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民間舞

漢族民間舞的突出特點

民間舞2.6W

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民間舞蹈,由於受生存環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風格上有着十分明顯的差異。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漢族民間舞的突出特點,歡迎閲讀欣賞,希望您喜歡。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漢族民間舞的突出特點

我國是一個擁有眾多個民族的國家,在這56個民族中,漢族佔總人口的90%以上,主要住居在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遼平原。廣闊的居住區域和完全不同的自然環境,形成漢族民間舞蹈種類繁多,風格各異的特色:北方流傳秧歌,有陝北秧歌、東北秧歌、河北秧歌、山東秧歌之分:南方流傳花燈,有云南花燈、廣西採調、福建採茶之別。北方的民間舞多具古代燕、趙、秦的古樸剛勁之遺風。南方的民間舞則以綺麗纖巧、婀娜多姿而見長。地處黃河長江之間的淮河地區的花鼓燈,兼收南北之長形成剛柔相濟、男子矯健、女子俊俏的特色。中國漢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龍舞,在神州大地更是騰空飛舞,千姿百態。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龍舞的形式已有一百多種,僅浙江一地就有近二十多種。此外,每逢年節。各地民間舞蹈的表演也是琳琅滿目,各具風采。

我國漢族民間舞蹈的突出特點:

  其一,表現的內容、風格獨特。

如: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的膠州秧歌,它流傳於山東膠州一帶的農村,是當地羣眾喜聞樂見的以舞和戲結合的一秧歌表演形式,它的風格特點是“抬重、落輕、走飄,活動起來扭斷腰”。扭斷腰的“扭”字,在膠州有這樣的説法,即“三彎九動,十八態”。也就是説,膠州秧歌中所有的動都在“扭”字上。腰上的“扭”必須以富有彈性的腳下運動和靈活的擰動為支撐點,自上而下的擰、碾、扭,才能使身體線條彎曲柔和。動作輕柔、奔放。以人體腰部的“扭”帶動上肢的繞、推、翻。這種快發力,慢延伸,“力”的控制和運用的動律,增強了身體上下的協調性,體現了膠州秧歌“伸”勁和“韌”勁的風格特點,給人一種挺拔、舒展的美感形象視覺。膠州秧歌是以碾、擰、伸、韌四大獨有動律特徵,形成“三道彎”的體態風格。

  其二,具有廣泛的表現性。

例如:湖南《花燈》這種舞蹈形式,羣眾對其表現的內容和塑造的舞蹈形象就有這樣的説法:“花燈形象三百三,禽獸妖魔龍魚猴,日月風雷雨花木,精造打燈不用愁。”由於民間舞蹈產生於勞動人民的生活,又為人民所創造,所以它主要是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其三,載歌載舞性。

載歌載舞是漢族民間舞蹈中常用的藝術手法。表演中還可分為載歌載舞。歌舞相間,以歌伴舞等形式。廣為流傳的各種秧歌、花燈、花鼓,大多數都屬於這類的民間舞蹈。歌舞結合,相得益彰,可以表達祝賀與敬意,可以敍述勞動的歡快與描繪不同的環境,可以淋漓盡致地訴説心境與傾述愛慕。歌詞中有傳統的部分,也有即興創作的部分,觸景生情,運用自如。

民間歌舞,追溯其源,它同古代踏歌有關。後來又受到戲劇表演的影響。宋、元兩代戲劇的興起,廣泛地吸收民間舞蹈作為素材,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反過來它又促進了民間舞蹈的表演。尤其是清代地方戲盛行之際,漢族民間舞蹈吸取戲曲的情節曲折、戲文動聽、服飾美觀、道具精製等特長,加強表演性與藝術效果。民間舞蹈與地方小戲關係密切,有些形式幾乎無法分開。

道具舞蹈中邊唱邊舞的形式也有很多,如:“小車舞”、“採蓮船”、“打蓮湘”等。有歌有舞便於觀眾理解。這正是東漢文學家傅毅在《舞賦・序》中所描繪的:“歌以詠言,舞以盡意,是以論其詩不如聽其聲;聽其聲不如察其形。”載歌載舞的'傳統審美習慣代代相傳。

  其四,技藝求精。

技,又有技能、技巧、技藝等層次之分,技藝是發揮技能的最高表現,正如漢代許慎《説文解字》中的釋意,技,技巧也。自古以來,各種民間藝術多是在祈年、祭祖、廟會、迎神賽會中表演,表演者在鬥妙爭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稱讚,漢族民間舞蹈正是在這種技藝求精中不斷髮展。

明、清以後,漢族民間舞蹈一方面仍在廟會中表現,另一方面逐漸過渡到文化娛樂活動。農閒時娛樂性的演出中。內容單一、形式短小的節目已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於是人們就從地方戲、雜技、武術、器樂、民歌中廣收博採,使原有形式的內容更為豐富,技藝上精益求精,成為在廣場上可以演出三個小時的大型節目。藝人們形成各自的專長,為羣眾所熟悉和愛戴。

如今,隨着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廟會活動的減少或消失,現代文化生活取代民間藝術活動以後,民間舞蹈出現了冷落、技藝低下的趨勢。如何提供一個新的環境以利於相互競爭,促進技藝的提高與創新,已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現今,新型廟會、民間藝術節、秧歌節等形式的出現。無疑又促進了民間舞蹈和城市羣眾舞蹈的發展,但在技藝提高上,多限於個別的節目和表演者。尚不普遍,農村受商業經濟的影響。青年已不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苦練各種技藝,人們已失去過去為出會求神、祈福的觀念和動力。如何尋找適應新條件的技藝求精的動力。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其五,鼓之舞之。

鼓在民族民間舞蹈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羅雄巖在《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第五章《鼓舞開先河》中闡述道,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河。如果説《尚書・益稷》“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記述了原始社會人們敲打着石器,模仿獸類的形象跳圖騰之舞的話,那麼《易・繫辭》“鼓之舞之以盡神”則説明鼓的出現,使舞蹈得到飛躍,鼓舞遂成為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藝術形式。同時也代表了漢族民間舞蹈的藝術形式、風格與地域文化的特色。

在鼓的形制上,北方多用打鼓,南方多用小型的花鼓,花鼓舞在北方的一些地區雖然也廣為流傳,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講究技藝求精。如山西的“晉南花鼓”,陝西的“宜川花鼓”,表演時,鼓持手中,可系在腰問或系在胸前,乃至頭頂、肩上、腋下、膝前等處,都可以系鼓,打法上,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者可一人打七面鼓之多,並表現老年、青年以及各種人物形象。

標籤:民間舞 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