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民族傳統文化讀後感

校園2.51W

重温我中華數千年文明史,每一頁都飄溢着濃郁的酒香。夫酒者,集五穀精華而成之佳釀也。聞之沁人心脾,啜之甘美如飴,飲後感受奇妙,可使懦夫雄,使淑女媚,使文士狂;使立者舞,使莊者諧,使寒者暖,使愁者忘;騷客盈盈一樽,而才思泉湧;美人淺淺一盞,而桃腮粉面。先民借之驅除嚴冬寒氣,提升悲壯情懷,化解悲情苦恨,屢試而不爽;於慶典、祭祀、征戰、年節等場合氛圍之營造,有大助焉。而酒文化是依酒而產生、發展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中華傳統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社會生活有着重要影響。對該領域進行系統研究並推出專著,無疑具有相當的學術意義。 《昇華的魅力中華民族酒文化》一書由著者蕭家成先生所著。

民族傳統文化讀後感

他退而不休,老當益壯,以民族學家特有的理論-功力與學術視角,對酒文化進行了從理論與實踐的全面考察。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飲酒詠酒作品甚多,但對酒文化的性質與涵義、歷史與現狀、結構與功能、心理與行為,及其它與宗教、禮儀、婚姻、喪葬、待客,乃至政治、軍事、法律等多種文化現象緊密聯繫與滲透等理論問題進行深入探索、系統研究,卻仍有待深入。因而具有開創性,有填補空白的重要意義。

作者親身調查並廣泛蒐集了實地考察的民族學資料,系統整理了歷史文獻和考古新發現中的相關資料,涉及化學、微生物學和發酵學等諸多學科。通過國際學術交流,蒐集並參考了國外學者有關酒的研究中對華人社區的研究成果。在對這些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歷時十餘載(1987-1998)從調查到研究報告,從論文到寫成專著;又近十載(1999-2007),得到社科老年出版基金資助,始正式出版專著。 作者認為,恩格斯關於人工釀酒的出現,是原始社會發展階段的重大事件、也是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發生第二次社會大分工的標誌之一的論述,有重要意義。

對酒文化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把握。在此基礎上,作者比較充分地、全面地論述了酒文化的八種性質。即: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誌、自然和文化的雙重屬性、民族性、綜合性、滲透性、昇華性、兩面性、醫療保健性;並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角度,為酒文化下了科學的定義。 作者用較大篇幅,比較充分地揭示了酒文化的豐富多彩的結構特點。

即:既表現在眾多的`民族及支系,所藴含着的多樣的民族酒和多彩的民族酒文化上;也表現在以歷史最悠久、文獻最豐富、發展水平最高的、代表我國酒文化主體的漢民族酒文化與同樣豐富多彩、歷史悠久並各具獨特風格的少數民族酒文化共同體現出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費孝通)的絢麗多彩圖景上。這其中既有物質文化,也有精神文化;既有技藝文化,也有習俗文化;既有心理文化,也有行為文化等多方面特點的表現,錯綜、交織、多-維、綜合,是酒文化具有進行深入理論研究價值的表現。 楊和羅致平等二位已故民族學老前輩生前曾為本書作序,美國學者德懷特比哈斯博士也欣然命筆。

按美國學術界對酒的研究(alcohol studies)傳統,當時酒的研究是在美國人類學聯合會所屬醫藥人類學會下的一個“酒與毒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和協調下進行的;哈斯博士就是該委員會的主席(Chairman)。令中國學者感到驚訝的是,美國學者把“酒”與“毒”聯繫在一起,反映了美國人類學界對酒的研究主流意見;研究的重點也一直放在對飲酒的數量控制和所帶來的個人的或社會的相關問題(alcohol related problems)的防治上。這與我國的學術傳統長期將對酒的研究放在飲食和醫藥領域中迥然有別;這同樣也引起了美國同行的某種程度的新奇感。

在這樣情勢下,不同文化背景之間酒文化研究的合作、交流與對話的結果,雙方都從中獲益。哈斯博士認為作者強調的正好是他的“社會文化模式”觀點,所以,除積極為作者寫序《酒:文化的窗口》外,為作更多比較,還主編了《世界酒與文化手冊》出版,並邀作者撰寫了“中國的酒與文化”一章編入其中。作者也引進了美國同行關於“飲酒類型”的研究方法,並根據我國的實際,進行了調整,區分出文化類型與數量類型。 不善飲酒之民族必定是缺乏浪漫氣質的,尤其在文學、音樂美術藝術領域,若無美酒助興,一流藝術家必定會少很多。而經常酗酒之民族又必然是沒有前途的,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管理等領域,終日沉醉者必定會無所作為,且多成助亂之物。如何執其兩端,取其中間,恰到好處,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因此,以法制管理釀酒,以制度規範售酒,以理智控制飲酒,是時代進步之標誌,是文明社會所必需也。本書的問世,對如何在當前大眾生活日益富裕的情況下,正確應對飲酒量呈現迅速上升的某種“必然”趨勢,無疑會帶來有益的啟示。

標籤:讀後感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