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分析遊戲化美術教學的意義的論文

遊戲化的美術教學是根據遊戲化教學的概念遷移而來。遊戲化教學是指教師以遊戲為手段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的目的在於讓幼兒通過愉快的遊戲,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分析遊戲化美術教學的意義的論文

一、遊戲化美術教學的意義

第一,遊戲化美術教學的優越性。低齡段幼兒年齡小,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都尚未成熟,小肌肉動作不夠精細,缺乏生活經驗,不能很快掌握複雜的美術知識和技能。遊戲化的教學形式恰恰彌補了這些不足,讓幼兒在遊戲的氛圍中體驗積極的情感,特別是遊戲化教學豐富的手段、新穎的形式、創新的內容等,都很好地激發了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增強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第二,遊戲化美術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在沒有精神壓力的狀態下,幼兒便能更積極地投入活動。遊戲化美術教學不再以技能、技巧的學習和作品呈現的效果為評價標準,更注重幼兒情感的表達,挖掘幼兒的'無限潛能,滿足他們自我創作的願望,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其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第三,遊戲化美術教學還具有品德教育功能,使幼兒潛移默化地進行社會性發展,形成優良品德,寓教於樂。

二、遊戲化美術教學與低齡段幼兒美術教學的優化整合

1.教學內容、題材遊戲化遊戲化

美術教學把美術活動看作一種遊戲,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歸納和精選出適合遊戲化的美術教學內容、形式、題材,然後進行整理、篩選、加工,使美術教學內容本身成為一種快樂的遊戲。以“開汽車”遊戲為例。活動中,教師在地上鋪上紙,並提供不同大小、不同輪胎印的玩具汽車。幼兒隨心所欲地拿着蘸好顏料的汽車在紙上“開動”,驚奇地發現紙上留下的一條條不同紋路的印跡。這時,他們通常會説這些印記是“馬路”“迷宮”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開出”不同的線條。

2.教學常規遊戲化

遊戲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直接刺激他們的多種感官,但是遊戲必須在可控範圍內執行,否則課堂節奏反而混亂,為下一步教學造成麻煩。低齡段幼兒好動,控制力差,隨心所欲,教師要把握好這個“度”。每次畫畫結束,桌上的水彩筆有的散落桌上,有的筆帽分家,有的同伴間“混搭”,嚴重影響了下一次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可以設計“送水彩筆寶寶回家”的遊戲。教師先製作一張12色色卡,幼兒整理時,就按色卡上的顏色對號入座,避免了鄰近色的混用。接着,教師用遊戲化的語言引導幼兒進行整理:“讓我們一起幫水彩筆寶寶戴上帽子,送它們回家吧。”這樣就抓住低齡段幼兒形象性的心理特點,把水彩筆擬人化,順利解決了整理不及時的問題。

3.教學形式遊戲化

幼兒美術活動大致可分為繪畫、手工、欣賞幾大塊。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設計和運用多種遊戲方式,將美術的技能技巧、講解示範、操作活動等融入遊戲,幫助幼兒輕鬆愉快地掌握和練習,避免枯燥講解造成難以理解的尷尬。

第一,合理投放和運用創作材料。教師要善於挖掘一些幼兒身邊熟悉的物品,根據材料的使用特點演化為可創作的材料。如,提供生活中的物品:石頭、樹枝、毛線、紙盒等。

第二,選擇適合低齡段幼兒的美術表現形式。低齡段幼兒手部肌肉發育不完全,無法完成精細的動作。因此,教師要篩選並安排與低齡段幼兒肌肉發展水平相當的活動。如,選擇比較適合低齡段幼兒的“小雪花”“麪條”等紙工撕貼活動;“糖葫蘆”“甜甜的餅乾”等以揉、搓、壓為基本動作的泥工活動;運用拓印、印染、吹畫、噴畫、添畫等方式進行表現的繪畫活動。

第三,精選不同的背景音樂。以“會跳舞的線條”為例,教師精選出不同風格的音樂,如《西班牙鬥牛舞曲》《雨的印記》《溜冰圓舞曲》等,把這些音樂元素作為輔助手段,讓幼兒將線條的粗細、長短等變化與音樂的節奏、旋律聯繫起來,讓線條在紙上跳出不同的“舞蹈”,如螺旋舞、點點舞、波浪舞、圓圈舞等。

第四,教學情境遊戲化。低齡段幼兒具有明顯的直覺行動性和具體形象性特點,記憶、思維都是在直接與事物的接觸活動中進行的。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以遊戲的情境、語言貫穿整個活動,就會收到化繁為筒、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教學評價遊戲化。幼兒的作品充滿個性,教師應從多角度用遊戲化的語言進行評價,靈活地給予幼兒鼓勵,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激發每位幼兒的創作激情,使創作內容和創作過程得以廣泛延伸,在評價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幼兒的美術技能水平,提高活動的可持續性。

總之,遊戲化教學在低齡段幼兒美術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遊戲化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