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上冊物理的優秀教學設計

校園2.56W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八年級上冊物理的優秀教學設計

第一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

2、知道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並知道它與其它單位的關係。

3、知道測量存在誤差。

過程與方法:

1、會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會進行特殊測量。

2、會正確使用手錶或停表測量時間,並會估測時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刻度尺的使用和測量時間。

2、單位的換算和特殊測量。

教學難點

1、單位的換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準備

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課本、鐘錶 、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生活、生產和科研中,人們經常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測量。體檢時量身高、體重、血壓等,買菜時稱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剛到學校醫務室去體檢,醫務人員給小剛量完身高後告訴小剛他的身高是163。小剛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學生討論並得出正確的結果:163釐米或1米63)

講解:上述問題告訴我們,測量時必須首先規定被測量量的單位。為了世界各國交流的方便,1960年,國際上通過了一套統一的測量標準,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

(二)進行新課

一、長度的單位及測量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它的長度單位:千米()、分米(d)、釐米(c)、毫米()、微米(μ)、納米(n)。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

1=103; 1d=10-1;

1c=10-2; 1=10-3;

1μ=10-6; 1n=10-9。

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離約30(公里),八年級年齡段的同學身高多數在1.5—1.7之間,手掌的寬度大概是1d,手指的寬度大概是1c。

2、長度的估測

問題1:請目測一下黑板的長度。

(請5個同學目測,再用米尺實際測量,比較誰目測的結果更準。)

問題2:人們正常走路一步的距離大約為0.5,以此為長度標準,估測教室的長度。(請兩同學同時在教室中走路進行估測)

3、長度的測量

長度估測的結果精確度是不高的,當精確度要求高時,可以選擇適宜的長度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展示:各種類型的長度測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捲尺、遊標卡尺(精度高)、螺旋測微器(精度高)等]。

介紹: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學生看課本P21並讀出圖2-15及圖2-17的長度)。

活動1:(1人一組):用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長度和寬度(結果填入P22的表格中)。

(選擇兩個較為典型的、有點問題的測量數據進行評價。)

活動2:(兩人一組):測量乒乓球的直徑。

教師巡視,並對同學進行指導。)

介紹:國際乒聯為了我們限制我們中國乒乓球選手,同時也有利於乒乓球活動在全世界更好地開展,把乒乓球的直徑從原來的38提高到40(即所謂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賽從原來的一局21分制改為現在的一局11分制。但在剛結束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選手表現依然鋭不可擋,取得男雙、女單、女雙三塊金牌。

4、特殊長度的測量

問題1.如何測量一個碗口的周長?

思路:被測長度的特點:①曲線;②規則(圓)。測量方法:①直接用捲尺測量;②化曲為直:用細線繞硬幣一週再拉直測量或將硬幣在直線上轉圈;③利用圓周公式C=2πr=πd:兩塊三角板一把尺子夾緊硬幣即可量出直徑或用紙將圓描下,再將紙上的圓對摺即可測出直徑或利用幾何方法(有多種方法)找到直徑來測量。

問題2.漳泉肖鐵路通過惠安的唯一一條鐵路線,如何知道這條鐵路的總長度呢?

思路:被測長度的特點:距離太大,難以直接用刻度尺測量。測量方法:①上網查找(現場上網查找,搜索關鍵字:漳泉肖鐵路全長<128>);②藉助福建省地圖間接測量。

問題3.如何測出一盤蚊香燃完所需的時間?

思路:被測時間特點:時間太長。測量方法:①直接用手錶測量(要有耐心,可邊做事情);②利用比例測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時間即可。(現場實驗,小段蚊香長度約為1.5c,蚊香的燃燒速度約12c/h)

説明:上述三個問題先分析特點,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一一評價。鼓勵學生多找方法,並儘量找到簡單實用的方法。

二、時間的單位及測量

1、時間的單位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經常進行長度的測量外,也經常需要對時間進行測量。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它的時間單位:年()、天(d)、時(h)、分(in)、毫秒(s)、微秒(μs)。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

1h=60in;1in=60s;1s=103s;1s=103μs。

2、時間的估測

活動3:(集體活動):估測1分鐘的時間長度。(請三個同學上台面向黑板,其餘同學當裁判,講台桌上的大時鐘面向“裁判”,教師喊計時開始,三名若認為1in時間到則舉手,比比看誰對1in的時間估測更準一些。)

3、時間的測量

講解:時間估測的結果精確度是不高的,當精確度要求高時,可以選擇適宜的時間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活動4:(2人一組):停表的使用。(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對停表的使用方法進行簡單講解,然後教師喊口令,學生按停表計時,請同學相互幫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

活動5:(2人一組):跑圈測時。(請三位自認為速度較快的同學分別從教室前門繞到教室後門再回到前門跑一圈,各組同學分別測出每位同學所用的時間,然後請其中一組同學用他們的測量結果判斷誰的速度更快。)

三、測量誤差

介紹測量誤差。(引導學生閲讀課本P23信息窗內容)

[課堂小結]

利用多媒體顯現本節知識結構進行小結。通過對一些特殊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問題的探討,除了掌握這些簡單的物理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學習生活當中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善於把你的思路打開,如此你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板書設計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單位及測量

二、時間的單位及測量

1、長度的單位 1、時間的單位

2、長度的估測 2、時間的估測

3、長度的測量 3、時間的測量

4、特殊長度的測量

三、測量誤差

佈置作業

1.20分鐘能力試卷;

2.完成練習冊題目;

3.自制一個1米的釐米刻度尺,並用它測量課桌的高度和長度。

教學反思:學生對減小實驗誤差有了初步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介紹具體的減小方法。

第二節 運動的描述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參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過程與方法:能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學習重點

1.機械運動的概念。

2.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學習難點

1.參照物的概念

2.認識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3.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

●教學方式

講解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視頻資料,玩具車、玩具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 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第十章內容,認識到多彩的物質世界,知道了宇宙萬物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都有質量,不同物質的密度不同,那麼這些物質存在的狀態如何呢?

[討論]

[總結1] 今天,我們研究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問題。為什麼它們會運動或靜止?(板書本章課題)

[總結2] 我們首先看物體的運動該如何描述?(板書本節課題)

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

(一)機械運動

1.現象

[問題] 大家觀察周圍的物體,你認為它們哪些是運動的,哪些是靜止的?

[回答](1)行駛的汽車是運動的;(2)走路的人是運動的;(3)飛出的足球是運動的;(4)地球是運動的;(5)分子是運動的;……(6)黑板是靜止的;(7)教室外面的樹是靜止的;(8)公路是靜止的;(9)大橋是靜止的;……

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問題:(1)星星是靜止的;(2)太陽是靜止的;……

[分析](1)我們身邊有運動的物體。如行駛的汽車、跑步的人們、飛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運動的。國小科學課上學過,地球本身在自轉,還繞太陽公轉,且整個太陽系都在運動。同理,銀河系也是運動的,那麼宇宙同樣也在運動,所以從宏觀上看,宇宙上的所有物體都是運動的。

(3)微觀分子是運動的。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是分子,這些分子也是在運動的。

[總結] 世界上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2.概念

[問題] 物體運動的特徵是什麼?為什麼説它們是運動的?

[觀察] 大家觀看[播放視頻1]:運動的自然界。

[總結]

凡是運動的物體,它們的位置在發生着變化,所以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板書)

(二)參照物

1.概念

[問題] 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體都是在做機械運動,可為什麼我們還常説××物體是靜止的呢?如黑板是靜止的,房屋、樹木是靜止的等等。

[討論] 我們常説物體靜止也是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如果都運動,我們也不容易為物體定位了,房屋、樹木説它們靜止是因為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動的,即它相對於旁邊的房屋來説,它們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判斷物體是否運動時,我們也常看它與其他物體間的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所以我們平時説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都是以一個物體做標準而言的。

[總結] 參照物:説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做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播放視頻2] 觀察哪輛列車在運動?它們是以什麼物體做參照物來研究的?

2.特點

[問題](1)對某一運動狀況的判斷,所選的參照物只有一個嗎?

(2)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物體運動狀況一定相同嗎?

[分析]當觀察一小汽車在公路上駛過時,判斷它是運動的,我們可以選地面為參照物,也可以選路邊的房屋做參照物,還可以選樹木做參照物,它們都能得出汽車是運動的結論,所以對某一運動狀況的判斷,所選的參照物並不只有一個。

如果我們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如選汽車司機中靠椅,則會判斷小汽車是靜止的,所以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物體運動情況不一定相同。

3.練習

(1)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①某車站並排停放着兩列待發的列車甲和乙,過了一會兒,甲列車內一個人看見窗外樹木向東移動起來,然而,乙列車內的人通過窗口看甲車是靜止的,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上述表明 。

②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騎車勻速向東行駛。甲感覺順風,乙感覺無風,丙感覺逆風,則當時刮的是 風。甲、乙、丙三個騎車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 ________ 。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所選的參照物。

①(2005年温州會考題)詩人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詩人選擇的參照物是( )

A.橋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樹

②在一條東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輛汽車同時向東行駛,乙知甲車比乙車快,比丙車慢,則以 為參照物時,三輛汽車均向西行駛。

(三)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問題] 同一情況,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會得出物體的運動狀態是不同的。這説明了什麼問題?

[討論]

[結論]説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圖片展示]空中加油機;高空觀纜車。

[播放視頻4]航天器的起飛和降落。

[播放視頻5]聯合收割機。

[播放視頻6]生活中運動現象舉例。

[播放視頻7]同步衞星,火箭起飛和降落。

[類比]1.説某一同學個子高,是不準確的,應該説,它與誰相比個子高,同理説某一位同學矮,也是不科學的。

2.某人問路,到某地要用多長時間,該人不答,待問路人不耐煩開始走時,該人才説1小時左右,問路人不解,該人答曰:不知你走多快,如何判斷用多長時間呢?這裏的參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可見,我們表達話語時,一定要説話嚴密些。

(四)思考與練習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瞭如何描述物體的運動,雖然運動是絕對的,但我們平時為了研究方便,仍然説某個物體是靜止的,為什麼?就是因為平時我們判斷某個物體的運動與靜止時選擇了一個作標準的物體,這個物體我們叫做參照物。

對某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況而言,參照物的選擇不止一個,但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物體的運動狀態卻並不一定相同,所以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為了敍述嚴密,説某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時,一定要加以參照物。如果沒加,一般都是以地面為參照物而言的。

四、作業佈置

動手動腦學物理:①、②、③、④

五、板書設計

第一節:運動的描述

一、機械運動

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自然界的物體都是運動的,即運動是絕對的。

二、參照物

1.説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做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對某一運動狀況的判斷,所選的參照物並不只有一個;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物體運動情況不一定相同。

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教學反思:學生對如何判斷物體的運動,或説物體是如何運動的還停留在表面現象上,還有待於繼續深化。

第三節 運動的快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4.瞭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認識速度概念在實際中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有能用“運動快慢”的觀點觀察和分析身邊事例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

●教學難點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頻閃攝影”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參與-活動

●教學用具

微機、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機械運動,雖然知道了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但我們平時所説的物體運動和靜止卻都是相對某一物體而言的,即相對於參照物而言。

[問題]同是物體的運動,它們的快慢一樣嗎?你認為哪些物體快,哪些物體慢呢?

[討論]

[總結]今天我們就研究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板書課題)

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

(一)生活中對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8in)

〖師平時我們是如何對物體運動的快慢進行比較、判斷的.?

[討論]比較相同時間內誰走的遠,和比較在相同長度內誰用的時間短。

[播放視頻1]視頻中的畫面是怎樣比較快慢的?

[播放視頻2]比較運動快慢有幾種方法?

[總結]觀眾的方法實際上是:在相同時間內看物體運動路程的長短來比較快慢,路程長則比較快,路程短則比較慢;裁判的方法實際上是:物體運動路程相同,看運動時間的長短比較快慢,所用時間短則比較快,所用時間長則運動慢。

(二)物理上對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

[問題]如果物體運動時所用的時間和通過的長度都不相等,又該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討論]如果時間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確不容易比較,但我們是否可以認為讓它們的路程或時間相等呢?

[總結]

(1)讓它們的時間相等: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誰大,誰運動得就快,誰小,誰運動得就慢。

(2)讓它們的路程相等:比較單位路程內通過的時間,誰大,誰運動得就慢,誰小,誰運動得就快。

(三)速度

[結論]物理上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它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討論]為什麼不用單位路程的時間來表示速度呢?

[總結]因為單位時間的路程越大,則速度越大;而單位路程的時間越長則速度越小,故雖然後者也能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但比較起來很不方便,所以我們用單位時間的路程來表示速度。

[播放視頻3]速度的引出?

[公式],用符號表示為。

[單位]路程的單位是米(),時間的單位是秒(s),則速度的單位就是米/秒,即/s或.s-1。

常用單位是/h或.h-1。

單位換算:1/s=1×=3.6/h

練習:1/h=______/s。

[一些物體的速度]

閲讀課文第31頁的速度(説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

練習:速度的單位換算-典型例題

下列物體運動的速度哪個大( )

A.蝸牛:1.5毫米/秒

B.炮彈:1000米/秒

C.發射人造衞星的最起碼速度:7.9千米/秒

D.火車:360千米/時

[例題]兩例題先讓學生看,然後變換一些數值進行計算,變換已知條件進行計算,讓學生再命一些類似的題目。讓另外的學生計算。

(四)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頻閃攝影]為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我們用頻閃攝影的方法將運動物體的位置凝固住,會看到這樣的兩種不同情況。看課本圖12.2-2,比較兩種運動的差異。

[播放視頻4]運動的快慢。

[結論]物體沿着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如……

物體沿着直線、快慢是變化的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如……

[計算]

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進行計算。

2.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雖然固定,但我們也可以比較它們整個路程的速度,我們把它叫做平均速度。

公式,s是整個路程的長度,t是完成整個路程所需要的時間,就是平均速度。

[播放視頻5]變速直線運動和平均速度。

[速度表]

練習:有關平均速度的計算

[勻速直線的圖像]

將頻閃照相與圖像結合,會得出路程隨時間的變化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

練習:有關圖像的判斷、選擇題等。

[播放視頻6]頻閃燈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為什麼要定義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就是物體運動的速度,其實單位路程的時間也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速度,只不過後者比較起來不方便罷了;速度的計算公式是以後我們學習的關鍵,我們要注意領會速度單位間換算的技巧,會從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關於速度計算的條件,然後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四、作業佈置

P30動手動腦學物理2、3、5。

五、板書設計

第三節 運動的快慢

一、生活中對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

1.比較相同時間內誰走的遠;

2.比較在相同長度內誰用的時間短。

二、物理上對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

取單位時間或路程來比較它們的路程或時間。

三、速度

1.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公式:;3.單位:即/s或.s-1;常用單位是/h或.h-1。

四、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1.概念;

2.變速直線運動計算公式;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對物理上講的速度有了新的認識,它區別於數學課上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