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論語十二章教案設計

幼兒2.12W

人生當自勉,學習需堅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十二章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論語十二章教案設計

  一、教學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內容。

2.掌握關於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名言警句。

3.瞭解《論語》的基本情況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學習要點

1.掌握有關《論語》和孔子的基本文學常識。

2.掌握古文中重點詞語及句式的用法。詞語如“而”、“之”等;句式如賓語前置句等。

3.領悟《論語》十二章的深刻含義,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為學之道”。

  三、作者生平

1.孔子圖片(參見本課PPT)

2.孔子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者,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其先世為宋國貴族。少年時家境衰落。成年後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歲時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攝行相事。後罷官,曾周遊列國,終不再仕。晚年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傳“仁”的學説。在世界觀上,對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動採取存疑態度,認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遠之”的見解。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在維護貴族統治的基礎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漢以後,孔子學説成為兩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現存《論語》一書,是研究孔子學説的主要資料。

後世對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讚譽,唐代的韓愈曾經有詩:“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後代的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為“至聖先師,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國各地都有孔廟對其祭祀。山東的曲阜的孔府是我國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宮殿建築,也是著名的旅遊名勝。

  四、作品概述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其體式歸納起來有: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説話的環境(包括説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敍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其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東漢時,《論語》被列為“七經”之一,(七經:《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舊注本有《論語註疏》(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清劉寶楠《論語正義》,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等。

  五、創作背景

《論語》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著作,主要記載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記載孔門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漢書·藝文志》雲:“《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初所傳的《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之分,古論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寫成,孔安國曾為之作訓解,但已失傳。齊論為齊人所學,魯論為魯人所傳。東漢鄭玄就魯論篇章,參考齊論,為之作注,今亦殘佚。魏時的何晏集漢儒以來的各家之説,成《論語集解》,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最早的《論語》注本。

有的學者以為,“論説”之“論”其名“始於《論語》”;然而在《論語》當中,有觀點、論據、論證過程的文字並不多見,大部分內容只不過有觀點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論語》就自身而言主要還是記事文。但若從先秦諸子發展的整體背景上看,它無疑又是諸子論議之文的第一個階段,為語錄體。《論語》的最大價值,在於真實再現了孔子平凡、偉大的人格形象;“蓋孔子人格之偉大,宜為含識之儔所公認;而《論語》則表現孔子人格唯一之良書也”。它所記載的孔子的言論,意趣深遠,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六、課文講解

  1.課文朗讀

①範讀:教師朗讀示範。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②自瀆:學生自讀課文。

③感知:本文的內容包括學習的哪些方面?

學生交流後,教師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學習的態度、方法和思想修養。

  2.課文分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温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誣罔,受欺。“殆”,危險。

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侷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二是學於百姓,在他看來,羣眾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同“叛”,指離經叛道。本章清楚地説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當然不主張離經叛道,那麼怎麼做呢?他認為應當廣泛學習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禮”來約束自己。説到底,他是要培養懂得“禮”的君子。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本章是講學習態度的問題。孔子自己對學習知識的要求十分強烈,他也同時這樣要求他的學生。這“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其實就是“學而不厭”一句最好的註腳。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絕”,一點也不,絕對沒有。“意”,臆測,“必”武斷,“固”,固執拘泥,“我”,唯我獨是。“絕四”是孔子的一大特點,這涉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才可以完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空空如也”,我本來什麼都不知道。

孔子本人並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實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對世間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為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這就是“叩其兩端而竭”,只要抓住問題的兩個極端,就能求得問題的解決。這種方法,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種十分有意義的思想方法。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孔子認為學習是增加自身學問,完善自身道德修養的途徑,不是評價個人能力的尺度,更不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古代的學者學習的目的是在於修養自身的學問道德,而現代學者的學習目的卻是用知識裝飾自己,以圖名利。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學派倡導的是為己之學,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多學而識之”即博聞強志。這裏,孔子講到“一以貫之”,這是他學問淵博的根本所在。就是在學習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從而悟出其中內在的東西。孔子在這裏告訴子貢和其他學生,要學與思相結合,認真學習,深切領悟。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這一章講的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在前面的一些章節中,孔子已經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認識,這裏又進一步加以發揮和深入闡述。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發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一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不思不行,只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總之,思與學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成為有德行、有學問的人。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

陳亢問於伯魚曰:“自亦有異文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陳亢”字字禽,一説孔子的學生。“伯魚”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聞”,教誨。“趨”,小步快走。此章為對話體,是孔子弟子陳亢和孔子之子孔鯉的一段對話。通過對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對詩、禮等古典文化的倡導和推崇,也從側面反映出孔子無論是對待弟子還是自己的兒子,都是一視同仁,“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表現出孔子深厚的道德境界和修養。

子曰:“小人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興”,啟發。“觀”觀察。“羣”,合羣。“怨”,諷怨。“邇”,近。此章孔子指出了學詩的重要性,認為《詩》的作用很大,可以“興”、“觀”、“羣”、“怨”等等,指出《詩》這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對君子成長的重要作用。

  3.課文難點討論

討論《論語》散文的寫作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語錄體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它或是記錄孔子的隻言片語,或是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都比較短小簡約,還沒有構成單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論語》這種在對話中説理的形式,直接影響了先秦説理文的體制。

《論語》的文學色彩在於表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實、含蓄雋永的語言

言近旨遠、詞約義豐的説理,形象雋永的語言,使它成為先秦説理文主要的形態。

  4.相關評論

①錢穆《論語新解(選)》中説“《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

②李澤厚《論語今讀(前言)》中提到孔子的回答時説“而所有這些都並非柏拉圖式的理式追求,也不是黑格爾式的邏輯建構,卻同樣充分具有哲學的理性品格,而且充滿了詩意的情感內容。它是中國實用理性的哲學。”

③錢穆《中國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中説“《論語》一書,竟體是一種教育思想。讀其書,當如扣孔子之耳提面命,乃為真切。”

  5.課文翻譯

孔子説:“在温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孔子説:“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子貢問道:“孔文子的諡號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説:“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

孔子説:“品德高尚的人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孔子説:“學習好像追趕什麼一樣,就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失掉它。”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孔子説:“我有知識嗎?其實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問我,我對他談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問題的兩端去問,這樣對此問題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説:“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

孔子説:“賜啊!你以為我是學習得多又記得住的人嗎?”子貢答道:“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説:“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的思想把它們貫徹始終的。”

孔子説:“我曾經整天不吃飯,徹夜不睡覺,去左思右想,結果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去學習為好。”

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裏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説:“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説:‘學《詩》了嗎?’我回答説:‘沒有。’他説:‘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麼説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裏走過,他説:‘學禮了嗎?’我回答説:‘沒有。’他説:‘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説:“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面的收穫,聽了關於《詩》的道理,聽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孔子説:“學生們為什麼不學習《詩》呢?學《詩》可以激發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羣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近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六、練習

  1.選擇題

“而”的用法主要有“順接”和“轉接”兩種,下列各句中的“而”表“轉接”是( )

A.温故而知新 B.敏而好學

C.學而不思則罔 D.學而識之

答案:C

  2.填空題

① 《論語》一書的作者是 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們 ,全書共 20 篇,體例主要有語錄體、 對話體 、 敍述體 三種。

② “多而識之”中“識”的讀音為 zhì 。

  3.翻譯題

①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答案: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

②《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

答案:學《詩》可以激發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羣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

  4.簡答題

簡要説明課文中關於學習的主要內容。

答案:《論語》中關於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於學習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自己對學習知識的要求十分強烈,他也同時這樣要求他的學生。同時,孔子還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最著名的莫過於“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其三,關於學習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

其四,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的目的在於“為己之學”,追求自我完善。

  七、研習與思考

閲讀以下文字,説説你對孔子“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理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1。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2。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3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4。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5。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6。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7。學莫便乎近其人8。《禮》、《樂》法而不説9,《詩》、《書》故而不切10,《春秋》約而不速11。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説,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12。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荀子·勸學》

答:君子通過學習來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價值,學習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則能立人。而不是通過學習來沽名釣譽,謀求利祿,或者是為學而學。前者便是為己之學,後者便是為人之學。錢穆先生説:“為已履道而行,為人,徒能言之。”(見《論語新解》)

附:《荀子·勸學》註釋及譯文

註釋:

1 乎:於。箸:通“貯”。布:表露,流露。形:顯露,顯現。

2 端:輕聲説話。端:通“喘”。蝡:通“蠕”,微動,輕微的舉動。一:即全,指人的一言一行。法則:準則,規則。

3 則:轉折連詞,卻,只有。曷(hē):疑問代詞,相當於怎麼。

4 學:求學,學習。

5 美其身:即使自身完美。禽犢:古代用作饋贈的禮品,用來比喻那些小人用此來做為進身之物。

6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所以別人沒有向你求教而你卻告訴他,這叫做急躁,向你請教一個問題你卻回答了兩個問題,這叫做嘮叨。問:請教,提問。傲:急躁。囋:語聲嘈雜,反覆地説。

7 向:同“響”。即迴響,也就是有問必答。

8 學莫便乎近其人:學習沒有比靠近好的老師更為便捷的了。莫:沒有。便:簡便,方便。其:代詞,指老師一類的人。

9 説:詳説,細説。

10 不切:不切合實際,指不合現在的實際情況。

11 約:簡略,不詳細。

12 方:通“仿”,仿效。習:練習,這裏是指按君子的學説去實踐。遍:普遍、廣泛。周:全。

譯文

君子的學習,聽在耳朵裏,記在心中,表露在身體的儀態上,顯現在行動舉止上。輕聲的説話,小心的行動,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為準則。小人的學習,從耳朵裏聽進去,又立刻從嘴説出來。嘴與耳朵之間的距離只有四寸遠,怎麼能使自己的身軀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學是為了自己,現在的人求學是為了他人。君子學習,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完美。小人學習,是為了拿學來的東西去討好別人。所以,別人沒有向你提問你卻告訴他,這叫做急躁,別人向你提一個問題,你卻回答了兩個問題,這叫嘮叨。急躁不對,嘮叨也不對。因此,君子對別人的提問應該像回聲似的,問什麼回答什麼。學習沒有比接近老師更便利的了,《禮經》《樂經》雖然記載了一些法度標準,但是卻不夠詳細,《詩經》《尚書》雖然記載了舊的政治事理,但卻不符合現在的實際情況,《春秋》的內容過於簡單,因此不能讓人很快理解。仿效良師並且親自學習實踐君子的學説,才能培養出高貴的品質而學習到廣博的知識,對於世事也就通曉了。所以説,學習沒有比接近良師更快的了。

  八、相關藝術作品展示

1.孔子像(見PPT)

2.孔子故居(見PPT)

3.海外孔子學院(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