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2023年處暑時間是幾月幾號

熱點2.11W

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處暑時間是幾月幾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處暑時間是幾月幾號

2023年處暑時間是幾月幾號

2023年處暑時間:8月23日17:01:06,星期三,農曆七月初八。處暑指的是盛夏時節的暑氣快要結束,未來的一段時間裏氣温將逐漸轉涼。

處暑節氣由來

公曆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着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個月份,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處暑是反映氣温變化的一個節氣。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温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温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節氣的氣候特點

秋高氣爽

處暑過後,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後,特別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温。

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説。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温下降明顯,晝夜温差加大,雨後豔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説。

氣温下降

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温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温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南方“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説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温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對於走出三伏,並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説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節氣吃什麼好

橘子

柑橘性温、味甘,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之功效。不過,陰虛火旺體質者多食會出現口舌生瘡、咽乾喉痛等上火症狀。

獼猴桃

其素有“超級水果”之稱,含有豐富的鈣、VC、VE、必須氨基酸、礦物質等有效成分,經常食用具有調免、護肝、防癌、養顏的功效。

香蕉

香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C、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而且營養高、熱量低,具有促進肝細胞再生、提高免疫力、保護肝臟的功效,所以秋季養肝可適當食用些。

芭蕉

芭蕉不僅味道好,而且芭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是一種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好處的水果,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喜歡吃芭蕉。其中果糖和葡萄糖之比為1∶1,是補充糖類、消除疲勞的理想食物。

處暑節氣養生方法

穿衣上:雖有“春捂秋凍”一説,但處暑過後,早出晚歸者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是夜間外出,要多穿衣服。

鍛鍊上:早晚可適當運動,中午氣温偏高,仍需要避免室外運動,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不宜晨練一直到太陽當空。

飲食上:有些人在處暑過後往往胃口大開,但此時仍不宜多吃肉類等高蛋白食品,可選用適合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蓮子、扁豆、冬瓜等。

夜寢時:白天若室温不高可不開空調,開窗使空氣流通。晚上入睡前,應關好門窗,因深夜往往降温幅度較大。

滅蚊:處暑過後仍是蚊子繁殖高峯期,必須重視家居滅蚊,噴灑殺蟲劑。需要注意的是,僅用驅蚊燈是不能殺滅蚊子的。

處暑養生小貼士

注意護臍

人體除了腳以外,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

若防護不當,比如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者年輕愛美的女士穿露臍裝,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

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如果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部位,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陽痿,女性的痛經、月經不調,嚴重的還可出現閉經、不孕。

平日裏除了根據天氣變化增添衣物、晚上睡覺注意覆蓋腹部外,還可以按摩肚臍。

方法是:先將雙手掌心搓熱,然後上下重疊放在肚臍上,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分別揉按100次。如果寒氣積聚日久,病症頑固,還可以取粗鹽(醃鹹菜用的)0.5~1公斤,將鹽炒熱後裝入毛巾縫製的口袋中,放在肚臍上熱熨。

多開窗少開空調

處暑過後,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開空調,而應該多開窗,使空氣流動。需要注意的是,入睡的時候不能貪涼,睡覺之前最好關上窗户,以防受寒。

此外,還可以在室內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含氧量。

而綠蘿這類葉大且喜水的植物可以養在卧室內,使空氣濕度保持在最佳狀態。

客廳適宜養植常春藤、無花果、豬籠草等。

避免過早添加衣物

春捂秋凍,是有道理的。讓體温在秋季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初秋適當的“涼快涼快”也可以讓身體漸漸適應即將到來的寒涼。

但是,夜裏外出一定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另外,孩子和老人抵抗力較弱,應根據天氣狀況,及時增減衣物。

少食辛辣多清淡

處暑期間的“秋燥”屬温燥,病症多表現為頭疼、少汗、口渴、乾咳少痰、咽乾不適、手腳心熱等,易與上呼吸道感染混同,這種具有明顯季節性的不適,主要與久晴少雨、秋陽暴烈的氣候有關。

因此,飲食上應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潤為主。

鮮藕、生梨、荸薺以及胡蘿蔔、豆腐、黑木耳、蜂蜜等具有養陰潤燥的功效,在秋季不妨多吃。胃弱者可以多喝粥。

睡個子午覺,別忘蓋薄被

“子”是指子時,夜間0—2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而“午”則是指11—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

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對於年輕人來説,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學習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時也可以減少“秋困”的出現。即使睡不着,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因此,建議大家適當增加睡午覺和晚上睡覺時間,至少每天多睡1小時,並且晚上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脾胃受涼。

為保證充足睡眠,可以在睡前用醋泡腳。中醫認為用醋浸泡足部,能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解除疲勞,幫助入睡。

方法是:每晚睡前將60℃左右的熱水約2500毫升倒入盆中,加食醋150毫升浸泡雙腳(水温以腳能承受的熱度為準),水應淹沒踝關節,每次浸泡10分鐘即可。

適量運動

養生少不了運動,而秋季養生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鬆平緩的項目。

專家建議,登山是秋季户外運動的不錯選擇。登山能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臟收縮力增大,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增加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

需要注意的是,登山是一種負重運動,會對膝關節造成較大的負擔。有骨關節炎的患者不適宜進行此項運動。

並且年老體弱者,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