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一、在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時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能在課堂中積極地進行反思是一個高效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如果能夠積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覺得學習是愉快的、輕鬆地,他們就能敢於質疑和探索,激起自發進行反思。例如,我在教學《認識分數》一課開始時,就提出這樣一個趣味問題:豬老大和豬老二平均分吃4個西瓜,每隻豬分得這些西瓜的幾分之幾?學生遇到豬分西瓜這樣的趣題情緒高漲,都紛紛舉手回答,思維慾望由此被激發出來了,解決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答案是二分之一對還是四分之二對,學生是通過質疑和反思得出結論的。

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新知時,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在教學需小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應讓學生有體驗成功的機會。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時,我設計了合作探索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環節,激發了學生的探索興趣。學生對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探索後,有的學生還是一知半解,提出:

“老師,為什麼用長乘寬來算長方形面積呢?”,這時筆者讓學生反思剛才擺的過程,並結合“長方形的長表示幾個單位的正方形,寬又表示幾個單位的正方形,一共用了幾個單位的正方形”等幾個問題,經過學生自己的再次回顧,反思和發現得出了正確結論,使學生體驗到了這是反思直接帶來的益處,有一種成功的喜悦,教師再恰當及時給予學生表揚,肯定他的質疑和反思的表現,學生會很高興,使其反思意識和動力更加強烈。

三、培養學生循序漸進的反思能力。

從整個國小階段來説,由於國小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三個階段的學習能力和經驗各有不同,作為教師,就應當注意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培養學生進行反思。一般説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經驗上都存在不足,中年級知識點稍微豐富,高年級能力增強和知識更豐富。因此,在反思的要求上,應當有所區別,各有側重。例如,低年級應當以口頭答問的方式為主,內容要淺顯一些;中年級應當在注意口頭答問的同時,逐漸引入記數學日記,內容要加深一些;高年級在抓好口頭反思的同時,筆頭反思的比重(記數學日記,寫成長記錄)應有所增加,內容要更深入一些。這樣做,對於逐漸培養和增強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反思能力,應該是有益的。如果我們脱離學生實際,不講循序漸進,那就會適得其反,學生的反思能力培養不好,而且會影響相關的素質培養。我從一些談論培養國小生數學反思能力的文章中,看不到它們談論中年級的反思與高年級的反思之間有什麼不同,顯示出對循序漸進原則的忽視。這是應當注意糾正的一種傾向。

四、在應用練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許多學生做練習題時只要求完成而不講質量,根本不進行檢查驗算,或練習題中有錯題卻看不出來,或看到錯題不想錯的原因拿起橡皮就擦。追根到底,就是因為學生的思維批判性差,反思意識薄弱,反思能力低。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可以在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反思:答題時,想一想“我把題的要求看對了嗎?”、“我把題意理解對了嗎?”、“我計算正確了嗎?”、“我的格式正確嗎?”、“這是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在哪裏處理得比較好”、“我們在做這類題時,在哪些地方容易出錯,我犯了類似的錯誤嗎”等等;改正錯題時,多想想“我這題哪裏錯了?”、“我錯的原因是什麼?”、“我犯過類似的錯誤碼?以後我怎樣避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在學生解題之後,對較為典型的題目要求學生整理思路,説思考過程;在批改之後讓學生保留錯誤的解法,先反思,併到小組長處説反思過程,再動筆訂正;或建立錯題記錄本,抄下錯題原型,寫上經反思得出的錯題原因及訂正方法,每過一段時間對錯題進行再反思。

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選擇和設計例題與練習,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運用知識的意識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以期能達到更好地掌握知識及其相互關係和數學思想方法的目的。有時做“錯解剖析”╠╠提供給學生題解過程,但其中有錯誤的地方。讓學生反串角色,扮演教師批改作業。換一個角度來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尋找錯誤產生的原因,以求更好的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五、在總結時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每節數學課結束時,我們都要讓學生自己來作反思性的總結。讓學生總結在這一節課裏進行了什麼樣的活動?採用的是什麼方式?自己有哪些收穫?反思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如何?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得當?反思自己學習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反思自己在以後的數學課堂學習中打算如何做得更好一些……

總之,在教學中還應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獨立思考的方法,不滿足於用常規方法取得正確答案,而是多嘗試、探索最簡單、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創造性也是突破學生思維障礙的一條有效途徑。

《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