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家長如何與學校溝通

職場2.44W

如何加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教育是一項綜合工程,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僅靠學校或者僅靠家長是遠 遠不夠的,我們需要互相配合,以下是小編跟大家分享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方式,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家長如何與學校溝通

一、家長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的思想

平時,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裏的時間少,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約佔2/3,寒暑假與節假日,與父母相處的機會更多,家長有責任也有義務配合學校教育孩子,花一定的時間與精力考慮如何教育孩子,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但有些家長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可以萬事大吉,家長只要給孩子吃飽穿暖沒病沒災就行了,而教育則是學校、教師的事,很少主動與學校聯繫,相互配合,共同擔負起教育的責任,對孩子的教育不甚關心。有的家長甚至對老師説:“老師,多多拜託了!我的孩子成龍還是成蟲就看你了!”有的家長忙於賺錢,從不過問孩子的思想與學習。當孩子成績差了,或出了問題時,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怪學校老師,打孩子。家長有依賴學校思想,這種不與學校合作的態度使學校的教育成果難以得到鞏固,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二、家長要了解學校對孩子的要求

從孩子入學那天起,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應該瞭解學校有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瞭解學校的教學要求,以便主動配合學校,督促和協助子女完成學校的各項教育計劃。

在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家長把孩子上學讀書,僅僅看作是學文化、學知識,於是上學講作業,回家做作業,過分地強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對學校有計劃地為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而安排的教育計劃則不聞不問,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這會大大影響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影響學校乃至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最後影響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發展。

因此,家長首先要樹立對學校教育的責任感,要盡力配合,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如學校為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孩子在家裏適當做一些家務,家長應積極支持和督促,千萬不要嫌孩子動作慢,不象樣而代勞。老師要求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某些方面進行鞏固和提高,如帶孩子進行郊遊、觀察大自然的現象等等,家長應儘量做到。

三、家長要正確對待教師的家訪

老師上門進行家庭訪問,是工作認真負責的表現,是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家長應主動熱情地接待,不要認為老師總是來“告狀”的。家長可以請孩子一起接待老師,共同聽取老師對孩子成績的肯定,錯誤缺點的批評,並指出努力方向,這樣有利於加強孩子對老師的感情,有利於孩子今後的進步。有的'家長聽到批評就皺眉頭,強詞奪理,責難老師多管事,偏袒孩子的過錯,當着孩子的面與老師爭辯,有的家長甚至故意當着老師的面打孩子,或者老師前腳出門,後面就傳來家長的打罵聲和孩子的啼哭聲,家長的這種做法,不但不能幫助孩子認識錯誤,而且會激起孩子對老師的怨恨,使孩子產生對立情緒,給學校教育造成困難,影響孩子的進步。

對待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家長的正確態度應該是,與老師一起分析孩子存在缺點錯誤的原因,並表示要幫助孩子加以克服改正的決心,懇請老師多加關心與幫助,使老師對孩子不抱成見,對孩子的進步充滿信心。同時要啟發孩子理解老師的心情——老師雖然生氣,只要他改正錯誤,老師就會歡迎。即使孩子的缺點錯誤事出有因,與老師説的情況有出入,也應肯定老師的用意是好的,並婉轉地向老師加以解釋,絕對不能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的威信。

總之,家長要搭個橋,使老師與孩子成為朋友。因為,老師對學生不存在偏見,孩子才會對老師信任尊重,這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學習不斷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家長平時要主動與學校取得聯繫

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思想的雙向活動過程,要使教育有的放矢,收到預期的效果,教育者必須按照受教育者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為此,教師與家長之間應該經常聯繫,互相溝通,互通“情報”。但由於教師負責的教育對象多,因此,家長要主動與學校取得聯繫。家長與孩子接觸最多,最瞭解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應經常進行校訪,實事求是地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裏的表現情況,哪怕是孩子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細微變化,家長都應及時向老師反映,同時家長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以便學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家長與學校的聯繫分為一般聯繫和特殊聯繫兩類。一般聯繫是指經常或定期地就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情況、生活習慣、身體健康、社會活動、友伴交往等各方面作一般性情況交流,對共同關心的問題及時研究,提出相應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一般聯繫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書信或電話來往

定期或不定期都可以,一般由孩子帶信給老師,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其的關心和信任,有條件的家長可常與老師通通電話,互通情況。

2.登門拜訪

可去學校或老師家裏面談,一般以攜子女同往為宜。在交換具體意見時,可適當讓孩子參加討論。拜訪老師切忌送禮討好老師,否則會讓孩子感到教育這樣神聖的事也可以走後門,對孩子成長不利。

3.審閲日記或週記

在指導孩子寫好日記或週記的同時,家長可通過日記或週記交流有關看法。

4.有準備地參加家長會。

特殊聯繫是家長針對特殊的具體問題,如開學初或學期末,家長較長時間出差前後,孩子在家有異常表現(如對老師或同學不滿、心神不定),發生越軌行為,家庭內部發生意外事故(如親人故去、家庭糾紛等),等等。與老師取得聯繫,以謀求妥善的解決辦法,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無論是一般聯繫還是特殊聯繫,家長都須注意:

1.不護短

家長與老師聯繫過程中,比較普遍的問題是家長不切實際地偏袒孩子,報喜不報憂,惟恐孩子在校遭老師冷落。事實上,隱瞞孩子的缺點,會使孩子的缺點得不到及時糾正,甚至鑄成大錯。正確的態度是,實事求是地向老師介紹情況,既不誇大優(缺)點,也不掩飾其優(缺)點。

2.根據情況讓孩子迴避或不迴避

因為一般聯繫是正常的情況交流,聯繫前可要求孩子自己彙報自己的情況,供家長參考。聯繫時可允許孩子在場,儘可能讓孩子參加討論,發表意見。特殊聯繫讓孩子迴避為宜。

3.尊重老師

家長應以平等的態度積極主動地與老師聯繫,在聯繫過程中不要抱怨學校和老師,應維護老師的威信。教育孩子聽老師的話,多從主觀上找原因,即使受了委屈,也應尊重老師。

五、家長要積極參加家長會與家長學校的學習

家長會,主要是向家長介紹學校的任務、特點,對學生的要求,及向家長提出如何配合學校的建議等,關係到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家長要儘可能參加,藉機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學校的整體情況,以及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有哪些優缺點,以便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培養目標,改進教育方法。學校召開的家長會,主要有兩種:一是全校或全年級或全班學生家長參加的,通常是在學期開始或期中、期末進行;另一種是從具體問題出發,召開部分有關家長參加的小型家長會,用以研究專門問題,及時解決。

家長參加家長會或家長學校儘量注意以下幾點:

(1)安排好本職工作,按時參加。如確因工作忙脱不開身,則應向學校老師説明情況,請假,日後約請老師補上,不要錯過時機。

(2)赴會前應認真地與孩子談一次話,帶着問題與主管教師作個別交談,主動向老師反映孩子的情況,徵求老師的意見和建議,把問題、憂慮全部提出來,和老師共同研討。

(3)要認真聽取學校領導或老師關於學校情況的彙報,重點領會學校工作的進展和教育形勢的發展動勢,從而明確學校和老師對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來後與孩子認真談心,交換意見,與孩子共同研究改進措施,制訂下一步努力目標。

六、家長要對學校教育進行調整與平衡

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調解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調解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教與學的關係,二者總是處在矛盾的不平衡的運動中,只有兩者關係協調,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在這中間,家長的調解作用不可忽視。例如,學生對老師的批評有牴觸時,家長就需要調解、平衡一下,給孩子講明老師批評的目的、意義以及如何改正缺點的方法,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學生對老師的表揚沾沾自喜時,家長也要平衡一下,給孩子指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前進的道路還很長,不能滿足點滴的進步,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給孩子提出新的奮鬥目標,幫助孩子制定實現目標的措施。

2.調解正確與錯誤的關係

孩子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到處都可以遇到是與非的問題,由於學生認識能力較低,辯別是非能力較弱,老師又不可能全部瞭解,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模仿錯誤的行為,照搬錯誤的言論,就需要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幫助孩子搞清是非。

3.調解各科知識間的關係

學生在校學習是多科長進的,由於學生對各門學科的興趣不同,常常出現偏科現象,這種學習上的不全面發展,單靠老師是難以解決的。學校老師只能在學習目的和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但不能完全控制學生對每一學科使用的時間比例。這就需要家長在平時多注意,及時引導、糾正。例如,孩子的朗讀能力較差,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多進行朗讀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不強,家長可以多帶孩子郊遊,並注意引導孩子進行觀察;孩子的計算能力偏弱,家長可以由淺入深,運用實物啟發孩子理解題意,並進行運算……家長幫助孩子解決各科知識的“盈虧”關係,應該在學校各科知識基礎之上發展特長學科,使孩子全面發展,學有特色,注意要讓孩子協調地掌握各科知識,不能偏廢。

4.調整德、智、體、美、勞的關係

黨的教育方針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幾方面都得到發展。但有的學生常常是學習好,但不愛勞動;有的學生喜歡蹦蹦跳跳,不愛讀書;有的學生則只管讀書,不講文明禮貌……表現了極大的不平衡性。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有責任配合學校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對於那些學習好,但不愛勞動的孩子,要加強勞動教育,創造勞動機會;對於那些喜歡唱唱、跳跳不愛讀書的學生,要培養靜得下來的習慣,並進行讀書目的性的教育;對於那些文明禮貌不夠的學生,尤其要加強教育,使他們能夠講文明懂禮貌。

5.調解孩子之間的關係

孩子之間的摩擦在所難免,家長應做好調解工作,積極引導孩子處理好夥伴的關係。切不可對自己的孩子護“短”,而應該問明情況,弄清是非。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錯了,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向對方道歉;如果是對方錯了,則應要求自己的孩子諒解對方。家長這樣處理問題,不僅幫助孩子明辯是非,而且可以使孩子從家長身上學到調解糾紛應有的文明態度,從而促進孩子文明禮貌習慣的形成。

家長朋友,只要你主動架起溝通學校與家庭的橋樑,理解教育工作,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校和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支持老師的工作,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積極發揮家庭的調解作用,就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標籤:家長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