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17篇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相信全是滿滿的感恩與回憶,收穫與經歷,讓我們好好捋捋,寫一份小結吧。那麼問題來了,小結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研究階段小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17篇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

體育活動和其他教育活動是一樣的,是多種形式並存、共同發揮作用的教學過程。為了更好的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豐富幼兒的生活,更好的促進幼兒身體和心裏的健康發展,我園於20xx年秋進行實驗課題——《户外體育活動促進幼兒體能有效發展》的研究。有幸的是我們班也參加了這個課題的研究,經過一年半的時間,我們總結了許多關於這方面的經驗,但是也從中看到了自己許多不足,現將本學期的工作進行一個小結:

本學期初我們兩位老師為我們班量身制定了一個計劃來培養我班孩子體能的發展:在活動中我們努力提高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使每一位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每一位幼兒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在活動形式上設計得多種多樣,均衡培養孩子走、跑、跳、爬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也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愛玩的、感興趣的活動,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在設計活動內容上也儘量做到新穎,利舊利廢,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把身邊可利用的各種廢舊物品製成孩子們活動的器械,如汽車輪胎、拖布把、飲料瓶、易拉罐等。

實踐證明,户外活動對我班幼兒身心發育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從本期進行活動的情況來看,我班幼兒的體質明顯得到了增強,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耐力和速度上都有着很大的進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促進了每個幼兒個性和潛在能力的發展,培養了幼兒勇敢、活潑、愉快開朗的,性格,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體能動作用,發展了智力和感知能力。同時在各種體育活動中我們老師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各種良好的習慣和規則意識,使幼兒從小得到這方面的培養。

當然在這個研究當中我們也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第一是有時候我們老師怕麻煩,沒有積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鑑於幼兒園户外活動形式多樣的特點,決定户外活動的設備、器材、玩具材料必須多樣化,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滿足孩子的實際需要。第二是沒有很好的注意活動中的科學化、興趣化,平時我們在組織活動時不夠科學,只是憑着自己的教學經驗去組織孩子的活動,孩子的對於活動的興趣我們激發得不夠。第三是關注個體差異不夠,有時候我們教師沒有盡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透過孩子的行動去把握孩子內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同時在整個遊戲活動中,大部分時間我們扮演的角色都是孩子的引導者而不是富有童心的遊戲夥伴。第四是給予孩子的自由不夠,因為我們怕孩子亂,認為活動的時候孩子亂了就不好開展活動了,沒有讓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第五是給與孩子的安全意識不夠,孩子們缺少自我保護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在下學期需要改進的地方。

鑑於以上不足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個有心人,使孩子從狹小的空間走出來,充分發揮户外體育活動相對自由、自主、輕鬆愉快等優勢,讓每個孩子真正的喜歡體育活動,陳鶴琴先生説過:“小孩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對孩子來説,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他主張給孩子游戲的機會,通過遊戲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我們應努力創設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的户外活動,讓他們玩中樂、樂中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更好的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2

我校數學科組組織並承擔了區級課題《國中數學“學困生”錯題成因分析與解決對策研究》的研究。本課題將為期三年,主要是通過提取數學“學困生”的作業,練習或測驗中出現的錯誤,從學生學習習慣,學習心理,認知結構等方面入手進行診斷及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並在此基礎上對“學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從而及時清除其學習上的障礙,使其後續的學習得以較順利的開展。具體操作流程:

一、學困生的界定:

主要研究有上進心,肯學,但由於知識結構缺陷或學習習慣不好,思維策略不足等原因引起學習困難的學生。

我數學課題組要求每個老師在所帶的教學班中挑選出5~10名“學困生”,成績一般在40~60分左右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還分別選擇2名中上生和一名尖子生作為參考對象。

二、“學困生”課題研究的出發點與期望成果:

很多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的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總會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斷重複,得不到及時的克服。從教師教的角度來分析,很大原因是我們的老師缺乏對學生在該知識點上有可能會產生的各種思維誤區的預見性,不能把問題消滅在課堂上,另一方面錯誤出現後,老師們也缺乏對學生的錯題的收集與分析,從而也不能在後面的教學過程中給予及時有針對性的輔導。如此不斷的知識盲點堆積,學生後續的學習受到影響。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我校課題組成員都覺得進行學困生的錯題收集與診斷非常有意義,並把它作為我校轉化數學“學困生”的重要途徑之一。

通過本課題的開展,利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以下幾項目標:

1、前兩年主要是進行錯題的收集,根據區教研員對國中數學各知識點的編碼對錯題進行歸類整理,建立錯題資源庫,並對錯題進行初步的診斷與解決策略探討。(主要是從學生的知識結構方面進行診斷)

2、利用與華師大認知與技術研究室xxx的研究生的合作關係,尋求他們在學生認知方面的理論與技術方面的支持,進一步完善錯題資源庫。

3、通過課題組老師三年堅持搞錯題研究,使教師們在後期的教學過程中能對每一個國中數學知識點學生有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思維錯誤有預見性,從而能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加以重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並且能對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進行診斷,根據診斷提取相應的解決策略加以糾正。所以,做好學困生課題,對科組教師的專業化技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課題開展情況:

(一)學校及區教研室有關領導對本課題開展給予高度重視與支持

在課題開展初始階段,因為很多實驗教師都比較年輕,沒有課題研究經驗,所以出現了信心不足,思想壓力很大,害怕做不好的思想,從而課題開展開始不久後有一段時間曾陷入過低谷。學校領導和區教研室張偉春主任給我們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為課題的開展指明瞭方向,讓我們放下了思想包袱,紮紮實實搞課題。同時在張主任的幫助下,我校“學困生”課題組與華師大認知與技術研究室xxx的研究生建立了合作關係,他們將在學生的認知心理方面的診斷給予理論與技術上的支持,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二)加強了相關理論學習和定期組織課題研討交流會

進行學困生的錯因診斷,需要我們要學習相關的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如教育心理學,學習論,教學策略等理論知識。為此,課題組購買了一批相關的理論書籍,鼓勵老師們多進行學習。同時還能定期召開課題交流會,做好及時的總結與反思。

(三)錯題的收集與整理過程方法:

(1)錯題的選取方法:錯題大部分來自所研究對象的同一知識點的不同錯誤,小部分來自教學過程中所發現的學生的典型錯誤。有的老師嘗試通過研究對象的錯題本(含錯題,更正及錯因的自我分析)收集錯題;有的老師則通過每天學生的作業進行及時掃描。

(2)錯題的整理與分類:

如何進行錯題的整理及及時上傳到區天河部落交流平台,課題組的老師進行了不斷的摸索與反思。從一開始是按章,後來確定為按每知識點進行錯題分類。也可以設一些專題:如證明題常見錯誤等。有關的編輯格式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3)分工合作:

“學困生”課題組分三個年級同時開展課題,各備課組還把所負責年級的錯題分塊分任務進行掃描,上傳到科組錯題資源庫及天河部落學困生專題。其他老師則做好分內錯題掃描與上傳工作的同時,對同年級老師上傳的錯題根據自己收集的情況進行補充與回覆。(4)他山之玉:

通過把錯題上傳,一方面可以與兄弟學校做到資源共享。同時也希望能得到數學同行老師們的“跟貼”回覆,給予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四、課題開展存在的困惑及努力方向

困惑一:

課題主攻方向是錯題收集與診斷,所以所選的錯題是否不只侷限於幾個研究對象,而可以是所有所教班級中符合界定的學困生中收集?

困惑二:

對知識點所收集的錯題應該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與代表性,那麼所研究對象中出現的不典型的錯誤是否不予以收集?

困惑三:

代數方面的錯題較容易進行知識結構方面的錯因診斷,但有關幾何部分的錯題卻較難以判斷,診斷上有點吃力。

困惑四:

對錯題的診斷分析應抓住那些細節,那種格式比較好。我校四個學困生課題組的老師所上傳到天河部落上的錯題分析形式各有不同。從數學角度去寫錯題診斷,是否要注意補充一些什麼方面的內容?

總之,對於一線的教師,教學任務重,課題研究過程會比較辛苦的,而且其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見影,學習困難生的學習困難問題是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它的克服需要較長的過程,所以,沒有一種良方能使學生長期形成的落後在短期改觀,所以課題實驗教師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同時要有追求“學困生”課題研究內在價值的態度,要有吃苦精神。附:本課題組幾個老師的收集與初步診斷材料,希望在格式或做得不夠之處能得到專家們的指導。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3

本階段在認真學習有關信息技術環境下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的相關理論基礎上充分研讀教材,努力優化教學設計構建有效課堂,總結如下:

1、本階段認真學習有關信息技術環境下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的相關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認識到利用信息技術,其中最為直接的便是課件的使用。恰當地運用課件,使之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也會因此而富有魅力。弄清楚了什麼是有效教學、什麼是點題對應;了弄明白什麼是策略和方法。

2、充分研讀教材,優化教學設計,利用網絡資源構建有效課堂。結合教材知識點對學生進行四個有效和三個對應即:有效的教學、有效的練習、有效的考試、有效的輔導(四個有效);做到知識點與教學目標相對應、知識點與學生練習相對應、知識點與學業考題相對應(三個對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確定學習方式;運用網絡資源組織教學設計,以及課後反思。

3、課堂上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創新教與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的積極性,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4

思想品德課是為國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必修課。評價是思想品德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學生潛能開發、智能發展的關鍵因素。《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課程評價既要重視對本課程基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更要考察學生在思想品德的學習過程中,是否開始形成了好公民所應有的態度、能力、價值觀和行為”。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需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我們在國中思想品德課微觀考試方面作了些初步的改革嘗試,將知識性考試與學生的思想品德性表現和能力結合起來,使評價真正成為促進學生髮展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一、國中思想品德微觀考試實驗研究貫穿的理念

本課題的研究,我們依據《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要求,認真貫徹教育部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及《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的通知》的基本精神,確定了試題命制的支撐理念。

1、突出考試的診斷性功能和發展性功能,促使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中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做事、交流,為全面發展奠定的基礎。

2、考試的內容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新的人才觀和教育觀。關注學生生活,注重發展其全面的素質。不僅關注知識,而且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

3、注重考試結果的運用,進行積極的評價反饋,如對學生考試結果進行具體的分析指導,進行縱向比較,看到進步和不足,分析考試中反映的問題以利下一步改進。

二、國中思想品德微觀考試實驗研究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指導性。體現思想政治學科發展要求和課程改革方向,強調能力立意,注重應用性、實踐性、探究性、綜合性、教育性、時代性和地域性,正確發揮考試的導向功能,有利於引導學校的教學工作,尤其是有利於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健康成長。

2、基礎性。國中階段是人生成長曆程打基礎的重要階段,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內容和教育目標是義務教育國中階段應該達到的最低標準。因此,命題必須依據課程標準,在堅持課標的前提下,兼顧各層次發展水平和不同發展狀態的學生。

3、全面性。試卷要在全面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重視對他們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適當注意試題的覆蓋面,對國中畢業班學生應具備的學科基本素養及多種能力進行全面的、綜合的考查。

4、適切性。試題的難度比例適當,無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題目的設計、問題的提出,均應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符合國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防止成人化傾向,避免過高要求和繁難試題的出現,有利於各種程度的學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題目設置要有梯度,起點適當,坡度適宜,實現中招考試的選拔功能和激勵功能。

5、科學性。科學性是保證試卷質量的關鍵,也是對命題的基本要求,更是思想政治學科的生命線。要保證試題內容的正確性,避免出現政治性、知識性、技術性等錯誤;保證命題的科學性,如試題表述規範,問題明確,語言簡潔,圖形清晰,專業術語、基本概念準確等。

6、人文性。以人為本,尊重考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特點,鼓勵他們的自主發展、可持續發展。試卷要增強生活氣息,富於生活意境,內容生動,形式活潑,圖文並茂,喜聞樂見,鼓勵創新,適時提醒,調動積極性,增強自信心,引導自主探究,改變“板起面孔考學生”的傳統考試氛圍,把考試過程變得親切、自然、輕鬆、愉快。

三、主要做法

在國中開設思想品德是一項新的工作,對這一課程剛剛接觸對這一課程評價方法的改革也只能是探索進行。這一階段我們的主做法是這樣的:

1、做好課題論證、立項等各項工作。在接到省普通教研室《關於國家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中國小生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研究課題”研究工作》的通知後,我們認真學習通知精神,深刻領會通知精神實質,召開部分教研員座談會,分析研究本課題的優勢,並按照要求填寫課題申請表。

2、制定課題實施方案。課題組成員經過討論研究,集智廣益,制定了《初

中思想品德微觀考試方案研究》實施方案,確定了課題研究的意義,指導思想、目標、內容、步驟、方式和方法等,以便操作執行。同時,各課題組成員也按照分工要求,分別制定了《題型研究計劃》、《能力覺悟考查方法研究計劃》、《試題難度的控制研究計劃》。

3、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下發了《關於公佈福建省參與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國家課題研究實驗學校的通知後,4月1日下午,全體實驗教師共7人在市教科召開課題研討會。會上,王老師宣讀了省普教室通知和課題實施方案,探討交流前一階段研究情況,對課題研究進行分工,佈置了下一階段研究的方向和任務,並就課題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課題組研究成員把研究內容貫穿期會考、期末考試題命制始終。

四、幾點思考

1、試題命制相關的準備工作。一要對課程標準、教材及命題理論進行再學習,系統把握相關內容,進一步領會精神實質,更新命題觀念;二要研究同類試卷的得失、優劣,揚長避短,找準方向;三要對重大時事進行梳理、歸類,並尋找與課程內容及考試內容的結合點和結合方式;四要精心編制《雙向細目表》,從測試內容和測試標準兩個維度來構建試卷的基本框架,呈現試卷測試情況的覆蓋面,並預設難度係數。

2、注重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不能是形式上結合,而與實際相分離。理論知識一般是課標要求的重點知識、主幹知識,實際問題一般應為對學生有教育意義的實際問題;所提供的實際材料要簡潔、明瞭,不能讓學生看不懂,同時,設問要指向明確;從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和生活能力、生活經驗的實際出發選擇命題的情景材料和設計問題,既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尤其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對學生應用知識和經驗去應對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指導、借鑑意義。

3、試題命制要有創新意識。指導思想、命題理念、題型構成、材料選用、試題設計、設問方法、答案設計、卷面特徵等。就材料選用來説,有的材料與考試要求比較適宜,稍作加工即可使用,而那些既有選用價值、又與考試要求有一定距離的材料,則需要作進一步的加工、改造,方可使用。因而,試題適用的材

料並不都是“原生態”的,當然也要防止人為編造的問題。就試題設計來説,必須堅持原創性原則不動搖,儘量避免與現成的參考試題相雷同的題目,堅決不使用已經出現的各種現成參考試題。

4、關注“熱點”,兼顧“冰點”。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是思想品德教學和考試評價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該學科中招考試的活力所在。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和人類、世界的發展變化,可以培養他們的親社會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昇華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所謂“冰點”,就是平時司空見慣、容易忽視的一些方面、一些事件,見之於人民羣眾的衣食住行、生產生活的諸多領域。按照“迴歸品德、迴歸生活,培養好公民”的新課程理念,這些“冰點”當然應予兼顧,並應予重視。

5、試卷要生動活潑。試題的載體形式可以豐富多樣,除具有學科特點的文字表述外,詩詞歌賦、名言警句、對聯、諺語、圖表、漫畫等均可入題;堅持以選取正面材料為主,使考生受到正面教育,慎用負面材料,總的目標是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城鄉兼顧,要為廣大農村地區的考生着想,使他們進入角色,有話可説;試卷題型結構比例合理,題量與閲讀量、書寫量適中;材料新穎、通俗、短小;試題體現精、新、巧、活以及表述規範等特徵;卷面活潑,圖文匹配;尊重、愛護考生,體現以考生為本的人文關懷;設問恰當,答案科學、扼要,賦分合理;主觀題的評價標準有適當的彈性,易於準確把握和操作;試卷總體難度有所控制,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體現出很好的效度和信度。

總之,研製出高質量、高水準的思想政治學科中招試卷,需要優化組合多種因素,可以説是一項系統工程,非常不容易,但又很有意義。唯其有意義,我們才不怕困難。只要各位有志於此的同仁認真學習、深入鑽研、獨運匠心、勇攀高峯,就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目的,取得顯著成效。誠如此,乃學科之幸、考生之幸。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5

改進課堂提問的策略:

我認為有三個改進課堂提問的策略:預設具有價值的問題,把握重要的生成問題,引導學生提問解疑。

(一)預設具有價值的問題

1.問題富有思考性。思維是數學的心臟,而思維是從問題引發的。問題富有思考性是指,教師設計的問題突出教學目標,能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引起學生進行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問題富有思考性,首先要體現教學重點難點,切入口要適當,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其次,要適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問題難度太大,學生望而卻步;難度太小,引不起學生興趣

2.問題具有啟發性。問題具有啟發性是指能引起學生聯想而有所領悟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面對問題無法解答是難免的,教師的啟發十分必要,方法很有講究。

(二)把握重要的生成問題

創設生成問題。課堂教學是“動態生成”的,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如何落實在教學行為上,還有待努力。課堂教學創設生成問題,就是一個有效的切入口。所謂創設生成問題,就是課前預設的問題一旦在課堂教學的實施中受阻,要及時調整問題,創生出新的問題,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創設生成問題,首先要注意因勢利導,即順着事情的發展趨勢進行引導,創設此時此地有利的問題;其次,要隨

機應變,即跟着情況的變化,掌握時機,靈活應付。或全部改變,或局部修整,使得問題更有利用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環節的遞進。

(三)引導學生提問解疑

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是研究課堂提問的一個重要話題。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曾説:“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只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是指,面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合理處理,巧妙地引導學生探索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學生能夠解答的讓學生解答,教師不能越廚代庖;學生不能解決的,教師作適當啟發,讓學生試着解答,教師只能充當“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6

通過收集調查教師在作業批改中出現的問題,我們發現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批改符號單一,鼓勵性批語較少且單調。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只要做錯了很多是“×”,但並沒有指出具體出錯的地方。這樣的批改不利於學生進行鍼對性的修改,也不利於教師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的老師針對學生作業進行了鼓勵性的批語,但批語單調無新意,不太容易起到激勵學生的目的。

二、寫作批改中存在只打分數或分出等級、而沒有批語的現象,甚至只有批號的現象。這樣的評價,學生看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業存在什麼問題,當然也就不知如何努力了。寫作缺乏必要的指導,有的教師雖然已經意識到要讓學生自改,卻沒有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只是對學生提了自己修改的要求。學生不知道改什麼、怎麼改和為什麼要改,結果當然是改了也白改。

三、部分學生不改正錯題。從檢查來看,部分學生沒有養成改錯題的習慣。而改錯題可以對疏漏的知識點重新深刻理解,可以由果索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藥,長期堅持,可在學習態度、方法、習慣等方面有良好改觀。

隨着教學理念的更新,英語作業的批改不應該再是簡單的等級和對或錯了,對學生的作業應當進行科學的評價。為此進行英語作業評價的課題方案。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7

一、課題確立的背景

新課程的實施,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學的效率。這該如何實現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課堂提問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種,那麼我們該如何運用好課堂提問,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呢?

基於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我決定將“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做為我重點研究的項目,制定了研究計劃並付諸於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將這一課題研究做出小結。

二、課題研究實施過程一、確定課題,制定方案。

去年九月初,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數學教學的需要,確定了要研究“數學課堂提問”方面。確定課題名稱為“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

三、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我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確保從根本上認識提問,研究提問。研討學習並總結出現階段我們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以及關於提問的有效性理論知識和解決策略。學習途徑則是多途徑學習,通過網絡蒐集、書藉整理、專家諮詢、集體交流評析等。

(一)理論儲備,充實自我。

在這期間,我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學習。一是關於本課題的其他人的研究現狀。我瞭解到現在有不少的單位或個人在做與本課題有關或是相關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還處於研究過程中,有些也已經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創新,有所突破。二是關於進行本課題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論知識,以使課題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論支持下開展工作,使得課題工作更加地科學和到位。我堅持在工作之餘自覺地閲覽相關的教育教學雜誌,瀏覽最新的教育網頁,以便更好地充實自己。

(二)找準根源,把握方向。

我瞭解到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

1、提問的目的不明確,不能準確把握知識本質。如這個知識點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又能為後面哪個知識點的學習做服務?重難點是什麼?我們該從哪兒切入提問,只有準確把握知識本質,才能正確切入提問。

2、提問的個人主觀性太強,太隨意。在一節課中的提問多的可達幾十個問題,少的卻只有幾個問題。在教師的隨堂課上,這類問題非常嚴重,教師的問題設計不合理。

3、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課堂上學生無時間提問,很少有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教師提問的實效性欠缺,答案開放的問題比較少,不敢放手,駕馭課堂能力不夠。

由此可見,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顯得相當突出,不該問的而問,低效的重複性應答式的提問,以問代講形成滿堂問等現象還較為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依託課例進行實踐,努力實現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數學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我在自己平時的數學教學中,主要從提問的數量要求少而精、提問的難易適度、提問要切中要害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國小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同時,我還經常深入同事們的課堂,觀察課堂中老師們的提問技巧,學生們的提問能力,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經驗和教訓,並經常和老師們一起探討如何讓自己的提問更深入,更有針對性的方法和策略。為了讓縮短自己和名師之間的距離,我從網絡或是雜誌上搜尋了名特優教師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視頻,一句句的學習,以使自己的進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在自己的課堂中,我首先轉變自己的觀點。改變了教師牽着學生鼻子走的現象,在課堂上展開充分的對話和溝通,讓自己從一個傳授者轉化成引導者,由管理者轉化成合作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其次,我嘗試讓學生主動參與。在課堂中發揚民主,讓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師生互相爭辯,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努力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我是這麼做的:

(1)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教師應相信學生的潛力,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予表揚。長期堅持,必定會形成良好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鼓勵學生大膽置疑。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允許學

生表達自己的疑惑和見解,即使學生的問題很幼稚,也應給予積極的肯定。

(3)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問的設計。在預習、學習或複習階段,均須安排學生參與到課堂提問的設計中來,因為學生提出的問提才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才是他們的真正疑惑。教師允許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寫出來,交給老師,然後教師以此為基礎,將學生的問題設計到課堂教學環節中,這樣會使課堂教學更能吸引學生。使教學更科學。

五、總結課題研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改進措施

(一)學生們則在老師精心設計的“精問”、“設問”中爭當學習小主人,改變了被動、懶惰、依賴等不良學習習慣,自然的開始理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思維得到鍛鍊。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研究學習,我們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1、自身的理論功底不夠紮實。

2、課堂教學時提問還不能每個都是“精問”。

3、提問時不夠全面,致使學生思維發展參差不齊。

4、學生雖然敢問,善問了一點,但離“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尚有一段距離。

(三)今後的改進措施。

1、繼續狠抓教學研究。在這次研究的基礎上長期深入地進行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學習課堂提問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雖然無法為每一個學生設計一套問題,但要注意提問層次和梯度,並根據問題的難易提問不同的學生,使得學生全面發展。並努力做到提問目的明確,在引入新課、新舊遷移、解決難點、促使學生思考等等方面進行提問,儘可能地設計針對性強,有實際意義的提問,使提問恰到好處,為課堂教學知識穿針引線。以及,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注意趣味性,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緻,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學習。

2、進行多渠道的學習,注重平時積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定期進行空中課堂的學習,學習更先進有效的教學策略。

3、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裝載每次研究過程中的個人研究成果以及個人撰寫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教學論文、優秀課例、研究課題等等,記載教師成長過程,便於隨時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不斷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研究素質。

以上是我課題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後我會本着“想到一點就做到一點”的課題研究作風,紮紮實實地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決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課題研究的精神,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使課題研究成為日常課堂教學的一部分。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8

總結本階段的課題研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於不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是第一次進行課題研究,在研究的方法、過程以及具體措施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同時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一、學校在搭建各種平台時,缺乏對教師研究工作的指導和要求,使得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怎麼入手進行課題的研究,也忽視了對研究資料的整理和收集。

二、平時的經驗交流流於形式,發言簡單且不積極,經驗材料沒有形成較正式的文檔,不利於學校課題組對資料的整理和收集。

三、教師個人研究的材料和實際做法不一致,有為完成材料而寫材料,甚至編材料或網絡下載的情況,沒有按自己實際的研究工作撰寫材料。

四、教師在研究過程中方法單一、老套,心思投入的較少,缺乏深度的挖掘和思考,導致撰寫的個案分析淺顯、簡單。

五、學校教導處業務培訓和教師個人的學習力度不夠,教師在做家訪工作前缺乏必要的準備,家訪的針對性不強。

六、學校和教師對課題研究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一定的應付心理。

以上問題,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但更多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針對以上不足,我們在下階段的課題研究工作中,將採取以下措施:

1、學校繼續盡最大努力搭建各種平台,為教師開展活動提供便利。

2、督促參與課題研究的各教師完善留守兒童檔案的建立,並做到規範。

3、加大對教師的校本培訓,重點是課題研究的方法、相關材料的撰寫、整理和收集。

4、部分活動沒有實實在在地落到實處,也是教師在撰寫材料時覺得無話可寫的原因之一。

5、端正態度,提高認識,把課題研究當做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契機,用心做好課題研究工作。

總之,下一階段的課題研究工作要從實處做起,從細處着手,爭取取得有實質性的成效。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9

【課題確立的背景】

新課程的實施,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學的效率。這該如何實現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課堂提問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種,那麼我們該如何運用好課堂提問,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呢?

基於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我於去年九月份,在導師的建議下決定將“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做為我重點研究的項目,通過校方同意,制定了詳細的研究計劃付諸於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將這一課題研究做出小結。

【課題研究實施過程】

一、確定課題,制定方案。

去年九月初,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數學教學的需要,確定了要研究“數學課堂提問”方面。同時,在導師肖校長的細心指導下,經過討論交流,最後確定課題名稱為“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在導師的幫助下,一起對課題方案進行了調整和修改,使本課題方案更加完善。

經學校教科室推薦,本課題在江陰市教師專項課題中立項。二、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我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確保從根本上認識提問,研究提問。研討學習並總結出現階段我們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以及關於提問的有效性理論知識和解決策略。學習途徑則是多途徑學習,通過網絡蒐集、書藉整理、專家諮詢、集體交流評析等。(一)理論儲備,充實自我。

在這期間,我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學習。其一是關於本課題的國內外其他人的研究現狀。我瞭解到在國內,現在有不少的單位或個人在做與本課題有關或是相關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還處於研究過程中,有些也已經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其二是關於進行本課題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論知識,以使課題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論支持下開展工作,使得課題工作更加地科學和到位。我堅持在工作之餘自覺地閲覽相關的教育教學雜誌,瀏覽最新的教育網頁,以便更好地充實自己。(二)找準根源,把握方向。

我瞭解到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

1、提問的目的不明確,不能準確把握知識本質。如這個知識點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又能為後面哪個知識點的學習做服務?重難點是什麼?我們該從哪兒切入提問,只有準確把握知識本質,才能正確切入提問。

2、提問的個人主觀性太強,太隨意。在一節課中的提問多的可達幾十個問題,少的卻只有幾個問題。在教師的隨堂課上,這類問題非常嚴重,教師的問題設計不合理。3、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課堂上學生無時間提問,很少有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教師提問的實效性欠缺,答案開放的問題比較少,不敢放手,駕馭課堂能力不夠。

由此可見,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顯得相當突出,不該問的而問,低效的重複性應答式的提問,以問代講形成滿堂問等現象還較為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依託課例進行實踐,努力實現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數學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我有計劃的開展了多節數學教學聽評課活動,主要從提問的數量要求少而精、提問的難易適度、提問要切中要害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國小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同時,我還經常深入同事們的課堂,觀察課堂中老師們的提問技巧,學生們的提問能力,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經驗和教訓,並經常和老師們一起探討如何讓自己的提問更深入,更有針對性的方法和策略。為了讓縮短自己和名師之間的距離,我從網絡或是雜誌上搜尋了名特優教師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視頻,一句句的學習,以使自己的進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在自己的課堂中,我首先轉變自己的觀點。改變了教師牽着學生鼻子走的現象,在課堂上展開充分的對話和溝通,讓自己從一個傳授者轉化成引導者,由管理者轉化成合作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其次,我嘗試讓學生主動參與。在課堂中發揚民主,讓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師生互相爭辯,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努力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我是這麼做的:(1)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教師應相信學生的潛力,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予表揚。長期堅持,必定會形成良好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鼓勵學生大膽置疑。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的疑惑和見解,即使學生的問題很幼稚,也應給予積極的肯定。(3)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問的設計。在預習、學習或複習階段,均須安排學生參與到課堂提問的設計中來,因為學生提出的問提才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才是他們的真正疑惑。教師允許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寫出來,交給老師,然後教師以此為基礎,將學生的問題設計到課堂教學環節中,這樣會使課堂教學更能吸引學生。使教學更科學。

四、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改進措施(一)取得的成績。

1、通過對《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這一課題的自主學習研究,我真正認識了課堂提問,明確了課堂提問對於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性,學習了提高課堂提問的策略,並通過實踐證明了真正有效的課堂提問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撰寫了教學反思、案例分析、教學論文。論文《促進有效提問打造高效課堂》獲得了江蘇省教育學會三等獎。

2、學生們則在老師精心設計的“精問”、“設問”中爭當學習小主人,改變了被動、懶惰、依賴等不良學習習慣,自然的開始理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思維得到鍛鍊。(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研究學習,我們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1、自身的理論功底不夠紮實。

2、課堂教學時提問還不能每個都是“精問”。

3、提問時不夠全面,致使學生思維發展參差不齊。

4、學生雖然敢問,善問了一點,但離“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尚有一段距離。(三)今後的改進措施。

1、繼續狠抓教學研究。在這次研究的基礎上長期深入地進行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學習課堂提問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雖然無法為每一個學生設計一套問題,但要注意提問層次和梯度,並根據問題的難易提問不同的學生,使得學生全面發展。並努力做到提問目的明確,在引入新課、新舊遷移、解決難點、促使學生思考等等方面進行提問,儘可能地設計針對性強,有實際意義的提問,使提問恰到好處,為課堂教學知識穿針引線。以及,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注意趣味性,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緻,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學習。

2、進行多渠道的學習,注重平時積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定期進行空中課堂的學習,學習更先進有效的教學策略。

3、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裝載每次研究過程中的個人研究成果以及個人撰寫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教學論文、優秀課例、研究課題等等,記載教師成長過程,便於隨時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不斷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研究素質。

以上是我課題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後我會本着“想到一點就做到一點”的課題研究作風,紮紮實實地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決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課題研究的精神,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使課題研究成為日常課堂教學的一部分。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才可以使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那麼,如何變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為學生樂於參與的識字過程呢?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中,我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充分利用兒童形象思維的優勢,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能在課外閲讀中自主識字。

1、編字謎識字

識字教學的機械化、枯燥乏味,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我們可以根據生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學生去猜、去讀,使他們在活躍的氣氛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提高識字的興趣。比如教"風"字時,可以編成這樣的迷面:"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雲兒見它快快跑。"再如"手"字謎:"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説話。""雨"字迷:"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裏看不見。"教師還可以啟發、引導,鼓勵學生自編字謎,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識字效率。

2、編兒歌識字

兒歌,內容簡單,讀起來琅琅上口,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特點編制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問"字:"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嘴,等待結果到。"又如教"清"字時,因"青"的構字率較高,所以可以編成這樣一首兒歌:"山青青,水清清,心頭有事情。看東西用眼睛,出太陽天氣晴,説話嘴邊常帶請。"這樣就把"青、清、情、睛、晴、請"都編了進去,使學生不僅記住了"清"字,複習了"情"字,還滲透學習了"睛、青、晴、請"等字。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3、遊戲識字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要想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找準相關教學內容開展遊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創新,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思想境地。

(1)開火車

學生學火車開動發出的"嗚——咔嚓、咔嚓"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問:哪組火車開起來?學生答:這組火車開起來!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及分析字形。有人説錯了,火車就停下來。然後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

(2)找朋友

一年級學生比較愛動,對遊戲情有獨鍾。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把識字與遊戲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如拼音、圖畫與生字對號的"找朋友"遊戲:先把學生分成兩組,站在教室的.兩邊,一組拿着寫有拼音或畫有圖畫的卡片,另一組拿着相對應的生字卡片,一邊唱着《找朋友》的歌曲,一邊向中間靠攏,找對後兩名同學分別讀一讀所拿的生字。再如添筆畫組字遊戲"排火車":教師出示基礎字"十",讓第一個學生加一筆,就可以組成"士"或"千";第二個學生再加一筆,就可以組成"王";第三個學生再加一筆,就可以組成"主"或"玉"等字。這樣,學生在遊戲中享受到識字的樂趣,也達到了識字的目的。

4、部首識字法

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利用部首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教"打"字,告訴學生,它的部首是提手旁,"打"和手的動作有關係:用手打人或抓住物體,都跟手有關係。在不同的時間教"提、抓、扔、託、扶、拾"等字,我們可以提醒學生,這些字都跟手的動作有關係,所以用了提手旁作部首。再如教"踢、跨、跳、跑"這幾個部首是足字旁的字,告訴學生,在古文裏,"足"是"腳"的意思。這幾個字的意思都跟腳的動作有關係,所以用了足字旁作部首。學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義,就能較好地組詞造句、閲讀課文。

5、生活識字法

課堂教學是識字的主陣地,但是許多生字的認識可以來源於生活,我們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學生儘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世界,吸取各種信息,拓寬想象的空間。我們可以利用與國小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招牌以及商標等為媒體,引導學生識字;可以利用校園壞境、學生姓名,引導學生識字。如:學了"點"字後,引導學生思考: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學生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好吃點"的"點".又如,"聯"是"華聯超市"的"聯";"張"是"張偉"的"張"等。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簡直是不勝枚舉。這樣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還能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明白"時時處處皆語文",從而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多多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悦,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髮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1

20xx年3月我校教學處確定“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研究課題”。本組承擔“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研究課題”子課題研究實驗工作。在學校領導的關懷支持下,經過課題組全體老師的潛心研究,經過指導教師的正確指導和實驗教師大膽實踐,初步實現了課題組預設的階段目標。

一、堅持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課題組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學習有關課改和課題的理論。首先,加強理論學習是課題研究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在教育教學理論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因此,我積極查找和學習了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書籍、論文,並對那些感觸頗深、印象深刻的段落進行摘錄。尤其通過對《反思教育習慣》、《新課程教學策略》、“多元智力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後現代主義理論”的學習,其中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和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的感悟。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一定要掌握新一輪課改理念,吃透精神,掌握實質,內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用內化後的理念來指導教學才是最有效的。在這次課題研究中,我之所以能順利展開,並在教學實踐中有所提升,便是得益於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來驗證你所掌握的理論,這樣循環往復,就會從中悟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斷提升教學境界。

二、加強課題管理,保證研究質量

1.領導重視,學校教學處領導的指導與參與。在新一輪課改的背景下,我校建機立制,為課改保駕護航,大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明確了“課題帶教研,以教研促發展”的思路,學校教學處對研究活動目標、方法和研究實施細則提供了可行性的指導。與此同時,我校教學處也為課題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給課題組提出了具體的操作要求。

2、精心組織研究力量,形成多維結合的研究隊伍首先,落實好課題組人員。經過研究,作為課題組成員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的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第二,必須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善於研究,只有經常發現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問題並且將這些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才能深入地探究和思考;第三,必須具有勤奮學習,勇於實踐的精神,具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在研究過程中,會出現諸多困難和問題,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所以要求課題組成員應該具備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毅力。基於上述標準和條件,我們成立以陳建平為組長,張三軍為副組長,張華軍、強彥峯、田銀蘭、楊帥、馬勝利為核心成員,全組8位老師共同參與的課題研究小組。

3、加強對課題組的管理,進一步發揮課題組的作用

課題組成立之後,我們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對組內教師合理分工,並嚴格按計劃實施研究,把任務落到實處。與此同時,我們還不斷完善課題組的學習,積極開展學習研究活動,每次理論學習,組長提前發放學習材料,教師認真自學內化,並結合教學實踐形成自己的觀點,每位教師應充分利用每兩週教研組活動時間,帶着觀點和問題在集體學習時討論。

4、重視公開課活動,並將之作為對自己課題研究的水平的檢驗標尺,進一步深化教學水平。為配合課題研究,我們還開展了大型的參研教師的公開課活動。這個活動為參研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交流、相互學習的平台。從選課、備課、上課、評課、到撰寫案例積累資料,這一系列的活動所帶給我們的收穫是實實在在的。而課後的評課、撰寫案例,則更促使了我們實施策略研究以來,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以及學生呈現出的變化做一個全面的反思,讓我們進一步把握教研動態,優化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5、改進聽課制度,促進課題實驗

學校教學處規定,課題組成員每月聽課不少於五節,課題負責人指導性的聽課和課題組成員的交流聽課有利於及時、靈活地掌握課題實施情況和課堂教學情況,從而真正地把課題理念落實到每一節課堂教學之中;同時,課題組還要求聽課者帶着一定的目的從多個角度進行聽課,並對收集到的事實材料進行多角度詮釋、解讀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討論的問題和改進的建議。聽課制度的改進有效地避免形式主義的聽課評課活動,對促進課題研究和實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課題研究的成效

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提高對課題研究意義的認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評價標準是否科學,關係到史地政課教學目標能否實現,關係到新課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只有形成了科學的評價標準,才能發現目前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並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推動新課程的實施,推動史地政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2、從教師對“一節好課的標準”的認識看,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已經擺脱了傳統課堂教學強調“書本知識傳授”、強調“教師主導”、強調“秩序和紀律”、強調“基礎知識紮實”的傾向。對教材的使用,教師已經突破了原有的視教材為聖經、原封不動地按照教材來教的做法。課題的研究和實驗不僅帶來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而且推動了教師構建新的教師觀、學生觀以及新的師生關係。

3、學生學習方式開始發生變化,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雖然學生學習還是以聽教師講課為主,但是小組合作學習和社會調查與課外的資料閲讀已經成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們認為,探究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收穫很多:不僅學到知識,提高了能力,也學會了交流合作,學會了學習方法,學會蒐集、分析、處理、運用信息,更喜歡學習。

四、存在的問題

由於該課題剛實施,加上教師經驗的缺乏,實驗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有時有脱離現象,如何開展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活動,並真正發揮實效,從而達到不僅僅停留在認識上,讓教師和學生真正感覺到有效性與必須性,這個問題還有待於解決。課題研究方向還不太明確,由於課型很多,因此評價標準也不能是單一的,一般新課與複習課,探究課與活動課之間存在明顯區別,因此評價標準也應該有所不同。今後我校課題組將側重從探究課評價標準上深入進行研究,總結出探究課的評價標準。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2

自xx年9月起,我校語文組對《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研究》課題進行了一個學期的研究與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下面對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和課題研究的一些工作進行回顧。

一、高度重視,提高課題研究意識

自立項後,我們把課題研究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認真學習有關文獻資料,重點細化課題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對開展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提高課題研究意識。多次組織老師參加市、區組織的各種教學教研活動,將學習經驗消化理解,真正達到以課題促教研的作用。

二、加強學習,提高課題研究水平

加強理論學習:採取多種渠道如網上查找、網上學習、研讀資料等方式,瞭解、學習、認識相關資料,做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做到真正理解有效教學的含義和相關理論知識,為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真正實施有效教學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加強實驗,提升課題研究能力

為了提高課題研究能力,進一步深入理論學習,將理論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做到學有體會和感想,並且勤於梳理,將體會和感想進行總結。加強了課題研究的資料建設。

本學期,我語文組還開展了將有效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的公開課教學。在課前課深入解讀教材,對教材作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真正有效的課堂,需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度、全面、系統的解讀。只有“深入淺出”,把教材鑽研得越深,課上起來就越簡單、越得心應手。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實現對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學才有了源頭活水。

切實把握學生、解讀教材固然重要,但解讀學生同樣也不容忽視。認識學生,把握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是有效的課前準備必須完成的前提。把握學生主要從學習心理、心理品質、認知風格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解。

明確樹立目標、有效的課前準備還包括樹立良好的目標意識,在課前備課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是有效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積極參與公開課評課,評課時大家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實施高效率的工作。每次活動過後,認真思考如何恰到好處地把學到的東西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

幾個月來,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課題研究任務,為做好下一步課題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3

根據學期初的統計數據,我校共有留守兒童33名,其中女生13名。在這一階段的研究中,我校主要是採取學校研究、教研組研究和教師個人研究相結合,教師個人研究為主的課題研究模式,具體做法是:

一、學校組織各種活動,為學校與家庭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搭建平台。

首先,學校每學期定期組織兩次家長會,不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對家長(或監護人)進行教育方法、兒童心理健康、安全常識等方面的知識宣傳,為家長在教育子女(或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方面給予一定的培訓和指導。同時,每次的家長會也是班主任、科任教師與家長(或監護人)進行溝通的良好平台。

其次,學校聘請專家團進行專題講座,對學生加強了思想品德教育,為班主任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提供了便利。20xx年4月16日,學校邀請“感恩”主題教育專家團到我校進行感恩教育專題講座,通過專家的演講和各種互動活動,家長、學生和老師都深深收到了教育。特別是在家長與子女、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更從學生內心深處激起了他們的感恩之情。

另外,學校還以大隊活動的形式組織各種活動,每個活動都把關注留守兒童以及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融合在裏面。並且,學校一直把對學生的一日常規教育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特別是紅領巾監督崗、紅領巾廣播站在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在學生和班級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相監督、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對留守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和轉變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學校將每週五下午的第三節課的班會課調成周一第一節。因為學生度過週末回到學校,很多好的習慣被淡化,形成“5+2=0”的怪圈,這樣有利於班主任對上週情況進行總結和反饋,並針對上週情況採取相應措施開展本週班級管理工作,避免了做“事後諸葛”。

二、加強業務培訓,為教師的課題研究工作提供理論保障。

學校教研組加強對教師就研究方法和過程方面進行培訓,利用每個周的業務學習時間,蒐集網絡和著作上的一些方法提供給各位參與研究的教師供教師參考。同時,教研組還不定期組織子課題研究經驗交流會,為教師之間進行經驗交流、問題探討搭建平台。通過每個月的業務檢查及反饋,教研組對學生的學習方面、教師的教育過程等方面對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避免教師在研究的過程中走彎路。

三、教師個人研究方面。

從“留守兒童子課題研究經驗交流會”上教師交流的情況和階段總結以及個案分析來看,個教師在研究過程中主要是以下方面來做的:

1、針對留守兒童建立相應的專項檔案材料,比如:留守兒童基本信息表、家校聯繫卡、留守兒童成長記錄卡等。以掌握每一個留守兒童的情況及成長狀況,便於教師根據留守兒童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教育策略。如xxx老師和xxx老師採取“每月定期跟父母通一次電話,減少留守兒童跟父母的隔閡”。

2、加強家校互動,教師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家訪或電話溝通,及時瞭解學生情況,掌握學生動向。

3、對留守兒童進行多維關懷,讓留守兒童愛的缺失得以彌補。大多數老師特別是班主任都做到在學習上多幫助、多輔導、多鼓勵;生活上多關心、多付出;習慣上多指導;心理上多談心、多溝通、多疏導。讓他們在校園內感受到集體的温暖,回到家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比如xxx老師的對留守兒童“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xxx老師的“多一些關心和耐心”、“多給留守兒童鍛鍊的機會”、“多給留守兒童幫助和鼓勵”;xxx老師的給留守兒童“設立小目標”等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4、利用班會隊會開展主題班會和主題隊會,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讓留守兒童真真切切感受到學校和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温暖。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4

為拓寬語文學習空間,提高語文學習效率,本學期我以《國小生課外閲讀興趣的培養》為課題進行研究。現將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小結如下:

一、讀書方面

(一)課內指導學生讀好課文

(潛移默化中逐步教會讀書方法)

在學習教材中的課文時,我們要求學生按三個層次來讀:

(1)讀得正確;

(2)讀得流利;

(3)讀得有感情。

教學中,我們為了避免學生唱讀、拖讀、搶讀、用嚷來代替朗讀等現象,關鍵時候實驗教師一句一句地為孩子做示範,理解一句朗讀一句,讓孩子學會聽,學會讀,引導孩子根據文章的內容,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語調的高低,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把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讀出來。從目前學生反應出來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讀好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二)藉助課外書拓展知識面,提高了學生閲讀能力。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國小高年級的課外閲讀量不少於100萬字。為增大孩子的閲讀量,拓寬知識面,我們對學生嚴格要求,從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情況看,大部分孩子能利用好課餘時間大量閲讀。近一年中主要採取的措施有:

1.要求學生利用早晨和中午早到時間和課間在教室內閲讀老師推薦的或自己喜歡的好書。

2.每天都佈置適量的讀書作業。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每天我們都佈置適量的讀書作業,並要求“吃不飽”的同學可繼續增加“營養”,閲讀更多的好書。習慣成自然,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從書中找到了樂趣,並愛上了書這位好朋友。

3.充分利用每週的閲讀課。學生非常喜歡每週的閲讀課,因為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讀的好文章,並且能把好書相互推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4.為提高學生的説話能力,我們要求學生在讀完書後把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講給家長聽,讓家長評價,讓學生從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剛開始,家長反映孩子講起來很費力。但是沒過一個月,家長就高興地告訴我們孩子的進步很快。通過這樣的訓練,一學年快結束了,在我們班學生的讀書筆記中經常會讀到一些有血有肉豐滿的語句,他們還能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其次,我們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上了一個台階。

5.開展多種活動,培養閲讀興趣。班級有計劃地舉行讀書故事會、佳作鑑賞會、人物評論會、讀書看報心得交流會、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課外閲讀活動,讓學生在閲讀中感受到快樂與幸福。舉辦“讀書月”,徵文比賽、朗誦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

(三)讀書方面採取的必要的鼓勵措施。

為了有效地監督學生讀書活動的落實,我們要求家長將學生每天讀的課外書中的文章名稱及所讀頁數填到每月的“讀書記錄表”中,這既是對孩子的督促,更重要是對家長配合積極性的調動。為了激勵孩子開心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來,每月我們會根據孩子“讀書記錄表”中的記

錄情況,評選出“閲讀大王”、“紅花少年“,並頒發獎品(學習用品:如鉛筆、橡皮、練習本等)。這樣,得獎的孩子很激動,聽家長説回家看課外書的盡頭十足,;沒有得獎的孩子為能在下月評上“讀書大王”也更加努力地讀書,來汲取“營養”。

二、寫話方面

(一)讀中學寫,提高寫話水平

隨着孩子識字量的增大及閲讀數量的增加,我們適當增加了習作練習,主要包括:

1.每週進行一次寫話訓練。

為了擴大學生作文題材範圍,豐富作文內容,開拓思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把寫話練習由課內延伸至課外,有計劃地進行了寫話的訓練。每次寫話我們都會確定一個重點,要求不高,使學生每次都有長進。為了逐步提高學生能連貫地、有次序地寫清楚一個片段的能力,我們特別注意三點:一是主題堅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二是根據學生完成寫話的情況,堅持進行想象寫話的綜合訓練;三是堅持引導學生經歷訓練過程,訓練要求逐步提高,每次練習都要讓學生經歷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訓練過程。

2.每週寫四篇日記和兩篇讀書筆記。

有的學生問:“老師,寫什麼呢?”我們告訴他:“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一句話、兩句話都行。”交上來的日記中,很多同學都只寫了三、四句話。針對這一點,我們硬性的規定了他們每天寫話的內容,當然內容是豐富的,系統性的,要有一定的程序計劃,又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

系,具有很強的機動性、靈活性。在學生漸漸地入軌以後,我們開始徵求他們的意見,看看該寫些什麼,學生也樂於表達心中的想法。每次批改完日記,我們都會對寫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孩子進行一番表揚和鼓勵,當學生們聽到我們在一字一句地讀他們的日記時,孩子們的臉上洋溢着笑容,從孩子們興奮的笑臉上,我們看到了希望。

(二)正確的評價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對於一個人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作文和日記的批改方面,孩子總會看到我們批改的紅紅的批語,如

“老師為你的進步感到高興,繼續努力!”“期待着下次你能帶給老師一份驚喜!”“你的作業本可真整潔!”等。為進一步激勵學生多寫,寫出更好的習作,我們還把班裏優秀的作文作為範文抓住時機地讀給全班學生聽,被讀到的同學每次總是那麼自豪,沒有讀到的同學眼睛裏流露出羨慕的眼神。我們想他們一定暗下決心下次寫好,爭取把自己的作文也被老師讀給同學聽,事實證明我們的猜想是對的,原來害怕寫作的同學也能寫出讓人驚喜的小作文。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有幾個孩子還不能寫出讓人滿意的文章,但我們不會放棄。

三、存在的問題

(一)讀書方面

1.借讀生讀書量整體上大大少於在籍生。

由於我們班住宿較多,週一到週五的學習任務比較中,雙休日回家‘這部分學生缺少家長的監督管理,導致學生沒有太多時間來讀書,讀書效果也不是很好,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需對他們做硬性的要求,並要

求任課老師及家長做好配合工作。

2.有少部分同學沒有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

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家庭環境的不同,有少數學生到現在為止都是老師、家長逼着讀,沒有養成好的讀書習慣。我們想這是學生還沒有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在班內多開展一些讀書活動,讓孩子知道開卷有益,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愛讀書的孩子。

(二)寫話方面

1.學生的詞彙量太少,作文中優美詞句太少。

下學期要求學生進一步提高讀書筆記及好詞好句摘錄本的質量。

2.很多同學還不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

大部分學生能正確運用逗號、句號和問號,可對於冒號、雙引號還不怎麼會用,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經常性地向學生介紹它們的用法。

總之,一學年下來,有收穫,有失誤,爭取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繼續發揚本學年中好的做法,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讓孩子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能給老師驚喜。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5

自20xx年2月開始,江蘇省金壇市河頭國小數學組的課題《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通過了中期評估,並確定為金壇市級課題研究,在全體課題組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開展了一些活動並取得了一些成果,現對20xx年上半年本課題的研究情況作一小結。

一、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本學期我們在進一步深化課改理念的基礎上,圍繞本課題精選材料,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了《新課程下的創新備課》、《教師如何做研究》等專著。此外,我們要求每一位課題組成員平時要主動從有關報刊雜誌和網上收集一些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文章,以進一步指導和充實我們的課題研究。

二、紮實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活動,既為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更是促進教師提高課題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積極參加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市組織的各級各類活動,更新了教師的觀念,開闊了教師的眼界。其中,姜衞鈞主任獲“教科研先進個人”稱號,並被評為優秀青年教師;賀小軍老師在常州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競賽中獲三等獎,同時我們還結合學校工作安排,在數學組開展了以年級為單位的團隊現場命題比賽。課題組的賀小軍、馬衞紅兩位老師在金壇市的現場命題比賽中獲一等獎。

其次,立足課堂,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以“教研”促“科研”。課題研究課體現着我們課題研究組的思想和研究活動的進展,因此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研究的主陣地,在上好研究課上下功夫。每學期我們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課題研究研討活動,我們採取的研究方法是:全體成員以年級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

組為單位,對教材先進行梳理,進行個人備課,再在教研組內進行討論修改,然後立足課堂進行實踐,集體評議時,執教老師要按照課題思想,説明為什麼這樣上,一名老師作中心評課,其他老師再集體評議,使每次研討課都能讓課題組的所有教師得到收穫和提高。

第三、“請進來、走出去”活動。

每學期我校都要選派一定數量的老師到外省、市學習、取經,尤其是優先安排課題組的老師參加,這也可以説是對課題組老師的一種激勵吧。另一方面積極與兄弟學校加強溝通,增進校際間的交流。本學期我們分別和武進成章國小、嘉澤國小進行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同時安排至少一次的講座。本學期我們請來常州市的項陽老師為我們講述“教海探航”伴我成長的專題講座,每一次聆聽專家老師的講座,都會讓老師們瞭解到許多新的東西,都會讓老師們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課題組沙龍活動。

為了進一步探討數學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使我們的研究工作更加切實有效,我們除了每學期一次的研討會、每月一次的研究課和理論學習外,這學期還舉行了一次課題沙龍活動。每一位課題組成員都交流了自己研究的重點和收穫,同時也提出了今後研究的方向和困惑,並對本課題的研究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鼓勵每位課題組成員積極撰寫研究性文章。

鼓勵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認真撰寫研究性文章,並由學校組織,擇優參加各級各類論文的、案例的評選,或向有關報刊、雜誌投稿。一年多來,課題組教師有數篇文章在各級各類論文評選中或各級各類雜誌上獲獎和發表。周羣老師撰寫的《收穫之前,我們要思考什麼?》發表於《教書育人》第13期;《課後研究,真的研究了嗎?》發表於《新教育成長》;姜衞鈞老師撰寫的論文《重構創新超越國小數學教材呈現方式優化之嘗試》發表於《國小教學設計》第4期;《信息技術支持下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

發表於《江蘇教育技術》第1期。姜衞鈞老師撰寫的《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有效參與的分析和探索》獲省三等獎,譚年平校長撰寫的論文《正確認識數學現象與數學規律》獲省三等獎。劉忠老師撰寫的《活動着體驗着遊戲規則的公平性》的教學案例獲金壇市一等獎。於文娟老師撰寫的《師者引者隱者淺談教師在課堂中的“引”與“隱”》獲金壇市一等獎。周羣老師撰寫的論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金壇市小數年會一等獎。劉忠老師的《有感於國小數學活動的現狀,追求課堂有效數學活動的思考》、姜衞鈞老師《讓學生在活動的天地裏玩轉數學》、賀小軍老師《負增效減:讓數學作業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獲金壇市一等獎。這些成果的取得説明了課題組的教師善於總結、勤於反思、樂於筆耕,這是一種非常科學而認真的科研態度。周羣老師有兩篇隨筆在教育教學報紙上發表。

三、研究成效

1.通過對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的研究,促使每一位課題組成員對現行教材的編排體系和設計意圖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並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合理地重組與優化,合理地選擇並開發出適合學生的練習,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學習,同時也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使教師由“教學型”向“研究型”、“創新型”轉變。

2.通過多種途徑對練習活動材料進行選擇並開發,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新型教學,讓學生經過自身努力能夠自學探究的數學內容,能夠獨立進行動手實踐的數學內容,能夠了解更多地數學名人故事和數學課外小知識等。這樣大力推動了學生學習活動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同時使學生更深切的體驗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數學自身的魅力。通過對練習活動材料的開發,促進了學生更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極的思考和與人交流合作等活動,進一步獲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充分體會數學探究的過程,體會數學與自然、社會與人類生活的聯繫,從而獲得知識、能力、情感的全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面發展。

四、研究困惑和今後努力方向

課題研究中,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研究過程中也存在着許許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1、繼續加強研究隊伍建設,提高教改水平。

為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們將繼續加強科研能力的修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鼓勵教師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不斷完善自己,並將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讓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參觀、研討,開闊眼界,學習先進,改革教學,將多邀請教育行家來校講座、聽課、教研,使全體老師都能受益,使課題研究順利進行。

2、進一步探索課題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

我校課題雖説已是省級的子課題,但實驗中仍會出現一些沒有預測到的問題,我們將及時發現、探討實驗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使課題研究紮紮實實地進行下去。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育實踐,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踐,紮實工作,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最後懇請專家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使我校的課題研究在今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6

一、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及重點

除了學校組織的對課題的研究外,我們還學習了《克服低效教學問題探究》、《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誤區及對策》、《教學反思的實踐與思考》等教學理論文章。通過這些富有針對性的業務學習,我們從思想上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重點,為課題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舉行了一系列活動

1、學校再次對課題組教師進行了課題相關培訓工作,使所有的課題教師明確了課題方向、目標和任務,並積極探討了課題的實施方案。

2、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的研究工作。

3、組織課題組教師觀看《x年全國思想政治優質課》光盤。

4、繼續進行選修課的課堂教學,總結經驗教訓。

5、以學科教研為陣地,組織課題教師從教研中獲得了大量的課程資源,並給教師們思想上充了電。

6、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求知慾,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培養學生政治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體驗成功的愉悦;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發揮趣味教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等等。

三、認真做好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

我們除了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階段規劃等,還注重收集開展過的課題研究活動的相關文字、圖片資料等。按照市課題組的統一部署並結合學校實際,制訂了課題教師研究檔案袋。從教學資料、學習資料、研究資料、反思資料和評價資料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並在檔案袋的設計上儘量體現學校特色、教師的個人特色。學校每學期對檔案袋資料進行驗收,並與學期綜合獎掛鈎,進行獎懲。

四、課題研究帶來的影響和變化

1、我們將課題研究與課程改革實驗密切聯合起來,以課堂教學為主線,通過合理的利用課程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學習化社會和終身教育發展的需要。超越了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了教學過程,讓教學真正“活”起來了。

2、以課題研究為載體,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我們以課題研究為龍頭,帶動青年教師的羣體培養,通過優質課、示範課、研討課等多種形式,促進青年教師的不斷成長。並開闊了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從而更好地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智慧。以評比課為例,課題研究工作申報以來,我校青年教師章長兵在學校優質課大賽中獲得第一名。多名教師在各級科研論文評比中獲獎,其中董光友老師的論文《探析新課程下高中政治選修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獲廬江縣中學政治學科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獲巢湖市中學政治學科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獲安徽省第九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文二等獎;《文化創新的途徑》獲廬江縣多媒體教育軟件評選一等獎、獲巢湖市多媒體教育軟件二等獎、並作為巢湖市優秀基礎教育資源推薦到安徽省教科院;楊志雲老師撰寫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布白藝術》獲廬江縣中學政治學科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獲巢湖市中學政治學科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二等獎;章長兵老師撰寫的《解讀斯密經典,啟迪學生智慧》獲廬江縣中學政治學科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獲巢湖市中學政治學科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三等獎。從教師成長看,課題研究功不可沒。通過課題研究,更新了教師的教學觀念,打造了名優教師。

五、存在問題及下步打算

我們深知要搞好課題研究工作,必須擁有清醒鋭利的心靈慧眼,發現問題、捕捉經驗、善於觀察、精於總結。為此,我們在開題階段可喜變化的背後做好認真反思,如何在農村中學開展政治選修課有效教學,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科研實驗中繼續探討

(一)、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一年的課題研究,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確實得到了提高,課堂

教學面貌也發生較大的改變,但對照我們的課題研究計劃和措施還有一些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我們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其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是我們課題的研究主題當初定得還是太大太泛,導致很多研究缺乏深入的突破和堅持;另一方面是我們的課題實施小組主研成員主動研究和推動課題的行動有待加強,解開課題實施的難度全集中在課題領導小組的困局。

(二)、下步打算

根據階段總結與反思,課題組對下一個階段研究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1、推動教師增強課題研究意識,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使日常教學工作和課題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

2、要營造嚴謹、務實、民主、寬鬆的課題研究氛圍,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為戰和孤軍作戰的狀態,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組織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討、課堂教學切磋,做到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3、核心組研究人員,要把握課題原則,確實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對教學實踐高度關注的熱情,為教師的課題研究和教學改革排憂解難,使教師的困惑及時得到迴應,教師的經驗能及時得到關注和分享。

4、組織好相關的教研活動,培養青年教師,使課程資源得以恰當的應用,並全力打造精品課堂。

5、對課題階段研究成果,包括論文、隨筆、教案、課件、案例、反思及書籍等,組織專門人員分類整理、登記註冊、立項歸檔。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篇17

一學年過去了,我們的同課異構研討活動已順利完成了。我本着“平等對話、共同成長”的工作風格,讓教師在同課異構的課題研討中獲得專業化的成長,並與課題組成員共同探討有效的同課異構的研討方式。為了提高課題研討的實效性,實現人力資源的共享,我們將課題研究與縣課改活動相結合,讓子課題之間積極互動,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以下是對本學期課題組工作的總結。

一、豐富理論知識,提升教育內涵

1、一年來,我們藉助網上博客和QQ羣等平台共同學習了有關園本教研和同課異構等方面的一些理論,養成堅持個人自學與集中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交流研討,提高教師的教育內涵和教研水平。

2、堅持閲讀幼兒教育方面的雜誌,關注雜誌上的課例並進行自我學習與反思,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

3、本學期組織課題組成員積極撰寫論文,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中,杜xx、歐xx等十幾位教師發表近二十篇論文在《泉州通訊》和《惠安教研》。

二、融入課改活動,實現資源共享

1、採用“合作同課異構”和“多人同課異構”課例研究為載體進行實踐研究,讓教師在研討的過程中獲得專業化成長,並在研討的過程中探索適合自己課題小組的研討方式。這一階段,課題組每組都進行了一階段的“合作同課異構”和一階段的“多人同課異構”。三個課題組都各自開展了兩個課例研討:體育課例課題組東南、紀華幼兒園四位教師(鄭尾英、歐陽陽、曾嫦娥、曾燕萍)組織了兩次的體育活動《打怪獸》和《螞蟻搬豆》;綜合課例課題組二幼陳瑋、莊麗星和黃雅思開展綜合活動《鳥巢和水立方》和《飛天小火箭》;音樂課題組塗寨中心園莊燕紅、婷婷和旭紅組織音樂活動《小木偶的舞蹈》和《大象和小兔》。在十幾次的現場聽課與評課過程中,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最後,各個課題小組組織了最後一次討論會:“合作同課異構”與“多人同課異構”,哪種研討形式更適合自己進行小組式教學研討。經過分組層層研討,我們大家一致認為:兩種形式各有優勢。如果按這個循序漸進的形式對年輕教師進行培養,這樣的形式最好。

2、本學期,課改活動與兩個課題(“園本課例研討”與“城鄉聯動”)結合起來,實現有效的人力資源共享。一學期下來,我們組織了十多次的課改教學研討活動,兩次送課下鄉,對教師的現場教學進行現場反思、現場研討、現場示範,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互動互助的最佳效果。為了發揮試點園的輻射示範作用,促進試點園的自我提升,我們配合教育局組織了四次的縣級開放活動(實幼、二幼)。在開放活動的過程中,優質園所在開放的活動中得到了有效的互動和促進,課題組的教師在開放的活動中學到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實踐經驗。

三、重視研討過程,促進教師成長

1、在每次的課題研究課,課題組成員都能認真地參與研討、交流,認真分析課題研究進展中的得與失,共同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努力尋求解決的辦法。每位課題組教師都積極撰寫課題案例,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2、本學期重點做了過程性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並及時上傳到課題博客進行互動交流,實現有效的資源共享。

四、反思研究過程,明確努力方向

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有待於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勇於實踐,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1、課題組成員在進行教學研討的過程中能積極融入互動交流研討,發言的積極性大大地提高了。大家都能做到課題組成員人人發表自己的觀點,人人説説自己的收穫等,讓每個教師真正融入課題、融入研討、提升自我。

2、課題博客的互動交流材料非常的齊全,但是課題組的成員在網上交流的習慣還沒養成。大家喜歡在博客上逛一逛,而不習慣留下自己的觀點與意見。因此,網頁的點擊率高,而留言卻不多。下學期,我將繼續鼓勵教師在博客上多留言。

標籤:小結 課題 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