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範文

校園3.03W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範文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範文1

本單元是圍繞“習慣”這個主題,4篇課文都滲透着責任意識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文具的家》這篇課文通過媽媽和貝貝的對話,教會學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

一、全文有6個自然段,配有兩幅插圖,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上課時以謎語形式導入,為學生營造輕鬆愉悦的學習氣氛。將學生熟悉的文字和圖片相聯繫,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在我PPT出示圖片時,問:圖片裏有什麼,學生在回答時引導學生把圖片説完整。一年級的孩子看問題時比較片面,自己看到了什麼就説什麼,不能全面的思考,因此,我在找同學回答問題時引導他們説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什麼。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先是找了一箇中等的學生回答,説完後我補充了,接着找了一個成績好的同學,閲讀能力強的孩子説的比較完整,然後再找個基礎比較差的孩子,也能把話説完整,因為聽了前面兩位同學的回答之後有個對照,在課堂上我儘量做到關注每個孩子。接着我總結:“這些文具能幫我們做許多事情,就像我們的.夥伴一樣,每天和我們在一起。”

二、《新課程標準》中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

讀好對話是本課朗讀教學的重點,特別是3、4、5自然段對話的形式,在整節課中反覆的指導朗讀,先是自由讀,讀得好的同學示範讀,小組比賽讀,分角色讀,讓孩子們有朗讀的興趣,喜歡上朗讀,所以我就用欣賞的方式表揚他們讀的越來越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通過朗讀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趣味。並鼓勵學生養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三、《新課程標準》中説到強調寫字時間,習慣,規範與質量

每節課最起碼有10分鐘的寫字時間,先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上個星期在樹蘭南校區聽了一節課,印象深刻,特別是關於寫字的指導,對於左右結構的字,口訣:一看左右,二看上下,三看重要筆畫。這樣讓學生更加明確左右結構的字該怎樣寫的好看又正確。然後互相交流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和筆順規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生字書寫得正確、美觀。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範文2

這篇課文的開頭我同樣用了猜謎的方式來進行導入,學生對於這種方式通常很感興趣,當謎底手揭示的時候,我在手之前加了個( ),讓他們在裏面填上合適的形容詞,於是“美麗的”、“可愛的”之類的形容詞就有好多,當有一個學生提到“胖乎乎的”時候,我抓住了這個詞語將其導入進今天的課文中,在這堂課中我覺得我用的這個課前導入是比較成功的。第一課時注重的是生字詞的識記,在教生字的過程中,我採用了齊讀、開火車讀及男女聲朗讀等方式來進行,學生很喜歡這種朗讀方式,所以氣氛也顯得比較熱烈,在這裏我還套用了一個“小小播音員”的遊戲來幫助記憶生字,效果比起以前的死記爛背自然是要強的多。這節課也有些不足之處,在指導書寫時,我沒有太注重與過去生字的連接,比如説“看”和“着”,缺乏知識的連貫性是我教學思路上所不足的。

在這節課的開始我先複習上節課中的生字,讓學生對生字有了進一步的鞏固,這在第二課時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朗讀的過程中,我重點提出了三句話:“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和“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這三句話分別是爸爸、媽媽和奶奶説的,所以在指導學生之前,我先讓他們想一想在家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他們是怎樣説話的,在出示這些句子,我覺得這樣對於學生模仿語氣會有些幫助,在説到撓癢癢的時候,我讓學生模仿動作,學生特別感興趣,後來我進一步提出要求,讓他們邊做動作邊朗讀,有些學生做起來很滑稽,學生們在開心的氣氛中朗讀,這是在這節課中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不足的地方便是在創作畫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寫上想説的話,很多學生並沒有理解意思,結果並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我覺得在拓展性訓練上還有待加強。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範文3

上週我們對《文具的家》這一課的第一課時進行了集體備課,由我來主備,設計的是單元整體識字,在課前我對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進行了認真的研讀,明確了課時目標,本節課我在原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加入單元小詩中的8個生字。上課伊始,我引導學生説一説什麼是文具,並讓學生自讀單元小詩《小書包》,邊讀文邊圈出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或者是請求同桌或老師幫助,學生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很快讀熟了小詩,有的還能夠背誦,接下來學習《文具的家》初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接下來播放範讀,幫助學生解決一部分生字,再次讀文,邊讀邊藉助拼音解決生字,還有不認識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在反覆讀文中認讀生字,還有解決不了生字,提出來由全班同學幫助解決,接下來我檢查學生識字情況,讓學生拼讀並組詞,並指生説一説怎樣記住這些字,學生興趣很高,紛紛説出不同的識字方法,生字解決完,利用課件,輔助學生閲讀,激發孩子閲讀的興趣。同時,用課件特別出示媽媽説的話,讓他們結合自身的情況來説説自己有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媽媽有沒有説過類似的話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要愛護文具,養成將物品收拾整齊的`良好習慣。最後接下來利用遊戲活動鞏固生字。最後利用5分鐘時間組織學生寫字,先讓學生觀察,然後師範寫,生觀察,書空,再描紅,仿寫,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基礎上能夠全部認識生字,並能將課文讀熟,效果較好。

教學反思: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我來説,一直是個難題,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採用猜謎導入的方式,好在孩子們興致高昂,新課伊始幾分鐘,對整堂課的效果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節課為第二課時,因此,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貝貝和媽媽之間的對話,並通過朗讀,分析課文,使學生明白愛護文具的意義是本課的重點,再通過以讀促演的方式進一步明確了怎樣去愛惜保護文具,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雖然教學任務基本落實,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教學時對過程的評價太少,特別是小組的合作學習,而且評價的方式也太單一,如果在學生談議的時候適當地增加一些學生的互評,小組之間的互評的話,效果會更好,我想這樣不僅評價方式多樣化,而且促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這篇課文難度較大,再加上自己的教學經驗還不夠豐富,探索不夠深入,應該更多地發展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凸顯語文課堂的語文味。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範文4

《文具的家》這篇課文的內容也很符合一年級國小生的特點。他們由於年紀小,自理能力較差,丟三落四是常見的事,丟了不去找也不足為奇。因此在教學時我先出示文具的圖片,問圖片裏有什麼,學生回答時引導學生把圖片説完整。一年級的學生看問題時比較片面,自己看到了什麼就説什麼,不能全面的思考,為此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引導他們説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接着我總結:“這些文具能幫我們做許多事情,就像我們的夥伴一樣,每天和我們在一起。”我手裏隨即拿着文具並説:“這些文具都是同學們撿到放在老師這兒的!這些小夥伴被它們的小主人弄丟了,它們該多傷心啊!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找個家吧!”從而引出本課課題。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並提示學生仔細看課題,“文、具”是本課的學會寫字。邊板書邊強調這兩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佔格。學生自己在本上寫,學生書寫時強調坐姿,找一名學生在投影展示,其他同學找優缺點,並提出建議。學生拿回去寫,其他同學自己檢查,滿意的在後面畫星,不滿意的.在旁邊再寫一個。師解釋文具,加以深化,引導學生用“文、具”組詞。

初讀課文,自由讀,藉助拼音這個小助手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句子讀通順。三分鐘後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讀書時適時強調讀書姿勢:左手扶書,右手指字。指名讀時,提示其他學生找問題,分自然段找問題。學生讀時,我把錯的字寫在黑板上。文章讀完後全班齊讀錯字,正音。第三步同桌互讀,注意讀準字音。

識字環節,先出示帶拼音的會認字,以詞語的形式出現。學生先自由讀,再找小老師領讀。最後我強調“時候”的“候”與“時”交朋友時讀輕聲。接着去掉拼音帽子開火車讀,使大部分學生參與進來。接下來我説:“生字寶寶單獨和我們見面了,你們還認識嗎?”這個環節只出示去掉拼音的會認字,以摘蘋果的形式出現。此時我用激勵性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再讀課文,我説:“這些字、詞寶寶躲在了課文中,和我們捉迷藏呢!誰已經和它們成為了真正的朋友,快回到文章中讀讀吧!看誰讀得通順、流利。”學生讀完後,我説:“誰有進步?”讓學生展示。我用不同的激勵語表揚學生如:你的聲音真洪亮!你讀得真有感情!

最後,我總結:“下課後,同學們想一想愛護文具的好方法,下節課我們接着學習!”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範文5

“以賽促學”——這是我對這次“新竹杯”教學比賽最大的感觸。

很感謝師大附小經常舉行的教學教研活動,這讓新老師在實踐中提升教學水平。

這次比賽我抽到的課題是一年級下《文具的家》。這次,我選擇的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

經過大半年的學習,對備好一堂課有了一定的認識。拿到課題後,我便研究了教參做出了簡案,接着找了很多其他的`教學設計加以比較,看看別人是怎樣設計課程的。在寫詳案的時候,注意到了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在之前的備課中,我常常把教學設計放在第一位,覺得怎樣把課程設計的“花哨”更重要,但經過第一天的教學比賽幾位評委的點評後,我才深刻地明白所有的教學設計都是以目標來定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整個課堂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所以我精簡了教學目標,就是識字、寫字、讀書,不摻雜其他的東西,這樣做使我在試教時,可以在一堂課之內把所有的內容給上完,這是在之前上課時很少發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謹記教學目標的重要性,精簡上課語言,不説“廢話”,把時間給學生,把握好上課時間。

在備課過程中,我還感覺到了“師父”的重要性。自己畢竟是新老師,對課堂教學內容把握還不是很準。在請教師父後,師傅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教學缺乏語用,只是幹教但並沒有聯繫實際來進行練習。這讓我明白了一堂課中不僅是老師教,學生學,還要通過一些聯繫來鞏固所學知識,更甚於舉一反三,拓展學生的思維。

上好一堂課一點也不容易,但經過這次比賽,我更感受到其中的不容易,許許多多的細節都是要注意的,但也是這次比賽,讓我又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