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老北京民間喪葬習俗

葬禮是一種送別死者的傳統儀式,是社會風俗文化的折射,在我國古代的傳統中,葬禮有着許許多多嚴苛的規矩和繁瑣程序。那麼,在北京文化中,北京的葬禮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老北京民間喪葬習俗

 關於老北京民間喪葬習俗

老北京的民間喪葬和其他地方一樣,一般都是實行土葬,喪葬儀禮是原始觀念和封建觀念的一種反映,是佛、道兩教的宗教儀式和純民俗的綜合形式,繁瑣複雜,有"倒頭"、"接三"、"送庫"、"成主"、"發引"、"燒傘"、"燒船橋"、"一百天"、"辦週年"等許多講究、説詞。

老北京民俗——倒頭

"倒頭",即當病人尚未嚥氣之前,就從原來住的炕上換到另外準備牀板(叫太平牀或吉祥牀)上,説是不能叫死人揹着炕走,否則不吉利。趁病人還沒嚥氣,首先將壽衣給他穿好,嚥氣後,如果死者上邊沒有長輩就將屍體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則只能停放在偏房,叫"小殮"。然後就是報喪,喪家給至親好友送信,請來"探喪",瞻謁遺容。接下來就是請"陰陽先生"來驗視死者,開具"殃榜",説明擇何是入殮等,親屬人等穿孝、戴孝,置辦棺材,搭喪棚、設靈堂、停靈等。

老北京民俗——接三

"接三",即舊時死了人,三天之夕必須"接三",也叫"迎三","送三",説人死三天其亡靈就要到地府陰曹去了,或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金童玉女迎接去了。接三前要到冥衣鋪按一定尺碼、款式、質量糊一份車馬、箱子;接三之日,要舉行奏吹鼓樂,迎親朋弔唁,焚化紙糊車馬等活動。

老北京民俗——送庫

"送庫",是指給亡人祈建的道場圓滿時,由喪屬捧着給佛的黃表(薦亡文書)到指定的廣場去焚化事先彩紙糊的樓庫及其他紙活冥器。這時請和尚誦經--"禪經誦庫",是必不可少的。

老北京民俗——成主

"成主",也叫點主、題主,是封建家族族譜後續儀程。此舉多為仕宦之家所為。仕宦之家死了長輩,為了續上族譜,確立死者在宗廟的地位,在"發引"之前,擇吉為死者在宗廟立個木頭做的牌位(也叫"神主"、"木主")。牌位上書:"顯考某公諱某某府君之位","位"字上邊的一點須用硃筆點上一紅點,叫做成主,也叫點主。

點主一般由死者生前友好來做,一般人家是請和尚點主,仕宦之家或富豪則請社會各流點主,前清遺老常給人家點主,如清末科狀元劉春霖就曾給吳佩孚和上海大資本家、猶太人哈同點過主,徐世昌給袁世凱點過主。但不能請法官點主,因為他常用筆勾決犯人。點主時要舉行儀程繁瑣的點主儀式。

老北京民俗——發引

"發引",俗稱出殯,即將靈棺從家裏或廟堂抬到墳地去埋葬。經過辭靈、出堂起槓摔盆、揚紙鈔、排出殯行列、下殯、葬後收尾等一整套儀程瑣禮,方"入土為安"。

老北京民俗——燒傘

"燒傘"。迷信傳説,亡人到"五七"(三十五天)時,在陰曹地府要過五殿閻君一關。五殿閻君是包公(包文正)轉來的,他一生無女,很喜愛女兒和花朵,因此,如果亡人能用插上花朵的傘蓋遮住身子,讓包公誤以為是少女,不加盤查,就可以順利過關。所以,喪家照例由姑奶奶(已出門子的女兒)出錢給糊一把傘,並插上五朵石榴花,送到墳地焚化,叫"燒傘"。

老北京民俗——燒船橋

"燒船橋"。人死六十天,叫"旮(音灰)河"之期,迷信傳説亡人這天要在陰間過河,所以家屬要糊船一隻,金橋、銀橋各一座,通過僧、道誦經"加持"後,予以焚化,亡人就可以乘法船,過金橋、銀橋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彼岸了。人們把這一舉動叫"燒船橋"。

舊曆六月初六本不為節,因時值盛暑物醫黴爛損壞,因此,老北京上至皇室,下至黎民都有晾曬、洗浴活動的習慣。

老北京民俗——一百天

"一百天"。舊時,死人一百天是個大祭,完成百天大祭儀式以後,孝屬們就可以脱去重孝(白孝袍)換成灰色的衣服,也可以剃頭了。

富户辦一百天也像"送庫"那樣,門前置大鼓鑼架,設樂、掛白、蘭兩色彩子,或搭素花牌樓。院內搭大棚,設祭堂,懸影,擺供,請僧、道誦經辦道場;糊樓庫、墩箱、金山、銀山,綢緞尺頭等紙活等。有請親友的,也有隻唸經送庫,不請親友的。請親友,席面一般也是從簡。一般户辦百天,只是在家設奠,近親來祭,也只是燒幾個裝有冥銀的"包裹"了事。

老北京民俗——辦週年

"辦週年"。舊時北京人給死人辦週年辦"單",不辦"雙"。父、母死後一年叫"小祥",可辦一週年,也叫追祭。父、母死後二年叫"大祥",沒有辦二週年的。少數有辦三週年的,以後則不再辦,極個別的富户有辦十週年的。辦週年也是舊時對亡人的一種憑弔形式。週年之日,門外置大鼓鑼,設樂。院內搭蓆棚,設酒席招待來祭親友。正廳設祭堂,堂上懸影設位。富户多用番、道、禪三台經,做永日功德。並備冥樓一座庫兩座,槓箱四隻,其它紙活冥器不限。當天到晚間六時左右送庫結束。

 現代的.北京葬禮習俗

1.易簀

舊京,人們多住四合院或三合院瓦房,每三間的兩側謂之“裏間”,北房算做正房,除有裏間外還通向耳房,謂之“套間”。這裏間和套間都有磚炕。那時,人生了病都是躺在這種炕上休養,請個中醫大夫來家診治,很少有到醫院就診或住院治療的。一旦病情惡化,不堪救藥,大夫就囑咐家屬“準備後事”。

因此,這後事也就都在這裏間、套間準備。家屬首先要到棺材鋪賃一個小牀,叫做“太平牀”,也叫“吉祥板”。有的家主只是將門板卸下來,臨時搭個小牀,謂之“搭牀”。病人尚未嚥氣之先,就得從炕上移到太平牀(吉祥板)或搭牀上,文言叫“易簀”,意思是換牀。

説是不能叫死人揹着炕走,否則不吉祥。其實是怕後人在這鋪炕上睡覺時思想上扭曲。易簀(換牀)時,有的子女還要鄭莊其事的説:“衝一衝就許好啦!”這不過是自我安慰而已。

2.小殮

趁病人還沒嚥氣,首先要將壽衣給他穿好,否則就叫做沒穿去,等於赤身裸體地到陰間去了。實際上,僅僅是人未死時,屍骨不僵,便於給他穿戴而已。壽衣,俗稱“裝裹”,即裝老的衣裳,有的生前就預備好了。

通常有人到了老年,選擇逢有閏月(舊曆)的年頭做好壽衣的講究。有用清裝壽衣的,即清朝官宦的打扮,男的棉袍補褂、頂翎;女的蟒袍、霞帔。用者多系滿人或清朝官宦,有的則用明裝壽衣,即明朝的打扮,用者多系漢人。

一般人家主要是棉襖、棉褲、棉長袍(不論什麼季節死,一律穿棉的)。鞋,必須是布底,做出蓮花圖案,表示腳登蓮台(蓮台是佛的座位),成為“正果”了。絕對不用皮貨,説是亡人如果穿皮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輩子就託生牲口了。

3.報喪

大殮(裝棺材)前,喪家要給至親好友送信,請他們來“探喪”,即瞻謁遺容。官宦宅門,紳商富户一般都用“本家門房”名義,臨時發出“口報”,也叫“報喪條子”,略謂“本家某老爺(或某大人,或本家某夫人)慟於夏曆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壽終正寢(男曰正寢,女曰內寢)。

謹擇於某日某時大殮,某日接三。特此訃告。”下款是某街某衚衕某宅門房某人報稟。將收口報人的姓名寫在紅紙條上,再貼在口報上端發出。口報不是正式訃聞(這時訃聞尚未印出)是為通知至親好友來參加大殮的,後來變成通知參加接三的信了。

4.開殃榜與領執照

舊時俗以死者安葬為陰宅,墳塋房屋為陽宅。人們以為墳地“風水”的好壞關係到後輩家運的興衰,所以有請陰陽家為之避凶趨吉的必要。以給人看“風水”為業的謂之“陰陽生”,尊稱“陰陽先生”。他們各有堂號如“一善堂”、“七政堂”等,門前寫着“地理風水陰陽二宅”的字樣。過去死了人都要找陰陽先生來驗視死者,並請其開具“殃榜”。

5.成服

所謂“成服”即穿孝、戴孝。舊時穿孝、戴孝必須遵守從古代傳統下來的禮儀,不準逾制和擅自更改,謂之“遵禮成服”。那時家裏落了喪事,所有家庭成員均按自身與死者的關係,即刻遵禮成服。

6.選材和轉空

有錢人家,生前早就置辦了棺材,內裝一不倒翁,前邊貼上紅紙壽字,寄存於材廠或廟裏,稱為“壽材”。通常每年上一道漆,擱幾十年就上幾十道漆,以便使之結實防腐。一般人家則是病人垂危或倒頭之後才到棺材鋪看壽材。

7.大殮

大殮稱為“入木”,即將亡人安置棺中,這時亡人的孫男弟女等孝屬都要在側,謂之“親視含殮”。殮前即應搭好靈棚,有的因時間緊促,來不及搭棚,就先搭個布帳棚。總之,停屍、停棺均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説是避免日精月華。

8.喪棚

靈棚是喪棚(白棚)中的主棚。舊京人家落了喪事,不論舉動大小,有的儘管不預備酒席招待來吊親友(俗稱不辦事),只要舉行最基本的喪禮,就必須搭個靈棚。

9.靈堂

裝殮既畢,當安放靈棺就位。如亡人上邊無長輩就將北房風門和兩邊隔扇卸掉,將靈棺停於正中,頭南腳北,下邊墊起“交木”。謂之“正寢”。講究的人家還將棺木用繡花帳子圍起,稱為“堂罩”。

未成令的小口或未扶正的姨太太則停靈於院中或偏停於正廳。把亡人的枕頭置於棺下,等出殯時燒掉。靈前一般是掛上白布雲頭幔帳,講究的則搭一座素綵牌樓,謂之“靈龕”,左右兩側均掛白布簾,為孝屬守靈的地方。

10.停靈

根據佛教的説法,凡夫死後,除了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昇天而外,一般並不能立即轉生。未轉生的亡靈不是鬼,而是叫做“中有身”,或名:“中陰身”,即是在死後至轉生過程間的一種身體。

中陰身的時間通常是四十九天,在這階段中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後的七個七期中,親友們若能為他做佛事,則有很大效用。若以亡者生前的財物供施佛教,救濟貧病,並且稱説這是為了某某亡人超生而做的功德,亡人即可因此投生於更好的去處。

所以佛教主張超生亡靈,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過了七七之後,再做佛事當然還是有用,但那隻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轉生的類別了。

 幾個北京的特色民俗

1.北京皮影

早期的北京皮影分東西兩派,現僅存的西派皮影其始形成於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經路德成成立於1842年的北京祥順影戲班、路福元的福順影戲班、路耀光的德順影戲班、以路景達為代表的另一德順影戲班(1957年政府改造為北京宣武木偶皮影劇團,後更名為北京皮影劇團)及路海、路寶剛共五代傳承。

北京皮影形成時期長,表現手法獨特,有着不同於其他地區皮影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表演、聲腔、造型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北京皮影戲由於長期在京城以唱堂會為主,所以她的表演更突出細膩和誇張。例如影人的照鏡子、流眼淚、梳粧打扮等,其表現手法都很細膩。而聲腔吸收了崑曲、京劇、曲藝等北京地方劇、曲種的聲腔、曲調,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進多種聲腔曲調,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聲腔藝術特點。造型設計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神態的塑造,注重人物着裝在影人關節處連接的統一和衣飾冠戴的合理性。路景達創造性地將京劇臉譜融入皮影造型中,其造型典雅,色彩亮麗。在皮影界獨樹一幟,其作品被業內稱之為“北京皮影”。

隨着老一輩北京皮影藝術家相繼退休和逝去,北京皮影藝術出現後繼乏人的現象。現北京皮影的主要傳承者--北京皮影劇團沒有自己的團址和固定的演出場所、市場模式化運作困難,由於收入低而難尋合適的傳承人,從而漸漸淡出觀眾的視野。

2.北京童謠

童謠,就是指傳唱於兒童之口的沒有樂譜的歌謠。她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一份與歷史緊密相連的寶貴遺產。隨着社會的發展,一首首童謠記錄下的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他們生活中的歡樂與喜悦。童謠最早出現在堯帝時期,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從歷朝官修正史中,以及雜傳、筆記、小説等,都不乏童謠的記錄。如反應八國聯軍進北京的童謠:庚子年,鬧得兇,八國聯軍進北京。又開槍,又放炮,又殺老來又殺少。太后皇帝逃跑了,前門樓子轟塌了,百姓生活慘透了,國家江山誰來保?

北京童謠的傳承方式主要有兩種:書面文獻傳承和口頭傳承。童謠在兒童口中廣為傳唱,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童謠是人類口頭文化的珍品,語言淺顯,哲理性強,它積澱了祖國優秀民族文化,藴含着豐富的教育內容。童謠是人民對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它來源於生活,易於人們接受,幾千年來在百姓中廣為流傳。

童謠總體來説屬於民間謠歌,更具有民間文學的色彩。追溯童謠發展的歷史,可以清晰地發現人類文明初始的足跡。童謠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頂針格、串話、繞口令、謠諺格、搖籃曲、謎語格、連鎖調、數數歌、問答歌、排比格等。在創作過程中要合轍押韻包括雙句押韻、句句押韻、每兩句一押韻等押韻方式。

童謠藴含着深刻的歷史價值、民族價值、教育價值。她承載着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具有較強的感染滲透力量,是可挖掘、可借鑑的寶貴教育資源。

3.老北京叫賣

老北京叫賣是舊時京城從商活動的人們,在衚衕、街巷等為推銷商品和提供有償服務而形成的一種民俗文化。高亢的吆喝、婉轉的叫賣調,字正腔圓,有韻有轍,悠揚悦耳,好懂耐聽,是老北京風土人情的體現,也是老北京民間文化的一種特色形式。尤其是老北京胡同中的百姓生活,是叫賣產生的土壤和環境。

老北京叫賣突出了京味的特點。兒化音的大量運用,一氣呵成吆喝出來的叫賣聲,字、詞、語句間透露出的鮮活,以及幽默、詼諧、好懂耐聽的特性,廣受市民歡迎。

老北京叫賣記載了北京歷史上的商品種類和推銷手段,因其中有音樂、詞律和民俗等諸多內容,是中國商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幅有聲有色的京城風俗畫,在民俗學和商業史學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也是進行文藝創作的很好素材。

目前在北京民間的各種文化演出中,老北京叫賣已經成為一種鮮活的表演形式,並吸引了一大批早年走街串巷叫賣銷售的老藝人,如臧鴻、張振元、張桂蘭、馬松林、武榮璋、蘆志東等,廣泛開展傳承保護和展示活動,使老北京叫賣聲又重新原汁原味地展現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現老北京叫賣傳人均年事已高,在技藝傳承方面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以使這一傳統民俗文化得到保存。

4.北京評書

北京評書是北方評書的主體,它形成於北京,盛行於京、津、冀和東三省等地。綜觀北京評書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清初開創時期,代表人物王鴻興,為北京評書開山之祖。清末民初奠基時期,代表人物雙厚坪、潘誠立。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興盛時期,著名人物有王傑魁、連闊如、陳士和等,此時名家輩出,傑作薈萃。解放後拓新時期,著名人物有袁闊成、李鑫荃、連麗如等。

北京評書的表演形式,早期為一人坐在桌子後面,以摺扇和醒木為道具,身着長衫。至上世紀中葉,漸漸變成站立説演,衣着也不再固定。傳統評書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場詩”,或説段小故事,然後進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時,以敍述故事並講評人情事理為主。“古事今説,佐以評論”是評書藝術的重要特徵,從論古而談今,收醒世之效果。評書貴在“評”,精在“評”。可以説,以北京評書為代表的中國評書藝術,是最具中國民族特點、最富中國審美特色的藝術類型之一。

目前北京評書發展堪憂,隨着老一輩評書名家的逝去,書壇後繼乏人。同時,市場模式化運作困難、書場演出已近消失、漸漸淡出電視,僅有廣播評書、電子評書還在勉力支撐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