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集錦9篇

校園1.24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集錦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説明

小柳樹和小棗樹各有長短,怎樣看待每個人的長與短,是課文的立意所在。課文借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小柳樹因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為自己能結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誇獎小柳樹。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指導寫“怎”、“思”二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重點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明白故事所講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本文錄音帶、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課題。

出示課件:圖(一):春天,一棵柳樹披着飄逸的長髮,在微風中翩翩起舞,一棵棗樹彎彎曲曲,樹皮粗糙,樹枝光禿禿;圖(二):秋天,棗樹上結滿了紅紅的棗,全家人坐在樹下高興地吃棗。同學們,你們看大屏幕上這兩棵樹是什麼樹?你喜歡哪一棵?為什麼?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已見,只要説的有道理,老師都要給予肯定。誰對誰錯,老師暫不表態,一切由學生自學自悟。)

二、迴歸主體,自讀自悟。

(一)學習課文。

1、分組:

(剛才發言中,喜歡柳樹的為一組,喜歡棗樹的為一組,調換座位,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

的個性,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個性的學習環境。)

2、學習課文,為下面的辯論作準備。

3、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比較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多方面的不同來讀懂課文。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引導:一是生長特點不同;二是性格特點不同;三是小柳樹前後的表現不同。重點抓住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語言進行朗讀、比較、體會,來理解課文的含意。)

(二)感知生字。

1、聽全文錄音,邊聽邊劃出生字。

2、在小組裏把難讀的字音,讀給小夥伴們聽。

3、遊戲:秋天到了,小棗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棗子,農民伯伯正在摘棗子,我們也去幫忙吧!,請摘到棗子的小朋友,讀準字音,同學們舉起字卡齊讀,正確了,可口的棗子送給你。

4、指導寫“怎”和“思”,重點指導“心字底”的寫法。

(掃除生字障礙,為學生自學課文打下基礎。)

(三)朗讀感悟。

1、初讀:小柳樹和小棗樹長得有什麼不一樣?

2、再讀:用不同符號劃出講小柳樹和小棗樹外形特點的詞句。

3、品讀:讀勾畫的句子,比比看誰讀得好。

4、選讀:小柳樹和小棗樹除了長得不一樣以外,還有什麼不一樣?(性格)從哪裏看出來?(語言)找出來讀一讀。

5、賽讀:讀小柳樹和小棗樹説的話,體會她倆有什麼不一樣。

“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棗樹,你怎麼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樹怎樣?——得意、驕傲、不懂禮貌。)

“你雖然不會結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芽長葉,比我綠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説,你長得也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蔭下乘涼,那有多好啊!”(小棗樹怎樣?——寬宏大量,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

6、評價讀:小柳樹前後的表現有什麼不一樣?説説你的根據。

7、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分組討論學習。

1、現在,你是喜歡小柳樹還是小棗樹呢?為什麼?

2、再次分組:(喜歡小柳樹的為一組;喜歡小棗樹的為一組,調整座位。)

3、分組討論學習:(每組同學為自己喜歡的原因找理由,為下面的辯論比賽做準備,可以從樹的外形、性格、用途等方面來説。)

(通過這一環節,為學生營造一個合作學習的氛圍,又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同時又把競爭悄悄引入課堂。)

4、課堂辯論:小柳樹和小棗樹誰最可愛。

(把學生分為兩大組,相對而坐,雙方既當“老師”,又當學生,雙方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又可以根據對方的問題進行質疑。當因某個問題雙方爭執不下時,教師參與討論,推波助瀾。在討論中,充分展示學生個性。通過討論、辯論,使學生明白道理。)

三、學生互動。

説説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

可以自由選擇一個同學,説説他的長處。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處,可以請別人給你提醒,先自己想想,再小組交流,最後派代表全班交流。

(這樣,有利於發展同學之間合作關係及友誼,還能使學生獲得自尊與成就感。)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快樂嗎?學生自由暢談。

(學生整理知識,交流感受,感悟文學的魅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為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和課件製作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深化課程改革,學校決定舉行優質教學設計評比活動。

一、活動對象

全校各學科專任教師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

三、活動要求

1、教案要求

教案應該力求體現“三性一特色”,即:規範性、科學性、先進性和突出課堂教學改革的特色。

(1)規範性

教學目標:體現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

目標制定的依據:學情分析、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課時設計:課時安排要求合理。

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及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板書設計:新穎、明確、簡潔。

課後小結:思得、思失、思改。

(2)科學性

(1)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突出,教材分析透徹,語言準確,切合教材和學生實際。

(2)教案中既能體現傳授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又能體現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多樣化。

(3)先進性

(1)教案能很好地反映本學科的知識特點,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做到教書育人有機結合。

(2)能恰當合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方式,體現課改的基本理念。

(3)教案要能有利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的培養,教學過程能體現師生互動的活動空間,並能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4 )突出課改特色

①合作學習 ②自主學習 ③探究學習 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 ⑤增強德育教育實效性

2、作品必須是原創的。

3、將作品壓縮打包發至學校教研郵箱lphhzxjy@163。com。

四、評比及設獎辦法

1、由抽調教師組成評委小組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優質教學設計評比標準》對參評作品打分,按得分高低評定獲獎等次。

2、評選優秀課件設計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若干名,並對獲獎教師予以獎勵。

優秀教案評比標準

1、(20分)書寫整齊、圖表規範、板書設計科學合理。

2、(20分)教學設計能體現教學全過程,對課堂教學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3、(20分)教學目的明確,重點、難點突出,教材分析透徹,語言準確,切合教材和學生實際。

4、(15分)教案中既能體現傳授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又能體現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5、(15分)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方式,體現課改的基本理念。

6、(10分)能恰當合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設計思路

九年級化學的教學過程,是在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切實提高課堂的實效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就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設計中也應以學生所求、所需為基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學生研讀、質疑、思悟為主體,以教師啟發、辨析、點撥為主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能力素質為目標。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級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共3個課題:燃燒和滅火;燃料和熱量;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其中1、3課題是重點,也是難點,並且配有大量的實驗來解決重點和難點。本單元從常見的燃燒現象入手,介紹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識。利用燃燒反應的實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燒,所以,在介紹燃燒等知識之後,又介紹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等。並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聯繫實踐的科學理念。

三、學情分析

本單元在內容的安排上注意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出發,選擇學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見的知識和現象,並配合圖像,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受;同時,注意通過與探究、調查研究、討論和實驗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材中還適當的編入與社會發展、新科技等相關的資料,以開闊學生的眼界。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瞭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時瞭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認識合理開採和節約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瞭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

3、瞭解化石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認識使用和開發清潔燃料及各種能源的重要性。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2、從化石燃料的元素組成及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系統回顧學過的知識,強化知識的薄弱環節;明確試卷存在的錯誤及原因、解題的方法及拓展。

2.課前學生獨立訂正——課上教師總體分析——師生互動,重點講評、拓展。

3:樹立嚴謹的學習態度,自覺查漏補缺,認真訂正試卷錯誤。 教學重點

1、教師根據學生試卷中較為普遍的問題,歸納、整理學生知識上的不足和答題方法、答題思路上的欠缺,使試卷分析更有針對性。

2、要求學生課前獨立訂正試卷,自己查漏補缺,最後確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情況分析:

與考數40人及格數40,其中成績較好的有; 楊嘉欣 楊 荷 成績比較差的有:陳昌裕 曾慶淵 林 鑫

(一)試卷整體分析

分析試卷:

1、檢測題的形式與平常要求一致。

2、試卷的知識點分佈,基礎知識、知識的應用安排較合理。

3、難度係數偏低。

分析學生:

1、答題不夠規範,部分學生不會表達自己的意思。

2、填空、選擇部分做得較好,拓展部分問題較多。

(二)重點題目分析及知識拓展

第一題,考察知識點為XX的意義,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審題不清。解題方法:①確定關鍵詞;

②第二題,判一判。考察知識點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念。

第三題,選一選2。重點是對XX的理解。

第五題,解決問題4。XX情況,對學生有難度,需要幫助。

(三)其餘題目,學生講評,教師適當補充。

小結:希望同學們認真訂正,從中汲取經驗,使知識和能力再上一個台階。

(四)跟蹤練習

教學反思

試卷講評是教學中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為避免講評“簡單重複”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後“師”,先“篩”後“講”,既“點”又“面”,明“路”後“果”的方法來上好單元評析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及孩子對媽媽無私的愛。

2.通過找生字娃娃的方法識字,使學生認識扇、裳等10個生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誦讀詩歌。

4.通過感悟語言文字,發現生活中充滿了愛,世界充滿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正如歌中所唱的,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我們從小到大,媽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這種很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媽媽的愛。)

1.師配樂範讀課文。

2.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並且開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3.我發現同學們學得都非常認真,生字學得怎樣呢?老師考考你們。(生做找生字娃娃的遊戲)。

(1)教師喊,學生找。

(2)學生喊,教師找。

(3)小組的同學互相做一做。

4.同學們都非常聰明,生字很快就學會了,這首詩你們讀得怎樣呢?請5個同學讀課文,一人一節。

三、精讀課文,體味母愛。

1.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自學,有沒有信心?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

出示:

a.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詩歌來讀。

b.通過讀這一小節,你明白了什麼?

c.小組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2.學生按建議自學。

3.彙報學習情況。(指名讀,比賽讀,評價讀、示範讀。教師指導讀。)(隨機板書)

學習兩個自然段。

4.自學其他的三小節。

5.指名配樂通讀課文。(剛才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讀的課文也特別棒,誰能勇敢的站起來,完整的讀一遍課文給大家聽。)

小結:同學們,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遮雨的傘,滴落的淚,責備的目光,親切的教誨,媽媽的愛還是什麼?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為媽媽每天都細心的照顧我們,所以我們大家都生活得很幸福。誰能像書上那樣舉個例子説説媽媽對你的關心和愛護?

四、聯繫生活實際誇誇自己的媽媽。

1.學生誇媽媽。

2.鼕鼕的話。

聽了你們的話,和我們一起上國小的鼕鼕也很想誇誇自己的媽媽。大家想不想聽?(出示課件)

3.鼕鼕還把對媽媽的誇獎仿照課文的樣子,寫成了一節小詩呢?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出示課件)

4.下面同學們也把剛才你誇媽媽的話整理成小詩的樣子説出來。(小組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五、結尾。

把你對媽媽的讚揚寫成一首小詩,回家讀給媽媽聽。

簡評:

在本節課中,教師努力體現了以下幾點:

1.創設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説,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促進主體積極參與的重要前提保證。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就要以兒童化的語言,以商量的語氣,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學習,創造民主、科學、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

2.放手識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安排識字遊戲,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經過二年級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生字的學習,教師只起點撥作用,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去自學。繼續進行隨文識字後,通過小遊戲,使學生感覺學習生字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種樂趣。

3.創造性的安排教學方式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應由教學的主宰者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組織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適時適當地採用教學手段。如初讀課文時,學生願意學習哪一段就學那一段。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

4.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加深體驗。

現代教育觀念提倡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語文學習外延到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語文。在這一節課中,這一過程貫穿於課前、課中、課後、使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體會出媽媽無私的愛,通過一些生活細節,去發現媽媽的愛,使孩子體會到、意識到自己時時刻刻生活在深深的母愛當中。

5.有機滲透語文天地的學習。

在本課中,我把語文天地中的誇誇自己的媽媽和金鑰匙有機的滲透到本節課中,並不是唯一不變地、呆板地去學習。讓語文天地也變得活起來。

6.寫話一直是學生掌握知識薄弱的環節,所以在安排誇獎媽媽時,讓學生很熟悉的鼕鼕做榜樣,降低以詩歌的形式寫話的難度,也不至於枯燥無味,從而保護了學生的興趣。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認識“呱、紋、圈、返”等生字,學寫“影、倒、遊”三個生字。

2.在畫一畫、讀一讀、玩一玩小青蛙的話中,發現語氣詞的特點,並初步進行遷移運用。

3.圈圈、做做青蛙媽媽動作的詞,體會動作的連貫性,圈圈、畫畫波紋動作的詞,初步體會回聲的動作路徑。

教學流程:

一、教學第一段

1.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出示圖片】,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出示句子】小河上有座石橋。半圓的橋洞和水裏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為了幫助大家讀好輕聲詞,老師特地把輕聲詞縮小了,讀的時候可得又輕又短哦!

自由練讀,指名讀

正音:倒影,齊讀,指名讀

誰有發現?【顯紅:大月亮】,你發現大月亮了!誰來指一指大月亮在哪兒呢?

這麼美的大月亮誰來讀?指名讀1,齊讀

這麼美的景色趕緊把它背下來吧!

2.這麼美的地方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

1.趕緊再去讀讀課文吧!

2.讀完交流,這個故事有趣在哪兒?

3.哦,原來是小青蛙的故事很有趣。讀2、3自然段,拿起筆來畫一畫小青蛙説的話,用上橫線。

【教師巡邏時,隨機用iPad拍下學生劃線的句子。然後,切換到大屏幕上,進行校對交流。這個環節,旨在更加直接有效地促進交流。】

4.【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誰?你在哪兒?”

“橋洞裏藏着一隻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説話哩。”

【出示字卡:呱】這是青蛙的叫聲,誰來叫一叫?

這是一個口字旁的字,這段話中還有哪些口字旁的字?

【顯紅:哪吧哩】説發現:語氣詞、口字旁、都在句子末尾、輕聲的

指名讀句子:語氣詞不僅要念得輕,不同的語氣詞還要念出不同的語氣。

自由練讀,指名分句讀,小結:多有趣的語氣詞呀,讓我們説話更有意思!

【出示】這裏還有一句話,你能給它加上語氣詞嗎?

“你是誰?你在哪兒?”

師生合作讀:現在我就是這隻小青蛙,你們就是躲在橋洞裏的那隻看不見小青蛙!

玩回聲:誰在學我説話呢?明明是你在學我説話呀!你怎麼這樣啊?你真不講道理哦!

前後桌練習,指名同桌展示

5.它就趕緊去問問媽媽,【出示】

媽媽笑着説:“孩子,你跟我來!”

小青蛙心裏想:“”

語氣詞:呀吧呢啊哩

練習説話

6.【出示】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一圈圈波紋。

讀句子,認識紋

積累:指紋、掌紋、皺紋

理解一圈圈波紋(生畫),看,波紋是一圈一圈的,所以圈的外邊是個大口框

圈出動詞

看誰記得快

選擇動詞填一填

圈出青蛙媽媽的動作詞

三、兒歌復現

1.【出示兒歌】拍手讀

小青蛙,呱呱呱,

水中倒影多美呀!

我説話,誰學理?

寶貝連忙問媽媽,

蛙媽媽,游上岸,

扔石子,激水花。

波紋碰岸蕩回來,

原來這是回聲啊!

2.寫字:影倒遊

寫字法寶:三撇魔法棒三撇的起筆在一條豎線上

魔法圈:三撇有一定的距離

範寫:影

倒遊:左中右結構

倒:左右一樣高,魔法圈告訴我們中間部分短

遊:左低右高三點水在一條弧線上

兒歌:游泳要到有水的地方,而且要有大人陪

3.生寫:頭正身直腳放平一拳

【師巡邏,隨機各拍下寫得好的和寫得不好各一張。隨後切換到大屏幕,讓學生針對評價標準進行評議,並提出修改意見。】

4.互動評議。

(1)字寫正確,獎一顆星。

(2)寫對魔法棒、魔法圈的要求,獎一顆星。

(3)整潔美觀,獎一顆星。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摘要]教學設計方案是否需要統一的模型是教學實踐的疑難之一。從設計活動內在諸要素之間的關係及設計方案的功能與作用的哲學層面,分析其共性與個性、一般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同一性”是進行設計活動的共性原理,是設計者進行自覺設計活動的基本理論依據;“統一性”是設計結果的形式,是保持不妨礙個性化設計結果的一般載體。“同一”即“統一”,“同一”性的原理為高職教學設計方案統一模型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論的指導。

[關鍵詞]教學設計;模型;哲學思考;同一性

一、思考問題的提出

教育目的是一個複合體。由於教育者的認知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教育觀;而教育觀的趨向影響着教學意義的取向。由於教育觀的不同,教學目標決策、教授內容選取、教學價值導向也會有所不同,從而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故言,教育觀是教學設計的故園。當認為個體發展需求是學校教育活動存在的前提,“教育的價值在於促進個體的發展,滿足個體發展的需要”[1]的時候,學情特徵便成為教學設計更多考慮的因素,旨在滿足不同學生個體情趣、基礎層次的教學方案,便成為“個體本位論”教學觀的港灣。當認為社會需求是產生教育活動的根源,教育應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時,行業需求、崗位要求就成為教學設計更多考慮的因素,旨在滿足社會需要的教學方案便成為“社會本體論”教學觀的落腳點。教學設計方案成為教育觀迴歸的驛站。高職教學設計疑難的釋解需要回溯到它的本源,以哲學思維解答教學設計研究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教學設計方案是設計教學活動的載體。在這種形式之下,設計要素之間及設計方案的功能與作用,存在着共性與個性、一般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其共性引發出教學原理的“同一性”,即教學設計活動所遵循的共性的基本原理;其個性引發出設計活動結果形式的“統一性”。對於前者,異議不大;而對於後者,分歧較多。設計結果的形式是否需要採用統一的模型是學校管理與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個難題。我們提倡教學設計方案形式“同一”性的原則,這不僅僅是在哲學上“同一”與“統一”的相通,設計方案內在規律一般性和特殊性能夠達成統一的趨向,也是教學管理和師資隊伍建設的需求。

二、教學設計方案的功能及其內在矛盾的統一

(一)教案的概念及其功能

教案,又稱教學方案、教學設計方案。它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以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教學情況為基本依據,以科目單元、任務、項目、環節、情境為基本單位,對教學目標、材料、程序、方法、條件等進行具體的、合適的選擇、決策和合理地編制的實用性方案。教案可以是課堂教學思路提綱性的簡單方案,也可以是盡心滲透教學意圖的詳細編輯。無論是簡案還是詳案,都“具有授課功能、展示功能和檢查功能。授課功能是指用於教學,是給自己看的;展示功能是指用於交流,是給同仁看的;而檢查功能是用於被檢(查),是給領導看的。因此,教案必須是‘形式和內涵的完美統一’”。

(二)教案功能之間的矛盾

就授課功能而言,教案要求實用、方便,教案的體例和內涵可以多元化、個性化,盡顯課程特色和教師的授課風格、職業習慣。“那種認為存在一種唯一的最佳教學設計模型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事實上,有多少設計者與設計情境,就有多少設計模型。”[2]課程特徵、教學風格及學情的多樣性規定了教學設計模型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與教學設計模型“同一”性原則形成矛盾。用於同仁交流的展示功能也存在着這樣的矛盾。這種矛盾在管理檢查功能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教學管理上,由於評價的需要,“同一”性不僅具有管理上的必要,而且在理論上也具有必然性。否則,教案的評價難以採用“同一”的標準,教案的優劣難以評定;重要的是,如若不採用適用於職業教育特徵的“同一”的教案體例或模式,職業教育較之於普通教育教案的特徵和特點難以鮮明地體現。從哲學層面講,規範意味着僵化的開始,“同一”意味着個性的扼殺和創新的止步。在教學設計必然性、“同一”設計模型的必要性之下,如何避免因規範而步入僵化、因統一而失去活力,使設計模型多樣化、設計方案百花齊放,充滿教師的個性特徵和創新活力,使教學設計“形式和內涵的完美統一”呢?這種矛盾的對立,單純地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解決,難以達到教師自覺接受和順暢運行的效果。

(三)教案形式的“同一”

自覺的行動來自於理論的自覺。課程特色、授課風格和學情的多樣性所導致的教學設計模型的多元化與“同一”性原則能否達到理論上的統一呢?在授課功能上,“雖然具體的教學設計模型不同,但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保持極好的同一性”[3]。課程特色和教師獨特的授課風格並不等於教案體例可以特立獨行、不受限制。教學設計方案特殊性之中總是包含着一般性,並受到一般規律的制約。教案的共性由基本信息和教學要素組成。基本信息包括課程名稱、教材、班級、地點、教師情況等內容;教學要素包括教學任務、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手段、板書設計、課時分配、作業佈置和教學反思等教學組織過程中的諸要素。以上共性的基本信息和教學要素在教案形式和教學基本程序上存在同一的可行因素;在教學實踐中統一教案的體例,採取“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存在着可能的趨勢。而這種可行因素和可能趨勢在檢查管理功能上衍化為職業教育規律下理論上的必然。“職業教育的教案除具備普通教育教案的特徵外,還必須有強烈的職業教育的特徵,其必須有職業性、直觀性和實踐性,體現理實一體、任務引領、工作過程和信息技術等特點”。在此,一般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辯證原理所要求的是教案統一體例的必然趨勢。

(四)教案功能矛盾的解決

在“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之下,如何展現不同的課程特色和教師的個性風格呢?假設,“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是框架性的規範性要求,共性的基本信息和教學要素中共性的要求,不影響“同一”的規定性要求,仍然保留着“同一”的完整性。在傳授知識和實習、訓練技術技能的內容及其教學活動的步驟、環節、學時的具體設計安排,教學目標的設置及其達成度,具體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語言的設計,完全可以由教師依據課程的需要和自身的個性風格而自主決策,教師完全擁有盡情發揮的空間。因此,在“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之下,教學管理者提供不同風格的教學設計體例和適度的規範空間,既可以保持“同一”教學設計模型的規定性,又滿足了不同特徵的課程和不同教學習慣的教師的需要。這是運行教學設計模型內在的策略性要求。

三、教學設計模型是青年教師成長髮展的要求

初涉教壇的青年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和對教學規律的準確把握,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學目標定位不準、重難點不明、教學環節設置不合理、問題解決手段不科學等問題。如何快速地適應規範的職業要求,加快教學業務的發展,提高教學實效性,進行規範的教學設計培訓和採用“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使之借鑑運用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在本院青年教學設計培訓班的調查中,在“教學設計是否有必要”問題上,64.5%的青年教師認為“很有必要”,35.5%的認為“有必要”,意向統一。在教學設計模型問題上,支持“學校設置2~3種(模版)形式,由教師自己選擇”的佔到80.6%;支持教學模型“由教師自己設置”的有19.4%,多數擁護“同一”教學模型的推廣,並建議提供優秀教學設計範本、教學組織與教學管理的方法等材料,以供借鑑。“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在具有直接借鑑功能的同時,更具有引領示範的作用,那些對“同一”教學設計模型意識模糊的青年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會借鑑、對比“同一”教學設計模型與個性教學設計形式的優劣,為“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提供進一步完善的經驗。

四、規範教學設計模型下個性風格的發展

“同一”的規範模型提供了教學設計的範本,是一般教學規律之下設計方案形式的統一,並不意味着限制了教師創新個性發展的空間。在一定的教育教學觀基礎上,在教學材料的選擇、教學目標的決策、教學程序的制定、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學策略的運用、教學語言的設計等方面,教師均可以按照課程的特徵和個人專業基礎及風格特徵,創新獨特的教學設計方案。尤其是在教學目標決策和教學活動組織方面,教師有獨立發揮的空間。教學目標決策是教學設計的關鍵。“它決定了教學活動的方向和教學的進程,影響教師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同時為教師提供了檢驗教學效果的標準”[4]。因為影響教學設計的主要內部因素有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個性心理品質等;主要外部因素有學生、教材和社會等。在這些因素綜合的交互作用下,教師會形成千差萬別的具有個性特徵的“適當的教學目標”和不同風格的教學活動方式。比如,由於對教學意義和知識的理解的差異,在教學目標決策時,有的教師注重發展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把知識視為發展學習能力的材料和途徑,因而在學習理論上自然地傾向於認知主義,在目標決策時,更多考慮的是把“注重對學習者信息處理和加工能力的培養”[5]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和評價內容;而有的教師則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學習理論上自然地傾向於行為主義,把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和主要評價內容。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教學目標一旦確立,教師就會根據教學目標,採用一定的教學策略,設計適宜的教學活動和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形成具有個性風格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4][5]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6,14,20.

[2][3]RM加涅,WW韋傑教學設計原理[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4.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分析

《兩小兒辯日》是《列子湯問》中的一則傳説故事。從故事來看,即使是孔子那樣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即使是兩個孩童,也有着可貴的認識自然,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但是,僅僅把文章理解為用兩個孩童襯出孔子不是全知全能的,用他們來笑這一點,似乎還有些淺顯。孔子的不決,也可看做是其特殊的教育方法。他沒有草率的否定任何一個孩子的答案,從某種角度上説,也是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慾,這更能體現孔子作為大教育家的特殊教育思想。孩童的笑,説明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孔子的行為,恰是孩子天真的體現,更顯孔子的偉大之處。

學情分析:

在前幾篇文言訓練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閲讀文言文的方法,應該能夠比較順利的解決文中字詞句的問題。個別存在困難的字詞句,通過合作,應該能夠比較順利解決。

這篇文章大多數學生可能只會當作一個有趣的故事去讀,缺乏對內容的深刻理解,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閲讀文言文本的能力。認識兩小兒和孔子可貴的精神。對文中爭論的問題進行探究。

過程與方法:合作、交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合作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文中受到啟示,敢於在學習、生活中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並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誦讀,理解文本內容。

難點:提高閲讀文言文本的能力,認識兩小兒和孔子可貴的精神。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完成學案

(一)導入

孔子在中國的地位已經不用我多説了,不管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多少個偉大都不為過。可就是這樣一個門人三千,學識淵博,被眾人所推崇的大學問家,也有答不上了的問題,而為難他的人卻是兩個小毛孩兒。那這兩個小毛孩兒究竟提出了什麼樣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兩小兒辯日》,一起去看看當時的情景。

(二)文常,關於《列子》

(三)整體感知

1、 朗讀課文,糾正字詞發音

2、 請同學正確讀出下列字詞的讀音

鬥盂滄為孰為汝知

3、 自讀課文,能流利朗讀

4、齊讀

(四)理解文意

1、 根據書下注釋及工具書,理解文本內容,糾正學案,提出疑問

2、 四人小組間交流,嘗試解決疑難字詞句

3、 全班交流,解決疑難,必要時,教師做補充

4、 請同學翻譯重點字詞及全文

5、 齊讀文章,教師評價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同學們讀得都非常流利,可是總覺得缺點什麼,你覺得缺什麼呢?(情感)

(五)誦讀訓練

1、現在請同學們仔細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對話和敍述,説説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速去讀,為什麼?邊自讀,邊揣摩。

總的説來,孩子的語氣以天真、自信、要強為主,語速根據語言內容有快慢之分。敍述部分語速適中,一體現孔子好奇,一體現思考之後無奈也不能決的情景。

2、學生範讀

3、齊讀

4、讀背課文

(六)課文分析

1、討論、交流下面幾個問題:

1)兩小兒爭辯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太陽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2)兒分別是從什麼角度出發、根據怎樣的現象、得出怎樣的結論?

一個從視覺角度出發,根據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的現象,得出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的結論;一個從觸覺角度出發,根據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的現象,得出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的結論。在當時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還很不夠的情況下兩小兒的爭辯是得不到統一結論的,但正是如此,才更能體現兩小兒身上的可貴之處,你發現了嗎?説説看!表現了兩小兒對自然現象進行探求、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可貴精神。同時也反映了古人從多角度認識自然的樸素唯物主義精神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4)你能從“孔子不能決也”中讀出哪些背後信息?客觀事物是複雜的,一個人即使知識廣博,也有許多不知道的東西。説明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不知為不知”的態度。孔子很明智,不輕易否定任何一個孩子的結論,見孔子作為一個大教育家的智慧了。

(七)小結

1)你認為兩人的看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2)列子中對待孔子的態度是什麼?多角度理解本文。

附:板書

兩小兒辯日

問題--太陽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

結論--日出近,正午遠--視覺

日出遠,正午近--感覺

實質--兩小兒:探求、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不知為不知”、保護孩子的求知慾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案例標題: 《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週年

學科:國中歷史

年級:八年級下第三單元活動課

二、案例內容: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週年

(一)、設計指導思想:通過對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進行歸納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節活動課讓學生深刻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1.十一屆三中全會。2、改革開放後的祖國建設成就。

教學難點: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三)、學情分析:學生已學習了改革開放後的歷史事實,也感受到生活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通過欣賞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及改革開放後成就的圖片,引出為改革開放喝彩。

②、培養並鍛鍊學生以下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獲取、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③、通過紀念改革開放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並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更深切的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瞭解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聯繫時事熱點導入新課。

②、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問題的層層鋪墊、推進,把歷史和現實更好地結合,通過師生的互動信息交流,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改革開放30週年的歸納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黨

和政府的出發點: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樹立愛國愛黨的思想。

②通過紀念改革開放30年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和民族自豪感,並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艱辛與輝煌成就,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更深切的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瞭解自己肩負的責任。

(五)、教法學法①、通過好歌曲導入新課。

②分析歸納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民生的措施。

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六)、媒體選擇 :視頻、圖片等。

(七)、教學程序

1、情景再現: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其他視頻、圖片引出課題:好歌曲大家唱---改革開放30週年

2、教師:出示十七屆三中全會圖片介紹: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時間、地點、內容、意義。

3、活動一: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民生”問題措施讓學生合作完成:

1.時間:1950-1953年

措施:()

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意義:()

2. .時間:()

措施:三大改造

內容:()

意義:

1958年

4出示練習:綜合理解改革的歷史作用。

⑴、説出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改革歷史意義。

⑵、你認為我國的改革開放應該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5、議一議:改革開放的巨大作用.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

6、課堂總結: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

7、教學評價設計 :

8、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9、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10、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

11、爭取準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羣體學生的教學安排;

12、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和育人作用;

13、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