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1

我愛大自然是因為它生機盎然;我愛大自然是因為它像一首美麗小詩,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話。你聽,大自然在召喚我們呢!

大自然的語言

清明節,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剛到外婆家,就聽見“喔喔”的叫聲。只見一隻母雞發狂似的亂叫。接着,外婆從窩裏樂呵呵地掏出幾隻蛋,還有些熱。哦,原來母雞下蛋了。我們要回家了,外婆送給我們幾隻雞蛋。到了家裏,我拿出雞蛋來看,啊,好髒呀!這雞蛋怎麼這麼髒呀?要是讓我吃,那該多不衞生呀,有了!我把蛋洗洗乾淨不就得了。我急忙用水把雞蛋一個一個的洗乾淨。再把洗乾淨的蛋放進袋子裏。

過了幾天,媽媽把袋子的蛋拿出要做一頓美味的蛋湯。可是,拿了幾個一打都是壞掉的。媽媽又拿了幾個還是壞掉的。媽媽覺得十分奇怪:“怎麼這些都壞了?才放了幾天而已呀!沒道理壞呀?”我也心裏直犯嘀咕:我不是把它們都洗乾淨了嗎?怎麼還會壞呢?“唉,這蛋怎麼這麼幹淨?”媽媽疑惑不解。“是我洗的,是我洗的!”我高聲説,心想:媽媽要表揚我,光榮極了。“啊,——這雞蛋可不能洗的,會壞掉的。”“不會吧,可是為什麼呢?我一頭霧水”“那是雞蛋的表面有一層保護膜,它可以防止細菌的進入。但是,你用水洗過雞蛋後,保護膜就會被洗掉,細菌就可以進入雞蛋裏面。所以雞蛋就會壞掉了。”媽媽給我講解了一遍。我一下子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告訴我,我幹了一件傻事。

我發現了大自然的奧妙,也知道了做什麼事都不要魯莽,要三思而後行。

大自然的語言2

古人常説,烏龜出汗要下雨。我聽了後,可納悶了,烏龜的殼這麼硬,怎麼會出汗呢?這幾天,我可是發現了這個祕密!

那是一個晴空萬里的早晨,我和哥哥在逗家裏的小烏龜玩兒。小烏龜只有我的手掌這麼大,顏色是黑綠色的,爪子可鋒利了!上次把我的手都給抓傷了。我和哥哥準備折磨折磨小烏龜。

哥哥把它四腳朝天地放着,説是要看它怎麼翻過來,我們在一旁看看小烏龜,幸災樂禍地笑着。嘿,這烏龜腦子還挺機靈的,他先是掙扎了一會兒,然後停了下來,似乎在思考什麼問題。不久後,他四腳朝天一蹬,翻了過來。我不甘心,又走過去把小烏龜翻過來。但我停下了,因為我摸到他那堅硬的殼上濕濕的。我沒了玩的興致,急忙拿起烏龜研究了起來,還和哥哥討論了一番。我問:“你知道為什麼烏龜會出汗嗎?”他迷惑不解地説:“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玩太久,它累了?”我否認道:“應該不會吧!”於是我們又開始“沉思”了。

這時,我突然想起一句話:烏龜出汗要下雨!今天小烏龜出汗了,可能明天就要下雨了。可是今天起這麼好,這幾天也應該是好天氣啊!我把這個疑問和哥哥説ile,他對我説:“是不是這樣,明天看看不就行了?”於是我懷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着。

第二天終於到了,我五點就醒了。迫不及待地往窗外看,天空烏雲密佈,陰雨濛濛,驗證了我的猜想是對的。

我想:大自然真是神奇呀!

大自然的語言3

別以為只有人類才會説話,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只要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

你看,那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花兒開放了,就像給大自然蓋了一層彩色的被子;你看,那可愛的小燕子在河畔上玩耍,玩得是多麼的痛快。這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你看,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用它那絢麗的陽光照在我們臉上,讓我們感到温暖;你看,在岸邊的葦草中,蚱蜢多得象草葉,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這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夏天到了!夏天到了!

你看,落葉學着蝴蝶翩翩起舞;你看,蘋果學着跳水員跳到地上;你看,小麥學着白髮斑斑的老太太,彎着腰、駱着背,這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秋天到了!秋天到了!

你看,雪花兒紛紛落了下來,給大地鋪了一層潔白的被子;你看,那匆匆忙忙奔跑的小河已經停止了腳步,進入了睡眠;你看,那高大的樹木的葉子,轉眼間變成了白色的銀髮,這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冬天到了!冬天到了!

這就是大自然神奇的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4

【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簡潔,準確,生動,科學的語言。

2、瞭解物候的相關知識。(重點)

3、掌握説明文的幾種説明順序和舉例子的説明方法。(重點)

4、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並體會説明的條理性。(難點)

5、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一些農諺。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方式一:(提問式)在生活中,我們人類用語言來交流,那麼大自然呢?它也有語言嗎?

方式二:從圖片導入,從圖片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像這些草木榮枯,春華秋實的現象,古代的勞動人們稱為“物候現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聆聽她們的語言。

〖新課講授

一、察言觀色:學生介紹竺可楨,教師補充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紀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被譽為“品格和學問的偉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8年獲哈佛大學地學系博士學位。回國後先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教員、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成為我國近代氣象學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學校長,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在貴州的窮鄉僻壤,他將浙大從一所地方性大學辦成了全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物候學》等。

二、狼吞虎嚥

快速朗讀課文:

1、標出難讀,難記的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上講台板書。

三、暢所欲言

你從課文中獲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並概括。

自由交流:(補充)

1、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第1、2、3段)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第4、5段)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第11、12段)

四、細嚼慢嚥

朗讀1段,品味語言。

找出這一個自然段,你最喜歡哪些好詞,好句,説説理由。(參考)

五、摩拳檫掌

欣賞四季圖片(春,夏,秋,冬)選任一季節,用生動,美麗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繪出來。

六、作業

曲不離口,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初試牛刀,同學朗讀上一堂課的小短文,並做評價。

無論是桃紅柳綠的春日還是冰天封地的冬夜,都是大自然的現象。那麼學習大自然的語言對我們人類有什麼作用呢?它們又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今天我們繼續來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新課講授

一、朗讀6~10段,思考

1、物候現象的決定性因素?(緯度差異,經度差異,高下差異,古今差異)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物候現象的決定因素的?

(抓住關鍵詞: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明確: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或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的邏輯順序。 (詳答見問題探究A)

2、作者主要用什麼説明方法來分別説明這些因素的影響?

明確:舉例子。(找出並分析)①③④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開20天。説明了緯度對物候的影響。但有時為了使説明對象更透徹,可以舉更多的例子。②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

3、第10段中,“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可否刪去?為什麼?

明確:起限制作用,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你還能在文中找出體現説明文語言的準確的地方嗎?

(探討),例如:第一段末:“在地球上温帶和亞熱帶區域裏”準確地説明了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

二、拋磚引玉,《大林寺桃花》

學生齊讀詩歌,理解詩意。

明確: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峯頂。詩人在初夏時節遊覽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外地發現在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詩人曾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感,重遇春景後,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到這裏來了。

這首詩正好説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度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參考古詩中的物候現象

三、七嘴八舌,質疑問難三步曲

第一步,默讀課文,找出疑難地方,標出。

第二步,四人一組討論問題。

第三步,每組提出“殺手鐗”(本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討論。

若沒有,教師提問:同學們都知道文章介紹了物候現象,那為何要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呢?能否換成《物候知識》?

四,各顯神通

在生活中,你知道還有哪些獨特的大自然語言嗎?為人類敲響了哪些警鐘?

沙塵暴,沙漠化 ,海嘯 水土流失。

【問題探究】

A、本文中決定物候現象的因素可否調換?

(不能)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安排的。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小。另外,緯度和經度在同一地球上方位的不同。而高下是同一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而第四個因素是時間因素。從時間到空間又是一種排列順序。

這四個因素的順序是按照事物內部關係來安排的,是邏輯順序。

B、本文題目的好處:

語言是交流工具,是傳遞信息與溝通的橋樑。用“大自然的語言”命題,把大自然擬人化了,生動形象的展現了大自然的人情化。

大自然的語言5

你有沒有聽説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的語言很難找? 看那水上的青蛙,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他們高興的唱着歌,這預示着春天來到我們跟前。

大自然的語言其實並不難找,它就在我們生活中間。 你看那天上的燕子,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燕子低飛而過,他在預示春雨就要來臨了。

太陽穿着一件雲衣,就像雨霧掛在天邊。大自然在太陽上寫着,大雨就要來臨。

你看那海水突然地消失,你會發現,災難就在你眼前。

大自然的語言,什麼事物都能預見,大自然的語言妙不可言,但只有開動腦筋的人才能看見。

大自然的語言6

教學目標

1、樹立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才能良性發展的觀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2、理解並掌握生動形象地説明這一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

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學習運用生動形象

的語言説明事物;拓展延伸,轉化課堂所學的物候學知識。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説明的生動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生動的説明易於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基於這一點,教師宜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小組合作討論法、點撥法。

3、競賽激勵法。國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擴展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物候知識,採集幾則農諺,説説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於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

【第一課時內容説明】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篩選主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探究局部説明順序,學習作者説明的技巧。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2分鐘)

師:咱們廣東因為地理原因,四季的界限不是很分明,老師想考考大家的智慧,看同學們能不能根據幾幅圖片識別它們分別是什麼季節。

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順序打亂)

圖片分兩張展示綠油油的菜花,冬雪點綴的梅花(一組),夏日的荷花,紅紅的秋楓。(一組)

生:七嘴八舌一下子就明確了。

師:請大家回顧第一節課所學的有關科學知識想一想,這些與氣候有着密切關係的自然現象,我們叫做什麼?

生:物候現象。

 二、從標題入手進行重點講解(3分鐘)

師:很好!我們已經明確物候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説明對象,那麼同學們有沒有細心地發現作者竺可楨寫這篇文章時並不是用的“大自然的語言”這一標題,是什麼標題呢?

生:(反應不快)

可以打開課本尋找答案。

生: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

師:為什麼這樣改呢?

一生:吸引讀者。

一生:用了擬人的手法

一生:還用了比喻的手法

師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以上兩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師: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大自然怎麼會有語言呢?我們學習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大自然的物候現象實際上起着預報農時的作用,從這一點來看,物候現象就像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這樣的比喻就更形象,讀者閲讀起來就更有興趣了。那麼,在課文中有哪些段落也有這樣形象説明的特點呢?

生找出是第一二段。

三、揣摩語言,體會一二段生動優美的語言特點

1、賞讀文章第1、2兩段,體會説明的生動性。

⑴ 學生齊讀1、2段。(2分鐘)

⑵ 教師用簡潔的語言重新擬一個開頭,要求學生與原文比較,説説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大屏幕顯示,老師朗讀) (3分鐘)

多媒體顯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

學生比較改文與原文不同的表達效果。改文簡潔,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語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

⑶ 精讀1、2段,分四人學習小組討論具體説説這一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裏?(討論3~5分鐘)

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閲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師應以鼓勵為主。(5分鐘)

生1:“甦醒、融化、萌發、開放”這些詞寫出了春天的特點。

師:比較好,只是“開放”這個詞不太好,花兒是一下子全部開放了嗎?

生:“次第”一個接一個。

師:那這些詞寫出了春天的什麼特點呢?

生:生機勃勃。

繼續交流。

生2:“炎熱”和“孕育”兩個詞寫出了夏天的特點。

師:寫出了什麼特點?

這裏出現了困難,老師引導:“孕育”一詞是什麼用法?

生:擬人。把夏天比作母親。

師:是啊,母親十月懷胎是為胎兒儲存能量和營養,以利於孩子出生後健康正常地成長。

生:那這裏就寫出了夏天為秋天果實的成熟儲存陽光、水分等能量,這反映了夏天的力量。

生3:這兩段文字寫得好,還好在寫秋天的特點上。如“葉子漸漸變黃”,“漸漸”確切地表達了葉子枯黃的過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擬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肅殺;如“風雪載途”,“載”恰當地描寫了風雪飄落的程度。

生4:這兩段文字好,好在修辭格的運用。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自然寫活了。如:“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

師:對!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為農民操心,惟恐他們誤了農事,這種手法大大加強了説明的生動性和文章的可讀性。

2、師總結:同學們的分析很到位。這兩段文字既生動形象地説明花草鳥蟲的變化規律和氣候的密切關係,也以生花妙筆給人以強烈的懸念,從而為下文説明大自然的語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鋪墊。

3、師過渡與銜接:回顧第三單元所學的説明文,運用生動形象語言説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下面就以小組單位來一個競賽,看哪個小組找得又快又準。(為了節約時間就限定在第十一、十二課)

4、小組合作共同尋找(2分鐘)

5、全班交流:(3分鐘)

生1:《中國石拱橋》一文中,寫盧溝橋兩旁石欄上的不同姿態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師:很準確!那麼這裏的生動描寫是為了説明事物的什麼特點呢?

生:橋的外形美觀。

全班齊讀一遍,共同温習。

生2:《橋之美》一文中:“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全班齊讀,一起體會語言這美。

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説明事物

1、過渡:看來大家對以上這種寫法理解得不錯,但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呢?老師還要進一步考考大家。下面是一段關於“燕子”的説明,文字簡潔,平實。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小作文本來完成改寫訓練。要求:

⑴ 可以在大屏幕所顯示的三段文字中任選一段作為改寫內容。

⑵ 用語要儘量體現説明文的科學性和生動性。

⑶ 字數在100字左右即可。

⑷ 5分鐘內完成。

多媒體顯示:

燕子是益鳥,一對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隻蟲。

燕子善飛,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

燕子善於辨識方向,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進。

2、學生構思寫作。

3、組內交流,然後每組選出最好的一篇在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5~8分鐘)

第一組:推選出來的是王培焦同學的,自己邀請另一個同學幫他讀:

燕子是益鳥,身上披着烏黑的羽毛,腹部卻是雪白的絨毛。一雙敏鋭的眼睛加上尖尖的小嘴,它的捕捉能力如果不知道貌岸然的可能很難相信,一天能捕捉大約8000多隻害蟲,只要確認捕捉目標,看準時機,“嗖”的一聲,獵物就叼在了嘴裏。

第二組(徐志添同學):略

第三組:(孫家謙同學,請老師幫忙讀。老師順便幽默了兩句,活躍了氣氛)標題“課堂訓練飛”:燕子身披黑色燕尾服,在睛天萬里無雲之空自由飛翔,時高時低,時快時慢,小而顯眼,快而不亂,美麗的藍天正是有了燕子才顯得有藝術之美。(掌聲響起)

第四組:未完成。

第五組:(高夕睛同學,自己讀)燕子展開雙翅,大膽地向遠方飛去。 速度像風一樣的快,“嗖嗖”地永不停息揮舞着翅膀,早上還在杭州的西湖,穿過翠綠柳蔭,越過飄浮的白雲,晚上就到了海南的三亞,在藍天的陪襯下,燕子的展翅高飛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六組:略

老師小結:可見,同一個意思可以用平實的語言或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達,我們祖國的語言是豐富的,用法是靈活的。但無心積累與運用的人是無法掌握語言的。希望同學們能做有心人,掌握祖國的`語言。

五、總結與回顧

生動形象的語言激發了我們走進物候世界的興趣,那麼聯繫上節課,

我們回顧一下大家瞭解了哪些有關物候的知識呢?

師生一起:(老師引,學生填空)本文是一篇事理説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饒有趣味。全文采用邏輯順序説明,思路清晰明瞭:描述物候現象──説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闡述研究意義。

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們學習。本文語言嚴謹而生動,兼具説明的科學性和生動性,是一篇極有價值的科普文。其實,物候知識不僅在竺可楨的文章裏,它也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蜻蜓低飛就會有雨來,等等。所以,科學就在身邊,科學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讓我們零距離接觸科學,從而熱愛科學。

六、佈置作業

蒐集並交流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物候知識。

七、下課

【教學後記】

本課要求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訓練概括能力,第二課時以品析説明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為主。所以在本節課中,我以為把握住了重點也突破了“運用”這一難點,雖然舉手發言的面少了一點,但總的來説學生都在積極動腦都在配合老師,基本上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思想。在整個備課講課評課的過程中,我的收穫也不少,有兩點最為突出,即一是教學是一門藝術,細節決定成敗。環環相扣,老師要充分地考慮學生注意銜接與過渡,有時一句簡單地啟發與提示卻能給學生思維的重大影響;還有像板書也不容忽視。另外就是虛心地向同事學習,誠懇地請教,集思廣益,能收穫更多的智慧。

【學科組評價】

本堂課教學思想上能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方法上能強調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能讓學生在讀、寫、評、議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中探究知識、培養能力、促進交流。整堂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所有環節都能緊緊圍繞“説明文語言的生動形象”這一重點展開,其最大亮點是讀寫結合,當堂訓練,讓學生以致用。另外,老師在處理舊知與新知的聯繫、具體如何品味語言等方面均能較好地進行處理與指導。略嫌不足的是課堂的前半部分氣氛不夠活潑,板書設計不夠合理,學生主動發言的參與面不夠廣,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待加強。

【校長點評】

本節課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很明確的聯繫和回顧了同單元其它篇目的有關知識,在時間的把握和內容的處理上,使知識的學習 ,知識的融通和知識的用得到和諧的統一。

大自然的語言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怎樣才能發現、看懂大自然的語言。

2、引導學生認識“雁、廬、鑑”3個生字。

教學重點:

從詩歌中瞭解大自然然的語言,認識“雁、廬、鑑”3個生字。

教學難點:

懂得怎樣才能發現、看懂大自然的語言。

教學準備:

師:一份閲讀檢測題;一份閲讀材料——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

生:觀察大自然中的現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自然手中的畫筆色彩斑斕,大自然獨有的語言更是魅力無限。今天,我們就來自主閲讀戴巴棣的詩歌《大自然的語言》。

二、初次自學詩歌。

1、認讀生字詞,並把詩歌讀通讀順。

2、為詩歌標上小節號,思考:

詩歌講了哪幾部分內容?

3、小組內交流、訂正。

三、再次深入閲讀詩歌,獨立完成下面的檢查題。

(一)字詞練習

1、選字填空。

燕雁

(1)我家的屋檐下有個( )子窩,裏面新增的幾隻小雛兒,可愛極了。

(2)秋風一起,大( )就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隊伍向南飛了。

2、查一查

“鑑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照詩歌內容填一填。

大自然中的現象現象傳遞的信息大自然中的現象現象傳遞的信息

(三)選擇填空,並寫出理由。

別以為人才説話,

大自然也有語言。

這語言到處都有,

________就能___

(豎起耳睜開眼)(聽見看見)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的洗澡的時候,

學會了鑑別皇冠。

可別人也都洗澡,

為什麼不會__________

(計算浮力。把浮力計算?)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從“詞語採集”中任選一詞,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組學習

1、小組內交流檢測題的答案,意見不統一時,詢問老師。

2、自主評價檢測題的完成情況。

按錯1—2處為a級

錯3—5處為b級

錯5處以上為c級

3、交流、討論問題

(1)怎樣才能發現、看懂大自然的語言?你從課文中提到哥白尼、阿基米德、富蘭克林身上受到了什麼啟發?用自己的説一説。

(2)你還從生活中發現了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五、朗讀課文

1、以小組為單位,分小節朗讀課文,評選出最好的,參加全班的賽讀。

2、各組代表在全班進行賽讀。

六、仿照2—9小節自創詩歌一節。

如:

嘩啦,嘩啦,風兒颳起,

小河裏的冰悄悄融化,葉片飄落。

大自然的語言在小河中流淌,風與葉共同奏出,

帶給我們一個春天的童話。秋天的樂章。

七、作業

大自然的語言8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並學會運用。

2、整體感知課文,,學會篩選信息並概括要點。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生動優美的特點

學習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學會篩選信息並概括要點。

學習難點: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生動優美的特點

學習過程:

一佈置預習導學

你會讀加點的字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連翹( )翹尾巴( )觀測( )道觀( )差異( )差遣( )差勁( ) 參差( )播種( ) 耕種( )落葉( )丟三落四( )落枕( )

萌發( 翩然( ) 孕育( ) 簌簌( )銷聲匿跡( )風雪載途( ) 衰草連天( )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認識作者,檢查預習情況

1.簡介作者

2.檢查字詞預習,夯實基礎。

(三)。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要求學生讀的準確流利,畫出自己喜歡的語段。

(四)理清思路

思考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物候學知識的?

(五)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讀第1至3自然段,根據下列問題評點課文

1.每個自然段寫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2.文章一開始從豐富的物候現象寫起,作者寓説明於生動的描寫之中,文中 哪些詞語用得既準確又生動?有何作用?(在書上作好評點。)

大自然的語言9

別以為大自然沒有語言,

其實大自然語言到處都有,

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你看那草地上的羊兒,

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羊兒搶着吃草,

大雨就要來臨。

你看那瀰漫在山間的大霧,

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早晨假如大霧遲遲不退,

那麼中午準是晴天。

迎春花競相開放,

不就像一隻只金色的小喇叭?

那是大自然在花園寫道:

春天已降臨人間。

楓葉紅了,

像不像一片火紅的朝霞?

大自然的語言10

山間散去雲煙,林蔭漸漸消失,自由鳥演繹天空的高遠,落日暈染天際,清泉擊石響徹雲霄。愜意之情潛入靈魂,魅力自然盡是獨到的魅力。

自然是造物的主人,它創造了神奇的景物。

田間小舍裝點了寂寞的光景,同時給人帶來活力與刺激。孩子們總愛在甩下書包後踩踏沉沉欲誰的落葉小路。四季不同的情境,或肆意或平靜,或喧囂或蓬勃,讓人融入自然,依戀自然。難怪那些幸福的孩童是如此着迷。

自然有時並非甘於無言的釋放寧靜,它往往會讓你不知不覺大吃一驚。洪水、泥石流、海嘯等一系列自然怪癖制約人們肆意妄為地漠視保護。大自然也須被温暖包裹,同樣它也像人一樣那種時刻都會犯孩子氣。如果是這樣,撕破它的保護膜它還會悄悄落淚。

標籤:大自然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