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詞彙理據與中學英語詞彙初始輸入加工論文

校園2.29W

論文摘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利用詞彙理據對詞彙進行直接的初步學習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詞彙學習效率。本文在認知語言學有關詞彙的語音、結構形態與意義三個方面理據的基礎上,提出了詞彙初步學習時,在教學中利用該理據進行詞彙教學的若干原則和策略。

詞彙理據與中學英語詞彙初始輸入加工論文

論文關鍵詞:詞彙理據,初步直接加工,意義中心

一、引言

中學英語詞彙教學中,有關詞彙初始輸入的理念與實踐尚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和不恰當做法,如缺少初始輸入,初始輸入的方法不當等,這直接影響詞彙學習的效率。對此,本文以現行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第一冊(簡稱NSEFC(I))的詞彙為例,探討中學英語詞彙初步學習的過程中,以詞彙理據為基礎的顯性輸入加工問題,以期對中學英語詞彙教學提供一點思路。

二、詞彙理據性

詞的理據是指人類依據某種相似現象將自己對事物和現象的認識投射於單詞所形成的一種象似性關係,它具體表現在詞彙的語音、結構形態、意義三個方面。詞彙基本上是有理據的,就NSEFC(I)詞彙表裏的225個詞而言,我們能找到理據的就佔總詞數的94.7%。

詞彙的語音理據指的是詞彙意義通過其語音來體現,是用被描寫對象的典型特徵音來描摹和代表它的某種意義。語音理據詞包括直接擬聲詞和語音象徵詞兩類。如cuckoo、buzz為直接擬聲詞,前者以布穀鳥的叫聲反指能發出這種叫聲的鳥,後者是對蜜蜂、蒼蠅的直接擬聲。語音象徵詞是指在音和義之間存在着一定理據聯繫的詞。例如,boil[bl]相似於水開的聲音,crack[krk]象似於樹木“裂開”,flow[flu]與河水“流動”的聲音象似。其中,flow一詞的發音,輔音[f]輕緩,[fl]象似流動、飄動,元音[]也較滑長,整個單詞發音與水不太急速的流動吻合。與此相反的是,rapids(=[rpid]+[z])中的元音[]較響,且和[i]一樣急速短促,而輔音[p]本為清音,因為緊跟短元音[i],受了它的影響,也變得短促,造成象似於河裏的水快速流動的樣子,再加上[z]的語法功能,將rapid形容詞變為名詞,這樣,這些急速短促的語音理據與語法功能合成rapids,表示“激流”的意義。

形態理據是詞的書寫構成成分、形態結構與意義之間的聯繫。具有形態理據的詞包括派生詞、複合詞和部分自由詞根詞,其中前兩者佔詞彙總量的大部分。各類詞的形態理據舉例如下。派生詞active由act和-ive合成,act的意思是“行動,做,行為”,-ive為形容詞後綴,表特徵、特性等,二者結合既有詞性語法特徵,又有源於根詞和詞綴的意義。複合詞earthquake由名詞earth和動詞quake合成一個新的名詞,生產出不完全同於兩個根詞本有意義的新意義。自由詞根詞tip中的[i]音開口的形狀小,發音也沒有其它多數元音重,它的兩清輔音[t][p]發音也輕,所以有象似於“小”、“輕”的意義,再經過隱喻或轉喻,形成或多或少含有“小”、“輕”的“提示;技巧;尖;尖端;小費”等意義;而tip做動詞“傾斜,翻倒”時,一是詞源上與top,topple有關,一是“小”且“輕”的東西本身就容易倒。與tip相反的是,giant中的[ai]音張口大,與“巨大的;龐大的”有形義象似性。

語義理據是指人類藉助隱喻和轉喻等認知方式將詞義從詞的始源義延伸開去,逐漸發展、變化出其它意義。因為這常要追溯到詞的始源義,所以就較多地涉及詞源理據。如meander一詞來源於從土耳其到希臘愛琴海的河流Maeander,因為河流的彎彎曲曲,也可能這條河的河水流速不太快,所以自然有了“(指河流等)蜿蜒緩慢流動”的意義。再如mine表示“挖礦石的地方”,其來源是古英語mīn,表示礦石(ore)的意義,經過轉喻的作用,就有了現在“礦;礦山;礦井”的意義。

三、詞彙理據性初始輸入加工的原則與策略

詞彙理據性初始輸入加工是指以詞的音、形、義理據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為依據,調動與單詞有關的視覺、聽覺與義理形象,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對單詞的基本信息進行初步學習記憶的顯性加工,是詞彙直接學習的初步階段,它包括了對詞的有意注意、編碼、表徵、初步記憶並形成初步性的被動詞彙過程,是使學習者的詞彙知識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必要準備階段。要處理好課堂詞彙教學與學習的顯性初步加工,必須把握好適當的加工原則與策略。

(一)堅持以意義加工為中心

堅持以意義加工為中心是詞彙顯性認知加工的基本原則。初次加工詞彙,首先需要加工的是它的基本意義,而不是非基本意義,要從基本意義開始,逐漸過渡到非基本意義。違背了此條原則,詞彙的教與學很難保證成功。另外,必須注意的是,這種加工需要追根溯源,要以古代而不是現代社會生活為詞彙意義原型。具體加工方式如下。

1.形義結合。把握好詞形與意義結合這一方式有利於詞彙類推學習,減輕記憶負擔。如altitude由詞根alt(高)和名詞後綴-itude(表“性質、狀態”等)構成,生成“海拔高度;高處”的意義。express則由前綴ex(出,外面)和詞根press(擠、壓)合成,生成的基本意義有:a.把(思想)擠出來,即動詞“表示;表達”;b.擠壓式流出而非自然流出,所以更快、更直接,因而轉義變化出名詞“快車;速遞”。用這些詞根、詞綴類推學習的詞有很多,如altimeter,attitude,excite,impression等等。

2.音義結合。詞彙語音與意義的結合有顯性與隱性兩種方式,需要理清和把握好它們結合的規則性。如leap源自古英語hlēapan,它比leap更象似於人或動物跳起和落地的聲音,以音喻義,產生動詞“飛躍;跳躍”。bend的意義與音[bend]同構,象似於樹木類物件折彎時所發出的較硬聲音,所以有動詞“使彎曲”,再轉喻為動詞“彎身;彎腰”和名詞“彎;拐角”。

3.音、形、義結合。建立和利用音、形、義三者結合更有利於詞彙的記憶。如fare的古英語詞是faran,原為“旅行”,因為旅行要花錢開銷,所以轉喻做名詞“費用”,巧的是,它的發音與漢語意義對應詞“費”類似,所以可以借用漢語發音做記憶提示。selfish由詞根self(自己)和通常為形容詞後綴的-ish構成,而依附於詞根的-ish中的[∫]音與人們通常表示不好、不屑、瞧不起的音象似,所以有貶義的意義“自私的”。

(二)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繫

新知識的建立所依賴的基礎是已有知識結構,它需要在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組合,建立與已有知識的聯繫網絡。從詞彙加工的過程看,如果一個新單詞的音、形、義能夠和學習者的已有知識明顯地對應和聯結起來,則新單詞容易引起學習者的注意,這將有利於學生接受新單詞知識和提高詞彙記憶技能與學習成績,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觀念、態度和興趣,反之,學習就很難取得應有的效果。例釋如下。

Bible一詞來自biblio,意思是書。該詞是大寫字母表示的專有名詞,這一學生所熟稔的語法範疇説明了該詞有“獨一無二”的含義,該語法含義和詞彙本有的意義“書”相結合,就順理成章地構成了“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書”這一詞彙意義,於是,該詞表示“聖經”的意義也就一清二楚了。delta原為希臘語的'第四個符號Δ或δ,是一個常用的數學象形符,它們之間的相等關係告訴我們,該詞的意義就是它所代表的象形符號的意義,這樣,通過符號象形這一基本知識,delta表示“三角洲”這一轉喻意義便清楚明白了。recover由前綴re-(又、再次、重新)和詞根cover(蓋)構成,預設了東西再次蓋起來之前是暴露在外,沒有保護好,因而容易丟失、受到破壞等,重新蓋起來就等於修復好、保護好,所以有“痊癒;恢復;重新獲得”的意義,這是利用生活常識幫助記憶加工。

(三)加工維度與方式要多樣化

根據認知加工層次理論,詞彙習得的深度與記憶的保持,關鍵在於加工方式。加工的層次越深,維度和角度越多,信息和信息聯繫越豐富,學習者的注意力越集中,詞彙記憶的效果就越好,保持也越長久。具體説,學習者對新詞的發音、拼寫、語法範疇、詞義等諸多信息作精細加工,要比只作簡單粗糙加工(如只注意上述一兩項內容)所獲得的多得多。除音、形、義層面外,詞彙初始加工還可以利用與詞語相關的具體形象、圖解等,在詞彙與具體可視的形象之間激發主動聯想,以促進學生利用視聽形象獲得詞彙知識。

詞彙初始認知加工的具體方法很多,如比較法、分類法、對比法、歸納法、聯想法、圖示法及這些方法的組合等等,為節省篇幅,以下僅以其中少數幾種方法為例,略作例釋。

如NSEFC(I)中兩個詞形類似的單詞journal和journey,它們有共同的詞根journ,其意思是day(日)。詞根journ加上後綴-al(物),生成本義“每天記下來的東西(日記)”,又因為詞源的歷史變化,產生了類似範疇的“雜誌;定期刊物”的意義,而journey的後綴-ey表示“場所、地點”,和詞根一起構成“每天到一些地方”,表“旅行;旅程”的原義。這樣的歸納類比除了可用於同根詞外,也可用於具有其它方面理據的詞。如上文例釋的tip一詞,其所含字母i擬像意義“小、輕”,這一理據可解釋很多詞,如little,pick,lip,micro,mid,middle,sip等。對於catfish、overcoat、president這類有具體意象的詞,除了可以採用音、形、義來解釋,很方便採用圖示或言語形象來加強學生記憶。如catfish一詞,不就是指象貓(cat)一樣嘴上長有須的魚(fish)“鮎魚,鮎魚”,而president不就是坐(sid=sit)在眾人前(pre-)的人(-ent)“主席、總統”嗎!

四、結語

中學英語詞彙學習中,間接學習很重要,但直接學習在多方面是間接學習所不可替代的(董燕萍,2005:47-48)。利用詞彙自身規律進行詞彙初始性直接加工,是全面深入獲得詞彙知識與能力的熱身準備活動,它有利於增強詞彙的可學性和記憶效果,改善和增進學生學習詞彙的興趣、觀念和策略等。當然,這種學習所獲得的詞彙只是認知型被動詞彙,離掌握一個單詞的全部知識有較大差距,所以,應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有語境的直接和間接加工,以更好地提高詞彙教學的效率。1.以下幾類詞不在統計之列:1)人名、地名、首字母縮略詞;2)與國家、地區名相關的詞;3)非獨立詞素,如《英語》第一冊詞彙表中獨立列出的前綴anti-。

2.經查多部詞典,tip作“技巧”註解並不太恰當,與“小”、“輕”的意義也有些扞格不入。

參考文獻

1 孫藍. 2001.從認知制約看心理詞彙 [J]. 外語教學,(4):25-27.

2 洪顯利,張榮華,冉瑞兵. 2003. 組塊構建記憶策略訓練 —— 提高高一學生英語詞彙學習質量的實驗研究 [J].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40-45.

3 Laufer, B & J. H. Hulstijn. 2001.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Construct of Task: Induced Involvement Load [J]. Applied Linguistics, 22/1:1-26.

4 董燕萍. 2005. 心理語言學與外語教學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