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醫生的修煉》讀後感

校園4.89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醫生的修煉》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醫生的修煉》讀後感

這是一本醫生寫的書,這是一本寫給醫生看的書。作者阿圖葛文德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個醫生世家。作為印度新移民的後代,阿圖成長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環境下,先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醫學院。克林頓就職美國總統之後,他成為克林頓衞生與人類服務部的高級顧問,指導由3個委員會組成的75人醫療小組,那年他只有27歲。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最好的告別》、《醫生的精進》與《醫生的修煉》等。

在外行看來,醫療行業是一個對專業技術要求很高的行當,如果生病進了醫院,那一切都聽從醫生的安排。即使是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可以藉助於網絡搜索到各種與病情診斷相關的知識,對醫囑的遵從也還是首要的。但是,阿圖給了讀者不一樣的解讀。

在“醫療決定由誰來做”這個問題上,阿圖拋出了“誰決定,誰負責”的概念。在10餘年前,都是醫生在做決定,病人只能照醫生的話去做。現代醫學的規劃要求醫生們要重視病人的自主選擇權,密切配合病人的要求。但是,很多時候醫生還是得引導病人,告訴他們怎麼做才是最好的。病人完全可以懷疑醫生的説法,但好醫生也不會眼睜睜地看着病人做出錯誤或傷害自己的決定而放任自留,特別是在病人的決定和願望相左的時候。究其原因,“信息不對稱”也許可以進行部分解釋:醫學專業知識的複雜性、病人是一個綜合有機體而非由單個的器官或組織拼接而成、患病時情感對理性思考的影響等等,這些都導致醫患雙方在面對疾病的處理時信息是不對稱的。在國內,我們更多地將這一現象的處理表述為“對醫生的信任”。

隨着醫學科學研究的精進和醫療技術的發展,許多“未病”也進入了醫生的“法眼”。然而,不可迴避的是,醫療中最常遇到的瓶頸就是不確定性。病人因為無法確定病症而備受煎熬,醫生也由於不能確診而左右為難,醫療費用因而不斷攀升,這也為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從醫之後的阿圖發現,治療中最大的挑戰是病症的未知性,而不是如何去治療。醫學的本質就是不確定性。如何面對不確定性,有賴於醫生和病人的智慧。

一位晚期腫瘤的患者,如果已發生了大面積的轉移且無法找到原發灶,那麼在病情的處理上更多的寄希望於富有經驗的'主診醫生,以及他是否有相關的診療成功病例。“不確定性”在財務人員的專業術語裏就是“可能性”,面對這樣的情況,同樣也需要財務人員利用專業知識進行必要的職業判斷。

阿圖是醫生,也是患者家屬。他坦言,大多數人不知道,醫生其實是分等級的。在給自己的孩子選擇家家庭醫生時,他也婉拒了服務好但經驗不足的低年資醫生。阿圖認為,如果有機會選擇,那麼能選擇的人只有那些關係户,像醫生的孩子有選擇的機會,而卡車司機的孩子卻沒有。如果不是每個人都有選擇機會,那麼還是不要有選擇比較好。

在醫學世界裏,醫生們不得不面對各種可能性。他們之所以被這門不完美的科學所吸引,是因為迷戀可以妙手回春的那一刻——抓住每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識、能力去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讓這個人過得更好。醫生們並不知道自己能否抓住時機改變眼前糟糕的局面,也不知道所做的決定對病人是否有利。有時,成功也是出乎他們的意料。雖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總會有成功的時候。——這象極了我們每個人所從事的其他工作,做得越多,深入越細,越能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難免懊惱,難免抱怨,甚至想罷手。聽聽阿圖的見解,想想我們的瑣事,微微一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