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京族的風俗習慣都有哪些

京族沿海而居,他們主要從事沿海漁業,所以京族在漁業文化產生了很多風俗習慣。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京族的風俗習慣,希望大家喜歡!

京族的風俗習慣都有哪些
  京族的風俗習慣

京族沿海而居,海域捕魚自然也就成了他們主要的經濟生活。在海灘、村寨給人第一印象是成堆成掛的各式漁具。拉網、刺網(定刺、流刺、旋刺)、塞網,還有專門針對特定捕撈對象的鯊魚網、南蝦網、海蜇網、鱟網、墨魚網等,漁具之多、分工之細,形成了京族發達的漁業文化與獨特的漁業風情。

漁箔是京族漁獵生產中獨特的傳統設施,以漁箔捕魚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漁箔頗象古代的八卦陣。捕魚經驗豐富的京族人,在地勢傾斜、水流較急的灘地裂溝兩旁,分兩行插上木柱,直到最低潮水線處。木柱間用細竹條、竹蔑或山藤編結成“籬笆”柵欄,形成“籬溝”,狀如漏斗。在“漏斗”裏以竹片和木條編織3個由大到小的“魚室”(也叫“魚港”),魚室彼此相通,各入口處安置有魚蝦能進不能出的“籠須”。

漲潮時,潮水帶着魚蝦淹沒了箔地;退潮時,魚蝦被困於魚室。漁民駕輕舟劃竹筏,進入籬溝以魚罩、阿罾盡情收穫。

在京族的漁業生活中,至今還保留有“見者有份”的“寄賴”習俗。不論是退潮後的漁箔邊,還是滿載歸來漁船旁,只要想吃海味,你就可以撿一些拿走,主人絕不會責怪。京族也有與漁業生活有關的禁忌,如在漁家做客,千萬別説飯燒焦了,因為“焦”與“礁”同音,不吉利,漁民最怕觸礁。

在船上不要説“油”,把油稱為“滑水”,因為“滑”有“順當”、“順溜”、“順利”之意,而“油”與“遊”同音,船破後人落水才要“遊”。移動器物要拿起來,不能推拖着移動,因為有“擱淺”之嫌。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婦女、孩子都要到海灘上送行,並舉行一些祭海活動。當一艘艘魚船行駛在遼闊的海面時,漁民便互相對歌,或抒情婉約,或激越磅礴。長年累月,使京族人具備了大海一樣的胸懷,大海一樣的性格。

  普米族的傳統風俗習慣

端陽節

每到農曆四月初五,普米家便打開用新麥釀就的酒罈,咂出蘇理瑪,過嘗新節。除自家暢飲外,還分別送給親友嘗新。

端陽節這天,孩子們穿着盛裝,到野外採來各種鮮花,插在屋裏屋外,顯得十分美麗。然後全家老少圍坐在火塘邊吃種類食品。

雪門檻遊山節

農曆五月五日,是蘭坪普米族傳統節日——“雪門檻遊山節”。“雪門檻”是雪盤山脈第三大高山,海拔3600米,是境內唯一“一步望四鄉”的地方,自古就是四鄉客商和遊客往來的要塞。當春寒退盡,山花爛漫時,四鄉普米族羣眾就會身挎四絃琴,攜帶黃酒和蛋肉,來雪門檻山頂草地過節。

雪門檻遊山節是普米族節日中人數最多而宗教氣氛較淡的一個節日。不舉行宗教儀式,有病的可上山採挖草藥,愛武的人射箭摔跤,比試武藝;年輕人對唱情歌,互訴衷腸;有的人是來談生意。遊山節的高潮是“跳羊皮舞”此舞屬於自娛和交際舞種,人羣手拉手圍成圓圈,圈中一人以折迭的羊皮作“鼓”,另一人邊舞邊彈四絃琴,羊皮“鼓”伴着琴聲,加強了節奏和氣勢,跳一輪共需彈奏十二個舞曲。隊形變化豐富,有單圓、雙圓、半圓、對跳、開門、翻身、二龍吐水和滿天星等。

轉山節

轉山節,是農曆七月十五進行的祭山神活動。普米男女老少以村寨為單位,成羣結隊,到指定的山頭參加各種傳統活動。

小過年

小過年,又稱普米過年,在每年的臘月初六這天,據説這天是普米祖先的誕辰日,所以活動多是進行些祭祖先、驅病魔等的宗教活動。

成人禮

女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裙子禮”,由母親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糧袋和豬膘上,右手拿着耳環、串珠、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着麻紗、麻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徵婦女將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的義務。接着巫師向家祖和灶神祈禱,母親給女孩脱去麻布長衫,換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長裙,繫上繡有圖案的腰帶。換上新裝的女兒向灶神和親友叩頭表示感謝,親友送給禮品表示祝福。

男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褲子禮”,由舅舅主持。普米族保留許多母系社會遺俗,舅舅在家中地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邊,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右手握尖刀,象徵勇敢;左手拿銀圓,象徵財富。巫師向灶神和家祖祈禱,舅舅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脱下來,給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長褲,繫上腰帶。換上新裝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樣給灶神和親友一一叩頭,用牛角酒杯向親友敬酒。親友們往往送他一隻羊,祝賀他日後平安吉利,牛羊成羣。

舉行“穿裙子禮”、“穿褲子禮”時,女孩或男孩的父母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參加的親友客人。他們端給客人每人一碗骨頭湯,一塊肉和一些豬心豬肝,表示大家是至親骨肉,心肝相連。宴會後,儀式才算結束。舉行了“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姑娘和小夥子,可以參加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

一、居住

納西族民間住房,在明清時還普遍是井榦式“木楞房”,用圓木縱橫相架,層面高至七八尺,即加緣行,覆之以板,石壓其上。在木楞房的正房(祖房)中,有一個高出地面的灶台稱為“格古魯”,中間為火唐塘,安上大型鐵製三角架,用來燒水,烤火和安鍋做飯,會客、用餐和老人就寢均在這個灶台上。火塘兩邊鋪木板,右是主位,左是客位,不能相混。

麗江壩區,尤其是大研古城內,納西民居則普遍是土木結構的瓦屋樓房。建築平面結構大多是“三房一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佈局。納西族的“三房一照壁”正房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兩側廂房略低,由下輩居住,再加上正房對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佈局協調。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磚石鋪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臨街的房屋,多被闢為鋪面,主人自己經營,或轉租他人經營。屋基採用石頭砌成,牆用土坯砌起,有的四角用磚修飾,上段則用木板圍封,屋架強化穿鬥功能,增強了搞震能力,使房房具有“牆倒屋不塌”的特點。屋面都用筒板瓦覆蓋,前後出檐,人字面坡交接處裝飾“垂魚”。

二、服飾

納西族男子的服飾大體與漢族相同,各地婦女服飾則有差異。中甸縣白地一帶婦女,身穿對襟長衫,再系百褶長裙,腰束毛織綵帶,腳穿雲頭黑靴,背披白毛山養皮,編髮盤辮,保有古風,寧蒗縣永寧一帶摩梭婦女,頭戴布料大包頭,身穿大襟小褂,系長可及地百褶裙,腰繫綵帶,美觀大方。麗江縣大研一帶納西族婦女,從清初改土歸流以膈衣着便有很大改變,上空大襟寬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截肩;下着長褲,腰繫用黑、白、藍色棉布縫製的圍裙,上打百褶,下鑲天蘭色寬邊;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縫有兩根白色長帶,披時從肩搭過,在胸前交錯又系在腰後,既可保暖,又可墊揹負重。近年,一種既保持納西古裝特色,又有現代服飾特點的新型青年婦女服飾問世,其產要特點是改大襟的坎肩為對開或半邊開收腰坎肩,改圍腰為長裙,在禮儀活動中頗受歡迎。

羊皮披肩是麗江納西婦女服飾的重要樗。它一般是整塊純黑色羊皮製成,剪裁為上方下圓,上部疑着6釐米寬的黑邊,下面再釘上一字橫排的七個彩繡的圓形布盤,圓心各垂兩根白色的羊皮飄帶,代表北斗七星,俗稱“披星戴月”,以示勤勞之意。另有一種看法認為,上方下圓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狀剪裁,而綴在背面的圓盤納西人稱為“巴妙”,意為“青蛙的眼晴”,這是崇拜蛙的麗江土著農耕居民與崇拜羊的南遷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納西族後的產物。

標籤:京族 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