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高職院校審美教育意義論文

高職院校審美教育意義論文

一、審美教育是歷代教育之倡導

高職院校審美教育意義論文

孔子口“興於待、立於禮、成於樂”就是強調審美教育的作用,他認為詩歌可以感發人的情感,可以導致羣體的和諧、團結,可以表現人們的愛憎和怨恨。樂也是人們修身成“仁”的重要途徑。古代思想家苟況説:“樂者,治人之盛也”,“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他人也速”,它能使人“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卜皆寧”。近代教育家王國維先生認為人的精神能力分為知、意、情二個方面,教育也相應地分為智育、行育、美育二個部分。他説“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發達,以達完美之城,一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此又為教育不可不留意也”。蔡元培先生提出了“美育代宗教”説,制定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世界觀教育的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

二、審美教育是高職教育的目標價值從能力本位向素質本位轉變的需要

最初的職業技術教育所遵循的是知識本位觀(即在教育中強調傳授前人總結的,以}弓本為載體的知識的教育,造成高職教育的幾不象境地,不象中專生亦不象大學。隨着西方發達國家_!二業化進程的推進,面對人類所擁有的知識總量的迅速增長和知識更新週期的不斷縮短,出現了高職教育的能力本位觀(即以能力為中心,以滿足崗位或職業需要為導向的能力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具有一般的文化知識、較好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嫻熟的職業技能的專業技術人才。目前,正在向綜合能力轉變。但是,這種以知識和技術革命為背景的能力本位觀在今天正顯現不適應性,科學技術發展轉化為以交義、滲透、綜合為標誌的科技全球化、經濟一體化。新型職業人才不僅僅需要相應的知識和能力,更需要情感,職業個性、職業人格、合作精神,以及創新精神和風格,這就要求具有一定的綜合素質(素質本位)。在以素質本位為日標的素質教育中德育是靈魂,智育是基礎,體育是保障,美育是支撐,.能力是重點,實踐教育是根本途徑,全面發展是最終目標。高等職業教育要使培養目標要具有前瞻性,就要加強審美教育。

三、審美教育是高職學生完善自我發展實現人性與人力統一的需要

育人是人的靈魂的教育,目前我國高職教育中注重能力本位,注重_I:具價值的`培養,缺少的是對學生靈魂震憾的教育,那麼極有可能造就出一批“精一於科學,荒於人學:精於電腦;荒於人腦”的有知識無智慧,有目標無信仰的,有經濟頭腦無同志感情的社會成員,缺乏團結精神。其實有人説得好:“科學求真知,人文求善美,真為善奠基是基礎,善為真導向是昇華。”“真、善、美”是和諧的統一,是互相促進發展,是人類追求的日標,是人性自我完善發展的根本。

四、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需要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靈魂,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是高等職業教育不可忽視的部分。但是高職學生學習基礎不夠好,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刻苦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習動力不足。同時,由於長期以來,學習負擔過重,產生了對學習的厭倦情緒,不可能有很高的學習情趣,且通過一般的説服教育是很難有改變的。審美教育可以激發人們追求真理的情感,提高人們對學習知識的興趣。蔡元培先生在談到學理l:科的人由於缺乏美育而產生的惡果時説:“常常看到專治科學不兼涉美術的人,難免有蕭索無聊不過於生存上強迫職務以外,俗的是借低劣的娛樂作消遣,高的漸漸成了厭世的神經病,因為專治科學太偏於概念,太偏於分析,太偏於機械作用……抱着這種機械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不但對T’.白己毫無生趣,對於社會也毫無感情,就是對新治科學也不過依樣畫葫蘆,決沒有創造精神。防這種流弊,就要求知識以外兼養感情,就是治科學以外兼治藝術。有了美術的興趣,不但覺得人生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就是在治科學時候,也一定增添了勇敢活潑的精神。”

五、審美教育是高職學生就業、創業時快速融於社會的苦要保障

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強調把社會土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任務,落實和體現到構建社會土義和諧社會上來。和諧社會的主要標誌是全社會互相互助、誠實可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高職學生因有一技之長,適應崗位時期短,_!二作上手快,比較受用人單位歡迎,但從長遠來看,學生的一技之長只是解決了學生的有業,要讓學生樂業,敬業還很難説。只有教育學生對社會有感情,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白然的關係,達到和諧共處、快速融於社會,從而樂業、敬業、創業,才是真正的高層次的高職學生的就業和創業。

總之,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哲學的最高範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白由,和諧全面發展學説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當今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奮鬥目標。培養人才的全面發展也是任何教育形式,和教育層次北朝鮮應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高職教育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審美教育是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