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數學《千米和噸》教材分析

校園1.29W

千米是較大的長度單位,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學生在前幾冊教材裏已經陸續學習了一些較小的長度單位和較小的質量單位。通過本單元的教學,他們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國小數學《千米和噸》教材分析

二年級(上冊)

認識米和釐米,1米=100釐米。

二年級(下冊)

認識分米和毫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三年級(上冊)

認識千克和克,1千克=1000克。

三年級(下冊)

認識千米,1千米=1000米;認識噸,1噸=1000千克。

本單元編寫了兩道例題、兩次“想想做做”、一個練習和一次實踐活動。另外還有一道思考題,設計最優的運輸方案。一篇“你知道嗎”,介紹關於計量和測量工具進步發展的歷史事實。具體安排是先教學千米,後教學噸。

1. 認識千米。

例題先出示四幅畫面,顯示千米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這些畫面告訴學生: 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這些畫面和這句話,給學生一個鮮明的印象: 計量很長的路或很長的長度時,要用千米作單位。教學時要給學生講講畫面中標記的意思,如火車已經行駛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車限速每小時60千米,離南京還有98千米,地圖上的1釐米、2釐米、3釐米分別表示實際長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還要讓學生知道“千米”可以用符號“km”表示,這在生活中和後面的數學練習中經常使用。

教材接着講1千米有多長,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先聯繫學校操場上的跑道,告訴學生1 000米就是1千米。由於多數學校都有100米長的直跑道,學生對100米已有具體的感知,所以“10個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既讓學生對1千米是多長有初次感性認識,又講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教材繼續讓學生聯繫自己學校的跑道一圈長是200米、250米還是400米,通過簡單的推算,算出跑道幾圈的長正好是1千米,又一次充實對千米的感性認識。要注意,這裏不是解決實際問題,只要根據自己學校的跑道一圈的長度,重點進行一次推算就可以了,另兩次推算不必都進行。不過,重點進行的那次推算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教材這樣的安排,較好地落實了《標準》的要求: 讓學生體會1千米,也便於教師組織教學活動。

“想想做做”緊緊扣住體會1千米而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紮實的知識技能訓練,又注重在解決問題中發展數學思考。第1題結合看路線圖再次突出1千米就是1000米。第2題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把2000米換算成2千米,為第3題作鋪墊。第4題通過選用適當的單位,體會米和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往往是不同的,積累一點正確使用單位的經驗。第5題以比較數的大小為基礎進行長度的比較。第6題教學看鐵路路線圖,並進行有關千米的筆算和估計。在交通路線圖上,依據已知一段的實際長度,估計其他路段的長度是十分實用的技能。教學時,不求學生估計得很精確,但要充分地交流估計的方法和思考,激發估計的興趣。

2. 認識噸。

教材中關於噸的編寫思路與千米很相似,也從幾幅畫面引入噸。首先告訴學生港口碼頭上的大批貨物、列車要裝運的`大宗物品、集裝箱裏的貨物,都要用噸作計量的單位。接着利用畫面配合文字敍述的方式展現了10個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是1噸。形象具體地講了1噸,以及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體會1噸是比較困難的,為此,收集了一些現實的素材繼續幫助他們積累對1噸的感性認識。這些素材有40個國小生的體重、1000棵白菜、2頭牛、20包水泥、5桶油、10頭豬,它們的總重分別都是1噸。通過這些常見的、熟悉的素材,聯繫生活體驗,有助於學生產生對1噸的體會。特別要注意的是教材還讓學生從1桶水10千克推算幾桶水1噸,從2塊磚5千克推算幾塊磚1噸,加強1噸是1000千克的認識。充分地利用熟悉的10桶水、200塊磚體會1噸有多重。

“想想做做”第5題,通過填寫合適的單位,讓學生再次感受噸是計量比較重的物體時使用的單位。第6題在解決問題時進行關於噸的四則計算。

練習六的前兩題是知識整理,其中第1題通過填寫單位,使學生明白噸和千克都是計量物重的單位,千米和米都是計量長度的單位,長度與物重是不同的量,要使用不同的單位。第2題練習單位換算,既有本單元教學的噸與千克、千米與米的換算,還有前幾冊教學的米與釐米、千克與克的換算,是一次對計量單位的整理活動。第3~6題解決實際問題,聯繫了空間與位置、時間計算等內容,有一定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難度並不大,但與日常生活結合得很好。第7~9題結合解決實際問題進行節約資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