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師説》原文賞析

校園2.68W
《師説》原文賞析1

【師説原文】

《師説》原文賞析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焉。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之雲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吾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子、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註釋】

1學者:求學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交給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所以,用來……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傳授。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惑,疑難問題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論語·述而》載:“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其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當於“於”,與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聞:聽見,引申為知道,懂得。

7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意動用法,以……為師。

8吾師道也: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師,用做動詞。

9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裏需要知道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庸,豈,難道。知,瞭解、知道。年:這裏指生年。之,結構助詞,無實義。

10是故:因此,所以。

11無:無論、不分。

1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自己的老師。

13師道:從師的風尚。道,這裏有風尚的意思。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猶且:尚且,還。

16眾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低於,不及。

18恥學於師:以從師學習為恥。

19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20於其身:對於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塗啊!

22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2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教給他書,(幫助他)學習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習,使……學習。其,指書。句讀,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讀(逗)的教學。

24句讀之不知:句讀不明。與下文“惑之不解”結構相同。之,賓語前置標誌。

25或師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從師,有的(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不從師。不,通“否”。

26國小而大遺: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遺,丟棄,放棄。

27巫醫:古代用祝禱、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藥物醫治疾病為業的人,連稱為巫醫。《逸周書·大聚》有關於“巫醫”的記載,被視為一種低下的職業

28百工:各種工匠。

29相師:拜別人為師。

30族:類。

31曰師曰弟子云者:稱“老師”稱“弟子”等等。雲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

32年相若:年齡差不多。相若,相像,差不多。

33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足,可,夠得上。盛,高,大。諛,阿諛、奉承。

34復:恢復。

35君子:古代“君子”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這裏為前一種意思,相當於士大夫。

36不齒:不屑與之同列,羞與為伍,意思是看不起。齒,並列、排列。

37乃:竟。

38其可怪也歟:真是奇怪啊。其,語氣副詞,表示反問。也歟,虛詞連用,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歎,相當於“啊”。

39聖人無常師: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北)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hào)氏(傳説中古代帝王)時代的官職名稱的由來。

41萇(cháng)弘:東周敬王時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

42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師,樂師。

43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向他請教禮儀。

44之徒:這些人。

45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出自《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術業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自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蟠,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進士。

要記住這篇文章哦:師説原文及翻譯註釋,如果喜歡,可以經常來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姐姐給大家講述:【師説原文及翻譯註釋(2)】

49六藝經傳(zhuàn)皆通習之: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的學習了。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樂》已失傳,此為古説。經,兩漢及其以前的散文。傳,註解經典的著作。通,普遍。

50不拘於時:指沒有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不以從師學習為恥。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於,被。

51餘嘉其能行古道: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嘉:讚許,嘉獎。

52貽:贈送,贈予。

【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裏,老師也就在哪裏。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裏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為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唸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説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後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了大的,我看不出(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説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笑),他們就説:"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

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麼!孔子説: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説》贈給他。

【賞析】

《師説》是韓愈的一篇著名議論文,有着卓越的見解和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在本篇議論文中,作者運用流利暢達的筆觸,通過反覆論辯,申明瞭為師的性質與作用,論述了從師的重要意義與正確原則,批評了當時普遍存在的不重師道的不良習俗。此文是為李蟠而作,實際上是藉此抨擊那些自恃門第高貴、不肯從師學習甚至譏笑別人從師的士大夫階層,有着鮮明的鍼砭時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文章體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也表現出作者不顧世俗獨抒己見的精神,推動了樂於從師善於學習的社會風氣。

要記住這篇文章哦:師説原文及翻譯註釋(2),如果喜歡,可以經常來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姐姐給大家講述:【師説原文及翻譯註釋(3)】

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在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可以為官。因此,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師的心理。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説》並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説》看作是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與發展,主張“文以載道”,並且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此文起筆,託古言事,直接明瞭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並以教師的職能作用總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説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借古諷今。“必有”二字,語氣極為肯定。然後指出師的職能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從正面申述中心論點。緊接着對老師的職責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隨即緊扣“解惑”二字,以“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點出不從師的危害,從而説明從師的重要,從反面申述中心論點。並對如何擇師也提出獨到見解:“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最後緊扣“傳道”二字,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這一觀點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併為下文鍼砭時弊張本。

第二段以感慨發端,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盡吐不平之氣,也指明瞭文章的現實意義。作者首先慨歎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並領起下文對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接着運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教之”,自己卻不願甚至恥於從師作對比,則指出“今之眾人”“國小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比較,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批判了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在第三段中,作者以孔子從師的範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聖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並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聖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舉孔子之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聖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説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結論,這既是對前文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將師生之間的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以“李氏子蟠”從師學習的事例,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並説明了寫作本文的`緣由。繼第三段引“古之聖人”孔子從師的範例之後,作者以李蟠作為當時後生晚輩從師求學的範例,對李蟠加以勉勵,對當時求學的人則是一種號召。本段是一篇結構完整的議論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後記或跋,作者對寫作緣起做簡單的説明:是為了鼓勵自己的學生“不拘於時,學於餘”而做。“不拘於時”的“時”指“恥學於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古道”指“從師而問”。這一段與第3段內容上緊密相承,是全文的重要論據,在意義上是前文論述的再遞近。以“聞道”在先者為師的優良學風,總結全文主旨,點明主題

《師説》原文賞析2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fǒu)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tán)、萇弘、師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字詞解釋:

[1]學者:求學的人。

[2]道:是指儒家孔子、孟軻的哲學、政治等原理、原則。可以參看本書上面所選韓愈《原道》。

[3]受:通“授”。傳授。

[4]業:泛是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可 以參看本書下面所選韓愈《進學解》中所述作者治學內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是指知識和道理。語本《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認為自己並非這樣。韓愈則進一步明確沒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7]聞道:語本《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為懂得。道:這裏作動詞用,學習、從師的意思。

[8]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即以之為師。

[9]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庸,豈,哪。知,瞭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知識、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自己的老師。

[11]師道:以師為道。即學道。道,這裏有風尚的意思。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眾人:普通人。

[14]恥學於師: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1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16]惑矣:(真)糊塗啊!

[17]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18]句讀(dòu逗):也叫做句逗。古代稱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句號為圈,逗號為點。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 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逗的教學。讀,通“逗”。

[19]或師焉,或不(fǒu)焉:有的(是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請教老師,有的(是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卻不問老師。“不”同“否”。此句翻譯時應注意交錯翻譯,詳見下文翻譯。

[20]國小而大遺:小的方面(句讀之不知)倒要學習,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卻放棄了。

《師説》原文賞析3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詩詞賞析: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也表現出作者不顧世俗獨抒己見的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説“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説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説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説》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説:“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説》,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説》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主張“文以載道”,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標籤:師説 賞析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