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菊花》教學設計

校園6.79K

一、教學目標

《菊花》教學設計

1、會認會寫“菊、舍、遍、漸、偏”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註釋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指導學生藉助註釋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

2.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

難點:引導學生通過詩、圖對照,品讀詩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都賞過菊花嗎?你是什麼時間觀賞的? 你能描繪一下你所看到的菊花嗎?

2.唐代有一位詩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賞菊花的時候,有感而發,以《菊花》為題,寫了一首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3.師生共同介紹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詩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人。九歲能詩,十五歲明經及第。他與白居易共同開創淺切的新詩風,世評“元輕白俗”。他兩人均曾企圖以詩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於諷諭詩。其詩樸質深切,反映了廣泛的現實生活。與此同時,他還遺有許多感傷性質的傑作。有許多歌詠元、白兩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詩。有《元白長慶集》。 (板書:菊花 元稹)

(二)古詩學習,三步走 第一步:知音(知道讀音,做到讀準字音) 學生提出“知音”方法(如,查字典等工具書、問同學、請老師幫忙等等)

1.自由讀,選擇自己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朗讀古詩(指名讀、老師範讀)

3.學生提出需要注意的字的讀音

4.齊讀全詩

第二步:明意(明白整首詩的意思)

學生提出方法,老師相機補充(藉助課下注釋、對照插圖、藉助工具書、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發揮想象等等)

自主學習

1.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試着小聲説説詩句的意思。

2.互助學習:在小組裏每位同學説説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互相交流、理解古詩

3.出示全詩,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詞或句。

4.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詩意。

教師相機提問:

1.秋天的菊花開得怎麼樣? 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叢、繞)

2.陶家是誰的家,作者怎麼就想到了陶家?(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裏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象。)

3. 誰一遍又一遍地怎麼樣觀賞菊花?

4.菊花開過後花壇什麼樣?

明確:一叢叢的秋菊環繞着屋舍好像是陶淵明的家,我沿着籬笆,一遍又一遍地欣賞菊花不覺太陽已漸漸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歡愛菊花,而是菊花開完後,再也沒有花了。

第三步:悟情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出問題,引發探究

(1)該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表達詩人對菊花的情有獨鍾,也讚美了菊花傲霜鬥寒的高貴品質。 (2)哪句詩交代了詩人愛菊的原因?

分析: “此花開盡更無花”一句道出元稹愛菊原因,從字面看,菊花在百花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集中到菊花上。其中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讚美。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詩人愛菊?

分析:“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表現出來。 2.發揮想象,讀中感悟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情感?(配背景音樂

( 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品格發出由衷的讚美。)

(2)誦讀詩句、指導讀出讚美的語氣。

採取指名讀、分組練讀,評讀的形式。

3.小結,《菊花》一詩,詩人描寫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愛菊花的原因,表達詩人對菊花的情有獨鍾,也讚美了菊花傲霜鬥寒的高貴品質。

4.有感情地朗誦《菊花》並背誦

(三)作業佈置:蒐集、誦讀有關描寫菊花的詩句。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讚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詠菊,一般要説説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鈎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鬥豔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着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裏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麼如此着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説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讚美。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標籤:菊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