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民間舞

漢族民間舞的藝術特色

民間舞2.55W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漢族民間舞的藝術特色,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漢族民間舞的藝術特色

漢族民間舞蹈常以成語作為表演形式、舞蹈動作的名稱。由於成語寓意廣為人知,成語命名的舞蹈會引起美好的聯想,使觀眾與表演者的審美心理得到滿足。舞蹈動作用成語作為名稱,可突出動作的目的性及其含義。舞蹈很強調隊形、場面的組織變化,以吉祥用語,古戰陣名,雅俗共賞的詩句作為名稱,使畫面、路線變化更富詩情畫意。這種成語寓意的藝術手法是源於傳統的民族心理。

緣物寄情——憑藉一種物品寄寓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象徵吉祥、幸福,是漢族傳統的審美心理與審美趣味。 所緣之物中有傳説裏的神獸、神物,有宗教色彩的法器和用品,有現實生活的器物、工藝品。在藝術手法上有實表其物、虛實結合、虛擬寫意等。在形式上有用擬人化的手法表演的道具舞,如龍、鳳寄寓對吉祥、富貴的渴求,麒麟有多生貴子之意。漢族民間舞蹈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摺扇,是以實物做成的.小巧美觀、張合方便的道具,演員通過它在舞中以虛擬寫意或虛實結合的手法,巧妙地刻劃各種人物形象,抒發細膩的感情變化。它還可以表現特定的環境與情節,如花園中捕蝶、春風中放風等等。

載歌載舞——廣為流傳的各種秧歌、花燈、花鼓,大多都屬於這類載歌載舞的民間舞蹈,是漢族民間舞蹈中常用的藝術手法。歌詞中有傳統的部分,也有即興創作的部分,如安徽花鼓燈中的花鼓歌,都是極優美動聽的口頭文學,並以歌舞相間的形式,使歌舞兩者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民間歌舞追溯其源,與古代踏歌有關。宋、元兩代戲劇的興起,又受戲劇表演的影響,尤其是清代地方戲盛行之際,漢族民間舞蹈吸取戲曲的情節曲折、戲文動聽、服飾美觀、道具精緻等優長,加強了表演性與藝術效果。民間舞蹈與地方小戲關係密切,前者重舞、後者重戲,各有所長。道具舞蹈中邊唱邊舞的形式也很多。

技藝求精——各種民間藝術多是在祈年、祭祖、廟會、迎神賽會中表演,表演者在鬥妙爭能中,各出新招,以博稱讚。由於藝人們不斷從地方戲、雜技、武術、器樂、民歌中廣收博採,原有形式內容更為豐富,技藝上精益求精,成為在廣場演出的大型節目。如花鼓燈就是從由會表演發展成包括歌、舞、技、戲的表演形式,善唱者的歌聲隨着夜風可遠飄一二里外,善舞者的跟斗越翻越奇,藝人們也形成各自的專長,為羣眾所熟悉和愛戴。漢族民間舞蹈在這種技藝求精中不斷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