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精選12篇)

校園2.5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精選12篇)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隨着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的變化。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説:“就數學本身來説,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如何上好數學課,使數學課靈動起來呢?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繫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儘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於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國小生有着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國小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準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隻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隻美麗的小蝴蝶,繞着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着説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着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説在圖形王國裏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麼小蝴蝶要這樣説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徵。

二、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活動而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掌握和靈活運用。根據費賴登塔爾的觀點,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國小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三角形的認識”,這是一節比較枯燥的概念課,我讓學生用彩色塑料條圍成三角形,並投影到銀幕上,通過觀察,學生很快發現圖1和圖2是用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圖3雖用了三條線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義從直觀的觀察之中昇華出來了:“用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加強操作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順應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而且能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實行民主教學,構建輕鬆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

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鬆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辯論。同學們爭相發言,有的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有的引經據典,細緻縝密。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讚許,對錶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於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如教學一年級數學上冊分類一課時,在教學生明確什麼是分類知識之後,我有意識地放手讓學生主動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30多支不同顏色、不同長短、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的鉛筆打亂放在一起,讓學生去分類,看誰分得合理。同學們爭先恐後搶着去分類:有按顏色分類的;有按長短分類的;有按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分類的;也有胡亂分的。再找學生説明這樣分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教師還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抱有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態度。

四、幫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學習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數學本身包含了許多枯燥無味的東西,特別是計算題的學習,學生的領悟能力都是有差異的,同樣的計算題,有些學生可能幾分鐘就學會了,而有些同學可能一節課甚至更長時間也學不會,如果老師不及時去關注這樣的學生的話,那麼這些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課堂對於他們來説就會變得很無聊,在課堂上他們會轉移注意力,去幹別的事情,如我班一位女生,數學基礎差,學習態度不明確,很要面子,別人幫助她學習她還不願意,認為很沒面子。問她懂了嗎,都是説懂的,作業往往又是錯的,看得出做作業時很急躁。我從寫字開始,要求她把字寫端正,允許作業少做,要求做一題對一題,不會做的重新做,做對了繼續,讓她認識到她也能做對,慢慢地樹立學習的信心,發現優點及時大力地表揚,使她嚐到成功的喜悦,並且認識到學習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能有任何虛假的行為。漸漸的,她對數學有些信心了,字寫端正了,成績也提高了。數學老師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當學生學習遇見困難,要及時熱情地伸出雙手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恢復自信。

五、適當的表揚獎勵是上好數學課堂的添加劑

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是應“偏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善於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閃爍。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老師獎勵“小紅旗”給學困生,有時還主動與他們説上幾句悄悄話。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從而擺脱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創新能力。

總之,我們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2

一、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意義

數學要得到發展,取得實質性的效果,要以一定的數學思想作為基礎,只要基礎牢固,上層建築才能得到快速的發展與提高,並找到發展的方向。所以,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適當的滲透一些數學思想,使學生對數學概念、定理等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掌握起來更加容易。數學思想的掌握,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鍊,對知識能夠進行更加深入地分析與把握,瞭解數學知識的實質,在解決問題時會更加得心應手。在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是讓學生機械的記憶數學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很多學生不理解解題思路的來源,使得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經常出現題不對路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要想使這種現象得到有效的解決,在課堂中滲透一定的數學思想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師幫助學生構建解題的框架,使學生從根本上了解解題思路的由來,加深對數學內容的記憶和理解,使國小數學與中學數學能夠一個很好的承接。在實際的數學學習中,靈活運用這些數學思想,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是教師的重要任務,數學思想的滲透,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理念,通過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不斷地擴散自己的知識,使自己對數學知識有一個縱向的掌握,有助於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對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策略

1.在數學形成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都是在一定的數學知識中呈現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把數學的相關定理、概念、公式等直接告訴學生,應引導學生,讓他們在猜測、分析、探究、驗證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體會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是如何變化而來的,並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對數學方法的認識。在國小階段,學生的各方面發展都不完善,在這一時期強化學生的數學思想,對於今後的學習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引導學生形成數學思維,能夠在今後的學習中不斷地發現數學知識中的數學思想。例如,在學習梯形的面積問題時,讓學生直接去進行計算會顯得很難,學生不知道從哪下手。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把梯形轉化為以前學習過的圖形,進行面積的計算。通過研究,學生髮現可以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利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進一步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利用這種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體會到這種數學思想的形成過程,在以後的學習中逐漸形成利用轉化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在解決問題時滲透數學思想

在國小數學中,解題是一項必要的工作,在解題過程中要運用到大量的數學知識和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解題的過程中,適當地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幫助學生認識到題目的含義,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快速,減少不必要的錯誤,提高學習效率。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教師適當地滲透數學思想,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數學思想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儘快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少走彎路,並且數學方法的滲透,也可以使學生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用自己原有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3.在反覆的練習中,進一步強化數學思想的滲透

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雖然會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但是要想使他們能夠靈活、有效地運用,就需要教師在反覆的練習中不斷強化數學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加深對數學思想的掌握和記憶。在數學練習中,教師要選取明確的數學思想,指出它的應用範圍,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可以更好地運用。良好的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讓學生不斷地利用數學思想進行解題,並且在運用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找出自己所運用的數學思想,以及在以前的解題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的能力和技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通過這種化歸思想的滲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到,在以後的學習中,要仔細地觀察算式之間的關係和規律,通過改變運算的順序進行化歸,可以使問題更加簡便,既節約時間,準確率也可以得到保證。

三、結束語

在國小數學中,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3

一、數學思維的構成

基於不同的理念和分類方法,數學思維的構成也就千差萬別。其中,基於思維本身特點所做出的數學思維的劃分就包括三種構成:數學邏輯思維、數學形象思維和數學直覺思維。

(一)數學邏輯思維

所謂數學邏輯思維,也稱為數學抽象思維,指的是藉助數學當中存在的一些概念、推斷等思維表現方式,通過一定的數學語言來反映數學當中存在的本質規律的一種思維。這種思維主要包括三種主要的思維表現形式:概念、判斷和推理,還有四種基本的思維規律:同一規律、矛盾定律、排中規律以及充足理由定律。

(二)數學形象思維

數學形象思維指的是以數學的生動形象或表象去反應數學本質規律的一種思維。在數學中,數學形象思維是個人通過對數學本質事物在頭腦中形成的印象,再構數學本質規律的物化形式。簡單來説就是個人對數學現象所產生的映像。這種映像包括很多種,例如,視覺、聽覺、感覺、觸覺、實踐等。

(三)數學直覺思維

數學直覺思維是建立在個人形成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通過個人的觀察、領悟、感受等行為,在較短的時間內頓悟到對對象的感受,從而藉此對某一現象迅速作出評估的思維。這種思維的一大特點就是高度概括,尤其是在進行數學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這一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對某一問題的理解往往就是從頓悟的過程中產生的。

二、數學教學的銜接

通過對數學思維組成的認識,我們對加強學生對數學思維訓練的路徑探索就有了更多的思考。其實國小數學不在“難”,而在於“啟”,將數學思維的啟發融入到數學教學的每一個過程當中,就等於為學生打開了一片數學探索的天空,進而為後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聯繫生活拓展思維廣度

聯繫生活是課標對國小數學教學目標的要求,也是國小設置數學學科的應有之義。將數學與生活進行緊密結合,不僅有利於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學會“理論聯繫實際”,同時還可以從面上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去看待數學問題。這種聯繫生活的舉措不僅存在於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案例、每一次作業當中,還存在於教師的語言、教學習慣、教學情境的營造當中。拓展思維的廣度正是在與生活的交集之中不斷延展。例如,在學習“元角分的認識”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元角分之間的.轉換關係,我們不需要將這一關係強加給“學生”的認知,而是需要將生活中的交易引入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帶着生活中問題去鏈接數學思維。如“小明想給媽媽買一份生日禮物,於是就把存錢罐裏的零花錢取了出來,一共30個一角錢。小明覺得拿了這麼多零錢去買東西很麻煩,於是就找自己的爺爺想辦法,爺爺將小明的錢接過來又給了小明三張一元錢。結果小明卻有些不高興,他認為自己是不是吃虧了。你覺得小明吃虧了嗎?”這時學生就會開始主動用數學的思維來解決生活當中遇到的類似問題,其中需要經過“提取關鍵數字與信息”“整合信息”和“尋找解決辦法”三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對元、角、分的單位轉換,同時也將數學當中單位轉換的步驟與思想融入到了學習當中。這種數學思維的培養正是過渡性的、潛移默化的,也是具有持久性的。

(二)數形結合強化思維的深度

數形結合是數學思想的重要內容。數和形式兩個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數學元素。所謂數形結合,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借用數字的緊密型去闡述形狀的特性;二是借用形狀的形象性去闡述數字的隱祕性。這兩者之間存在着互補、相連的關係。將數形結合的思想貫穿國小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多維度的去思考單一的數學問題,並藉此加深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進而強化思維的深度與內涵。數形結合的訓練在國小數學階段有着十分豐富的素材和案例。常見的如“雞兔同籠”“簡單統計圖問題”等。在教學過程中,數形結合的思想要鼓勵學生主動使用,或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以數形結合為引線,從而使學生更為主動高效的強化自身的思維深度。例如,在進行雞兔同籠問題的探索時,就可以讓學生嘗試讓圓圈代表頭部,圓圈下加上兩條線代表雞的腿部,再將多出的“腿”加在圓圈上,使得原來的雞變成了兔子。這種數形結合的方法既生動形象,也能夠鼓勵學生多角度多維度思考單一性問題。

(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數學的學習同樣需要創設情境。這種情境的創設不是簡單的生活情境的營造,而是要讓學生在一個數學思維的空間裏用數學的思想主動思考,從而達到數理邏輯能力在薰陶中不斷提升的效果。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例如,用生活問題去引入數學問題,還有利用頭腦風暴法、一題多解法等方法為學生構建數學思維滲透的情境。例如,某班要舉行春遊,春遊需要租一輛汽車出行,大巴車最多容納42人,每輛每天1200元,中巴車最多容納24人,每輛每天500元。現有40人需要租車,請問你想怎樣租車呢?這道題是將生活情景、頭腦風暴和一題多解等方法相融合的典型範例。在這道題中,學生從生活案例入手,並藉助提供的條件進行多角度考慮和比較,在眾多學生給出的方案當中擇優選擇。這種主動思考和鍛鍊思維的方式簡便易行,且效果顯著。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4

摘要: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廣大教師都在關注着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這也成為了一線老師的追求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升教育質量呢?筆者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實現教和學的和諧統一。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和發展思維的重要渠道,國小數學教師應把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貫徹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需求,創新課堂教學激活學生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親自體驗,從而構建國小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國小數學;高效課堂;主體性;教學效率

構建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的願望,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我們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有利於他們個性發展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善於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達到教學目標的高效率,整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打造出數學高效課堂。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原來枯燥無味的課堂應該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自由活動,積極發言,主動思考和探索。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這一點落實的不是很到位,因此,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每個教師深思和研究。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認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和技能,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新課程把自主探究學習方式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力突破口,這種學習方式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探究能力,讓學生在主動的參與中獲取知識,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切實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創造,積極參與,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其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充分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課堂教學以教材為載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首先,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激活每個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競爭意識。其次,教師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在課堂教學教學時,儘可能從現實生活中引出問題,使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和教學有關的事例,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興趣盎然,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形象,消除了學生的畏難心理。同時,教師還要重視課堂反饋,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課堂教學方式作出調整,準確把握重難點,問題的設置要有層次性,有針對性地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只有做到因人而教,才能促進每個學生最大程度的發展。

三、精心設計學生作業

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必須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條件,有針對地創設一些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能夠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使他們的思維的靈活性、創新性和敏捷性能夠真正得到鍛鍊。一是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彈性作業。比如,對於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免做作業,從而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知識,提高能力。或者針對那些學習上確實困難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單獨開小灶,適當為他們留一些難度較低的作業,讓這些學生能夠在做作業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二是佈置一些探究性作業。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可以給學生多佈置一些探究性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探究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重視探究性作業的實施,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到更紮實的知識,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現代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打造高效課堂。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能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於他們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國小數學教師要向45分鐘課堂時間要效率,在教學時,要立足於學生的實際,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智力水平、認知水平等合理設計教學環節,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相長,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五、注重課堂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積極愉快地進行學習,才能興趣盎然、樂此不疲,他們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加投入,學習起來是輕鬆的,而不是痛苦的,會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設計課堂導入環節時,教師應該注意導入的時間不能過長,要做到少而精,導入要和教學內容相聯繫,引導學生順其自然地探究新知。具體到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做好預習工作,合理過渡,指導學習方法,使學生遇到的困難最小化,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始終保持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在日常課堂教學時,我們要把數學家的成功故事介紹給學生,還可以把數學領域等待解決的問題告知給學生,引起他們探究慾望。

六、實施多元評價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應在課堂教學實施多元評價,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他們在學習中所表現的態度、習慣、情感等,通過合理評價,讓學生認識自我,增強信心。評價並不等同與表揚,如果給予學生過多的表揚,就會使評價的導向激勵功能趨於弱化。

七、結語

課堂教學的一門很深的學問,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應把課前、課堂、課後有機結合起來,將每一步的工作做細、做實,課堂上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重視學生富有個性的思維表現,努力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教師應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樹立服務學生理念,以教學理念作指導,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勇於實踐,不斷總結,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徐建朝 單位:河北省任縣駱莊鄉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鄒彩虹.優化教師教學行為,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淺談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J].學苑教育,2015(17).

[2]王維斌.精心設計,有效提問——淺談國小數學教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策略[J].國小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11).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5

一、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只注重形式,把主題圖的目的變成看圖説話

由於主題圖主要是以場景的形式來對學生呈現學習素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情趣性和現實意義,有利於調動學生對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回憶。但如果教師不能正確的理解主題圖的意義,在課堂上無意識地將數學課改成了説話課。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的想法是天真的,他們關注的往往是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主題圖的價值,從主題圖中有針對性地提問,這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怎樣提一個數學問題上來。

(二)選擇的途徑片面化

課本是落實課程的標準、實現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正因為這個原因,大部分教師在這個問題上都認為主題圖形式新穎,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不需要再進行處理,直接教授課本的知識,從而導致還是在教課本,而不是在正確地使用課本。因此,除了合理地利用主題圖之外更不能完全地依賴主題圖。如果僅僅是單獨依靠主題圖就會顯得不自然。所以,在教學中,應當合理結合具體情況,靈活地運用課本之外的靈活知識,以達到創建一個良好的、有目的的、有效的數學學習環境。

(三)教學的內容失去時效

課本不是聖書,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學內容。隨着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我們應賦予它新的內涵。現在大部分的課本都是使用過好幾年的老課本了,不但使信息失去時效,連主題圖也出現了失去時效的情況,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學生學不到最新信息。這樣的情況在一年級出現機率較高,教師不應該照本宣科,應該採納隨着時代進步的新知識教授給學生們。

二、解決方案

(一)正確認識主題圖的意義

要讓主題圖從真正意義上為教學工作服務,首先應該做到認識主題圖,要明白,認識主題圖不光是主題圖的概念,還要知道主題圖的豐富內涵,瞭解真正意義,從而採用正確的呈現方式展現給學生。

1.自然情景類。

展現我們生活中為原型的或加以提煉的場景,這樣的教學資源突出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繫,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2.活動的方式。

提供一些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和操作方式。它向我們展現了一種做數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類似的操作活動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感悟數學,從而進行知識的構建。

(二)跳出主題圖的框架

1.通過多媒體呈現主題圖。

課本的畫面是靜止的,這讓學生們理解起來有點困難。因此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式,使原來靜止的主題圖變成動態的演示過程,讓學生更能清楚地看到減少、增多等過程,使觀察變得直觀,也更能容易理解。

2.主題圖是為教學呈現了一個例子、一種線索,最重要的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實際的需要,本着源於課本高於課本的理念,在學習課本,領悟課本意義的同時,更要跳出課本給予的框架,對主題圖進行創造性合理的處理,讓其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3.結合主題圖讓學生動起來。

我們發現主題圖呈現的都是與學生緊密聯繫的生活場景,那麼我們可以結合主題圖,讓學生參與進來,成為主題圖中的一份子,呈現出一個學習的舞台。既可以讓學生提高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可以讓他們一邊在活動中領悟到數學的知識,一邊感受數學對於生活的價值。

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題圖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枯燥變為樂趣。課本中的靜止主題圖內容不僅抽象、枯燥無味,因為他沒有形象生動的語言以及故事情節,不容易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在沒有多媒體作為條件的環境下要賦予主題圖有故事情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靜止的主題圖在腦中化成活躍的畫面。課本中的主題圖,有很多時候是思維再現的結果,是靜止的結論式畫面,缺少必要的思維過程,教師如果呈現靜止的主題圖讓學生去觀察、體會,去提出主題圖中所帶來的疑問,這無形中給學生形成了思維障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們在腦海中形成活躍的畫面,加強學生的幻想創造能力。由説到做的動手能力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説過智慧的鮮花是開在手指上的。是的,智慧的鮮花是開在大腦與手指之間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儘量地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將語言的表達能力轉化為實際的操作,這樣學生也能更加直接的瞭解到原來是這麼回事。

四、結語

總之,主題圖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他不但符合了國小生對學習數學的心理,而且也是新可能改革開展的必然。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做好主題圖的結合運用,合理利用主題圖,深入瞭解其意義,讓主題圖更好的為教學課堂服務。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6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教師應當始終把引發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及個性興趣和求知慾擺在首位。”而構建國小生態課堂,就要求教師在大力實施趣味性教學的基礎上,開創“開放型”課堂教學氛圍,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體會學習的快樂。

一、創設無拘無束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習興趣

國小生天生活潑好動,在國小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努力為學生創設無拘無束的學習環境,因為只有當學生身心放鬆時,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被激發出來,而課堂也真正實現了生態形式。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一節課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講解了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知識點,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後,我請學生量一量自己身邊事物的面積,學生聽後非常高興地拿起手中的尺子,測量自己身邊的事物,學生一邊測量,一邊討論,“玩”得不亦樂乎。在測量中,學生不僅掌握了本節知識的重點內容,知道如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而且體驗到學習數學所帶來的快樂。又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觀察物體》這一節課時,我請學生觀察一下教室裏的物體,並描述一下自己觀察到的這個物體的特徵,學生盡情的表述着,有時講的內容雖與本節課內容無關,但是學生卻能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在為學生創設無拘無束的教學環境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動態性,及時給予學生肯定,以滿足學生的自尊心理。積極尋求充滿生動形象的課堂情景,這樣會促使學生在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中,體驗到數學課堂的無限樂趣,進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實施趣味教學,激活學生思維

眾所周知,由於受學科限制,數學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大多是單調乏味的,倘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善於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不在教學過程中動點小心思,那樣就會使課堂進展的平平淡淡,從而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措辭和語氣,給予學生強化式的讚揚鼓勵,創新教學形式,實施趣味性教學,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不斷激活思維。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升與毫升》這一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上課的時候,我為學生找來量筒,讓學生根據要求,往量筒裏注水,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相互合作中完成操作,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習興趣大增。於是,我請學生猜一猜一升水有多少?這時就有學生拿起水杯往量筒到裏倒,由於量筒的容量較小,水溢了出來,這位學生的舉動,引來了其他學生的思考,學生們紛紛開動腦筋,思考着一升水到底有多少。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將毫升與升之間的關係講給學生,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在學生學習完本節知識後,我請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哪些東西可以用升、毫升表示,這些東西都有着怎樣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我也會將學生喜聞樂見的例子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不僅可以大大激活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這樣的教學形式,將無聲的教材轉化為有聲的語言,讓課堂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三、合作教學,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數學的學習不僅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提出問題,而合作教學,能夠融洽師生、生生之間的關係,開創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促使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交流,在無形中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和主動探究數學問題。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統計與概率”相關知識時,在上課前,我將紅、黃兩種顏色的小球裝在一個不透明的袋子裏,在上課的時候,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摸球遊戲。在摸球前,我並不會告訴他們袋子中不同顏色球的數量,而只是告訴他們,袋子中只有紅、黃兩種顏色的球,在開始摸球的時候,只要求學生去摸球,摸出球,記下顏色後,再放入袋子中,繼續摸球,不斷重複此動作,當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摸來摸去後,總會產生一定的感覺。然後,讓學生就自己這種摸球的感覺,與同伴進行交流互動,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球?紅色和黃色的球又各佔多少個?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會樂於參加此活動,在談感受的時候,不斷髮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會變得非常活躍。此時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此問題,在交流中,得出不同顏色球的數量,大致猜出它們所佔的比例,這樣的教學形式,既活潑生動,又符合國小生的學習行為。開展合作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密切配合,根據教材內容共同探究,共同體驗成功。同時,教師也要抓住關鍵之處,有意識地追問學生,讓學生在心中產生疑惑,進而不斷啟發學生去思考和發現。當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所感所想後,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鼓勵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總而言之,構建國小數學生態課堂,要讓數學與生活融為一體,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體驗到積極情感,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高幸福指數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身能力。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7

一、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一)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數學教學課堂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為學生尋找“數學的影子”,同時家長也可在無形之中給予學生一些數學上的引導,這樣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會比平時更具有積極性。此外,教師在創設數學課堂時,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的環境來導入一些實用性強且學生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在領悟數學重要性的同時,主動參與到學習數學的行列中來。比如,教師在教學數學運算時,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如蘋果和葡萄各3元錢一斤,小明同時買了5斤蘋果和2斤葡萄,應該付多少錢呢?這樣既鍛鍊了學生運用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激發了學生主動思考、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於創新型課堂的進一步實現。

(二)運用實踐使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的奧妙

國小生由於年齡小,在學習中普遍對新事物有着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國小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一些與數學有關的問題,這樣既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實踐中逐漸感悟到了數學的奧妙。這樣的親身體驗,不僅對於學生現在的學習有很大幫助,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在日後的學習中養成主動探索知識的習慣。如在學習有關“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紙摺疊出圖形,學生在這樣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種想學習、喜歡學習的心理。

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在數學課堂中有很多數學問題是需要運用抽象的思維來解決的,這就需要教師將抽象的虛體轉化成學生可以看到的實體,也就是我們常常説的變抽象為具體。如在解説正方體的對角線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正方體以圖片的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加具體地看到對角線的位置。然而,數學中的抽象問題不一定都能轉化成具體的事物來引導學生學習,因此教師還應該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一旦擁有了自身的抽象思維能力,就能自主地解決好多數學上的問題。如在教學“加、減、乘、除的口算”時,教師可以採用一步步引導提問的方式,鍛鍊學生的抽象運算能力,並結合一定的公式尋找運算規律,鍛鍊學生的判斷、概括與推理能力;或者給國小生布置一定量的作業,以此來鍛鍊學生自我創新解題的能力。無論是那種方式,我們所要側重的是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問題,鍛鍊國小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課堂才是創新型的課堂。

三、教師的引導與幫助

(一)積極營造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與積極性

數學問題具有嚴謹性、抽象性的特點,而數學上的一些公式、口訣也是固定不變的,解題程序、符號同樣循規蹈矩,在這樣的教學中,課堂往往是單板、沉悶的。因此,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自身擁有的幽默風趣、親切自然的語言和恰當優美的表情、動作是在無形中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教師所營造的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這樣既可以鍛鍊學生的運算能力,又能帶出整個課堂的活躍氣氛。

(二)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共同進步

在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往往比較重視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這不僅不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還不利於整個班級的共同進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學會積極地引導學生學習,主動用行動去關愛學生,即使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有其自身的優點,教師應在關鍵時刻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學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教師在訓練學生解題能力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選擇適合學生訓練的題型,這樣才能使整個班級的水平得到合理的呈現,使成績較差的學生認識到自身還有上升的空間,從而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總之,在創新型數學課堂上,教師要運用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善於運用趣味性較強的語言和多彩的課堂活動來豐富國小數學課堂,使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下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8

摘要: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課堂已不僅僅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單純空間了,而逐漸演變為一個更為複雜的體系,在這套體系下,需要老師通過與學生進行內與外的互動交往,來共同完成教學活動。所以,課堂教學管理也需要不斷調整變化,一派觀點認為課堂管理應遵循“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方式,另一派觀點則認為管理的要義是“經由他人的努力與成就實現團體目標的過程”,但無論怎樣解釋,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對於如何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都應該進行認真的思考。

關鍵詞:國小數學;有效教學;管理策略

有效教學和課堂管理,是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授課時所要把握的重要方向。有效教學是指在老師的指揮下,為完成教材分配任務而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課堂管理,則是圍繞課堂的有效教學而進行的約束手段,目的旨在使教學手段得以順利實施。兩者結合起來,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理性設定有效的課堂管理目標

國小數學的教學內容不同,課堂的教學目標和管理目標也會相應的不同,老師要靈活地尋找出讓學生遵循的課堂教學方法,課堂的環境決定了其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老師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學生學習成果的優劣,決定學生能不能更好地投入學習。所以,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不僅要對教學課程有清晰的方案,對課堂管理,也要有一番目標的設定,這樣既能輔助課堂教學的進行,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在整個課堂管理中讓自身水平不斷得以提升,使教學水平更上一個台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儘管新課改的進程在逐步深入,但是關於課堂管理,老師也不能隨着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而放鬆下來,反而需要更加合理地將管理的目標設定與課堂教學更加貼切。例如,在六年級的“幾何圖形探究”教學中,多數老師也採取情景化的教學方式,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然後讓學生利用剪刀、美工刀等來製作一些幾何圖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肯定會暴露出來,如果老師在事前沒有設定合理的管理目標,只是一味地放任學生自主進行,那麼很可能會導致一些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使教學效率大為降低,所以,老師不妨在活動開始前,設定一個小紀律目標:製作交流的過程,只限於在本組,或者有疑問時,只能在書本上尋找答案,當然,在製作完成後,老師可以在全班進行製作總結,以免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挫。

二、基於管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當然,教學是一門藝術,不能只是簡單地灌輸理念,要讓學生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合理的分析利用,所以,老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管理水平的同時,還要保證教學質量,就要下些功夫了。不能僅僅是利用自己的教師身份來立規矩,要通過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遵守課堂紀律,完善課堂管理。在國小數學複習教學中,可以通過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老師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構築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維護國小數學課堂的管理。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國小數學中的“分數問題”時,老師可以在“認識分數”這一章節中,利用一些簡單的小道具,可以是一塊餅乾,也可以是幾個漂亮的玻璃球,同時從下面選出幾名同學,來進行分配工作,在活動的進行中,老師可以拿教材上的實例和自己進行的活動來對比,這樣就能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清晰地認識到分數的概念知識。

三、重視課堂的總結與課後的鞏固

一堂高效的教學課,是離不開總結的,在結構上,整堂課必須要首尾呼應,有開頭,有結尾。經過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老師不重視課堂內容的總結,導致學生雖然聽了很多,學了很多,但對內容沒有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導致在課堂後面的“留白”時間,老師感覺輕鬆了,學生感覺自由了。每堂課的最後,都是紀律渙散的高發期,而一堂課的所有努力,也很有可能在那段短短的時間裏,化為泡影,所以,老師要在每堂課的最後,進行系統的整理歸納,這不單單是對課堂知識的總結,還是對課堂紀律的約束,通過課尾的講授,老師也能夠更好地將作業任務下達,對教學效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總而言之,課堂的管理得當,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授課,但管理方式不能只是盲目地威嚇,老師要與學生多多交流,促進課堂環境的和諧,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9

摘要】為順應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新形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過時的教育模式與教育理念早已不符合如今科技、文化的發展要求。進行課堂合作交流學習有利於增強學生們的團隊精神,使合作、共贏理念滲入到課堂,從而為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合作共贏;團隊精神;數學課堂

合作學習是順應當今時代發展出現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這種課堂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不過,理論在與客觀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依然會出現各種問題。那麼,教師如何在國小數學課堂中合理地應用合作學習呢?筆者依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正確對合作學習進行解讀

合作學習是一種應用於探索性強、對實際應用能力要求高的課堂教學方式。一些教師對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太熟悉,在實際應用時多流於形式,這樣做不但不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反而會適得其反,甚至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某一種教學方法時,必須要提前分析其能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不盲目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例如:在“圖形的變換”中,教師可以將圖形畫出來,教學生圖形是怎樣變幻的,在圖形位移的計算上有什麼更簡單的方法,之後組織學生自己在組內討論圖形能夠怎樣變換、又是如何計算其變換值的。從而教師能夠起引導作用,將合作學習氛圍烘托起來。

二、合作學習發揮學生主體性

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起到了引導性的作用。教師要注意的是在組建學習小組時,要注意小組的質量,將學生按照不同標準多層次結合,一般以3-6人為最優。顧名思義,合作學習不僅要發揮小組內個人的作用,更要發揮集體的力量,發揮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性,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習的效果。這一階段的學生的邏輯思維處於具體直觀階段,那些具有抽象性質的知識點對他們而言理解起來一定會有困難。所以,在學生獲得到大量的感性材料並還未得出結論之前,教師要及時組織討論,這樣學生通過討論,可以互相啟發,對所得知識點進行概括,並探索出要掌握的結論。例如:在教授“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其在羣體討論中回顧以往的知識,並在其中找到新舊知識點的聯繫性。這時,有的同學就會發現將平行四邊形一邊的三角平行到另一側,就是一個長方形。那麼,這樣是不是有利於以後同學們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是底乘高呢?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將合作學習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也可以為以後的知識點打下好的基礎。

三、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批判性

判斷孩子的批判意識是否強烈主要在於其能否發現問題並勇於質疑。國小生對教師的權威性是有一定的崇拜心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於老師做出的評價是能夠接受的,並及時更改錯誤。而在合作學習時,是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意見與批評的。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三聽”,一是認真聽任何一位同學的發言不插嘴;二是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培養學生收集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聽後要善於思考,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有利於提高學生處理信息,接受、反思評價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因數與倍數的過程中,老師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因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數,6也是12的因數,12是6的倍數,12也是2的倍數。問同學這問題的正確性,並指出一位同學舉出相似的例子,再讓別的同學判斷對錯,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四、把握合作學習的創新精神

對於一些沒能熟練應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的教師而言,在國小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缺乏創新精神,只是一味的進行公式的套用,而沒有結合實際情況。所以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因此,在實際的課堂當中,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例如:做些小遊戲等,在學習小數乘整數的時候,可以組織小的比賽哪組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優的方式得出結果則為勝利。這種方式不僅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五、應用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倡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僅作出引導及組織作用即可。當然,必須注意的是教師組織合作學習時,要根據學生平時成績、性格、以及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多層次地進行科學分組,使組內每位同學都能最大地發揮自己的參與性,主體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合作意識。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使只重視學生個體發展的傳統教學弊端得到了改變。充分地促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數據的統計”時,因為數據是通過調查得出的結論,所以教師想要學生更好地理解,就要應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餘時間去統計同學課餘時間喜歡做什麼,是玩遊戲,還是寫字、畫畫。這樣,分工明確,有的同學負責進行統計工作,有的同學負責調查工作,最後再統一根據所得的資料得出結論,共同繪畫出表格。在國小數學課堂中,可以採用綜合評定的方式進行考察。在教師將學生多層次分組以後,進行教學並實現小組內的互幫互助,以小組的平均分值作為小組的評定成績。由此,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達成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學習目標,形成團隊意識和共贏心態。

六、結束語

合作學習不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教師不可只進行公式的套用。而應該結合實際,形成趣味課堂效果。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在集體活動中發揮自己的主體性。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10

摘要】國小數學的課堂教學既是一個將思維活動進行開展的互動過程,又是一個開放的創造過程。新課程改革以後,提倡將學生交流和合作以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該文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改革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數學;課堂教學

教師在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上,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倡學生樂於探究和主動參與以及勤於動手,不但要對國小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還要對國小生獲取知識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從國小生接受的心理和數學學科特性出發,重視國小數學環節的創新。

一、靈活地運用數學教材

師與生和生與生以及學生與他人之的互動,就是教學,國小數學教師在設計教育上,讓數學教材不但要為我所用,又不能讓數學教材限制和約束自己,應該結合國小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國小數學的內容進行調整和增刪,使國小生感到生活的到處都有數學,將國小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起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地激發起來。例如,學習《小數的性質》時,剛上課,教師故意在黑板上寫上4.40.400,國小生看到教師不動聲色地寫上幾個數字,就會感到非常好奇,不知道教師要幹什麼,有什麼意圖?教師再比較神祕地問學生:“我會提出怎樣的問題呢?同學們猜猜看,”學生們好奇心一下被調動起來,思維開放了,有的國小生説,末尾添上0數字大小有什麼變化?還有的説,這幾個數字之間有什麼樣的變化?教師這時再問學生,“同學們,誰能讓這幾個數字變得相等?”這時就會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國小生們開始交流和議論。國小生很快想到在1、10、100的加元、角、分的單位。教師這時可以説:不加單位,也能將這三個數相等,知道老師會有什麼方法呢?這也是這堂課老師要講的主要問題,將這種情境形成一個懸念,致使國小生探究知識的習慣和能力得以有效地培養。因此,國小數學在教學中,應該靈活地運用教材,讓教學教材服務於數學教學,既要對數學教材進行尊重,又不能只侷限在教材中。

二、新的數學課堂組織形式的探索

大課堂的數學教學,對於傳統的教師作為主體的講解比較有利,但是,對於新課程改革後的學生作為主體的自主學習,卻很不利。因此,應該將小組教學模式積極地進行開展。有效地運用小組教學,能夠將集體教學的不足進行有效的彌補,將師與生和生與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密切接觸的機會進行提供,對於國小生的合作學習非常有利,無論對於促進個體社會化,還是健全人格的培養,都是有效的途徑。對於班級和小組以及個人多種學習方式互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教師應該不斷地進行探索,對於小組研究和討論的學習方式重點地加強,將數學大課堂的講解學習方式儘量削弱。劃分小組,通常8個人為一個小組,學生興趣愛好和性別的相互搭配,都應該照顧到,小組組建起來後,應該相對穩定,過一段時間後,可以適當地調整一下,以便國小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既能夠增進國小生之間的友誼,又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得以培養,從而使教學育人的目的得以實現。

三、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國小生學習的內容,越接近國小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國小生就越喜歡主動且自覺地去接受知識,這是心理學研究曾經證明的。教師在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上,應該有效運用恰當的導語和情境的創設,將國小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起來,情景創設需要選用國小生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實例,然後導入新的數學課中,在課堂數學教學中,如果恰當地將導語運用,就能夠更好地完成數學教學任務,從而使國小數學教學目的得以實現。例如,學習2-20這十個數字,教師可以將校園作為生活的實例,引導和幫助學生觀察圖片,互相交流,使內容數據產生出來,學生對於抽象數就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對於2字,引導國小生髮現美麗校園的樹上有2只小鳥,由此,學生又會發現周圍2字的東西……在數學課上,教師還可以讓國小生結合情境,自己來編和列式解題。如此這樣,就能夠將數學教材中所缺少的生活題,變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同時,國小生也能夠積極主動進行探究。

四、國小生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中學習

合作探究這個關鍵的數學課堂環節,需要教師與學生和學生與學生共同來創造,是將國小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致使師生和生生以及師生與文本對話的有效方式得以實現。作為國小數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合作交流情境為國小生創設,對國小生進行鼓勵,讓國小生將自己的見解發表出來。同時,還要與國小生相互交流,合作的目的是將國小生的責任增強,在共同的合作中,讓國小生學會去傾聽別人、尊重別人和評價別人,以及怎樣才能夠將自己的觀點更好地進行表述;競爭是為了讓國小生學會求同存異和取長補短以及統一意見,能夠更好地合作。合作交流需要將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起來,將激勵合作交流機制建立起來,讓國小生大膽地進行質疑和交流。能夠達到師導生和生教生以及生強生的效果。

五、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數學教學中,應該結合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引導和幫助國小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致使國小生能夠積極主動和自主探索地去對數學進行認識。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11

一、國小數學學習的特點

國小數學學習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數學本身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非常強,要想讓國小生紮實的掌握數學知識,必須藉助於一定的感性材料來輔助學習,通過親眼觀察、親身實踐形成自己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建立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第二,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從本質上講,數學的學習是一種持續性的思維活動。學生通過分析、判斷、理解、抽象等一系列的思維方法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國小生由於思維水平不高,思維活動不是很流暢,老師必須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指導,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第三,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要結合一定的課堂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加強國小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係。

二、遊戲教學在國小課堂教學中實現的條件

通過對國小數學學習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在教學活動中開展遊戲教學方法的必要性,但是遊戲教學必須滿足一定的實現條件,才能充分發揮遊戲教學的價值。筆者認為,遊戲教學的實現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第一,老師要學會“激趣”。我們常説興趣是孩子學習最好的老師,老師掌握了刺激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也就找到了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第二,老師要學會“得法”。遊戲教學的核心在於將遊戲方法和數學教學有機的結合,這個結合點的切入就是方法問題。第三,老師得讓遊戲教學的課堂變得“有序”。遊戲教學模式下,老師要對課堂有一定的掌控能力,避免學生因為過分的喜愛遊戲而忽略了自己的學習任務。在此基礎上,老師才能將自己的知識和靈感體現在課堂教學當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第四,老師適時要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性。國小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老師通過合適的引導,能夠開闊學生的思維世界,激發創造性。

三、國小數學教學與遊戲融合的教學模式探討

(一)新知探究課與遊戲融合的教學模式

新知探究課分為課前、課內和課後三個重要的階段。在課前,老師要對新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比合適的教學遊戲,完成自己在課前階段的教學內容設計。在課上,老師要採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到遊戲教學的環節中來,通過自主預習新知識、測試已學知識等方法完成老師的遊戲環節設計。比如:在進行角度的認識和學習時,老師可以選擇《迷失太空》這款遊戲,因為這款遊戲將教學內容和學生喜愛看星星的興趣進行了有機結合,老師在引導時可以説:“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在太空中認識直角、鋭角、和鈍角吧!”最後老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知識點的總結,並結合具體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在課後,學生要完成知識鞏固的遊戲環節,同時老師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

(二)習題訓練課與遊戲融合的教學模式

習題訓練課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中年級的學生對於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筆算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倦的心理,學習常處於被動狀態。如果把習題訓練的內容寓於遊戲之中,就能幫助他們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喚起孩子追求成功的心向。例如,在進行口算教學時,教師可採用“開火車”速度接力賽跑的形式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學生非常樂意參加這樣的比賽,在比賽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升。又如在計算教學時,教師可利用找朋友、對口令、小動物找家等遊戲,把枯燥的計算練習變成豐富多彩的遊戲與競賽活動,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思維活躍,積極性高,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輕鬆獲取了知識,增長了智慧。

(三)實踐探究課與遊戲融合的教學模式

實踐探究環節分為課前、課上、課後三個教學時間段。和前面類似,老師要在課前完成對探究目標、探究內容、探究形式以及學生興趣點的分析,並採用合適的引導方法使學生進入到遊戲學習的情境中來。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是對相關知識點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因此,遊戲選擇上必須包含現有知識測驗以及學生新知識自主探究兩個部分。比如:在教學國小教材中除法的時候,可以選擇《超時空之旅》這款遊戲,因為這個遊戲與國小生興趣有機結合在一起,學生越想通關,就必須提高計算速度,同時還包含了三位數除法的自主探究部分,這種“趣味性”和“方法性”的結合使學生的運算能力不斷提高。在課上老師要首先引導學生進入遊戲教學的場景中來,明確自主探究學習的目標。

淺談怎樣上好國小數學課 篇12

隨着新課改的逐步實施,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給數學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讓課堂有了情趣,學生不再感到數學學習枯燥無味。從四個方面論述怎樣落實新課改精神,演繹快樂國小數學課堂: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採用遊戲教學法;採用鼓勵性原則;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

由於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現在仍然有很多老師在固守着“教師講、學生聽”的陳舊教學方式,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只是按照教師的思路“依葫蘆畫瓢”。這樣的課堂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沒有自由,沒有快樂。隨着新課改的逐步實施,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給我們的數學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讓我們的課堂有了情趣,學生不再感到數學學習枯燥無味。因此,作為一名新形勢下的教師,怎樣落實新課改精神,演繹快樂國小數學課堂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任務,下面就針對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中國的數學教育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説起步較早,從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因為受經驗主義的影響,現在的國小數學教學還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教學環節設計不和諧,過於注重傳授知識,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式陳舊等等。這樣的課堂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課堂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只是 “聽眾”“看客”,因此,學生對此不感興趣,更談不上快樂學習。所以,在學習新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時,需要積極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允許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學習方式,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制訂學習計劃,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努力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發揮出來,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他們的心情是愉悦的,是快樂的。

二、採用遊戲教學法

遊戲是兒童認識周圍環境、模仿他人的一種較為自由的活動,在遊戲過程中,學生不僅有更多機會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還能鍛鍊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遊戲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邊遊戲、邊學習,給學生帶來輕鬆愉悦的感覺,同時,遊戲是一項集體活動,學生可以在遊戲過程中學會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因此,在學習新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時,我常常根據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勝的特點以及數學學科特徵設計遊戲情景,例如,在學習“簡單的計算”時,組織學生進行搶答遊戲,把全班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組選派10個代表,學生每做對一題就換下一名學生,10個學生最先做完的那組就是優勝組。這樣的方式學生喜歡,使他們的學習熱情高漲,整個課堂一片歡樂、一片祥和。

三、採用鼓勵性原則

新課改精神積極倡導轉變評價方式,採用激勵性評價原則。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説:“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原則,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被人肯定”,特別是國小生,他們的這種願望更加強烈。因此,在學習新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時,我總是採用鼓勵性原則,例如“你真聰明,這麼難的問題你是怎麼想出來的?”“老師真佩服你,你簡直是一個數學天才”“你的作業真認真,值得大家學習”等。例如,在學習“認識鐘錶”一課時,平時愛調皮搗蛋的張曉同學,可能是對本節課的內容感興趣,他表現得異常安靜,還正確回答了一個問題,於是,快下課時,我這樣對學生説:“張曉同學今天的表現真棒,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張曉同學這節課的表現真好,我相信,他會這樣堅持下去的,你們説對嗎?”從此以後,他的表現越來越好,我們的課堂再也沒有因為他而不愉快、不高興。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

僅僅只有教師掌握這種新式教學方法還遠遠不夠,正如信號的傳輸過程一樣,發射信號沒有問題,而接收信號出現問題,信號便無法正常傳輸,同樣道理,學生便是信號接收器,倘若機器出現故障,那麼教師所做的也只是無用功。因此,為了讓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方式,首先要讓學生充分認識這種方式,然後再逐步適應。國小生學習數學時容易分心,喜歡胡思亂想,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國小生天馬行空的想象有助於開展國小數學生活化教學。例如,看到數字9,教師可以問問同學們想到了生活中的什麼,有人回答豆芽,有人回答蝌蚪,還有人回答是6在倒立,這些五花八門,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卻也體現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而且這些答案都是他們從不多的生活閲歷中總結得到的,既有趣又生動,數學學習過程彷彿一下子擺脱了乏味無趣的魔咒,知識竟然已經存在於腦海中,這就是國小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魅力。

新課改猶如一股煦暖的春風吹到了課堂的角角落落,使我們的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踐行新課改精神,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演繹快樂的國小數學課堂。我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會因新課改理念更精彩,我們的課堂定會因新課改理念更快樂、更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