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精選11篇)

校園2.5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精選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精選11篇)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人教版教材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二節課。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知道什麼是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初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

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這也是本節課的關鍵。

二、説教法

學情分析

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促使他們什麼事都要自己去動手嘗試。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才能真正對所學內容有所領悟,進而內化為己有,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逐步學會學習。

教法選用:

教學活動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之間的多邊活動。教師主導的根本目的和任務是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性,把他們真正地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讓他們主動學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這節課時,我採用了引探教學法進行教學。《引探教學法實驗研究課題》是引探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的一種新型教學法,核心思想是教會學生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它體現了現代教學論的基本原理,符合國小數學教學原則,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引導、激發、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穩定、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學生內心深處點燃希望的火花,不斷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樣才能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儘可能的為學生的探索實踐活動提供良好的機會,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參與到“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來。

教學手段:學生動手操作,同時配合多媒體課件演示.

三、説程序

這部分內容分3課時進行教學。第1課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第2課時教學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及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算哪幾個面的面積。第3課時進行綜合應用,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具體教學環節如下:

(一)巧設情境、生活引入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往往以自己的興趣為轉移,它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和內在動力。由於數學知識多數是枯燥無味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我讓同學們收集來了各種各樣的包裝紙盒,新課就由此引出。首先出示兩種包裝的面巾紙,一種是漂亮的紙盒包裝,一般價格都比較貴,一種是軟包裝的,價格便宜經濟實惠,更適合普通家庭使用。但它的外觀不太漂亮,有什麼好辦法能讓它漂亮起來呢?學生紛紛出主意想辦法。

1、裝在用過的盒子裏;

2、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大小合適又漂亮的長方體盒子把它裝進去。這樣就遇到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想做成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呢?由此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求長方體紙盒的表面積。

(二)自主探索,形象感知

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一個手、腦並用的過程,學生在用學具進行xxx作性學習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xxx作、主動探索、主動思考。這一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立體圖形知識的開始,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動手操作,提供直觀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讓他們通過一系列實踐xxx作活動,經歷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概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過程,獨立自主的去探索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

1、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引導學生動手展開長方體紙盒,依次標明上下左右前後六個面,使學生明確求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就是求這個長方體表面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在xxx作中建立起表面積的概念。

2、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動手量出長、寬、高,嘗試通過小組合作算出表面積,然後向全班彙報。最後歸納總結出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xxx作,真正弄清楚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教師要在關鍵處進行點撥、引導,突破這一難點問題。

(2)盒子做好後,想找一些漂亮的包裝紙直接包在外面,如果底面不貼,那麼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包裝紙呢?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時並不需要求出六個面的總面積,而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考慮該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

(3)試一試:同桌合作求出帶來的長方體包裝盒至少需要多大的硬紙板?並進行彙報交流。

3、探索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在明確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之後,放手讓學生通過合作自己去探求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求出手中正方體包裝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

4、質疑問難

四、鞏固練習,擴展應用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通過應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我們應該為學生創設在實際活動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機會,是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生活實踐中的數學問題,學以致用,逐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周圍世界,去認識身邊熟悉的事物。

(一)書中習題

(通過有目的的基本練習、鞏固練習、綜合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新知的理解,強化了學生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技能技巧。)

(二)設計磁帶包裝

1、單個包裝:同學們為一個磁帶盒設計外包裝,並把設計方案填寫在設計表中。

2、兩盒包裝:兩盒一套有幾種擺放的方式,初步估算一下:哪種最省料,哪種最廢料。

你認為上面三種中哪一種擺放設計外包裝最好?除了以上三種外,還有沒有其他擺放方式?

3、課後實踐作業:按你喜歡的擺放方式設計並製作出兩盒一套的磁帶外包裝盒,並算出至少要用多少材料。如果你感興趣的話,還可以設計製作盒數更多的磁帶外包裝,下節課我們進行彙報交流和展示。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2

一、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浙教版國小數學第十冊第一單元《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表面積》是本單元的第三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立體圖形知識的開始,本課時主要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教材先通過把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的6個面展開,幫助學生認識表面積的概念。這樣可以把表面積的概念與剛剛建立起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很好的聯繫起來,為下面學習計算表面積做好準備。接着,通過例1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然後安排“試一試”學習立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關於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教材中沒有給出計算公式,而是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計算,這樣安排有利於他們更好的掌握表面積的概念及有關計算,有利於更好的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學習者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並對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徵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即學生已經明確了長方體與正方體都有6個面,而且長方體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的基礎上教學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徵的的理解,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2、理解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三、教學設想

1、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慾望。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新課伊始,我創設了“紙箱廠要製作一種長8分米,寬2分米,高4分米的長方體包裝盒和一種稜長4分米的正方體包裝盒.哪種包裝盒要用的硬紙板少?”這一問題情景,接着問:“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哪些地方要用硬紙板?”既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又對“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這一概念建立清晰的表象,為學習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做好充分準備。

2、藉助教學媒體,提高學習有效性。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立體圖形知識的開始,因此在教學中儘可能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建立清晰的表象。我通過提問“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能一眼全看到嗎?有什麼辦法能一眼全看到?”引導學生思考把立體圖形得到平面圖形。之後由多媒體電腦演示展開過程,要求學生在展開後的圖形中找到“上下前後左右”6個面。強化空間觀念,增加學習趣味。

在此基礎上“提問”: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讓學生圍繞本課難點問題進行嘗試解決問題,而教師只在關鍵處進行點撥、引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自己發現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但由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差異,允許各類學生提出自己的方法,然後通過比較,進而到表面積計算的一般方法,這樣可以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體現思維方法,使學生認識到學數學要抓住解題關鍵,受到恰當的思維訓練。

3、適當應用拓展,發展空間觀念。

學生在上面問題的解決中都有是憑藉實物來完成的,練習部分我先安排了一組判斷題,在第三小題中,學生思維的常規得到打破,相對於獨立物體而言的,那麼對於組合物體表面積又是怎樣的呢?我將更多的時間與思考空間留給了學生自己思考,讓新知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然後,第二大題安排了看數字算面積的練習,與看圖算面積想比較,使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可無論是包裝盒實物,還是具體圖形、或只是數據的表面積計算,解決的都是6個完整的表面積的計算,可實際生活中的也有不是6個面的表面積計算,那麼對於不完整的包裝面積又該如何計算?我安排了“如此題改為同樣尺寸的無蓋塑料盒表面積如何求?”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裏注重培養學生方法的發散,及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最優化,培養學生個性。最後,我考慮到學生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感知水平上,還要上升到理性認識。在聰明題中,對於組合物體的包裝,我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思考,他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比較、交流,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這樣多方面聯繫,不僅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還給他們創造了合作的空間。最後引導學生根據計算結果尋找規律,“重疊面多,圖形越接近立方體,表面積越小,鼓勵學生進一步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包裝現象,使學生明確:對物體進行包裝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材料,要麼使包裝美觀大方,吸引注意,要麼簡單小巧,儘可能省紙。從而使學生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3

説教材:

一)説課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人教版教材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二節課。

二)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象有了充分的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表面積的定義:長方體或正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表面積。

2)、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且會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的實際問題。(比如有五個面或四個面的長方體或正方體)

3)、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增強他們旺盛的求知慾望。

2、過程與方法:

1)知識產生的過程: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或跟表面積有關的問題,如工業生產中需要的包裝盒,裝潢時對長方體或正方體進行外包裝,建築時要粉刷牆壁等。

2)掌握知識的過程:情景引入,感知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必要性分組討論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全班總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選擇最優方案小組探討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自主練習,鞏固知識拓展延伸,形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發揚嘗試、合作的協調精神,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2)在學習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四)重難點的確立:

1、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會解決有關的實際生活問題。

2、難點: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或寬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這是本課的難點。

説教法和學法:

現代數學理論認為,國小數學課應增加學生的數學活動,依據本單元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這節課我主要運用複習引入法、情境教學法、啟發分析法動手操作法等進行教學。

教與學密不可分,教是為了更好地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指導學生掌握如下學習方法:轉化遷移的方法、比較分析法、總結歸納法。

説教學流程:

(一)巧設情景,生活引入:

師:同學們,學校要給災區的小朋友捐款,並決定本週三在學校的操場上舉行募捐儀式。總務處的劉老師要制一個象樣的募捐箱,他聽説我們正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所以請我們幫個忙。請你想一想我們該怎樣制呢?(生答)我們還需要知道那些信息呢?(生答)總務處備有硬紙板,那我們該去領多少呢?由此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長方體的表面積。

(二)自主探索,形象感知。

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一個手腦並用的過程,學生在用學具進行操作性學習的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不僅能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主動操作、主動探索、主動思考。

1、引導學生展開上節可課製作的長方體,依次標明上下左右前後六個面,使學生明確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就求這個長方體表面積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在學生的頭腦裏建立起表面積的概念。

2、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動手量出長、寬、高,嘗試通過小組合作算出表面積,然後向全班彙報。

(2)小組討論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真正弄清楚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教師有在關鍵處進行點撥、引導,突破這一難點問題。

(3)全班交流。學生可能的方法有6個面的面積相加;三個不同的面每個面的面積乘2再相加;三個不同的面的面積相加再乘2。讓學生通過比較選擇一種最優的方案。從而抽象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3、募捐箱做好後,想找一些漂亮的紅紙貼一下箱子的外面,觀察一下哪些面需要裝飾?(上面和四周)那需要多少紅紙?(小組討論解決)

通過這個例題的解決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時並不需要求出6個面的總面積,這時啟發學生説一説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情況,(如木製的粉筆盒、煤箱子等)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4、師出示募捐箱的長寬高的具體數據,分別求出需要多少硬紙板和紅紙。

5、小組討論怎樣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

6、交流。學生可能有按照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計算的。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比較哪種方法最簡便,同時明確在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中為什麼要乘6。

7、質疑問難。

(三)鞏固練習,擴展應用。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學生學到的知識通過應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1、書中的習題。通過有目的的基本練習、鞏固練習、綜合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新知識的理解。強化了學生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形成了一定技能技巧。

2、設計磁帶包裝

1)單個包裝:同學們為一個磁帶盒設計外包裝,並把設計方案填寫在設計表中。

2)兩盒包裝:兩盒一套有幾種擺放方式。初步估算一下:哪種最省料,哪種最廢料。

你認為上面三種中哪一種擺放設計外包裝最好?除了以上三種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擺放方式?

3、課後實踐作業:

1)按你喜歡的擺放的方式設計並製作兩盒一套的磁帶外包裝盒,並計算出至少要多少材料。如果你感興趣的話,還可以設計製作盒數更多的磁帶外包裝,下節課我們進行彙報交流和展示。

2)課後思考:如果按我們算好的硬紙板的面積去領正合適的紙板,能做出我們需要的募捐箱嗎?為什麼?

説教後反思:

學習本節課,如果學生在上節課會求指定的長方體的某個面的面積,學習本節課的時候問題不大。估計學習本節課的時候有一部分學生會有一定的困難,要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個別輔導,要多利用實物讓學生觀察,逐步建立起空間概念。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幫助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由此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2、能力目標:

⑴學生在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的計算方法,能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

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形象直觀的課件演示,培養學生“樂學”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是幫助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學會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的基礎上學習的,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而且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長方體的特徵,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重點、難點:

學生認識並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只有在理解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的基礎上,才能正確掌握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材中對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的表述只有一句話,即“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而學生因為受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及空間觀念等諸方面因素的限制,對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的不容易理解,所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既是教學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三、教學對象分析

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對長方體和正方體也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掌握了它們的基本特徵。另外,學生們也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所以本課採用了在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

四、教學策略及方法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正方體的特徵之後,進一步掌握長、正方體有關知識的學習內容。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理解長、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能準確地計算它們的表面積,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採用了基於網絡環境下的探究式和嘗試式學習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網絡教學環境

本課是在校園網絡環境下,學生瀏覽由教師自制的網頁和課件,進行探究式和嘗試式的學習,從而獲取知識。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引入新課,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演播fla動畫課件(),同時提出問題:“你看到了什麼?”通過播放動畫,達到兩個目的,

①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②通過學生回答問題,逐步引入新課,同時使學生頭腦中留下逐步的印象,即“長方體的各個表面可以展開”。

明確任務

自主探究

(一)揭示學習任務

1、理解長、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

2、掌握長、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求法。

(二)搜索資源,獲取信息

學生打開網頁,進行自主學習,獲取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有關信息。老師提供適當指導與幫助,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個別輔導。

學生可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水平進行有目的`、有選擇地打開多媒體課件,根據課件中的揭示進行自主學習,獲得長、正方體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下帶着問題,自主、積極地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我探索的能力。

基於問題解決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重視問題解決的積極學習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優化了學生的學習策略。

師生交流

知識內化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不能概括地説一説什麼是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嗎?

學生一邊運行課件(和),一邊描述什麼是長、正方體的表面積。

師:誰能根據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説一説如何來求長方體的表面積?

學生結合着課件(和)説出求長方體表面積的兩種方法。

師:根據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你知道如何求它的表面積嗎?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有助於學生相互學習、集思廣益,使學生明確了長、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長、正方體表面積”這個概念的理解。

通過課件的演示,學生能更直觀、更形象地獲得概念,理解概念。

應用練習

鞏固知識

1、學生自主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方法,進行嘗試練習例1、例2。

學生利用“幾何畫板”中的“計算”工具直接在課件中計算,

2、試一試: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其它四面是相同的長方形”這樣的長方體的表面積。通過自主探究,學生領會了長、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因此,這裏我採用嘗試教學法,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這樣不但能達到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而且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成功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通過“試一試”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明白,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方法來,靈活地解決問題,不能死搬硬套,一味地按照公式來計算。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説課內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是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和例1以及練習六的第1—4題。

2、教材簡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數學第十冊第二單元第二小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3個例題,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有關知識,本節課只要求學生學習例1,掌握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材先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把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的6個面展開,幫助學生認識表面積的概念。接着通過例1,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通過練習,鞏固、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2、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會用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培養學生概括能力、推理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探索精神。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4、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5、教學難點

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6、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紙盒,一把剪刀。

教師準備一套多媒體課件。

二、教法、學法

本課時依據現代認識科學理論及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創設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通過動手操作、觀察、討論等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他人合作意識,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

三、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的基本教學思路是:通過“創設一個情境,進行兩次探究活動,設計三組層次訓練”的教學步驟,通過六個環節來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豐富的生活場景;一些長方體、正方體紙盒;漂亮的禮品盒。)

教師讓學生觀察,然後提出問題:

①前面我們看到的主要是什麼形狀的物體?

②單獨出示一個漂亮的禮品盒(出示圖:長6釐米、寬5釐米、高4釐米)。

學生指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師指出小紅想做一個這樣的紙盒,可她不知道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2、動手操作,理解概念

這次探究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剪一剪、看一看、想一想概括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首先教師用課件示範,把一個長方體紙盒沿稜剪開,再展開,看看展開後的形狀然後讓學生自己動手剪開一個長方體紙盒和一個正方體紙盒,展開放在桌上。(學生在剪的時候,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當學生都把展開的圖放在桌上時,教師讓學生用“上、下、前、後、左、右”六個字標明6個面。把標得又快又好的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然後指着黑板上兩個展開圖,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揭示課題並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接着,讓學生觀察展開後的圖形,思考兩個問題:

①在長方體中哪些面的面積相等?

②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

3、合作交流,掌握方法

這次探究活動的主要有兩項任務:一是通過學生觀察思考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指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二是通過學生合作、交流總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出示例1,學生讀題後,明確這道題就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然後出示想的過程,提出要求:同桌合作、討論,完成P26例1下面想的過程。

抽生彙報,並説説每個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同時,課件在長方體圖中進行閃爍。

接下來,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總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最後,把學生的不同方法,特別是下面三種方法板書出來(課件出示)

①6×5+6×4+5×4+6×5+6×4+5×4

②6×5×2+6×4×2+5×4×2

③(6×5+6×4+5×4)×2

並試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説出算式的理由。

接着引導學生對這三種方法進行比較,得出簡便的解法。

4、引導總結,歸納學法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概念和表面積計算方法進行總結,讓學生髮現剛才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進行的,從而實現對學習方法的歸納。

5、分層訓練,鞏固運用

第一層次——導練:(課件出示)練習六第1、2題,主要解決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的問題。

第二層次——議練:練習六第3題,P26“做一做”用兩種方法計算,主要鞏固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第三層次——自練:P28第4題,主要讓學生運用剛學過的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6、結合板書,全課總結

(出示板書並簡單進行説明)教師結合本課時板書,引導學生總結本課時主要內容。學生回顧學習情況,質疑解疑,教師肯定學生優點,提出希望。

本節課的教學,通過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巨大優勢,使靜止的變為動態的,複雜的變為簡單的,抽象的變為具體的,有效地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顯示了教學過程,啟迪了學生思維。通過“創設一個情境,進行兩次探究活動,設計三組層次訓練”的教學步驟,安排六個環節來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既理解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又掌握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還學到了學習的方法,享受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求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3、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周圍事物,並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

建立表面積概念,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步驟

一、複習舊知

1.指出課件中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並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每個面中的長方形長和寬和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

學生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

前後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

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1、想一想: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2、學生交流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3、教師板書: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積.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怎麼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想一想,試一試。

做一個長6釐米,寬5釐米,高4釐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

教師啟發:“做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的硬紙板”就是要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學生板書解題方法

第一種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6個面積的和=長×高+長×高+高×寬+高×寬+長×寬+長×寬

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釐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釐米硬紙板.

第二種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上下面面積+前後面面積+左右面面積=長×寬×2+長×高×2+高×寬×2

6×5×2+6×4×2+4×5×2

=60+48+40

=148(平方釐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釐米硬紙板.

第三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高×寬)×2(6×5+6×4+5×4)×2 =74×2 =148(平方釐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釐米硬紙板.

3、思考:

(1)比較三種解法有什麼不同?有什麼聯繫?哪種解法簡便?(2,3種方法都比較簡便)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2+長×高×2+高×寬×2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高×寬)×2

(2)計算長方體表面積時,最關鍵的是找出什麼?(要正確找出3組面中每個面的長和寬,就容易算出每個面的面積和長方體的表面積。)

4、正方體的表面積

計算稜長為10釐米的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算?

學生試做,總結:正方形的表面積=稜長2×6

三、總結提升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什麼用?(鋪地磚、粉刷牆壁、計算長方體罐頭商標紙的大小,都要用到這部分知識)

1、選擇:

(1)已知長方體的長2釐米、寬7釐米、高6釐米,求它的表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A、2×7×2+6×7×2+6×2B、(2×7+2×6+6×7)×2C、2×7+2×6+6×7

2、給一個長和寬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長方體木箱的表面噴漆,求噴漆面積的正確算式是()。(學生討論)

A、(1×1+1×3+1×3)×2B、1×1×2+1×3×4C、1×1×2+1×4×3

討論得出:底面周長×高=4個側面的面積

3、思考題:

我們班級要辦小小圖書館,需要一隻長7分米,寬5分米,高6分米的鐵箱現在有一張邊長15分米的正方形白鐵皮,能做得成嗎?

小結:計算的結果是能做成的,但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其中有兩塊不完整,是需要用電焊拼的。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能把所學的知識生搬硬套地運用到實踐中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把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作為重要的目標,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個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和空間,只有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7

同學們好,下面我們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沒學新課之前你們回憶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積怎樣求?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x邊長。

這是一個長方體,它是由六個長方形圍成的,相對的兩個面的面積相等。這是一個正方體,它是由六個正方形圍成的,並且六個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那麼,什麼叫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呢?

長方體或正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下面我們來觀察長方體,只要我們求出每個面的面積,再把它們相加就可以了。如果把長方體展開,會得到怎樣的圖形呢?

我們分別展開長方體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後面,就變成這樣一個平面圖形,它的上面和下面是兩個完全相等的長方形,請你們認真觀察,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哪條邊?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和寬,那麼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就等於長x寬x2。我們再來觀察一下前後面,前後面也是完全一樣的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又分別是長方體的哪兩條邊呢?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和高,同學們很快就能求出前後面的面積,前後面的面積等於長x高x2。最後再來觀察一下左右兩個面,它的長和寬又分別是長方體的哪兩條邊。分別是長方體中的高和寬,同學們很容易就能求出左右面的面積,左右面的面積等於高x寬x2。

現在老師把這個平面圖形還原成長方體,你們再仔細觀察一下,上面、前面、右面分別和長方體的哪兩條邊有關係,上面和長方體的長寬有關係.前面和長方體的長高有關係,右面和長方體的高寬有關係、我們只要求出上面、前面、右面的面積,用它們的和再乘2,就求出了長方體的表面積。所以,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十長x高十寬x高)x2,會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求正方體的表面積就簡單多了,正方體是由六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圍成的,每個正方形的邊長又都是正方體的稜長。用稜長乘稜長先求出一個面的面積,再來乘6就可以了,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等於稜長x稜長x6,也可以寫成稜長的平方x6。我們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求法,就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了。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8

學習內容: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教材25頁第5題、教材第26頁第9、10題)。

學習目標:

1、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結合實際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2、通過練習、操作發展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求知慾

教學重點:

能根據生活實際,對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進行正確的判斷。

教學難點: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具運用: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並且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請大家試着解決下面的兩個問題。(出示課件)

1、做一個長8釐米,寬6釐米,高5釐米的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紙板?

2、一個稜長和為180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師: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就是計算出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只需要計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積之和,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思考了。

二、新課講授

1、教材25頁第5題

(1)一個長方體的餅乾盒,長10 cm、寬6 cm、高12 cm。如果圍着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多少平方釐米?

(2)學生讀題,看圖,理解題意。

(3) 上下面不貼説明什麼?(説明只需要計算4個面的面積,上下兩個面不計算)

(4)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5)集體交流反饋。

方法一:10122+6122=240+144=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120+72)2=384 (cm2)

答: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384平方釐米。

2、教材26頁第8題

(1)課件出示教材26頁第8題圖片及文字:一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體,稜長3 dm,製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魚缸的上面沒有蓋)

(2)學生讀題,看圖,理解題意。

(3)提問魚缸的上面沒有蓋説明什麼?(説明只需計算正方體5個面的面積之和)

(4)請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 (dm2)

答:製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三、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26頁練習六第9、10題。

四、課堂小結

提問: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2)

一個長方體的餅乾盒,長10cm、寬6cm、高12cm。如果圍着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多少平方釐米?

方法一:10122+6122

=240+144

=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

=(120+72)2

=384 (cm2)答: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384平方釐米。

一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體,稜長3 dm,製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335

=95

=45 (dm2)答:製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2.理解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學難點

1.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學用具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可展開)、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一)口答填空.

1.長方體有個面,一般都是,相對的面的相等;

2.正方體有個面,它們都是,正方形各面的相等;

3.這是一個,它的長釐米,寬釐米,高釐米,它的稜長之和是釐米;

4.這是一個,它的稜長是釐米,它的稜長之和是釐米.

(二)説一説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

教師:我們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它們的表面都有6個面,今天就來研究它們表面的大小.(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1.教師提問:什麼叫做面積?

長方體有幾個面? 正方體有幾個面?

(用手按前、後,上、下,左、右的順序摸一遍)

2.教師明確: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3.學生兩人一組相互説一説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什麼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4.教師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演示課件長方體的表面積】

1.學生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前後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的;

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2.教師提問:想一想,長方體的表面積如何計算?(學生討論)

老師板書:

上下面:長寬2

前後面:長高2

左右面:高寬2

3.練習解答例1.

例1.做一個長6釐米、寬5釐米、高4釐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

4.鞏固練習.

一個長方體長4米,寬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教師:如此題改為同樣尺寸的無蓋塑料盒求表面積如何辦?

學生:應該少算上邊的一面.

列式:43+42.52+32.52

(三)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演示課件正方體的表面積】

1.教師提問: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求嗎?

學生:稜長稜長6

2.試解例2.

一個正方體紙盒,稜長3釐米,求它的表面積.

=96

=54(平方釐米)

答:它的表面積是54平方釐米.

教師:如果這個盒子沒有蓋子,做這個盒子要用多少紙板該如何列式?

學生:少一個面.列式:

教師明確:説表面積是指六個面,實際問題中有的不是求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審題時要分清求的是哪幾個面的和.

3.鞏固練習:一個正方體的面積是1.2分米,求它的表面積.

三、鞏固反饋.

1.一個長方體的長是6釐米,寬是4釐米,高是5釐米,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2.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是5釐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3.判斷正誤,並説明理由.

(1)長方體的三條稜分別叫它的長、寬、高.

(2)一個稜長4分米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是: =48(平方分米)

(3)用四個同樣大的正方體小木塊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四個正方體表面積的和小.

四、課堂總結.

什麼是長、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計算?

五、課後作業 .

1.一個長方體的形狀大小如下圖:

它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前、後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左、右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個長方體鐵盒,長18釐米,寬5釐米,高12釐米.做這個鐵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鐵皮?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10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求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談話:出示長方體,如果想把這件禮物包裝一下,你覺得需要知道什麼?

師:在生活中我們有時需要知道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這就叫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師:要求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你覺得要知道什麼?

二、新課教學

1、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師出示長方體透視圖。

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面與面有什麼特點?

説説各個面的長與寬。

提問: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想一想,要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先算出哪些面積?

出示例1

學生讀題,找出條件和問題。

提問:求這個木箱的表面積是多少實際就是求什麼?(六個面的面積)

那我們可以怎麼想呢?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8×5×2+8×4×2+5×4×2

提問:8×5×2、8×4×2、5×4×2分別求的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邊在算式下標明上下、前後、左右,接着,讓學生檢查一下?有沒有漏算或者重複計算的面,然後讓學將完成例題。

提問:這道題還可以怎麼列式呢?

同桌同學討論,解答。教師巡視。

指名彙報算式:(8×5+8×4+5×4)×2。

提問:問什麼先算3個面的面積和再乘以2?

學生用以長方體教具演示幫助學生回答,然後,將黑板上的原長方體的展開圖的前、下、右面裁下,與左、上、後面進行重疊,幫助學生弄清道理。

提問:這兩種計算方法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聯繫?(第一種方法是先分別算出上下、前後、左右面的面積,然後再加起來。第二種方法,算出前面、右面、下面的面積再乘以2。第二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根據乘法分配律變成的。)

提問:哪一種方法更簡便?(第二種)

教師: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最關鍵的事要正確找出3組面中每個面的長和寬。

完成練一練第1題。

你還有什麼方法?如果有兩個面是正方形,那麼其它四個面都是一樣的。

2、立方體表面積計算

獨立完成試一試,説説立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三、課堂練習

完成練一練

四、全課

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要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要準確找到每個面的長和寬。

五、佈置作業

作業本

六、課外延伸:

1、用兩個同樣大的正方體小木塊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兩個小正方體表面積的和大還是小?為什麼?

2、一個長方體的上下兩個面都是正方形,表面積是224平方釐米,正好能截成體積相等的三個立方體,每個立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釐米。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説課稿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

2、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探究等合作活動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能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想: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談話

師:你們快要畢業了,我們班級陳艾菲的媽媽為我們班級的每個孩子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對!是一本長方體的相冊,裏面有我們班每一個同學的照片。

多媒體:相冊

師:我想將這份特別的禮物也送給學校的領導,你們覺得我這個提議怎麼樣?我打算先將這份禮物包裝一下,那我得準備一張多大的包裝紙呢?

2.引題

師:你能説説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呢?

板書: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二. 實踐操作,探究方法

1.提出問題。

師:長方體的表面積和什麼有關呢?

多媒體:已知這本長方體的相冊長是30釐米,寬是28釐米,高是5釐米,包裝這樣一本相冊,至少要多少包裝紙?

師:小組可以先討論討論,再把算式寫在紙上,貼到黑板上來。

2. 分組合作進行計算。

3. 小組討論並把算式貼在黑板上:

方法一:30282+3052+2852

方法二:(3028+305+285)2

4. 在完整解答過程中要注意什麼?注意寫解,單位。

5. 小結: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一般有哪幾種方法?

(根據總結,演示多媒體)

6. 練習:

師:老師的難題解決了。那你們昨天不是回家測量了長方體形狀物體的長、寬、高,現在你們給同桌求它的表面積好嗎?注意只列式不計算。

出示幾份學生計算物體的表面積:

(1)餐巾紙盒

問:求餐巾紙盒的表面積有什麼用呢?

(2)大櫥

問:求大櫥的表面積有什麼用呢?

7. 出示課題: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探討了什麼問題呢?

出示課題: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

8. 這裏有個長方體,看看哪個算式是正確的?

(1)已知長方體的長2釐米、寬7釐米、高6釐米,求它的表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

a.272+672+62

b.(27+26+67)2

c.27+26+67

(2)給一個長和寬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長方體木箱的表面噴漆,求噴漆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

a.(11+13+13)2

b. 112+134

c.112+143

問:那2、3、兩個算式有什麼道理呢?小組可以先討論討論。

師:先説説112+134有什麼道理?

(多媒體演示)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積,因為上下底是正方形,所以其餘4個面的面積都相等,就用13先求出一個面,再4求出4各面的總面積

師:那112+143有什麼道理呢?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積,正方形的邊長就是長方形的寬。14就是4個長方形拼成的大長方形的長,3就是大長方形的面積。

(3)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4m,它的表面積是多少?( )

a. 444

b. (44+44+44)2

c. 446

問:為什麼第3個答案也是正確的?

(多媒體演示)

9.問:這節課你掌握了哪些本領?

完整板書:和正方體

三.鞏固練習:

1.出示:五(1)班要辦小小圖書館,需要一隻長4分米,寬1.5分米,高2分米的鐵箱,現在有一張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白鐵皮,能做的成嗎?

(小組討論)

生:計算的結果是能做成的

生:66=36(平方分米)

(41.5+42+21.5)2=34(平方分米)

師:鐵皮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書箱的表面積是34平方分米,看來是夠的,那老師就開始做了。

(教師演示)

問:不夠了,為什麼會不夠呢?

問:那怎麼辦?

生:把旁邊多餘的切下來移到左面這裏,用焊接的方法拼起來。

師:由於我們所用的材料是白鐵皮,所以我們可以用焊接的方法拼,那在怎樣的情況我們做不成需要的物品了呢?

師:所以在製作物品的過程中,還不能單看表面積的大小是否合適,還需要考慮到其他種種因素,我們不能把所學的知識生搬硬套地運用到實踐中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課後拓展練習:

多媒體出示:一個火柴盒

問:如果用紙板做一個這樣的火柴盒,我們該怎樣知道至少要多少紙板呢?可以怎樣計算?

師:我就把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請同學們課後來解決好嗎?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解決。明天上課時我們來作交流。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什麼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要注意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