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2023年幼兒園秋季保健小知識

愛好1.9W

秋季來臨,氣温漸變,天氣變得乾燥涼爽,温差較大,幼兒體質較弱,免疫力不強,容易感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年幼兒園秋季保健小知識,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幼兒園秋季保健小知識

幼兒園秋季保健小知識

一、注意起居調節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變換了,幼兒家長也要與幼兒園的要求相一致,為幼兒買個小鬧鐘,督促幼兒早睡早起,適應幼兒的生物鐘節律,不僅有利於幼兒身體健康成長,而且幫助幼兒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

二、加強飲食調養

秋季天氣乾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脣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幼兒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秋季氣候乾燥,幼兒應儘可能少食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飲用開水、淡茶、豆漿、乳製品、蜂蜜、果汁以及牛奶等飲料,適當多食糯米、鴨肉、青菜、番薯、玉米、山藥、芝麻、藕、柿子、香蕉、紅棗、柑橘、山楂、蘋果、梨、葡萄、核桃、甘蔗等新鮮果蔬,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幼兒家長可以給幼兒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讓幼兒服用沙蔘、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還可烹製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杏仁豬肺湯、羅漢果燉豬肺、貝梨(貝母和雪梨)燉豬肺、蓮子百合燉豬肉、沙蔘燉肉等保健藥膳讓幼兒服食。

三、注意增減衣服

初秋季節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多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減,防止“涼氣”的侵襲。俗話説:“春捂秋凍”,秋季氣温緩慢下降,不要急於給幼兒添加過多的衣服,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脱受涼感冒;衣服要逐漸添加,使幼兒身體逐步適應環境氣温,擁有抗禦風寒的能力。

四、加強運動健身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幼兒家長與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遊戲,積極鍛鍊,不僅進行了“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提高健康水平,增強抗病能力,為渡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充分的準備。

五、做好保健防病

秋季是腸炎、痢疾、乙型腦炎等疾病的多發季節,幼兒年幼體弱,身體免疫力弱,尤其要注意預防。幼兒家長與教師要做好幼兒保健防病的措施:搞好環境衞生,消滅蚊蠅,教育幼兒注意飲食衞生,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被污染的食物,按時給幼兒接種乙腦疫苗。

秋季天氣漸漸轉涼,温差較大。只要幼兒家長注意幼兒的起居調節、飲食調養、增減衣服、運動健身與保健防病,幼兒就可以健康地度過秋季。

秋季幼兒保健知識要點

天氣漸漸進入秋季,讓人感覺有絲絲的涼意,這樣一個早晚温差較大的季節,再加上秋天氣候的乾燥,幼兒很容易出現感冒和喉嚨不適的現象,因此幼兒的衣、食、住、行需要家長特別的注意。

1、衣:

由於温差較大,幼兒早上入園時應加件外套,到了幼兒園由老師提醒把外套脱下,讓幼兒自己疊整齊放入指定地方,離園時家長來接再穿回去,這樣就避免幼兒在路上着涼。對於好動、易出汗的幼兒,在其玩耍時可在其背後墊一塊毛巾或玩後及時給他更換衣服。同時幼兒的鞋子應以輕便的運動鞋為主,少穿不透氣的鞋子。

2、食:

多讓幼兒吃一些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A、C多的食物。大蒜、蘿蔔、生薑、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兒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大部分幼兒不喜歡吃,但家長可以通過改變食用方法讓幼兒食用。對於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兒,家長可以多燉些冰糖生梨水給幼兒吃。

3、住:

雖然天氣會逐漸變冷,但在家時還是要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幼兒的被子需要經常曬太陽,家長可在每個星期日把幼兒的被子洗、曬一下。

4、行:秋天最適合户外運動,家長有時間應多帶幼兒到户外活動,如:玩球、跑步、等一些親子游戲,還要帶幼兒多曬太陽,曬太陽可以促進體內鈣的吸收,同時也增強幼兒的體質。

寶寶秋季養生的小妙招

1、寶寶秋季要早晚多加件薄外套

秋季早晚温度變化明顯,媽媽們要根據天氣變化為寶寶增減衣物。秋天的氣候一般是早晚涼中午熱,因此寶寶早晚應該比中午多穿一些,可以早晚多加一件薄外套,如針織開衫、薄運動外套等,白天應適當減少衣服,尤其是孩子在運動的時候。立秋過後孩子穿衣一般保證“三暖”即可,包括肚子、手腳、背部的保暖。

2、寶寶秋季要適量的室外運動

寶寶室外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寶寶身體抵抗力,也能夠呼吸新鮮空氣,加速身體新陳代謝。常見的秋季體育運動有小跑,球類,游泳等多種。但要視孩子的年齡大小進行運動,如果孩子太小,只適宜做些爬,抬頭之類的運動。五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學習游泳,小跑,體操之類的需較大力量的運動了。

3、寶寶秋季要營養均衡

一定要讓孩子養成什麼食物都吃的習慣,兒童秋季養生小常識提醒:千萬不要偏食。而且,秋季給孩子補充營養是的季節,建議多給孩子補充蛋白質,喝牛奶、豆漿,吃雞蛋,吃豆腐,多吃魚類,少吃油膩的豬肉,多吃一些五穀雜糧,玉米、紅薯等,同時一定要多吃蔬菜,胡蘿蔔不能少,綠葉蔬菜要多吃。總而言之,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最重要。

4、寶寶秋季不要吃過於冰冷的食物

中醫認為:兒童秋季養生小常識要特別注意寒涼傷脾,孩子本身脾胃就相對較弱,因此,如果給孩子吃過於冰冷的食物,會造成脾胃不和,很容易出現一些胃腸方面的疾病,如果,從冰箱裏拿出來的食物,不要馬上給兒童吃,比如酸奶類的,一定要在室內放上15分鐘以後,再給兒童喝。

秋天小孩子飲食禁忌

一忌:吃太多水生食物

水生植物大多是在秋季成熟,但是同時也是帶有最多囊蚴的時節,所以秋季多吃水生植物的話容易受到感染。導致出現腸黏膜發炎、出血、水腫、潰瘍、腹瀉、食慾不振,兒童臉部浮腫、發育遲滯、智力減退等現象,嚴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虛脱導致死亡。秋季少吃這類的水生植物為佳。

二忌:吃太多蟹

秋風起,蟹肥美。秋季正是蟹的季節,但是吃蟹的時候要注意清洗乾淨蟹體,因為蟹內有大量的細菌和污泥,其中的寄生蟲很多。另外也不宜多吃,傷害身體。吃蟹的時候搭配醋和薑絲,以免因為蟹太寒涼,導致身體不適。

三忌:飲食不分時節

飲食養生的一個重點是要注意食物時節,不宜食用的時候吃了不會達到養生的目的。例如食物本身處於危險期,或我們的身體處於和某種食物特質相沖突的階段,這些時候就需要特別的注意。如生薑也不宜在秋季飲食,因為屬於辛辣的食物,容易出現秋燥問題,導致耗氣傷神。瓜類食物也屬於陰寒食物,多吃會傷脾胃,秋季也不宜多吃。

秋季保健小知識

1、給孩子多喝水

秋高氣爽,孩子應該多喝白開水,如果孩子排斥白開水,可以試着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防止幼兒出鼻血等症狀。在幼兒園裏時,老師也會關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時多給孩子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餚的鹽分,並保持孩子體內水分平衡。

2、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儘量少吃。

3、呵護孩子皮膚

媽媽在給孩子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後,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孩子的嘴脣容易乾裂。媽媽應先用濕熱毛巾敷在孩子的嘴脣上,使嘴脣充血,然後塗抹潤脣膏。孩子鼻腔內的黏膜比較容易乾燥,媽媽可用棉籤蘸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4、冷水鍛鍊

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制冷飲以外,從冰箱拿出的飲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鐘後食用。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孩子對冷的適應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臉、擦身、衝淋和游泳。冷水鍛鍊要循序漸進,先用與體温接近的水,然後逐漸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後用乾毛巾擦乾。冷水衝淋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動作要迅速,浴後用乾毛巾擦至皮膚輕度發紅為止。

5、預防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峯期,又稱秋季腹瀉,主要累及3歲左右的孩子。媽媽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衞生,不給孩子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6、營養調理

多給孩子吃牛奶、豆製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麪包、小米、黑米等五穀雜糧,以防秋季便祕。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菠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花菜等,也應增加。總之,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7、及時打預防針

及時預防接種,防範冬春季節高發的傳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後至少一個月,才能在孩子體內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

8、保持環境衞生

不在幼兒園內及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大小便,不亂扔果皮、煙頭、紙屑等廢棄物;室內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衞生、整潔、清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