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兩步計算的加減法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校園2.35W
  《兩步計算的加減法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兩步計算的加減法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頁(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理解加減法兩步運算知識,理解小括號的作用。

2.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過程方法目標:感受運用加減法兩步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過程,掌握運用加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的方法。

4. 情感目標:形成熱愛生活、關注社會、欣賞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 激趣:讓學生觀看春天的景色(出示配有音樂及講解的美麗畫面)

2. 談話導入:你們看到這麼美的畫面,一定也想親自到大自然中看一看這些美景吧?週六我們一起去春遊好嗎?春遊前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同學們都要準備許多吃的、喝的東西,那我們一起去商店買一些吧。

[該環節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和活動出發,自然而然地導入本課的教學,起到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效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和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探求新知,展開思維

1. 出示,引入課題

(1)出示根據課本第5頁中的畫面內容設計的,創設問題情境。

(2)教師提問:現在“小精靈”聰聰想請同學們幫個忙,請大家幫他算一算麪包房現在還剩下多少個麪包,同學們一定非常樂意幫這個忙吧。

2. 小組討論,探究新知。

(1)4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共同討論剛才教師提出的問題:怎樣計算“現在還剩多少個麪包”?

(2)各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彙報討論的結果。

[該環節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呈現新知識,使學生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新知識和新問題是通過具體的情境呈現的,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在相互協作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3. 歸納討論結果,明確解法:教師在歸納各個小組的意見的基礎上,明確解決上述問題的兩種方法。

(1)連減法:先算出買走8個麪包後剩下多少個;再算出又買走22個後還剩下多少個。

54-8=46(個) 46-22=24(個)

(2)加減法:先算出一共買走多少個;再算出還剩下多少個。

8+22=30(個) 54-30=24(個)

4. 分析對比,揭示區別和聯繫:從解題方法及結果上引導學生對比。(兩種解法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有所不同:前者是在總數中連續兩次減去一定的數目;後者是先算出該減的數目是多少,再從總數中減去這個數目。但是,兩種算法都包括兩個計算步驟,而且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5. 概括解法,形成規則。

(1)教師提問:如果用綜合算式分別表示上面兩種解法,應該列出什麼算式呢?

(2)小組討論。

(3)小組彙報:第一種解法的綜合算式為:54-8-22=24(個);第二種解法的綜合算式為:54-(8+22)=24(個)

6. 自主體驗,總結評價:每個學生對上述兩個算式進一步加以比較,説説自己喜歡哪一個算式,再説説喜歡的理由。

[本環節的教學重點是數學規則(策略或方法)的學習──學習“運用加減法分兩步運算解決問題”的規則。該環節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將具體生活情境中的數學知識加以概括,形成理性認識;再引導學生對獲得規則的過程進行體驗和評價,進行反省思維。這樣,就會由對數學規則意義的`理解過渡到運用數學規則調控自己的思維活動,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或方法)類知識──即認知策略。同時使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三、創設情境,運用新知

1. 展示。內容是:春遊時同學們來到了遊樂場,大家帶了各種罐裝的飲料。同學們發現如果將飲料罐隨地亂扔,會造成環境污染,於是班長提議成立三個環衞小組,負責收集同學們的飲料罐。最後,在統計各個小組收集的飲料罐時,班長髮現三個小組一共收集了94個飲料罐,其中第一小組彙報收集了34個,第三小組彙報收集了29個,但是第二小組沒有彙報收集的數目。同學們,大家能幫助他算出第二小組收集了多少個飲料罐嗎?

2. 自主解答:各自列出算式,並計算結果。

3. 交流解法:學生彙報各自的學習情況,教師總結明確兩種算式:

(1)94-34-29=31(個)

(2)94-(34+29)=31(個)

4. 比較評價。教師提問:想想上面兩種算式有什麼不同之處?你更喜歡哪一個算式?再想一想為什麼這道題很多同學喜歡用連減的方法,而上一道題卻有很多同學喜歡用先加後減的方法。

[本環節屬於遷移練習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將前面獲得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之中,解決實際問題,使所學知識向課外遷移,向生活遷移。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訓練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同時還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在練習方式上,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將運用一定的方法解決問題和反思解決問題過程結合起來,並對兩次出現的解題方式進行對比,使學生感受第一次用先加後減的方法計算比較簡單,第二次卻用連減方式計算比較簡便,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是有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四、聯繫生活,拓展提高

1. 電腦演示:在週六的春遊活動中我們班開展了一次登山比賽活動,老師打算給獲得冠軍和亞軍的同學每人頒發一個獎品。於是老師一共帶了98元錢來到兒童用品商店去買獎品。你們幫老師選兩種獎品,選過兩種獎品後,再幫老師算算一還剩下多少錢。

2. 電腦顯示各種商品以及每種商品的價格:

(1)足球──47元;(2)鬧鐘──32元;

(3)文具──28元;(4)玩具──53元。

3. 分組設計方案。各小組通過合作學習,聯繫生活,設計出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相關方案,再列式進行計算。

4. 各組彙報,交流所選的獎品以及計算餘錢的方法,並介紹選擇的理由。

[新課程標準強調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學習中讓學生擁有選擇的權力。本環節呈現的學習內容是多樣的,解題的方法是多樣的,評價的形式也是多樣的。現代學習論主張,策略(或方法)類知識的學習關鍵在於進行必要的變式練習。這一環節的安排就是在上一個環節的基礎上,再為學生創設變化的條件或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規則(方法)解決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創設一定的條件,共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將規則運用到更為廣泛的情境之中,強化了思維靈活性、發散性的訓練。]

 五、課堂小結,情感培養

師:這節課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既然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大的用處,希望小朋友們學好數學,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後,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解決你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遇到的數學問題。

[該環節啟發學生將課內所學知識向課外延伸,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向生活延伸,將靜態的方法變成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態策略。這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也充分體現了數學於生活、運用於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