,使之不慌亂、不緊張、不拘謹、不自我設限,始終保持心氣平和、愉悦自然、內在裏充實的狀態。總之,鬆是太極拳修煉體系中最基礎、最根本、最高深的內容之一。

太極拳鬆透身心的功夫,共有依次遞進的六個步驟和境界。

  鬆開:對拉拔長意在先

鬆開就是把身體所有關節鬆開。楊澄甫説:“鬆,要全身筋骨鬆開,不可有絲毫緊張,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只有筋耳,筋能鬆開,其餘尚有不鬆之理乎!”這説明,鬆透身心的第一層功夫就是鬆開全身的各個主要關節,其目的,就是把身軀、四肢,這些人身體的五根棍子變成“柔若無骨”的狀態。

基於這樣的認識,有人把太極拳鬆開身體的內容稱之為“九鬆”,其實,具體來説,不僅僅是“九鬆”,應至少把手指、手腕、肘、肩、頸、頭部、脊柱、肋、腰、胯、膝、踝、腳趾等部位都鬆開。

從武學學派來看,雖然都講鬆,但各派還是有一些側重的。作為練太極拳者,鬆腰最為重要。楊澄甫在《太極十要》一文中,把“鬆腰”列為其中的重要一條(第三條)。

  鬆散:內外均勻體舒適

太極拳要求鬆散。鬆散就是從上到下、由裏至外同時放鬆,這樣能不偏不倚,符合太極拳理。太極拳就是調和陰陽,使之歸於中和,中和就是內外均勻舒適,沒有一絲一毫的拘謹、緊張。

如何做到鬆散,不管是行拳走架還是專項的基本功訓練,都要通過自我暗示的辦法、想象的辦法、周身上下內外沒有任何壓力的辦法來實現。內功太極拳中有一個重要的練法叫“三道圈”,它的目的就是用來練鬆散的。也可以通過“一石激起千層浪”來理解鬆散,這狀態是有向下落的意思又有向外散的狀態。如何理解,可以體驗坐電梯突然下落又有些往外膨脹、飄忽的感覺。著名作家畢淑敏形容鬆散像煙灰下落,當煙灰一抖的時候,煙灰既往下落,又往外散,這個狀態就叫鬆散。

人如果能實現鬆散,則健康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不鬆散,所以周身會不知不覺形成疾病滋生的環境,比方,形體的拘謹引起氣脈的堵塞;精神的拘謹,會引起心理壓抑。所以説鬆散不僅對練好太極拳有幫助,更關鍵的是讓心理壓力得到緩解。

  鬆沉:不浮不躁有氣勢

何為鬆沉,有一個比喻可以説明。比如胳膊往外一伸,別人抬着很費勁,就像一捆衣物被水滲泡之後,抬起時有了很重的感覺,這就是鬆沉,又鬆又沉。

鬆沉體現在太極拳架演練過程中,則是“心氣下沉”,不浮不躁,很沉穩。在傳統楊式太極拳中,特別講究“掤”勁,打“掤”勁的時候,彷彿一種浩然正氣般的氣勢、威儀、能量往下落的同時又往上充溢、膨脹,這種太極拳的神態、氣質就是鬆沉。

鬆沉除了反覆“默識揣摩”其間的道理外,在太極拳的教學中,至少有四種辦法幫助學練者體驗鬆沉的真實存在:其一,用胳膊像一灘摻了水的濕泥,把其放置在萬丈深淵(想象)的辦法來幫助初學者體驗鬆沉。

其二,兩個胳膊伸到頭頂上方,手心相對,指尖輕輕相接,然後,好像不要兩臂似的,任兩臂自由鬆落下來;其三,通過兩手環抱,手心朝下,圍繞四正四隅一個圈不停地走轉,走的時間越久,越容易讓兩個胳膊往下沉落,但是,還不能讓胳膊下去,還要懸着胳膊;其四,練太極拳的各種動作,不要主動的按照招式去做動作,而是上來下去自動地沉落升降。

標籤:鬆功 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