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熱門】讀後感的作文合集五篇

作文4.91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讀後感的作文合集五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一天,班主任老師教了我們一篇課文—《圓明園的毀滅》,讀完這篇課文,我們心裏都充滿了憤怒。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全園佔地三百五十多公頃,濃縮了全中國最有代表性的風景名勝。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一個半多的世紀才修建完成。但是,在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偷完之後他們竟然怕蹤跡暴露,用一把火將這歷史瑰寶給燒燬掉,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現在的圓明園就只剩下幾根殘柱了。

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就這樣被侵略者的魔爪給毀了。他們不僅破壞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破壞了璀璨的文明。這是多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啊!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所以我們一定要奮發學習,報效祖國,做國家的棟樑之才。是我們的國家永遠不受別的國家的壓制!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我喜歡《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文章。讀完後,我真的被感染。文中三位名人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們都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

當我讀完課文的題目時,我不禁驚奇地説“水滴那麼微不足道的力量竟然把石塊滴穿了!”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捨、日雕月琢、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塊滴穿。文中的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是靠着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克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最終取得成功。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在做數學作業的時候,有一道簡便計算。我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一個方法,於是我就算下去。可是算到最後,發現我的答案與正確答案不一樣。我想:我的這個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我沒有重新算一遍,就寫下一題了。其實,是我在計算中出了錯,我的方法是正確的。我沒有像文中的李時珍等堅持不懈,一遇到困難就被打倒。

我也應該學習他們,我也要像水滴一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恆。這樣遇到困難就不會逃避不管了。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心存希望,幸福就會降臨你;心存夢想,機遇就會籠罩你。

蒙迪·羅伯特上高中時,老師處理一個作文題目——談談自己的理想,羅伯特興奮地寫下了埋藏已久的願望——擁有一個牧馬場,但老師卻在他的作業本上批上了“F”(差),並告訴他他的夢不可能實現。後來在爸爸的講述下,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夢,堅持奮鬥,最終獲得了成功,得到了他的牧馬場。

在生活中,我的夢想也不是很堅定,一時想幹這,一時想幹那,好不容易定下了目標,卻又覺得艱難而放棄。就説以前吧,我見同學拉二胡拉得生龍活虎的,很有韻味,便也想學習拉二胡,於是我報了一個二胡班,但沒拉多長時間我就喪失了對二胡的信心——一個曲子拉不好,學了新的忘了舊的,音調找不準,很快便沒了對二胡的興趣,於是,便每天應付過了一段時間,便把二胡班停了。

還有,以前我們喜歡唱周杰倫的《龍泉》《皮影戲》《青花瓷》等歌曲,在出去玩的時候總唱着這幾首歌,但我的朋友總説我唱的不好,説別人唱歌要錢,我唱歌要命。於是,這幾首早已背得滾瓜爛熟的歌又被我送去了千里之外,從此很少在唱,只有《青花瓷》堅持了下來,也成了我現在最常唱的歌。

你自己的夢不是靠別人來決定的,別人辦不到的事情,並不是你也辦不到。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也有自己的見識,別人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在你身上説不定能發生,不要以別人的想法限制自己的想法,立場不堅定的人、輕易被做事時的挫折打敗,不敢爬起來再拼的人、聽信別人的“勸説”的人,沒有主見的人,將“永無出頭之日”。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大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人問過我,我自己甚至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剛到大學的時候,我有些迷茫。以前自己有一個目標: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至少高中三年,這個目標很清晰,這也成為我奮鬥的動力。大學開學周的時候,我覺得突然間沒有了方向,只是有一種很習慣的想法:我要好好學習,好好享受大學的時光,主要是在上海好好玩一玩,然後參加一些社團活動,讓自己的生活豐富一些。選完課以後,聽一些學長學姐説有些課程很難,我便放棄了社團,想自己先適應一個學期,感覺一下,如果課業負擔比較重就不再參加社團活動了。沒有參加社團其實還是自己的興趣不夠,説到興趣這個問題,我發現自己好像沒有什麼興趣。從小到大,我沒有培養過自己的興趣:一來,我家裏沒有經濟條件;二來,我父母都不看好學什麼特長,只是教育我好好學習是農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其實,我父母算是農村最重視教育的家長了,和我一起長大的很多孩子僅僅上到國中就不再上學了。當時我就特別羨慕那些可以上興趣班的孩子,因為我小時候特別想學鋼琴和電子琴。當然,這個願望要以後去實現了。所以我長這麼大都沒有什麼特長,這也是我比較遺憾的地方。

這本書寫了美國的精英教育,很多孩子參加了好多課外活動,有很多特長,我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也不知道同時學很多特長,同時參加很多課外活動是什麼感覺,應該挺累的吧。但是我可以肯定一點,就是不能做到精透。其實我還是很相信做什麼事情要做精就必須付出時間的。當我們的時間被很多活動分割得支離破碎,是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好的。還有,這些孩子都來自精英階層,有很多天然的優勢和條件,這是我沒有的,所以有一些建議對我不太適用,這在下面會提到。

前言裏有這樣一句話: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關鍵,而獨處是反思的前提。我很贊同這句話。這可能和我的經歷有關係。雖然我生長在農村,但是由於父母對教育的重視,我國中是在縣城讀的,升高中時我放棄了縣一中的通知書,到了市一中就讀。在市一中的英才班裏,我的成績不再像國中那麼拔尖,各種學神,極其聰明。我只能排在班級中游,每時每刻都頂着巨大的壓力。我有兩個同桌,每次參加什麼活動或者吃飯我們都一起。後來因為文理分班,我的兩個同桌都去學了文科,我們班只有三個同學去學了文科,我的兩個同桌都走了!兩邊的人都走了,後來班主任就只調來了一個同桌,我們兩個關係還不錯,有什麼話都説,一起吃飯,一起玩。可是後來,她頂不住壓力,轉去了普通班。沒錯,我就是這麼悲催,同桌都走了,連一起吃飯的人都沒有了,嗚嗚。我自己獨桌一直到大學聯考。開始的那一段時間我真的不適應,總感覺一個人怪怪的。可是後來,我漸漸發現,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問題,比如對近期生活的總結,自己有什麼問題等等。我越來越享受獨處的時間,自己一個人真心感覺不錯,在某些事情上效率也會提高很多。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做一些事情。在我們班裏,這樣的人似乎並不多,特別是女孩子。很多女孩子都喜歡和別人一起做事情,受不了自己一個人,我想如果不是我那三個"棄我而去"的同桌,我也會這樣吧。我是不是應該感謝我那三個同桌呢?哈哈。

其實,再後面提到的那些優秀學生身上的恐懼、焦慮、失落、無助、空虛和孤獨,我都感受過。其中最多的還是焦慮。其實我自己也很奇怪,自己以前高中的時候會因為擔心自己的成績而焦慮恐懼,還有很多老師方面的原因。到了大學,本來就很自由了,也沒有老師管,自己應該會放縱一些,不會再有焦慮恐懼的心理,至少不會再因為擔心成績而這樣。可是上了大學以後我發現自己錯了,我還是會因為成績而焦躁不安;或者説,這已經成為了自己的習慣。第一學期,我的績點達到了4.9,感覺第一學期挺輕鬆的;雖然第一學期成績很好,或者説就是因為第一學期成績比較好,第二學期我覺得壓力很大,時常焦慮恐懼,擔心自己會做不好。我也總在想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每個學生都會這樣嗎?理智告訴我不是的。恰巧第二學期我選了"社會心理學"這門選修課,我就帶着自己的疑惑諮詢了這門課的老師。我大致講了一下我的心理問題,老師説每個人都會有焦慮的時候,但是持續時間會不一樣。其實我的焦慮也只是暫時性的,屬於很正常的現象,特別是在期末考試期間。而且老師建議我在學習之餘找一些其他的可以分散注意力的樂趣。其實我也很想,可是我一看書學課本,總覺得自己學的東西還不夠,自己學的還不夠精,總是想反覆多看幾遍,讓自己理解更透徹一些,我不想讓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讓自己所收穫,特別是一些理科,這樣會有一些心理安慰。沒什麼事的時候就喜歡出去玩一玩,賞賞風景, 散散心。

"我們現在的.教育系統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幾歲年輕人,但卻沒有教育他們領悟生命的追求,他們甚至並不知道如何去尋找生命的意義。他們按部就班地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內心深處,他們也缺乏勇氣和自由來創造自己的道路".其實中國的教育系統也是如此的。至少我是這樣的。我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而且不願意去打破這個規律,很多人都説我過着老年人的生活。我喜歡健康的生活。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都會準時地睡覺,絕不熬夜。這也是一種習慣吧。"按部就班",缺乏勇氣和自由來創造自己的道路,我就是這樣的,不敢去冒險,做什麼事情總是想要有絕對的把握,當然,我也願意去嘗試一些事情。同班的一個女同學曾經和我説:"我覺得自己什麼事情也不敢做,除非有絕對的把握,我比你差遠了。"我很詫異,我也是一個不願意冒險的人啊,有時候是不得已或者禁不住誘惑。慢慢地,如果持續下去,我們只會迷失自我,在預定的框框裏生活,不敢嘗試,畏畏縮縮。多嘗試一些事情還是很好的,哪怕最後失敗了。或者説,很少有人一次就成功。只有我們不斷地突破自己的框框,才會發現更美好的世界。就像柏拉圖的"洞穴神話",我們不能只看到影子就滿足了,而要走出洞穴尋找更美好的世界。洞穴就是束縛我們的條條框框,自己不敢走出的牢籠,而很多人情願在牢籠裏終其一生。從影子到投射影子的人,再到洞穴外面的世界,需要我們不斷突破,而這是很艱難的。

其實,我很崇拜"機器人學生".他們很厲害,是現實生活中的學霸學神,是每個學生崇拜的對象。他們很努力,同時參加很多活動,同時學習很多課程,而且全A.我們以這樣的學生為榜樣,老師也大力吹捧這樣的學生,提起這樣的學生,我們的眼裏全是敬佩與羨慕。我沒有努力嘗試過那樣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可以想象很累很累,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哈佛大學的學生會住在圖書館了。當美國大學教授在質疑這種教育系統的時候,我們還在羨慕和努力發展中,不禁讓我覺得中國在教育方面有些落後。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一直想要創新,一直想要全面發展,其實和美國現在的教育系統差不多,甚至我們做不到美國學生那麼優秀。

還有一點,在名校的大學生會自認為自己是最棒的。這點嘛,沒有親身經歷,不好説。我沒有這種感覺。我覺得吧,自以為是的背後是自卑與恐懼,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很多人表面上很驕傲,其實是不想讓自己顯得很卑微,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內心深處是自卑的。想一想,在名校很多人都是極其優秀的,身邊都是一些很優秀的人,一定會有自卑的感覺,很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我為什麼會知道呢?因為我高中的班級裏都是大學霸,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我想那些很優秀的人在優秀的氛圍裏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吧。

最後談一下最重要的話題:尋找自我。大學,首先要選擇自己的專業。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之前也沒有考慮過,報志願的時候才想了幾天。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工科,我更喜歡理科。我開始有一個很普遍的想法:大學就是為就業做準備。特別是經常和我一起的一個女同學,她就一直想在大學裏學一些職場的技能,比如談吐、化粧。這一點,我就做不到。我開始也挺羨慕她的,這麼早就考慮工作的事情了,我還生活在學生的世界裏,呵呵。我説話做事非常直接,很多時候會讓人不開心,但那些就是我自己的真實想法。我總是不會偽裝自己,總是會被好朋友説"傻"、"情商低".可是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性格,反而會更加信任我。各有利弊吧,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我也是這樣,但是我更願意説真話、聽真話。學校可能是我們最後能夠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地方了,我想珍惜這個地方,珍惜這段時間,珍惜這種機會。等到步入社會,自己可能會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各種迷失。大學是塑造自我的時間,我不想讓自己很早地去接受社會那些潛規則,或者説那些比較陰暗的東西。我想讓自己保持一顆純淨的心,享受這段時光。等我在大學養成了滿滿正能量的習慣,以後可能會與社會格格不入,但是我知道自己是正確的,至少會有抗拒負能量的意識,再加上堅強的意志,一定會走上正確的道路。其實重點是怎麼找到自我。我沒有這麼遠大的理想,或者説我好像沒有太多機會和條件去發現自我。我沒有精英階層家庭的經濟條件,我幾乎沒有機會去嘗試,沒有犯錯誤的空間和餘地,我一旦犯錯,基本上就挽回不了啦,而且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沉重。這也是我説有些建議對我不太適用的原因。我的目標很簡單,本科畢業讀研(爭取出國的機會),畢業以後好好工作,讓我的弟弟妹妹有尋找自我的機會,至少有嘗試和失敗的機會。我要努力為他們創造條件,我不想讓他們像自己一樣活得很被動。我一直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可大可小。其實我還是希望自己的貢獻可以大一點呢,最好可以做一些驚天動地的改革之類的,哈哈。機會總是有的,我相信自己可以抓住有限的機會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一直都覺得學習很重要,學的多了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多讀書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讓自己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所以為了改變我一貫的理科直線思維,我決定多讀一些文學書籍,感覺哲學類的還不錯,雖然有時候不太懂。以前讀的書不是很多,以後要多讀書,提升自己的內涵。我還要多聽一聽自己感興趣的講座,拓展知識面。我最喜歡的就是音樂了。幸運的是,我選到了"星期音樂會"這門選修課,哈哈,下個學期就有耳福了,想一想就覺得自己很幸福。到了大學我挺滿足的,校園環境很不錯,走在小路上欣賞大自然的風景是一種很美好的享受,這是高中的我做不到的。大學也很自由,自己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老師不再管學習(對我來説都一樣)。唉,我還沒有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美國的那些優秀的"精英",就被這本書敲了一下。我真的想成為學習的機器嗎?不不,當了那麼多年學習的機器,真的不想了,可是自己還是很羨慕崇拜那些學生,明明就很厲害嘛,現在,他們的能力很讓我佩服,但是他們內心的承受能力就太差了。我覺得自己的內心還是很強大的。有時候我還是很相信命運的,當我遇到挫折、很痛苦的時候,我就會想:我的命運是很好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只要永遠相信這一點,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我有些焦慮恐懼的心理和"精英"還是很類似的,但是抗打擊能力應該比"精英"強,能力方面自然就差遠了。不過我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每個人應該都希望吧。我有一個很壞的毛病,太注重結果,往往會因此忽略過程的美好,最後只要結果不好,自己就會很鬱悶,我要努力改正這一點。對於大學的發展,我還是想多通過書籍尋找自我,很多時候都可以和作者產生共鳴,這時候應該就找到一些自我了。還有就是多運動,我喜歡羽毛球,新的學期我要多打打羽毛球,我選到了羽毛球課也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英語,我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養成每天聽新聞的習慣,背單詞。以前總是想多看一些專業書,現在想想,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很難看懂,課外書是很好的選擇。

總之,多讀書,好好學習,好好享受,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最近讀了熊培雲《自由在高處》一書。讀罷此書,深深感受到熊培雲把寫作當成了推動時代進步的使命,並一點點地努力着。“以獨立之志,做合羣之事,以思想與良心去擔當”,希冀讓咱們所處的時代成為更好的時代。

熊培雲的文章,既有理性,又有心靈,讓咱們感受到他文字的安寧豁朗、樂觀寬容與爛漫純樸。他依靠自己的經驗和理性發言,做着思維的訓練,思想的加法。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向咱們傳達了一種樂觀向上、頑強生活的態度。他特別注重生活,他認為生活可以讓一個人獲得自由。“沒有比生活更古老的過去,也沒有比生活更高遠的未來。”“改變不了大環境,就改變小環境。小環境改變了,大環境也會隨之改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牀。”大環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自由度,但是個體的內心也有一個小環境,它有你對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權。對生命的體悟,對世界的理解,都可以讓你獲得足夠的獨立和自由,以推動社會的發展。

他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寬容之精神、樂觀之態度、人文之關懷,正是這個熱言時代有稀缺的,也是咱們所需要汲取的時代養分和生活營養。

《自由在高處》如同陽光從高處照下,讓我想起了海子的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願咱們都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咱們都在塵世獲得幸福,願咱們都有一所得以自由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標籤:讀後感 五篇