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三篇

校園2.45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三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大班數學活動《趣味排序》

內容分析:

本次教學內容是排序活動,排序是將由兩個以上組成一組的物體排出序列。幼兒可根據大小、形狀、顏色、數量、名稱等排列物體,探索和發現各種不同規律的排序方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數學認知目標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在5-6歲具體表現為:能發現事物簡單的排列規律,並嘗試創造新的排列規律。根據大班幼兒思維特點,我在設計中突出讓幼兒感知發現、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以故事“綠毛龜”為主線,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幼兒從發現規律——模仿規律——創新規律——生活運用,層層遞進。

活動重點為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嘗試用有規律的方法進行操作;活動難點是創新的排列規律。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協調個體與小組、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係,我將採取語言引導、動作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進行指導,使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教學目標:

1.發現和體會事物間的排列規律。

2.嘗試創造性地按某種規律進行拼擺活動,發展思維能力。

3.感受規律的美和創造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教具:PPT課件、青蛙、烏龜圖片各四張

2.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教學過程:

一、發現規律

(一)聽故事,找規律。

1.在《綠毛龜》這個故事中,當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坐下。

介紹玩法:綠毛龜有個最大的愛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聽到我的故事裏出

現了“綠毛龜”三個字就馬上坐下,不然它會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烏龜的圖片:小朋友發現了什麼?它們是怎麼排列的?

3.小結:像綠青蛙和綠毛龜這樣一個接着一個重複的排列,我們就叫它有規律的

排列。

(二)觀察PPT,討論,分析,推理,發現按物體名稱、數量、方位的差異進行排序的規律,並想象續排。

師:綠青蛙和綠毛龜已經想好要去找誰玩了,你們覺得它們來到了誰的家裏?

1.介紹小兔——小兔是隻特別喜歡有規律生活的動物,它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有規律的。小朋友發現什麼是有規律的?

2.孩子們討論交流發現的規律,並續排。

(1)可愛的小動物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如果繼續的話你知道後面會是誰嗎?

(2)漂亮的向日葵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下一棵是怎麼樣的?

(3)小魚,它是什麼樣的規律排列的,繼續排列的話後面會是怎麼排的?

(4)天空中飄來了氣球,氣球后面會有白雲,它們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氣球的數量不變,白雲每次增加一朵重複的排列,我們叫它遞增規律。)

3.小結:小兔家裏這麼多有規律的東西,有的是按照事物的名稱,如:小雞、小狗、小猴這樣排的。有的是按照大小、高矮來排的。有的是按照方向:上下、左右這樣排的。還有的是按照數量的變化:遞增、遞減。都可以排出一些有規律的東西。

二、模仿規律

根據PPT中的規律讓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續排,體驗按順序排列隊伍的有趣。

(一)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和向日葵一樣有規律的排列。

1.師:高的大的向日葵,我們給它設計一個好看的動作,你會設計什麼動作?矮的小的向日葵你又會設計什麼動作呢?

2.幼兒體驗:我們來試一試和向日葵一樣有規律的排列。

3.小結:有規律的排列不但能讓我們猜出下一個是什麼動作,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二)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和小魚一樣有規律的排列。

1.師:我們也來給小魚設計一下動作,頭向上的小魚你會設計什麼動作?頭向下的小魚你設計的動作又是什麼呢?

2.幼兒體驗:我們也和小魚一樣有規律的排列。

3.小結:和小魚一樣有規律的排列,我們的隊列有規律又好看!

三、創新規律

(一)幫助綠毛龜和綠青蛙鋪小路。集體討論,如何創新規律。

師:綠毛龜和綠青蛙遇到一個問題,需要小朋友幫它們解決。

1.介紹操作材料。

2.啟發幼兒討論:用只有一種顏色的吸管要怎樣擺成有規律的、與眾不同的小路?

(二)第一次操作,要求:有規律、與眾不同。

1.幼兒操作,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創新排列規律。

2.作品展示,師幼總結創新之處——從物體數量、方位等方面的變化。

(三)第二次操作,運用總結的經驗再次創新排序。師:小朋友鋪的小路都有自己的規律,我們知道別人是怎麼擺的就學習到了又一個方法,這一次,小朋友可以自己重新設計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擺出更有創意的小路。

1.幼兒再次操作,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創新排序。

2.再次分享,交流。

3.小結:小朋友的第二次創新更大膽,在數量、方向上都做了一個更大的變化。我們為綠青蛙和綠毛龜鋪設的小路就更豐富多彩了。

四、尋找生活中的規律,感受規律的美。

1.師:今天我們做了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用各種各樣的規律幫助綠青蛙和綠毛龜鋪路,綠青蛙和綠毛龜都特別的高興。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有規律的排序,請小朋友欣賞欣賞(PPT)。

2.小結:像這樣四季的輪迴,還有生活中用的、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用到了有規律的排序,排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多姿。

延伸活動: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規律的?我們一起在幼兒園裏找一找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從孩子身上的問題生髮出的活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課題生成:

在以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為重點的《賣玩具》的社會彭動中,幼兒會不會算賬成了活動是否能順利開展的前提。女幼兒為了付給別人9元錢,好不容易從自己的口袋裏數出九7元錢"(以圓片代替),結果,因為"錢"太多,對方沒拿好,撒了。既浪費了時間又影響了活動的正常開展,幼兒的思維似乎迢留在"l"和"許多"的水平上,對數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還肚糊,不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本課題。

活動目標:

1、瞭解數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2、複習10以內的組成。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教具:小豬木偶一個、磁鐵教具貓一隻(身上標有7元)、磁鐵數字卡片若干(1、2、5);學具:貼有價錢的玩具若干,遊戲用的硬幣和紙幣若干(元)、掛袋人手一隻。循環遊戲的作業單若干(作業單裏的不同)。

活動過程:

1、複習數的概念。

(1)拍手數數: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一五個五個數;

(2)複習順數、倒數遊戲"打電話";

(3)複習lO以內數的組成遊戲"碰球"。

2、學習用幾個小數組合成大數的方法付錢。

(1)情境表演"小豬買玩具",提出問題,啟發幼兒思考①出示木偶小豬,創設情景,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摯熱。

教師邊操縱木偶小豬邊説:"我是小豬,自從上次小我賣掉舊玩具,我就經常賣掉舊玩具,去買新玩具。瞧,了,我去買新玩具啦!"②設計小豬遇到困難的情節,激起幼兒積極思考的:

買賣對話:

"賣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隻。"(賣方配班老師)"這隻狗我喜歡,我有錢,我買了。"(買方小豬)"這是1元,這是2元,這是5元,噯,怎麼沒有9元起,我沒有9元錢,便宜點賣嗎?"(買方)"不能便宜,你的口袋裏有九元錢,你動動腦筋想一想?

老師:"小豬口袋裏的錢夠嗎?它應該怎麼付錢?"③個別操作,集體驗算。(引導幼兒思考幾種不同法,如兩個l元、一個2元和一個5元合起來是9元等。)

(2)出示磁鐵教具貓(標有7元)、數字卡片(標有1的圓形卡片若干,代替錢),和幼兒共同討論並演示數的分的關係。

提問:"買價格7元的玩具貓可以怎麼付錢?"(鼓勵多種組合的方法。)重點:理解總數都是由幾個部分組成。

(3)幼兒玩循環遊戲。

教師講解遊戲的要求及玩法:"你們想去買玩具嗎?要買玩具首先要學會算賬。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裏添數字,有的需要你根據玩具的價格在要付的錢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細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業單左邊的玩具賣多少錢,如果你要買,應該怎麼付錢呢?你就在右邊要付的錢上打上勾。"

3、嘗試用組合付錢的方法買玩具。

(1)"現在老師是營業員,你們想來買玩具嗎?"(請3~4個幼兒嘗試買玩具。)

(2)"你們想當營業員嗎?這次,不僅買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賬,賣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動腦筋,可不能收錯了錢。"(將幼兒分成兩組,輪流買賣玩具。)

(3)交流付錢的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變廢為寶人人都知道,但是自己的舊玩具變成新玩具,可能人們還沒想到。本活動將環保教育、創新教育、人際交往、數量關係等方面的內容綜合在一起,以玩具買賣會為形式,實現目標。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高漲,為了賣掉自己的玩具,熱情地大聲吆喝,拉攏顧客,宣傳自己玩具的優點,甚至不惜降價……孩子真正體會到買到新玩具的快樂,更懂得了舊玩具的作用。活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更擴大了孩子的人際交往,為孩子今後走入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教學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

2.紙板。

3.海洋球、乒乓球各一個。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看看桌上有什麼?

幼:蠶豆、黃豆、紅豆。

師: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幼:種子。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師: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為什麼?

幼:紅豆,因為有紅豆標記。

師:那第二、第三條線呢?

幼:黃豆、蠶豆。

師:排隊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師:紅豆有幾顆?(幼:十顆),黃豆有幾顆?(幼:十顆),蠶豆呢?(幼: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幼:不一樣)

(4)討論為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

幼兒A:因為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

幼B:因為蠶豆大,所以排得最長。

幼C:因為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師: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

師:看看紙板上有什麼?

幼:種子標記,線。

師:這三條線怎麼樣?

幼:一樣長。

(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

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

(3)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幼A:一樣。

幼B:不一樣。

(4)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師: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

(5)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6)講述操作結果。

幼A:不一樣多。

幼B:紅豆用得最多。

(7)蠶豆最少。

(8)討論“為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

(9)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師手拿海洋球、乒乓球。

提問a: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麼?

幼: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提問b: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為什麼?

幼:隊伍一樣長時,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遊戲:過小橋。

師:老師和幼兒一起走獨木橋從起點處腳跟

(3)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師生遊戲)

師:為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小,你們用的多呢?(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幼兒腳小,用的步子多)

(4)遊戲結束師:小朋友們今天學得都很認真,也很愛動腦筋,現在我們一起去完過小橋的遊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