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上數學觀摩課心得體會範文

校園2.34W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看完數學觀摩課之後,你有什麼感觸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數學觀摩課觀後感,僅供參考。

上數學觀摩課心得體會範文

  數學觀摩課觀後感篇一

學校組織數學教師參加了優質課的觀摩活動,幾節優質課聽下來,各有特色,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具體説來有以下幾點:

各位老師教學語言精煉,不管是老師的導入語還是提問語都十分的準確到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尤其老師的評價用語更是各具特色,能夠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點已經得到了各位專家的充分肯定。而這點正是我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和經歷數學。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如劉景瑩老師的《折扣》,老師只是在折扣和百分率之間做了一個簡單的鋪墊就將新知識轉化成了舊知識;同時緊密結合了學生身邊的折扣現象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識。

這幾節課都有一個清晰的經歷過程。實現了《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的課程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如魏七秀老師的《組合圖形的面積》就很好體現了這一過程。

通過觀摩課,帶給我很多的思考:“應該怎樣上課?怎樣上好課?我要教給孩子什麼?孩子應該學到什麼?”通過觀摩還讓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在觀摩他人的教育方式的同時,學習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促使我不斷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理念。這次觀摩活動使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今後,我要吸取他人的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地充實自己,使我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數學觀摩課觀後感篇二

今天,在學校的安排下,數學教研組組織了一次觀看數學觀摩課的視頻。此次聽課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出類拔萃、經驗豐富的數學教師的教學風采和課堂教學魅力,更讓我從中發覺到了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地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下面我就這次視頻談談我的幾點心得:

第一、重視課前對話,互動交流。

對於上好一堂課,課前的準備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公開課,學生面對這樣的場合本身就很緊張的了,這樣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效果。視頻中的教師就這一情況,在課前用温和的聲音和學生們聊聊與本節課有關且貼近生活的數學知識,這樣很好地緩和了課堂緊張的氣氛,也讓我這個視頻外聽課的教師感覺到這是一位很親近的教師,這一節課會很成功。

師生之間的對話無形地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簡單地對話之後,教師拋出一句:“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學生齊答:“準備好了!”這樣很自然地開始了一節課,氣氛很好!

第二、教師善於創設情境。

此位教師能夠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情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地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例如:這位 教師找的例題情境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買牛奶的價格和數量成正比例的量等等。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意識到:教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學到知識。

第三、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在這節觀摩課中,我看到最多且感觸最深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老師教和學生學的兩個過程,而是一個統一體。這位教師做的是引導,我也發現這位教師沒有怎麼説關於新知識的教語,有的更多的是肯定回答與及時評價語。比如:這堂課的小結即正比例的量公式、尋找兩個關聯的量和圖形都是學生自己推導出來的,教師只是在學生語言中板書出來,協助那些後進生的理解。然後藉助這些結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鞏固新知。

總之,聽了這節觀摩課,我充分認識每一次學習對於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數學觀摩課觀後感篇三

有幸參加了在阜陽市舉辦的“安徽省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為期三天的聽課學習中,不僅欣賞了精彩紛呈的課堂教學形式和風格迥異的課堂教學風格,更從課堂教學展示中,體會貫穿其中的新的教育思想與課堂教學藝術,感受到作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數學教學素養。同時在觀摩課之餘有幸與來自全省各地的國小數學教師,與同行的我縣5位兄弟學校教師就觀摩課及平時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困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這次觀摩會是以賽促研,以研促教,來自全省不同地區的17位教師參加了賽課、展示,競相展現了自身課堂教學的風采。

由於安排了兩個會場同時進行,沒能觀摩到所有老師的課,只認真聆聽了方少傑等九位老師的課堂教學。九位老師的課涵蓋了國小數學教學的四個領域及全省目前使用的三個版本的教材。縱觀幾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在教學設計上,各有所長,形式多樣,故事情節串聯知識點,闖關計算分散知識點,遊戲情境融入知識點??從文本出發,深挖教材藴含的知識點,不僅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幾位教師能把教材當成一種素材,根據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重組和調整,這

正是新的教學思想,新的理念,“活用教材”,把教材用活,方能使學生“學活”,教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怎樣界定活用與隨意刪減、隨意改編的界限,幾位教師做得很好。可見其把握教材的能力,洞察教材設計意圖的敏鋭眼光,對教學內容所處地位及前後知識體系認識的深刻。如滁州二附小胡林玲老師執教的《年、月、日》(北師大版),教材讓學生統計的是20**、20**年兩個年份各月天數,與現在的年份相差久遠,給學生一種距離感,她把統計的年份改為20**、20**和20**年,在空間上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巧妙的是她讓學生推算20**年各月的天數,在經歷猜測、思考與驗證中使學生清楚一年中為什麼會出現365天和366天,充分認識平年和閏年及年月日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合肥市海棠花園國小喻巧月老師執教的《搶數遊戲》(人教版),教材中呈現的僅僅是68個字的遊戲,教師卻能深入其中開發出一堂別具一格的課,將這一單元優化教學策略的內容引向更高層次,在遊戲活動中讓學生使用策略取勝,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正是因為教師對文本的再加工,才發現其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增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其實踐能力。

讓學生學會一種數學知識,不如教會其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培養其能力不如讓其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有意識的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有效方式,是從知識的傳授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跨越。在教學過程中,幾位教師都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叢菲老師執教的《排隊問題》(人教版),首先創設兩輛公交車行駛途中輪胎突然壞了的情境,提出問題:你覺得要怎樣換?乘客各需要多長時間?兩輛車乘客等候的時間總和是多少?修理時間會不會因修理順序不同而不一樣?帶着這些問題讓學生列表整理,對比中解決問題,體現了分類數學思想方法和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出示教材主題情境圖時,用A、B、C三個字母分別表示三艘等待卸貨的船,然後讓學生排列,比較等待時間,做到了有序,不重複,不遺漏,這是符號化思想、分類思想和演繹推理思想的生動體現。喻巧雲老師《搶數遊戲》中的數軸演示先報與後報,以及搶到幾就能決定勝算,楊柯老師的《摺紙》(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讓學生通過摺紙發現和相加怎麼計算,張俊老師的《確定位置》將班級學生的座位圖演變為具有座標性質的方格圖,引導學生用數對説出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冷濤老師的《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在方格紙上變化照片的大小,讓學生髮現變化的規律,理解放大和縮小的含義,這些教學都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數中有形,形中有數,寓知識於學生活動中,以形思數,利於記憶,數形對照,加深理解,數形聯繫解決問題。

“預設情境化,內容生活化,方式活動化”是觀摩幾位教師課堂教學後的感受。在教學中為了充分體現數學課應有的數學味,幾位教師都預設了貼近孩子生活的教學情境,將問題融於課堂之中,積極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啟動思維、習得方法去解決問題。學習的內容更加生活化,在教學中融入生活中的數學,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採用活動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師生互動等形式的活動,營造了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一次學習的機會是難得的,一次學習就邁上了成長的新一級階梯,一次遠行是辛苦的,但是是非常值得的。通過這次學習,不僅僅是個人開闊眼界,積累經驗,還將把學到的好的經驗與方法與學校同事們交流,促進大家共同提高。希望今後類似的活動還能有機會參加,學習是永恆的主題,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更新觀念,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豐富教學閲歷,提升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