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通用8篇)

校園3.09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通用8篇)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溶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科學童話,文字淺顯易懂。課文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一羣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經過“長出後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四個階段,最後變成了青蛙,説明了青蛙生長過程形體變化,藴含了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師應當相信他們的識字能力。作為農村的孩子,他們對蝌蚪和青蛙都比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教學本課,以朗讀為主,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受學生的歡迎。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塘、腦”等15個生字。會寫“兩、就”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蝌蚪變青蛙的生長過程。

3、學會準確理解和運用課文中出現的動詞。

4、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體會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1、瞭解青蛙成長過程中的形體變化。

2、理解並體會課文中出現的表示動作的詞在運用上的準確性。

五、教學方法:

情境法、演示法、朗讀法

六、教學準備:

PPT

七、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師引語: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誰?

2、ppt出示謎面

3、生交流,説謎底。(板書:蝌蚪)

4、板書:蝌蚪,引導學生觀察詞語的特點。

5、出示小蝌蚪圖片,説説小蝌蚪長得是什麼模樣?

6、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咱們要不要幫忙?

7、揭題板書

(二)初讀識字

1、出示自讀提示,指生讀要求:

(1)請同學們自己藉助拼音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圈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音、字形。

(3)標出課文自然段,説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2、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學生多種形式認讀,師相機點撥。

(2)出示會寫生字,指導觀察字形,正確書寫,評議鼓勵。

3、鞏固生字,同桌互相檢查

(三)再讀感知

1、師讀課文,生邊聽邊用“——”標註文中的小蝌蚪長得是什麼樣的。

2、填空回顧課文

_______裏有____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長長的尾巴,________地游來游去。

3、小結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檢查字詞

2、聽寫詞語

3、引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二)感知課文。

1、播放情境朗讀,學生認真傾聽,想一想小蝌蚪的身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小組交流,出示畫面,幫助學生説話

3、自讀課文,用“——”在課文中畫出描寫小蝌蚪身體變化的句子。

(三)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説説。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了誰?

(2)他們是怎樣接近這些小動物的?

(3)他們都説了些什麼話?

2、引導學生體會“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區別。

(1)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

(2)小蝌蚪看見一隻烏龜擺動四條腿在水裏遊,連忙追上去。

(3)小蝌蚪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就游過去。

3、分角色朗讀。

(1)、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指導分角色朗讀。要求:戴上頭飾,配上動作,表演朗讀。

(四)啟發思考。

引語:為什麼小蝌蚪認定大青蛙就是他們的媽媽?

1、點撥朗讀。鯉魚和烏龜是怎樣向小蝌蚪描述他們的媽媽的?用“~~”畫一畫,讀一讀。

2、小蝌蚪見到的大青蛙是什麼樣子的?

3、情境填空,配上動作朗讀

(五)發散思維。

1、引語: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變成了青蛙,聽到了媽媽的招呼,他們是怎麼做的?

2、找出相應句子,體會蹦、跳、蹬

3、播放青蛙的叫聲,引導學生想象説話,小青蛙和媽媽都説了些什麼?

4、你們喜歡小青蛙嗎?能誇誇他們嗎?

5、當媽媽不在你們身邊的時候,你們遇到困難該怎麼辦呢?

(六)課外延伸。

1、你們還知道哪些關於青蛙的知識?

2、出示有關青蛙的資料。

3、欣賞歌曲《小蝌蚪》

九、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正確分辯: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培養學生大膽表演、質疑、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瞭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重點難點:

重點是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是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具準備:

頭飾、課中操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裏面遊呀遊。板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裏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板書: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間是什麼關係呢?板書:媽媽

4、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找

齊讀課題:第33課小蝌蚪找媽媽

二、觀看動畫,理清思路:

1、先請大家看這篇文章的動畫片。

2、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媽媽,先碰到了鯉魚,又碰到了烏龜,最後才找到了他們的媽媽青蛙。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故事。

隨機板書:找鯉魚烏龜變並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變”字

三、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範讀,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書上標出。

2、學生配樂按自然段接讀課文後,認讀二類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頭頂披着鼓着

3、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板書:長出後退長出前腿尾巴變短

四、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那蝌蚪是什麼樣?學習第一段

帯動作表演讀,突出小蝌蚪的特點,增加趣味性,加深對蝌蚪外形的認識。

2、青蛙什麼樣?學習第四段:

採用換角色自述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青蛙外形的認識。如——

例:我是一隻大青蛙,我頭上鼓着一對大眼睛,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闡述自己的特徵)

3、跳課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導寫“披”字

5、採用分角色朗讀、帯頭飾表演等形式分別學習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擬和看課件演練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詞的意思;並板書:迎追遊

(2)指導朗讀不同的語氣: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鯉魚媽媽的温和烏龜的慢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愛

(3)引導質疑:為什麼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徵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後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面和具體,把特徵説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身體的部分的特徵就去判斷,也就是説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瞭解。

五、板書總結,回顧全文:

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後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先長出兩條後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後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課堂練習:

小蝌蚪先長出(),過了幾天,又長出(),再過幾天,()變短了,漸漸的,()已經不見了,變成了()。

六、資料彙報,知識拓展。

1、青蛙:兩棲動物,頭部扁而寬、口闊、眼大,皮膚光滑,顏色因環境而不同,通常為綠色,有灰斑。趾間有薄膜相連,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躍,會游泳,多在夜間活動。幼體叫蝌蚪,主要吃田間的害蟲,對農業有益。又稱田雞。

2、青蛙的本領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隻害蟲,一年可以消滅一萬五千多隻害蟲。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愛護關心它。

3、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員三千多種。有綠衣青蛙,生活在水中,兄弟有很多,他們有的是穿紅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有的生活在樹上……

3、青蛙是人類的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農民伯伯親切地稱之為“護穀神”。為了讓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適、安全些,我們作為他的朋友,應該用心去愛護關心他。同學們,你們能為他做點什麼嗎?(環保教育)

4、師總結: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青蛙。

5、填空後總結:老師明白了,原來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是自己的身體都在發生變化。

七、鞏固練習,理解內容

1.説一説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他們遊哇遊,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又過了幾天,長出兩條(),沒過多久,()不見了,變成了一隻只能捉害蟲的()。

2.讀最後一段。

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

______________已經_______________。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 篇3

教學資料:

這篇課文不但語言優美,並且畫面生動,教師引導學生首先掌握本課生字;然後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一樣句子中的意思,並學會運用;最終教師引導學生弄清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明白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從小保護有益動物。

教學目標:

一、基礎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經過學習瞭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的變化。

3、經過學生課文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學習興趣。

二、發展目標:

1、經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從小就要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2、體驗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語感。

3、樹立環保意識,教育學生要保護有益的動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瞭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的變化。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教師指導學生區別迎上去、追上去和游過去的不一樣,體會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語感。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學準備:

蝌蚪、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猜謎語:身子像個小逗點,搖着一根小尾巴,長大吃蟲叫呱呱。(蝌蚪)(教師出示幻燈片1—2張)

2、談話引入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為什麼它要去找媽媽呢今日我們就一齊隨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媽媽吧!

3、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明白小蝌蚪去哪找媽媽嗎怎樣找的找到了沒有請你們帶着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温馨提示:

(1)自讀課文,發現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

(2)用自我喜歡的方式識記8個生字。

2、指導學生識記重點字和難點字(教師在巡視時發現各組同學普遍識記有困難的字)

3、教師課件出現本課要認的灰、迎、阿、姨、追、頂、披、鼓8個生字,檢查識字效果。(教師出示幻燈片第3張)

三、精讀領悟

1、瞭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的他們遊的怎樣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4張)

(2)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5張)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可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麼。它們多麼期望也能和自我的媽媽生活在一齊呀!瞧,它們正商量着一齊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最終找到了自我的媽媽,原先就是一隻可愛的大青蛙。

教師出示閲讀提示:

(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

(2)最終小蝌蚪在哪兒找到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6張)

2、瞭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麼樣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7—8張)

(2)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此刻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我嗎(生帶頭飾上台彙報)

3、瞭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①教師提問: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請你們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讀完後,找出小蝌蚪身體發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並標上序號。

②小組交流

③團體彙報,教師把學生學習的情景用相機拍出來展示討論情景。

④演一演:請生扮演小蝌蚪,講講自我是怎樣樣長大的(帶頭飾上台彙報)

4、學習課文2~5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12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忙(鯉魚和烏龜)

①學習第2段

(1)引讀:小蝌蚪遊哇遊,正好看見這時,他們會有什麼想法

於是,就——迎上去,問

(2)為什麼要迎上去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張)理解,再説一説。請生上台表演。

(3)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同桌互問互答,師生讀等)

(4)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我的媽媽長得有什麼特點

過渡:於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尋找自我的媽媽。

②學習第3段

引讀:它們遊哇遊,看見了一隻連忙叫

(1)為什麼小蝌蚪會把烏龜誤認成他們的媽媽表現出怎樣的心境(急切)

(2)你從哪些詞看出很急切(連忙、追上去)

(3)為什麼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説。

(4)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0張)理解,再説一説。請生上台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分組輪讀,師生接讀等)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可是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明白了媽媽樣貌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

過渡:於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找媽媽,他們相信這一次必須能找着自我的媽媽。

③學習第4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1—12張)

(1)引讀:小蝌蚪遊啊遊,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

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説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他們仔細一看,那隻大青蛙披着

(2)教師引讀課件12中的句子必須是自我的媽媽,於是就不慌不忙地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3)這時,小蝌蚪的心境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4)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説。

④小青蛙都在幹什麼呢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3—14張)

教師小結:

(1)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着讚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2)作者用詞準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準確形象又生動。我們也要向小蝌蚪學習,僅有不斷去發現,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3)教師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我的小寶寶也十分高興,笑着説

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終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四、演演畫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20張)

教師請學生上台看課件表演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其他同學讀課件中的句子配音。

(1)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讀指名學生演小蝌蚪的的樣貌(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張)

(2)同學們讀得不錯,小朋友表演不錯,下頭誰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鯉魚阿姨的情景表演給大家看(選出主角演員,配戴好頭飾,提醒演員迎上去的蝌蚪和鯉魚阿姨各自該站在什麼位置,該向什麼方向遊)(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6張)

(3)教師引導:小蝌蚪的身體在漸漸長大,它又去找媽媽,我們來看一看,烏龜是怎樣説的(過程同上,情景表演時提示演員追上去的蝌蚪和烏龜該站在什麼位置,各自向什麼方向遊。)(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7張)

(4)教師引語:在鯉魚阿姨和烏龜的幫忙下,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下頭來看第四自然段,聽教師讀這一自然段,請同學根據教師的朗讀上台表演。(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8—20張範讀)

教師小結:小蝌蚪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找到了媽媽,該多高興啊!如果你是小蝌蚪,你會對媽媽説些什麼把它找到媽媽後高興的心境表達出來。

五、分主角朗讀:

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小蝌蚪和媽媽的對話。

六、拓展延伸

教師指導學生用首先之後然後最終説話。(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1張引導)

七、總結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當做些什麼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2張)

八、課後作業(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3張)

1、回家有感情地背誦自我喜歡的段落。

2、給爸爸媽媽講演故事。

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變→青蛙

大腦袋→長了兩→長了兩→尾巴→不見

黑灰的身子條後腿條前腿變短尾巴

長尾巴↓↓↓

找媽媽→鯉魚→烏龜→大青蛙→捉害蟲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生動趣味,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課後,反思自我的教學,當然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我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以讀為本,課堂上充滿了朗朗書聲。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進取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十分明顯。孩子們經過自已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現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二、以讀悟情。

讀出感情是朗讀要求中的難點,而要讀出情必須先悟出情,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在朗讀指導中,我不拿自已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體會讀。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時,烏龜笑着説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孩子們在讀時出現了不一樣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烏龜是個慢性子,説話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認為烏龜是一種温和的動物,説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温柔可親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這兒烏龜是笑着説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我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笑,但烏龜也肯定沒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這些讀書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一樣理解,並且也都是能夠成立的,有什麼比獨特的情感體驗更寶貴的呢!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讓學生在教師課件的引導下帶着頭飾表演讀

教師正視孩子們水平的差異,採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多一些欣賞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教師讓學生在個性展示讀中表演情景故事。

四、同座分主角朗讀,教師為全班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舞台。

閲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別讀,分主角朗讀,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活力,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孩子興致盎然。

總之,教師僅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閲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必須會喜歡閲讀。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設計:

一、謎語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則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生:想

師:恩,我們看看誰最聰明,聽好了:大腦袋,長尾巴,黑灰身子水中滑。

生:小蝌蚪

師:有同學説是小蝌蚪,讓我們來看一看,(課件出示蝌蚪圖片,指向圖片相應位置)大大的腦袋,長長的尾巴,黑灰色的身子,在水裏游來游去,是不是小蝌蚪呀?!

生:是

師:那麼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呢?

生:青蛙

師:(課件出示青蛙圖片)看一看,小蝌蚪和青蛙媽媽長得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那麼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又是怎樣變成大青蛙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小蝌蚪找媽媽》

(課件出示課文題目,學生跟老師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複習生字

師:先來檢查一下上節課我們認讀的幾個生字,看一看這些字藏在新的詞語裏,我們還認不認識。

(課件逐一出示詞語“灰色”“歡迎”“追趕”“披着”“打鼓”“阿姨”“山頂”。)

生:(認讀字詞)

2、交流識字的方法

師:打開課本151頁,看34課,《小蝌蚪找媽媽》,昨天我們自己預習了這篇沒有注音的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是怎樣解決的呢?誰能把自己的好方法給大家説一説?

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根據圖片和上下文的意思猜字音;請教其他人;查課後生字表)

3、初讀課文

師: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值得借鑑,下面我們自己再把課文讀一讀,還沒解決的生字,可以做上記號,等老師讀的時候再認識它。

生:(自讀課文)

師:下面聽老師把課文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可要注意嘍!

(教師配樂範讀)

三、朗讀感悟

1、結合圖片,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老師讀得好不好?

生:好

師:誰有信心能比老師讀得更好,來給同學們讀一讀第一段?

(點名讀第一自然段,2至3名同學試讀,教師就語氣、感情和流利程度做適機點評指導)

師:讀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麼?誰能説一説?

(如果同學們感悟不夠充分,可以換另種方式提問,比如:“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小蝌蚪長得什麼樣子呢?”)

生:(個別回答)我知道了小蝌蚪長着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條長長的尾巴。

師:(結合同學的描述,用課件逐一出示圖片及“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一條長尾巴”等重點詞句)

2、結合遊戲表演,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師:小蝌蚪在找媽媽的.時候,都遇到了誰,他們是怎樣幫助小蝌蚪的呢?我們接着學習第二自然段。

(點名讀第二自然段,可選2至3名同學朗讀,教師引導其他同學作出點評,如誰把小蝌蚪找媽媽的急切心情表達得更形象,誰把鯉魚阿姨的關切表現出來了)

師:同學們讀得都不錯,下面誰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鯉魚阿姨的情景表演給大家看?

(選出角色演員,配戴好頭飾,提醒演員“迎上去”的蝌蚪和鯉魚阿姨各自該站在什麼位置,該向什麼方向遊)

生:(表演)

師:(情景表演結束,教師點評。)

師:小蝌蚪又遇到了誰?

生:烏龜

師:我們來看一看,烏龜是怎樣説的。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過程同上,情景表演時提示演員“追上去”的蝌蚪和烏龜該站在什麼位置,各自向什麼方向遊。)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在鯉魚阿姨和烏龜的幫助下,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下面來看第四自然段,聽老師讀課文。

(教師範讀)

師:小蝌蚪這次遇到了誰?

生:青蛙媽媽

師:(出示青蛙圖片)誰能説一説,青蛙有什麼特徵?

生:“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師:(隨着學生的介紹,用屏幕逐一出示重點詞句)

4、自主學習五、六自然段

師:我們自己來讀一讀五、六兩個自然段,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討論,也可以記下來一會我們集體來解答。

生:(學生自讀五、六兩段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生:(學生互問互答,教師相機指導。)

師:老師也有一個問題,誰知道一隻青蛙每天大約能捕捉多少隻害蟲呢?

生:(議論)

師:老師提供三個數字,你們來判斷一下,哪個數字更準確:7,70,700,正確的數字應該是多少呢?

生:(選擇)

師:一隻青蛙大約每天能捕捉700只害蟲,多不多呀?!青蛙可是田裏捕捉害蟲的能手,那以後我們要怎樣對待它呢?

生:保護青蛙、不傷害它們

5、分角色朗讀,鞏固對課文的閲讀和理解,教師從旁指導。

四、拓展活動

1、思考小蝌蚪是怎樣變成大青蛙的

師:我們剛才學習了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同學們表現的都非常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歌曲《小蝌蚪找媽媽》想不想聽一聽?

生:想

(教師播放FLISH歌曲,《小蝌蚪找媽媽》)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又欣賞了歌曲,那麼小蝌蚪是怎樣變成大青蛙的呢?

(課件逐一出示小蝌蚪長出兩條後腿、長出兩條前腿、尾巴不見了的圖片。分別觀察小蝌蚪的身體有了什麼變化)

生:完成練習“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後腿),又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沒過多久,(尾巴)不見了,變成了一隻只能捉害蟲的(青蛙)”

2、激發學生情感,學習故事中人物的精神

師:我們在故事中認識了很多朋友,誰能説一説,你最喜歡故事裏的誰,為什麼?

生:個別發言,陳述喜歡的理由

師:相機點評指導

(蝌蚪:不畏艱險,面對挫折不氣餒,終於克服了各種困難找到了媽媽;青蛙:捕捉害蟲,是田裏的衞士;烏龜、鯉魚:關心別人,助人為樂。)

五、佈置實踐活動作業——寫給小蝌蚪的一封信

師:剛才同學們都説很喜歡故事裏的小蝌蚪,你們有沒有什麼話想跟小蝌説呀?

生:有

師:那麼就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想跟小蝌蚪説的話寫下來,老師當郵遞員,幫你們把寫給小蝌蚪的信寄給它們好不好?

生:好

(學生興致勃勃地給小蝌蚪寫信,教學活動結束)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蝌、蚪、迎”等13個生字,指導寫“甩”字,初步理解“甩、迎、追、蹲、蹬、跳、蹦”表達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動物。

3、分角色朗讀課文,試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4、滲透遇事主動探索思想。

教學重點:

1、瞭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1、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性優點。

教具準備:

CAI課件(小蝌蚪各個時期形態動畫,小蝌蚪與鯉魚、烏龜、青蛙對話的動畫)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一)情境設置:有一天,池塘裏來了一羣可愛的小黑魚,它們滑溜溜的身子,圓圓的腦袋,長長的尾巴,池塘裏面遊啊遊。導出小蝌蚪。

(二)揭示課題:17小蝌蚪找媽媽

(三)指導讀課題。

1、誰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重讀)。

2、小蝌蚪幹什麼?小蝌蚪找媽媽(“找”重讀)。

3、小蝌蚪找誰?小蝌蚪找媽媽(“媽媽”重讀)。

二、瞭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發生的變化

(一)質疑,激發讀書興趣。

1、指出小蝌蚪與媽媽區差別。

2、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青蛙的。把描寫小蝌蚪每個時期外形的句子劃上橫線。

3、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二)瞭解小蝌蚪各個時期外形特點,指導學生朗讀。

1、課文寫了小蝌蚪有哪些樣子?

2、課件展示學生所描述的小蝌蚪動畫。

3、引導説出小蝌蚪有的特點。

4、指導朗讀,注意引導學生要讀出小蝌蚪天真活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情態。

5、按照這種方法,學生分別説出小蝌蚪另外幾種形態和特點,引導學生讀時一要讀出小蝌蚪身體的變化,二要讀出小蝌蚪的快活、樂觀。

(學生在找小蝌蚪外形變化的詞句時,可能不是按生長過程順序進行的,不必強求。)

(三)理順小蝌蚪生長過程,分角色演讀各個時期的小蝌蚪。

1、按小蝌蚪的生長順序排列小蝌蚪的照片。

2、學生與老師配合讀小蝌蚪四個時期形態的句子。

三、瞭解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一)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小蝌蚪找媽媽時都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找誰打聽媽媽了,怎麼打聽的?用波浪線作記號。

2、學生邊讀邊作記號,教師巡視指導。

(二)生彙報自學情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詞句的在文章中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1、遇到鯉魚部分

⑴小蝌蚪是怎樣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

⑵分角色朗讀,師生配合讀小蝌蚪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情景。

⑶學生表演小蝌蚪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情景,注意體會“迎”的意思。

2、遇到烏龜部分

⑴小蝌蚪是怎樣向烏龜打聽媽媽的。

⑵分角色朗讀,師生配合讀小蝌蚪向烏龜打聽媽媽的情景。

⑶學生表演小蝌蚪向烏龜打聽媽媽的情景,注意體會“追”的意思。

⑷學生討論:怎樣理解鯉魚阿姨和烏龜的話。

⑸照樣子,説一説。

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

小蝌蚪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

xx看見在xx。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⑴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用感歎號説一句能表達小蝌蚪心情句子。

⑵分角色朗讀。

⑶分組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蝌蚪長大了。

⑷理解小青蛙外形特點。

四、課文延展,深化語文與生活的聯繫。

(一)小組討論:你從小蝌蚪身上學到什麼?

講禮貌,任何時候都要有信心,遇事要積極想辦法解決,多動腦,善於觀察……

(二)課外思考:要是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與父母走失了,你會怎麼辦?

(三)課外調查:一隻青蛙一年要吃掉多少隻害蟲,我們小朋友就怎樣保護青蛙。

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變→青蛙

大腦袋→長了兩→長了兩→尾巴→不見

黑灰的身子條後腿條前腿變短尾巴

長尾巴↓↓↓

找媽媽→鯉魚→烏龜→大青蛙→捉害蟲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一、學會生字詞,會用“快活地”造句;進行“感歎句”和“疑問句”句式的訓練。

二、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激發學習情緒。自學課文。結合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試讀課文。理清層次、分段。範讀課文。複習生字詞。

第二課時:講讀課文。朗讀全文。簡要複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發學習情緒。

這兩天,小朋友們都在觀察小蝌蚪,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青蛙。)可是小蝌蚪卻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它們就去找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

(揭示課題,“蝌蚪”(kē dǒu))

二、自學課文。

揭示自學要點:

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

2.最後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

三、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

結合學生回答上面的兩個問題,出示下列詞語。

鯉魚 讓學生看插圖,認識鯉魚的模樣。

guī

烏龜 提示學生注意“龜”的下半部是“”不是“電”,“L”一筆上面不出頭。

dūn

蹲 可指名一學生做“蹲”的姿勢;發音強調韻母是un;教學字形時,提示學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裏面的一短橫不能丟。

披 讓學生聯詞。(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綠色的新裝、披星戴月。)

碧綠 讓學生組詞造句。(例: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盤裏。)

shāng

衣裳 “裳”指導學生髮輕聲,後鼻音。

四、試讀課文。

可採取全班輪讀的方式進行。(一人讀一句,或一人讀一節)

五、理清層次,分段。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先啟發學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後再給全篇課文分段。(學生如有困難可先默讀)

提問:課文中寫小蝌蚪找媽媽,寫了幾個小節?(二、三兩節。)

中間這兩節是寫小蝌蚪找媽媽,那麼這一段前面一節(第一節)寫的什麼?這一段後兩節寫的是什麼?這樣,課文分成幾段?

課文可分成三段:

1. 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

2. 小蝌蚪找媽媽。

3. 小蝌蚪找到了媽媽。

六、範讀課文。

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媽媽》的插圖。看好後聽老師讀課文。老師讀到哪兒,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圖上有關的地方。

(老師範讀全文。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

七、複習生字詞。

用小卡片全班輪讀。(一人識一個,聯一個詞)

快讀。(要學生迅速讀出字音)

寫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二、講讀課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圖。(一張畫有水草的圖,然後貼上一羣小蝌蚪的剪紙。)

提問:你們看,池塘裏有多少蝌蚪?(幫助學生理解“一羣”。)2.如果後面又來了幾羣(在遠處貼上數羣小蝌蚪的剪紙),這叫多少蝌蚪呢?

(引導學生區別“一羣”與“一羣羣”)

3.(引導學生觀察)誰説説這些小蝌蚪是什麼樣兒的(訓練説一句話:小蝌蚪。)

4.現在我們看課文上是怎麼寫的?(指名讀第一小節)

5.指點:課文上説小蝌蚪快活地游來游去,告訴我們小蝌蚪很開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們還可以説什麼快活地做什麼,誰能説一句,(引導學生運用“快活地”一詞,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6.齊讀第一段。

第二段。

1、敍述:小蝌蚪在池塘裏游來游去(邊説邊揭示長了後腿的小蝌蚪的剪紙,貼在的原來的水草圖上),你們看,這時候的小蝌蚪和原來的樣子有什麼變化?(引導觀察進行比較)。

2、小蝌蚪遊呀遊呀,看見鯉魚媽媽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鯉魚媽媽的剪紙貼在水草圖上,取下未長腳的小蝌蚪)。這時候,小蝌蚪會想起誰呢?(想起自己的媽媽。)哪個小朋友能説一句話,後面用上疑問號,把小蝌蚪想媽媽的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誰是我的媽媽呢?

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呢?

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

…… )

3、小蝌蚪想媽媽,就去向鯉魚媽媽打聽。小蝌蚪怎麼問的?鯉魚媽媽怎麼回答的?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小朋友讀鯉魚媽媽的話,大家讀敍述的話。

分角色朗讀。

4、小蝌蚪照着鯉魚媽媽的話去找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找呀找呀,你們看這時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樣子又有什麼不同?

(揭示長了四條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紙,貼在水草圖上,讓學生比較。)

5、指點:小蝌蚪先長出的是後腿,後長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遊着,他們看見了烏龜(取下先貼上的鯉魚剪紙和才長後腿的小蝌蚪的剪紙,再貼上長了四條腿的小蝌蚪和烏龜的剪紙),小蝌蚪會怎麼想的?

6、小蝌蚪是怎麼對着烏龜喊媽媽的?烏龜又怎麼説的?現在請女同學讀小蝌蚪的話,男同學讀烏龜的話,老師讀敍述的話。

分角色朗讀。

7、你們想,小蝌蚪怎麼會把烏龜當着媽媽的?學生回答後加以指點:青蛙是四腿、闊嘴巴,但不等於四條腿闊嘴巴的就是青蛙。

8、現在,你們評一評,鯉魚和烏龜的話誰説得全面?(引導學生做出判斷)。

第三段。

1、小蝌蚪聽了烏龜的話,又去找媽媽,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生了什麼變化?(貼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紙)

2、(取下原先長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紙)小蝌蚪這次怎麼把青蛙認定是自己的媽媽的?

複習讀:鯉魚媽媽和烏龜的話。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該多高興啊!你們想,小蝌蚪會對青蛙媽媽説些什麼?誰能説一句話,後面用感歎號,把小蝌蚪找到媽媽的喜悦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媽媽,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媽媽,原來你在這兒啊!

媽媽,我們終於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媽媽見面了,大家都非常高興,它們的話該怎麼讀呢?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朋友讀媽媽的話。

分角色朗讀。

5、青蛙的樣子,課文上是怎麼描寫的?讓學生比較。

課文上描寫的:

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雙大眼睛。

換一個説法:

荷葉上有一隻大青蛙,背上顏色是綠的,肚皮上的顏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來的。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結合主題活動“親親一家人”,為了讓孩子對媽媽的特徵進行仔細觀察,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手指壓印作畫,以及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示各種動態的小蝌蚪。

2、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愛好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對事物的細緻觀察

2、掌握曲線添加的方法

3、對蝌蚪各種動態的表達

活動準備

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PPT、黑色顏料、黑色水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老師:“呱呱呱、寶貝們聽一聽,是誰在講話呀?”(課件裏呈現青蛙媽媽)

老師:“原來是青蛙媽媽呀!可是青蛙媽媽皺着眉頭,好像不開心的樣子,我們一起來問問它是怎麼回事吧!”(青蛙媽媽的聲音“唉,聽説我的寶貝在到處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着急啊!”)

老師:“原來青蛙媽媽擔心它的寶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緊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蛙!”(唸完兒歌后課件裏呈現了一羣遊動的小蝌蚪。)

4、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樂在水裏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遊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課件裏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遊動的。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多個集體活動的環節之後,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後,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遊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遊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

(二)幼兒自由想象並表示,把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老師這裏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麼做,才能把這些資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後,老師可以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我們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後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羣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遊動了。假如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老師巡迴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

(1)蘸顏料壓印後,需要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後再拿水彩筆添畫。

(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四周環境的整潔。

(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資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乾淨。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誇誇自己能幹的小手。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以講故事形式進行引入,略顯單一,於是採用PPT的形式,將故事以動畫形式播放給幼兒觀看,並加以將講述,這樣讓幼兒很直觀地觀察小蝌蚪的各種動態,以及青蛙的模樣,青蛙與其它動物的相同與不同;

2、在活動過程中,在保證幼兒有自由發展空間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先進行觀察,讓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再進行繪畫基本操作的示範;

3、在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我加以指導一些常規教育,以此來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

4、不足之處在於:從最後的作品上看,在給幼兒進行繪畫操作示範的同時,限制了孩子的思維,不少孩子畫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這堂課的話,我會在這方便多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媽媽二年級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媽媽》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幾隻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瞭解了媽媽的樣子特點,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的身體也發生了變化,最後變成了小青蛙,並和媽媽一起捉害蟲。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我會認”中的13個生字,會寫“兩、就、哪”等9個字。

2.通過細讀課文,瞭解小蝌蚪在找媽媽的歷程中,逐漸發育成青蛙的幾次形體變化和幾經曲折最後找到青蛙媽媽的經歷。

3.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瞭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和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幫助下,怎樣找到青蛙媽媽的經歷,並從中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和想象力,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時應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閲讀、自主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1.讀題

2.質疑:①小蝌蚪長什麼樣?

②它的媽媽是誰?長什麼樣?

③小蝌蚪是怎麼找到媽媽的?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碰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同學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師)

2.讀給同桌聽,互相正音。

3.看連環畫,找到相應的小節,一起讀一讀。

4.自由選擇文中的一個小節讀給大家聽。

(三)學習生字

會認字

塘、腦、袋、灰、捕、迎、阿、姨、寬、龜、頂、披、鼓

會寫字

兩、就、哪、寬、頂、肚、皮、孩、跳

(四)學習課文第一節

1.小蝌蚪長什麼樣的呢?出示第一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讀。

2.根據課文內容同桌合作畫一幅畫。

3.對照課文,評一評畫得對不對,為什麼?(檢測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朗讀課文,表現小蝌蚪的活潑可愛。

5.仿照《小蜻蜓》的曲調,學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愛,黑灰身子大腦袋,甩着長尾水中游,游來游去多快活!)

(五)課後延伸

1.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大青蛙)

2.小蝌蚪是怎麼找媽媽的,我們下節課再學。課後請去搜集關於青蛙方面的知識。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引出問題

1.鼓勵學生用不同形式展示上節課的學習成果。(如:讀生字説説記字好方法;讀課文説出小蝌蚪的樣子;展示自己所畫的小蝌蚪在池塘裏遊的圖畫;唱上節課教的兒歌等等)

2.我們已經知道了小蝌蚪可愛的樣兒,那這節課,你們還想知道什麼?

學生質疑,構建問題情景。這節課就圍繞這些學生想知道的問題進行學習、研究。

(二)圍繞問題,探究學習

學生想先深入瞭解哪個問題,就先學習哪一部分。

問題1:小蝌蚪的媽媽長得怎麼樣?

1.自由朗讀234小節,先把所有寫小蝌蚪媽媽樣子的詞句用橫線劃出來。再四人小組內交流,看看是否找對找全。討論一下怎樣連起來説説青蛙的樣兒?

2.小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評價。

3.研讀描寫青蛙樣兒的句子,感悟“披、露、鼓”等用詞的準確、生動簡要交流所蒐集的信息,知道青蛙是種有益的動物,我們要保護小蝌蚪和大青蛙,做環保小衞士。

朗讀句子,體會青蛙的美,表達大家對青蛙的喜愛之情。

4.學唱歌曲《青蛙媽媽》,記住青蛙特徵,積累好詞。

(自編歌曲:大青蛙四條腿,披着綠衣露白肚,鼓眼睛兒寬嘴巴,捉起害蟲頂呱呱。)

5.對比朗讀寫小蝌蚪和青蛙媽媽特點的話,知道他們的樣子不一樣,這是小蝌蚪要找媽媽的原因之一、

問題2:小蝌蚪是怎麼找媽媽的呢?

1.由讀讀23兩節,邊讀邊想,你能自己讀懂哪些內容?還有哪些需要請教大家?

2.重點理解:

(1)小蝌蚪為什麼忽然想到要找媽媽?(這是小蝌蚪找媽媽的另一個原因。)

(2)小蝌蚪為什麼錯把烏龜當作自己的媽媽了?(知道鯉魚媽媽、烏龜媽媽介紹得不夠全面。)

3.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再現找的過程(請幾位小朋友戴上拇指玩具來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表演中隨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

4.小蝌蚪最後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齊讀第5節,體會見面時的情景。

抓住青蛙媽媽的話“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質疑,可引出下一個問題情景,即:問題3: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是怎麼變成小青蛙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研究。

(三)複習鞏固,完成書面作業。

1.課文中的生字,還記得嗎?誰來領大家讀一讀?

2.口頭填空:荷葉上()着一隻大青蛙,()着碧綠的衣裳,()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對大眼睛。

(四)課後延伸,

請大家課後去搜集有關小蝌蚪生長變化方面的知識與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