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嫦娥奔月優秀教學設計

校園1.27W

“嫦娥奔月”的故事從遠古一路走來,敍説的是美麗善良的嫦娥為使百姓免於受害,吃了長生不老藥昇天奔月的事。儘管一走就是數千年,可人們還是由衷地喜歡它,一輩輩地傳誦着,就因為故事中藴藏着動人的美!這個故事中都都流淌着怎樣的“美”呢?如何讓學生感受其中的美呢?

嫦娥奔月優秀教學設計

  一、塊狀教學,讓課文獲得脈絡美。

課文意境優美,情節動人。

以上的四個片段:賞月吟詩——察識月美;圖文對照——體會景美;探究交流——感悟人美;

引疑探究,昇華情感。簡明的教學線索將課堂“切割”成清晰的“塊狀”,讓學生從這種簡單之中獲得對月亮的情感體驗,對思想的啟迪,人物審美的薰陶;簡潔平實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去親近語言、感悟文字,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現,進而走進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獲得情感的陶冶與心靈的當地。讓學生讀悟的過程中感受人物的月美,景美,人更美,真正做到在讀中悟,悟中讀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提高語文素養。

  二、情感朗讀,讓學生得到昇華美。

葉聖陶先生説:“閲讀教學總得讀”。張田若先生説:“閲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兩位前輩的論述指明瞭閲讀教學的一個最為本質的方法。“課標”強調:“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那麼,我以為“讀”是“對話”的中介與憑藉,“對話”是建構在讀書基礎之上生成的一種“言語智慧”,是學生感悟、吸收文本語言後獲得的`發展性言語。讀書不僅是通過發音器官念出字音的過程,它還是一個複雜的思維過程,即:口誦心維。惟有如此讀書,師生對話才不會成為一問一答式的“機械運動”,惟有如此讀書,學生才能成為文本的“知音”。

“以讀悟情”在本文教學中充分得以體現。文中描寫嫦娥奔月的畫面的句子寫得很美。我讓學生看着文中的插圖,在配有的音樂中,指導學生注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去讀。當一位學生很有感情地讀出來以後,我就又誇讚她“是用她的情和愛讀了出來的”。在這裏,我把朗讀與“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三、關注語言,讓課堂重塑精品美。

立足本體,進行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何謂語文,語文的本體是什麼?葉聖陶先生曾説: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口頭的指聽説,書面的指讀寫.可見,語文教學應圍繞着聽説讀寫做文章.而聽説讀寫的載體是什麼呢是語言文字!

“課標”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表述擺脱了長期以來人們關於語文學科功能的爭論,正面論述了語文學科性質和地位,即不能單純強調某一方面,應在二者統一協調發展的基礎上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但是我們更應看到,語言並非生冷的抽象符號,它實際上立場堅定,愛憎分明,感情真摯,內涵豐富,通達天地,暢曉古今,可謂包羅萬象。其他所有目標,諸如人文關懷,智能發展,品德薰陶,習慣培養,等等,都是圍繞附從於語言學習這個中心的,都應是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順便自然達成的。

換言之,語言是載體,是根本,根本不存,其他都無所附麗。因此,我以為一節優秀的語文課,一定是一節關注語言、發展語言的課。

《嫦娥奔月》透露着感人肺腑的人間真情。如何才能勾起學生對情的感悟,體驗着這特有的人間真情?我讓學生潛心會文,細細讀課文,體會文中的人物,景物之美,人間真情之美,並在文章的後面寫批註,最後再讀課文讀出感受。這種讀有要求,讓學生在讀中想想、畫畫、寫寫,再讀讀,有指向性的讀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語言是有温度的,是通過字或者詞體(表)現出來的。關注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流露嫦娥人性的美麗。我指導學生關注課中“周旋”一詞的理解,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細節,去感受嫦娥的機智與善良。在對細節(語言)的品味中,讓學生在那場景、那人情中收穫着濃郁的情之薰陶,愛之浸染。景美、人物更美,畫面詩情畫意,充滿遐想。此間,我穿針引線,扮演了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較好地形成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較好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出人物形象,全面達成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標籤:嫦娥奔月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