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再別康橋》的句子賞析

校園1.4W

1、“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再別康橋》的句子賞析

詩人輕輕的來,似乎讓我們感受到詩人來時的那種一往情深、情意款款;詩人輕輕的走,也似乎讓我們感受到詩人離開時的那種深摯的眷戀不捨,深怕打攪了曾經久居的康橋。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作者對康橋的感情,是淡雅的,而正是這淡雅才來得綿長;彌淡愈深、愈綿長,正是深情的哲理。因為淡,因為不忍,所以,詩人時時處處在剋制、在小心地疏導放流着內心的激情;可是,卻時不時又流露出那麼一點激烈:原本是冷冷的河畔的金柳,卻在此時的作者的心裏幻化成夕陽中的新娘,原本是冷冷的河中的倒影,在此時也成了詩人心頭激情澎湃的由頭。

金柳和倒影,是冷冷的`,是客觀的,是僅僅可觀的;而新娘,卻是激情澎湃的,是温潤可感的,可觸可摸可激情擁抱的。在這裏,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暗喻修辭,就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輕輕、悄悄、沉默”背後的那種激情和熱烈,體會到了深藏在詩人內心深處的眷戀。

3、“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在詩人的心頭,對康河的眷戀永遠是深情款款的,是柔情蜜意的。因此,對康河來説,其波是柔的,其泥是軟的;那麼,在康河中的青荇,伴着這“柔波”“軟泥”的自然也是“柔”“軟”的,“油油的”,既抓住了水草的自然物性,又讓我們觸摸到詩人的心靈,在這裏無論是物性還是情意,都是和全詩和諧統一的。

康河、以及康河裏的一切,既是承載着詩人情意的柔情萬種的,又是生氣勃勃的靈動的,你看“青荇,在水底招搖”,如此柔情萬種而又機敏靈動的精靈,怎教人不迷戀,怎教人不甘心做那一條水草呢?更何況,她生長在詩人時時眷念的康河!

4、“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的夢。”

眼神柔柔地觸摸着康橋康河邊的一切,看過了金柳,覓過了青荇,眼神不經意中,又觸碰到了“那榆蔭下的一潭”,哪裏“不是清泉”啊,分明是一潭清泉:金柳的豔影,油油招搖的水草,康河豈是污濁;輕輕悄悄的來,輕輕悄悄的走,哪裏容得這康河之情半點污濁?可詩人偏要説這一潭“不是清泉”,哦,原來,詩人看到了點點散綴的“浮藻”,由此詩人又彷彿看到了在康河邊往昔的點滴,仿若這往昔的點滴被揉碎了幻化成了這“浮藻”。

於是,自然的,這一個“清”字就無法容納進這豐富的藴含,要知道,太“清”了就無需沉澱;而生活的意藴、詩人對康河的眷戀,卻是需要吟味、沉澱一輩子的,就如那彩虹,雖是短暫的,但卻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永恆的美麗和魅力。

5、“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彩虹似的夢,即將隨着雨過已久而消散,不捨,於是也就想着去追尋;這熟悉的康河康橋,即將別離而去,眷念,對往昔的眷念,於是也少不了去追尋!“尋夢?”自然要尋的。“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可是,綿長的康河、青翠的水草,又哪裏有“青草更青處”呢?

在詩人的眼裏,康河以及康河裏的一切不都是那麼美好的麼?果不其然,詩人要尋的哪裏是什麼“青草更青處”啊,他要做的僅僅是“慢溯”的過程,他要做的僅僅是“慢溯”中對康河畔往昔的回味。“慢溯”,“慢溯”,直至詩人的小船載滿了“星輝”;可即使是滿載着星輝,詩人依然在星輝的斑斕中看到在康河邊往昔的生活的斑斕多姿,於是,詩人由衷地想放歌,謳歌康河以及康河邊的那些令人難忘的往昔。

6、“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沒有節制的詩情,自然會讓詩歌顯得毫不含蓄藴藉;沒有因理智而節制的情意,也自然會讓人感受到他的膚淺。果然,像徐志摩這樣才情兼備的詩人,豈容得他的詩歌的直白,豈容得他對康橋的情思的膚淺呢?於是,詩人沒有“放歌”。

殊不知,正是這“悄悄”、“沉默”方顯得高妙和深沉來。顯然,詩人他是明白的:“悄悄是別離的笙簫”;當然,一直以她的智慧和魅力浸潤着詩人的康河是有功的:夏蟲和康橋在啟迪着詩人,今晚最好的別離是沉默、是悄悄。詩人的深沉、淡雅、而頗有哲性的才情和氣質,正是康河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